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千万?那是成本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第37章 一千万?那是成本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回到公司,林炬就在研发部的房间里翻找着任何有赚钱潜力的技术。\n\n“RX01数据总线?安德罗夫,这个除了火箭用还能做什么?”\n\n“飞机也可以,尤其是未来高性能多电子设备的战机,但我不建议您打它的主意,军用订单太少,民用汽车和民航用不上这个东西。”\n\n“那这个呢?火箭回收控制系统?是不是可以用在智能驾驶上面?”\n\n“额……理论上它的学习算法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如果要像这方面转化,投入成本至少3到5亿。”\n\n“陶瓷隔热瓦?”\n\n“它的保温效果很好,但恐怕四千元一块的成本卖不出去的。”\n\n“嘶~空间对接复合雷达测距系统?”\n\n“恐怕汽车的运动轨迹相比航天器慢得多。”\n\n“……”\n\n将新远的技术库翻了一大半,林炬发现厉害的技术储备那是相当不少,但能变成民用品赚钱的基本没有,或者说远达不到他的预期。\n\n入局其他行业?好像也不太行,新远没有专业领域的独门技术,也没有先知能力,还是别去和那些搞金融的搅在一起。\n\n至于买比特币虽然是重生者致富捷径,但林炬现在看不上这东西,虽然老马能炒狗币,但在华国好好的企业家不做去炒币多少有点那啥。\n\n投资短视频?是个好主意,不过那至少是2016年以后的事了。\n\n安德罗夫看林炬在纸上写写画画,不时将一大段内容涂黑,终于忍不住说道:\n\n“老板,我们不应该总想着赚这些辛苦钱,投入太大而且不是我们的特长。”\n\n林炬抬头,看着浓眉大眼大胡子的安德罗夫:\n\n“不赚他们的钱,赚谁的钱?”\n\n“谁有钱赚谁的钱”\n\n“怎么赚到有钱人的钱?我可不融资。”\n\n安德罗夫一拍大腿,起身拿来了H1航天飞机的木制小模型。\n\n“这个,和联盟飞船、神舟飞船,哪个好?哪个更先进?”\n\n“那当然是航天飞机了,而且这个空间大得多。”\n\n“2001年,丹尼斯.蒂托搭乘露西亚联盟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旅行八天,收费2000万美元。\n\n阿美对露西亚的行为很不满,蒂托还被阿美宇航员当孙子训,我后来的档案馆里看的非常详细。\n\n我们的航天飞机能在太空停留24小时,有可以观景的货舱,甚至可以坐下喝咖啡,比飞船舒适,而且专为旅游设计,这样的飞行体验,该收多少钱?”\n\n林炬一番对比,前者丹尼斯是露西亚前往空间站顺带的,自家可以专门做太空旅游,再考虑到丹尼斯是空间站八日游,想了想伸出一根手指:\n\n“我觉得怎么着也得这个数吧。”\n\n“一千万?那是成本!”安德罗夫狠狠摇头,将模型啪地一下按在桌子上,然后帅气地伸出三根手指:\n\n“要三千万美元,还不打折!付得起一千万美刀上太空的富豪,根本不在乎再掏出两千万!到时候指令长还要板着脸,但凡富豪想要摸什么东西,就要用正宗的铁岭腔说:你瞅啥瞅啊!倍儿有面子。”\n\n“啊,就这么让人上去溜一圈,还要挨骂,就收三千万美刀,两个多亿?”\n\n林炬想了想,发射H1的新远二号预计成本是4800万一发,H1制造成本是2亿出头,加起来算整个任务成本2.5亿,但只需要带一个人,就能收回全部成本?\n\n安德罗夫还继续煽风点火:\n\n“H1航天飞机的底部是有对接口的,依照我们已经掌握的技术,完全可以制造一个长期在轨运行的舱段,最大直径5米,空重15吨左右,内部容积可以做到70到80立方米,专供旅游观光使用。\n\n因为不搭载科研设施,成本在3000万左右,在这样的舱室里待7天,再多收2000万美刀不过分吧?”\n\n5000万美刀,上太空还大空间畅享7日游,贵吗?一点都不贵!\n\n要知道现在通货膨胀可不比十多年前,反而算得上很有性价比了。\n\n如果一次送两个富豪,光是运费就收7个亿,一次性收回所有成本还能再赚两架H1!\n\n林炬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摸索到手机拨通蔡远发的电话:\n\n“蔡叔,之前是不是除了投资机构还有一些个人投资人找我们要投资?\n\n好,你把提供资金超过2000万美刀的个人都给我列出来,帮我问一问,太空7日游来不来?”\n\n……\n\n“空叉想和我交换股份?10亿美刀融资和10%股权,还请我去做CEO?老马疯了吧,不去不去。”\n\n林炬挂断电话,朝着手机“呸”了一口。\n\n刚刚蔡远发告诉他老马居然主动联系,想用空叉的股份和资金换取交叉持股以及林炬兼任空叉CEO。\n\n这是要空手套白狼啊!老马的狼子野心也不收敛一下,这也太离谱了。\n\n不过除了老马,企鹅和阿狸两个巨头也多次表示了投资意向,但他们对火箭并不是非常感兴趣,只是巨头企业习惯性地东插一脚西插一脚,搞互联网的都这样。\n\n林炬倒是真的想从两马那里掏出钱来,那就是忽悠两个人上太空旅游,不过PPT还没做好,得暂缓几天。\n\n这几天里他还和唐伟天教授通过电话,知道了航天局的大拐弯,不禁感慨良多。\n\n前世等老马的猎鹰9不断回收成功,后面的长征系列火箭都完全结束了开发,没有了修改的必要,航天局就只研究后面的两型超级火箭怎么复用。\n\n而现在几个项目都还未成熟,还能再做修改,航天局以极高效率掉头往可重复使用这条路上狂奔。\n\n至于他们能不能成功?林炬觉得以华国的国力肯定行。\n\n毕竟可重复使用火箭本身也不是只有开挂才能行,只是没有控制系统开挂,会不会像老马一样狂炸就不好说了。\n\n而且华国航天还有个特点就是产能不高,通常一枚火箭排班生产都是一年时间,最多两三枚,要炸多久还很难说。\n\n当然航天局会不会提出前世绳网回收、芯级助推器整体回收这样奇奇怪怪的路线也难讲,万一其他路走得通呢?\n\n不管怎么说,华国航天反正已经是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估计往后的火箭构型都会有不小的变化。\n\n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赚钱,忽悠凯子坐航天飞机。\n\n10月14日,新远一号乙的一级火箭又被拉到了发射场。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