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梅令部曲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长门好细腰第16章 梅令部曲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冯蕴难得睡个懒觉,日上三竿才起身,等她梳洗出门,意外地发现敖七没在外面。 平常敖七防她就像防贼似的,走到哪里跟到哪里,今日不见人,冯蕴有点奇怪,但她没有多问。 少年郎总有许多古怪,她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 “佩儿,把灶上的饭食给女郎端来。” 韩阿婆怜惜她就像对待眼珠子似的,笑吟吟交代仆女端饭食。 一碟猪肉脯,是冯蕴在乞降前三天囤积的,一碗粟米粥,照得见人影,还有一个胡饼,烤得生硬,难以入口。 但这已是极好的伙食。 让冯蕴意外的是,佩儿端来了一碗蜜炖煎鱼。用醋蜜盐浸渍,油煎时放了存放的橘皮,切得细碎的,很香、很独特。 冯蕴许久没有吃过这般美味了。 唾沫分泌比她想象的快。 “鱼是哪里来的?” 韩阿婆笑弯了眼睛,“敖侍卫为了捉鱼,差些把后院的池塘掀了。” 太守府的后院有一口小池塘,因为冯敬廷爱垂钓,塘水凿得很深,里头有从前养的鱼,但没有工具打捞并不容易…… 韩阿婆感慨,“府君烧尽粮仓,倒是留下了一口鱼塘……” 一碗蜜炖煎鱼,是眼下的安渡郡难得的珍馐了。 冯蕴笑道:“有余下的,给大家伙加个菜吧。” 韩阿婆也跟着笑,“敖侍卫在水里扑腾好半天,就抓上来三条。一条给你吃了,另有两条养在缸里,哪里舍得给下人吃呀?便是那塘里的,敖侍卫也吩咐了,不许人动它,说是救命的时候再用。就叫那什么……望,望鱼止饿。” 望鱼止饿? 冯蕴想到敖七说这话,扯了扯嘴角。 “不用事事听他。回头想法子把大的捞起来,鱼苗养着便是。就那么大点的一口塘,鱼多了,也是鱼吃鱼……” 长得俊俏的少年郎有天然的优势,韩阿婆怎么看敖七,就怎么欢喜,一股脑在冯蕴面前说他的好。 末了,见冯蕴眉头微锁,这才换了個话题。 “也不怪敖侍卫紧张,听说,城里半数以上的人家都断粮了,柳枣巷的树皮都快刮尽了。今早,东角门那头哭得摧心剖肝的呀,我找人去打听,原来是春娘家的小女儿饿死了……这安渡,眼下就是一座死城。再这般下去,会饿死更多人……” 冯蕴端起碗来,默默喝粥。 她食量不大,七分饱便停筷,剩下的让她们分食了。 小满吃得很满足,“要是每天都有鱼有肉就好了。” 韩阿婆骂她,“鱼摊肉店早关了门,猪叫声都听不到,哪里来的肉?贪嘴奴儿别做梦。” 冯蕴笑了笑,不置可否。 城里肯定有人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不仅米店面店会有存货,富商豪户家里底子更厚,大战当前,他们怎会不做准备?又不是人人都像冯敬廷,一把火烧了走人。 冯蕴心下有了盘算。 “小满,让府里人半个时辰后,青山堂听令。” — 冯蕴是府邸里这些人的主人,但府邸不是她的。 一个弱质女郎当家,仆从内心难免会生出轻视来,即使这人是救命恩人,但女家主太过随和,下人就难免松懈。 冯蕴很清楚这一点。 “把大家召集到青山堂,是要和诸位谈谈,世道危艰,天下难得太平,你我蝼蚁当如何生存?” 下人都在走神,望着她呆呆的。 冯蕴没听到回答,让小满拿筷筒来。 “大家看仔细了。” 下头嗡嗡议论,不知这行事古怪的女郎又要做什么。 冯蕴垂着眼,从竹筒中拿出一根筷子,用力一折。 筷子断了。 青山堂上全是疑惑的目光。 冯蕴一言不发,再从竹筒里拿出一把筷子,约莫十来根,捏在掌心里。 “一根筷子的结局你们看见了,一折就断。那要是一把筷子呢?无数根筷子在一起,谁人能轻易折断?” “折不断,折不断。” “那你们可品出什么道理来?” 仆从并不爱动脑子去思考问题,主子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但十二娘的话很有嚼头,有人开窍似的,大声道: “一人死,抱团生。” “一箸可折,十箸不屈……” “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大事可成!” 对生存的渴望是天性,青山堂里七嘴八舌讨论得很是热闹。冯蕴满意地看着,等大家说够了,这才从桌案后起身,站起来大声道: “大家要做抱团的筷子,就得守筷子的规矩。不是守许州冯氏的规矩,而是我安渡冯蕴的规矩。” “诸位跟着我好好干,不说大富大贵,吃饱穿暖不成问题。我冯蕴在此立誓,从今往后带领大家奔好日子,不再饿肚子。” 冯蕴从大牢里捞出来的那些人,有仆女杂役,有郡太守府的属吏,整整五十来号人。 兵荒马乱的世道,没有私兵难以自保,需要用人的时候也很不方便。冯蕴拿来名册点了一下,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壮男丁,共有二十九人。 她大笔一挥,给这支部曲,取名叫“梅令”。 然后,交给从前郡太守府的武吏邢丙来训练。 邢丙是兵曹家出身,冯敬廷在时,他曾掌太守府的巡查和护卫。因为在安渡郡娶妻生子成了家,没有同冯敬廷南逃。 冯蕴认为一个丈夫在生死关头,没有抛妻弃子自顾自逃命,就是有担当的男儿。 交给邢丙,她很放心。 邢丙却错愕不已,“女郎信俺?” 冯蕴没什么不信的。 但她知道,这些人未必信她冯蕴。 “你只管让大家每天吃饱,身子骨练好,有令听从。旁的事,不用操心,交给我。” 青山堂议事结束,众人恹恹地散了。 “吃饱,谁不想吃饱呢?可粮在哪里,拿什么来吃?” “府里这么多张嘴巴,那两车粮,能吃几日?” “十二娘年岁小,没经事,只怕是有心无力。众人面前夸下海口,做不到,恐要受人嘲弄了……” “家家户户都缺粮,留下来就是挨饿。不如我们带女郎一逃了之?女郎救我等性命,我等有一口吃的,也不会让她挨饿……” “都给俺闭嘴!”邢丙挎着大马刀走过来,威风凛凛。 他长得高壮又是吏员出身,比杂役和兵丁身份高上许多。 这群人怕他,登时悻悻归队。 “站好!”邢丙虎目一瞪,“给俺把腰挺直,头抬起来!” 邢丙拿着两块木牍,那独特的梅花印迹,一看便是出自冯蕴的手。 上面是给这支梅令部曲定下的规矩,详细到几点起、几点歇,操练几时,工钱几何,休日几天。 邢丙其实不明白十二娘为何写这些。 这些人大多是家仆,注的是主家的户籍,祖辈都是许州冯氏的仆役,为家主做事本是分内的事。 但十二娘坚决要和许州冯氏割席,改换门庭,另立规矩也应当。 虽然现在工钱买不到什么,十二娘允诺的前程更摸不着也吃不着,但邢丙瞧着却别有一番滋味…… 小女郎有魄力,很不一般。 “全员看齐,整备操练!” 梧桐树下,冯蕴抱着鳌崽看了片刻,转身回长门院。 她不仅给梅令部曲计算工钱和许诺休日,对其他杂役也安排了一套规矩。 分工不同,付出不同,所得就不同。 干活才有饭吃,这就是她安渡冯蕴的规矩。 “鳌崽!”敖七冷不丁从梧桐树后出来,把正在脑子里盘算的冯蕴吓了一跳。 鳌崽更是背毛炸开,嘶一声凶巴巴盯住他。 “本家兄弟,急什么眼?”敖七伸手想去摸鳌崽的头,不料鳌崽身子一缩,速度极快地扑过来,蹬上他的肩膀,就要下爪。 “鳌崽!”冯蕴厉色一喝,制止了它。 鳌崽不满地跳下去,三两下窜到梧桐树上,虎视眈眈盯住敖七,很是警觉。 敖七哼声,将背在身后的手拿到前面,“不识好歹的东西。” 那是一条用稻草系着的泥鳅,活的,很肥,“给你的。” 泥鳅丢到鳌崽的面前,冯蕴说一声“吃吧”,鳌崽才跳下树叼住它,转到院角的花台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冯蕴发现敖七的裤腿上有泥,朝他欠了欠身。 “多谢敖侍卫捉鱼捉泥鳅。只是……鳌崽幼时受过伤害,十分怕人,伱莫要再动手摸它,小心伤了你……” 幼时受过伤害…… 敖七听人说,她也受过。 看她一眼,敖七没说心里的话,而是嗤一声,那股子倔劲又犯了。 “谁稀罕摸它?” 冯蕴眉色不动,笑了笑,不跟他呛。 敖七喉结滑动一下,自己找台阶下来,“那个……府里粮食是不是不够吃了?我差人回营去找覃大金……” “不必。”北雍军什么情况,冯蕴很清楚。 她再次谢过敖七,轻声道:“府里的事,我自有主张,不会饿着敖侍卫的。” 整整两天,长门院大门紧闭。 冯蕴把应容找过来,又将能做女工的仆女仆妇召集在一起,不知道在里面忙碌什么。 到第三天夜里,邢丙的梅令部曲就领到第一个任务。 “换上夜行衣,潜行出府。”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长门好细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长门好细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长门好细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长门好细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