126.这事,不能怪我吧?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126.这事,不能怪我吧?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赵岗深吸一口气,眼睛直勾勾注视雷俊。 雷俊平静与之对视。 “赵师兄,家师召我们过去。”远处传来纪川的呼唤声。 赵岗点点头,收回目光离开。 雷俊则很淡定。 如果他观察不错,这个赵岗虽然是纪长老的弟子,但只知道自家师父同元墨白有恩怨,不像是了解详细情形和元墨白根底的模样。 相对这个打不过自己,斗嘴嘴也很笨的炮筒子,雷俊更在意另外一人。 他视线看向远方。 在那里,林信然正和纪川、赵岗等蜀山弟子站在一起。 姑且先不说对方是不是江州林族或者幽州林族子弟。 雷俊这趟出山前,师父元墨白曾经提及,如今蜀山派内部,同样不太平。 眼下,倒还没有龙虎山李氏这样一家独大,世袭掌门的情况出现。 蜀山派修士同样不禁婚娶,不过一般来说,师承传续方面,蜀山派秉承亲子不同承的宗旨。 传人如果有子嗣,向来不亲自教导,而是拜入其他师兄弟门下为徒。 将来如果有了更下一代,如无特大意外,也会再转入其他宗支门下。 虽然也有大范围交叉的情况出现,但蜀山派内部,暂无特别庞大的宗族。 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蜀山派内部此前最大的分歧在于,入世和出世。 相较于终南山纯阳宫和龙虎山天师府这另外两大道门圣地来讲,蜀山派同大唐皇室关系最为疏远。 一方面是他们僻居巴蜀。 另一方面也是蜀山派历史上素来如此。 大唐之前的朝代,蜀山派也一直偏居巴蜀一地,少有出川,守着巴蜀群山,尽量避免外间风雨。 但一方面是唐廷帝室为了对抗儒门世家五姓七望,大力扶持佛道圣地。 另一方面是随着蜀山派自身发展壮大,需要越来越多的修行资源。 作为道家外丹派或者说炼器派,鉴于传承道统,蜀山修士修行所需资源,其实相当庞大。 于是近千年以来,蜀山内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修士发出声音,由出世转为入世,更多同唐廷帝室以及外界接触往来。 好处,当然有。 蜀山日渐发展壮大,作为道门三大圣地中历史最短的一家,迅速坐稳自己的位置,道家炼器派发展壮大,可以同符箓、丹鼎两脉鼎足而立。 蜀山派的势力范围渐渐走出巴蜀,踏足两湖,甚至接触关陇。 但问题,也不是没有。 大量外界人才流入蜀山,也让蜀山内部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杂。 不知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 当前时代,蜀山涌现出不少修为高明的大修士。 但偏偏缺少一言九鼎的领头羊。 于是直接呈现的结果就是…… 山头林立。 “一定要说的话,只要不撕破脸大范围内斗动武,山头林立也并非不可接受的情况。” 元墨白当初言道:“追溯多年前的历史,本就是巴蜀群山间众多小门小派乃至散修联合,组成蜀山盟,最后渐渐发展为蜀山派,才彻底奠定道家外丹一脉传承的祖庭根基。” 山头林立,甚至可以算是蜀山的传统之一了。 “但现如今天下大局暗流汹涌,风云聚会,随时可能大变。” 元墨白感慨:“怕就怕外界多方影响下,蜀山最终步了本派当年的后尘。” 真要是内讧分裂,后果可大可小。 或许有可能分散的力量整合为一束,进而更上一层楼。 但更大的可能是,剧烈内耗,元气大伤。 某种程度上来说,天师府也算前车之鉴,给蜀山派打了个样,让蜀山派内部各方领袖虽然常有争端,但还能一直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只是,正如元墨白所言,如今天下局面多变难测,一点计划,一点意外,可能就把无数人卷进去。 唐皇张启隆出京前,便不可能料到,这趟出巡居然会落得个如此惊天动地的结果。 甚至,几大名门世族的家主在最初还子应子,制衡唐皇时,也未必能料到最终结局。 多方一起出手,因势利导不断变化下,才有尘埃落定后的一切。 而这些是否他们希望看到的,那就如人饮水,各有冷暖了。 这其中,有些人会发挥什么作用,惹人遐想啊……雷俊静静看着远方林信然。 世家名族子弟,有楚羽、方岳、方简、楚昆、楚安东他们那样的。 但也有方明远、方露、林缭等人那般。 就是不知道这个林信然是什么类型了。 剧烈的大地震,打断了雷俊的思路。 何东行长老那边,已经做好最后的准备。 他仍一副乐呵呵的模样,站在孤峰顶,随手招了招。 于是就见一口法剑,凌空飞起,在半空中赫然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 下一刻,漫天剑雨,从天而降。 雷俊远远站在外围,望着那如倾盆暴雨的剑光,一起落在下方群山间。 如刀切豆腐似的,没有多明显的动静,众多剑光就将群山大地刺得千疮百孔,无比顺畅,深入地底。 仿佛静默了一瞬。 下一刻,大地便开始剧烈震动。 地面上群山,亦摇晃起来,且大范围垮塌。 雷俊在远方,身形上升到半空中,在高处眺望。 他隐约能望见,群山垮塌之余,地面在下榻凹陷。 忽然,有一块被破碎山岩堆填的地面,似是向上起伏鼓了一下。 然后,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土石下方,迅速活动,伴随地面起伏,从地下迅速向远方遁逃。 但是周围有蜀山派布置的大量法器。 法器组成阵势,宝光冲霄而起,贯通上方天空以及地下,仿佛立体的囚笼。 从地下试图逃走的存在,顿时撞在宝光组成的囚笼上。 光柱晃动,也受到不小动摇。 如果给对方多一些时间,想来仍然可以从地下遁逃。 但何东行不会给它这个机会。 他身形飘飞,召回重新凝聚化一的飞剑,然后身与剑合,顿时化为一道璀璨如流星的光柱,笔直贯入地面。 地底深处,传出一声声震四方的狂吼。 接着岩土坍塌,猛地有巨大身影一闪。 以雷俊当前修为下的目力,甚至都看不清对方具体模样。 等何东行的剑光追出地面,重新在半空里缠住那巨大黑影,使之移动慢下来,雷俊和一众蜀山弟子才看清那黑影的真面目。 外观上说,非常酷似平时常见的宅院大门口石狮子。 只是体型极为巨大,在半空中,就仿佛一座小山腾空而起,盘旋于天上。 并且,这头活过来的石狮子,腹下呈九宫格排列,生着足足九只脚爪。 它张口咆哮之际,有大片昏黄光芒吞吐出来,叫这片区域一时间如黄沙漫天,烟尘弥漫。 浓重妖氛一起,顿时污染冲散周遭天地灵气。 雷俊等人族修士,都生出法力滞涩,甚至呼吸不畅的感觉。 这倒值得警惕,眼下还不是纯粹的大妖主场呢……雷俊心头凛然。 他留心观察了一下纪川等蜀山弟子。 一群人纷纷招出各自本命法器护体,虽然也受到妖气恶氛的影响,但情况尚好。 不计个人具体情况,只比较两家传承的特点,当前环境对借法天地、沟通自然的符箓派修士,更不友好一些。 由小见大。 在大妖主场,妖气恶氛明显压倒灵气的环境中,更不利于符箓派修士施法。 灵气充足环境下,符箓派修士可以借法天地,反过来说,就是更注重外部施法环境,这也可以算是一体两面了。 雷俊眼下还有精力思考这些,是因为局面仍在蜀山长老何东行控制下。 那九爪石狮虽然凶恶,身上却已经被剑光连续斩开多个伤口。 任它防御力惊人,这时也难挡蜀山大剑修的犀利锋芒。 但就在这时,另一个方向的群山间,忽然也发生剧烈地震。 接着,便有一声大吼,自远方地底响起,震动四方。 何东行面上笑容收起,微微皱眉: “两头……” 果不其然,群山倾倒间,土石飞扬,另外一个巨大黑影,从地底钻出,快速飞上半空。 这事儿,怪不到我头上吧? 我就只是个路过打酱油的而已……雷俊远远望着,不禁为之哑然。 何东行皱起的眉头很快舒展开来。 纵使两头九爪石狮,他亦不惧。 但接下来他全力出手,怕是无法再照应看顾门下晚辈弟子了。 “其他人,皆速速离去。”老道士的声音自天空中落下。 说罢,上空剑光大作,矫若惊龙,游动四方。 两头巨大如山的九爪石狮,也上下翻腾,同这位蜀山大剑修斗在一起。 顿时,天崩地裂,声势远超先前。 何东行失去对战局的稳定控制后,战况就开始变得狂野,大量战斗余波也开始波及四方。 周围山峦,成片倒塌。 本就变动频繁的蜀山地脉,这时被大战引动,一并凑起热闹。 地缝深谷裂开,地气形成大量罡风直冲上天。 雷俊定睛看去,就见地底罡风比自己早先见过的几次更加猛烈,山岩接触,瞬间就被切成齑粉。 一南一北两道地缝深谷裂开,将雷俊等人夹在中央,只留下相对狭窄的地带。 头顶上方,一人两妖三大强者还在激战。 向东或向西撤离,当早做决断。 雷俊正考虑时,自己脑海中忽然有光球闪烁,浮现字迹: 【蜀山降妖,危乱六方,沉着冷静,避险避灾。】 同时出现四道签运: 【中中签,停留仓博山范围内不动,有脱困机会,风浪平息,有惊无险,平。】 【中中签,向西山而行,有遁走机会,稍有风浪,但无危险,平。】 【中下签,向东山而行,有遁走机会,但存在巨大危险,九死一生,凶。】 【中下签,强闯南北地脉罡风,有遁走机会,但存在巨大危险,当慎之又慎,凶。】 PS:今日第二更,晚些时候还有更新。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