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这臃肿的巨人,开始行动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第249章∶这臃肿的巨人,开始行动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陈庆之,宋应星他们都在这里。

见到李宽,立马迎了上来。

“陛下,看,咱们成功了!”

“我们解决了最后的火花塞制造工艺,现在,这内燃机的所有构造,都和陛下你给的图纸一模一样,也和陛下你解析的构造一模一样。”

“不过陛下,这东西,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启动。”

宋应星挠挠头,有些尴尬的说道

旁边的郭守敬等高校的一些学生和老师,也都是有些尴尬。

李宽眯了下眼睛。

“启动不难,我先看看内燃机。”

李宽走了进去。

就在人群中央,一台被打磨的通体光亮的内燃机,就静静地摆放在桌子上。

李宽深吸口气,来回看了很久,也用手摸了很久,最后点点头,看上去确实不错。

“这东西,是该启动下了,这东西启动其实和蒸汽机一样,也需要某种能源来驱动。”

“应星,我之前让你准备的火油,找到了吗?拿过来吧,到了该用到它的时刻。”

李宽望向了宋应星。

宋应星立马拍了下脑袋。

“陛下,有!早就准备好了!”

宋应星立马叫了两个人。和他一起去抬火油了。

火油,就是石油。

这东西在大唐并不希罕。

虽说不成规模,但是,不难找到。

说起来,最早发现石油的记录源于成书于西周的《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泽,湖泊池沼也。

其实这种现象,就是石油。

而且炼化石油的记载,在百年前也已经有了。

比如北魏石所著的《水经柱》,书中就有介绍了好多炼制石油的法子,甚至于都有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法子。

当然,可能质量还不算是太好,但足够用一下了。

很快,

宋应星他们,就抬着一大缸石油走了进来。

这石油,看上去已经很清澈了。

看来,

宋应星他们在炼制上,也下了不小的功夫。

李宽吩咐他们直接倒进去。

然后,伸出手,攥住皮带,用力一拉。

“腾腾腾….”

瞬间,内燃机起火,发出了野兽般的哄声。

一下子,周围人群沸腾。

“嘶….陛下,这就是内燃机吗?”

“这….这看上去,比蒸汽机好用多了!”

郭守敬激动,伸手都想要去触碰。

但,

被李宽拍了一下子,给制止了。

“不要动,内燃机工作的时候,这链条能轻易的把你们的手指给割断。”

“但这话说的倒是没错,内燃机各方面,都要比蒸汽机方便些。”

李宽想了想,继续道:“既如此,那么机械厂就开始生产内燃机,然后多造些工具,可以适配内燃机,就像是蒸汽机带动的各种机械一样。”

“我相信,以你们的智慧,这些事情难不倒你们。”

“对了,还有一件事,你们没事也去新区瞧瞧,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内燃机驱动,然后要生产什么样的工具来应对,比如需要钻孔,打眼的,你们就生产内燃机能搭载的钻头。”

“若是要起重,你们就生产能搭载的各种齿轮等等,心脏有了,应用起来也并不难。”

李宽沉声吩咐。

“是,陛下!”

“放心吧陛下,我们绝对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宋应星立马领命,这个目前大炎最高学府的执掌人,把这个事情交给他,李宽很放心。

“那就好,也多和郭校长还有和珅他们结合下,好了,大家继续忙吧。”

李宽点点头,吩咐道。

众人散去。

李宽又在机械场转了转,便回到了雁云宫。

此刻,

和珅,还有袁天罡等人都已经等着他了。

郭守敬跟着他回来,这会也走去与和珅会合起来。

每个人都带着一大堆的问题。

雁云城新区,建设的如火如荼。

但是大唐这边,摊丁入亩却让李世民他们感到了极多的阻力。

太极宫。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双眸中全都是疲惫。

这几天他真的是要折腾坏了,可是摊丁入亩的事情,一直到到现在还都没有解决。

不说其他地方了,就连长安还都没有推行下去,可以想象,这段时间他们的成果,仅仅只是停留在了口头上。

“陛下,这个消息之前试着散播出来,引起了天下百姓的反对之声了啊陛下。”

“摊丁入亩,终究还是要三思啊陛下。”

户部尚书崔尚书出列,低喝道。

“是啊陛下,大炎那地方不过就是蛮夷之地,我中原王朝,历朝历代都没有实行过这样的政策,必须三思!”

又有人站了出来,进行附和。

“大炎是蛮夷?亏你们说的出来,难道你们就不知道,青州怎么没的?突厥又是怎么没的?”

“大炎之强盛,你们从未听说过,你们….这是要拖累死我大唐!”

有人愤怒开口。

“这话说的,我可不认同啊李大人,你知不知道,摊丁入亩这个政策推行下去,会引起多大的反抗吗?多少百姓都上书请奏,让咱们撤回这政策。”

“哼,撤回?陛下,绝对不能撤回,咱们也不能拖了,大唐有律法,他们不同意就到牢里待着去!”

“你放屁,如此强硬推行,百姓愤慨无比,陛下一世英名都要会在你们手里!”

“笑话!我看不是百姓愤慨,而是你们愤慨吧,我大唐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地,你们还想着自己的口袋!”

“…….”

大殿上,无数争吵再次掀起,比菜市场还要混乱。

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等人站在前方,眼眸深沉。

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很长一段时间了。

原因无他。

就因为,氏族也分裂了。

有的支持这个摊丁入亩,而有的则是强烈反对。

当然,每个人也都有他们的理由。

有的氏族也都看出来了,若是再不改革,大唐真的要没了。

有的氏族,则是已经忍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的蒙受损失了,若是摊丁入亩在实行,氏族还叫氏族吗?

各种有理,两派分化。

这些,李世民也都看在眼中。

但….

这场闹剧,终究,是要落下帷幕了。

“够了!!”

李世民低吼一声。

刹那间,太极宫压雀无声。

只有众人哼哼的,朝着对方甩了下袖子,随后他们都望向了李世民。

“摊丁入亩,乡绅一体纳粮,有多少地交多少税,这本就是天经地义,在大唐没有人能有不交税的权利,就是朕的皇庄,也要交税!”

“房玄龄,李靖,长孙无忌,朕命你们为特使,联手推行此政策!”

“若是再有捣乱者,直接律法伺候!”

李世民深吸口气,重重说道。

“臣等,领旨。”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李靖,齐齐的往前走一步,躬身道。

这,也是他们昨天商量好的。

想要达成共识,估计是不可能了,若是再拖下去,明年也够呛执行下去。

所以说,必须要强硬了。

拿出当年玄武门之变,那股子强硬!

李世民也彻底的下定了决心。

“陛下,陛下,陛下三思啊陛下,如此太伤百姓了!”

“陛下,不可啊,这有伤我大唐国体。”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臣代替天下百姓,多谢陛下!”

“如此我大唐,终于可以走向追赶大炎的道路,这个政策,臣等定然会好好配合三位大人推行下去。”

“…….”

大殿之上,又是一阵喧闹。

李世民双眸阴沉,一甩袖子,直接离去了。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李靖三人相视一眼,立马开始着手安排推进。

他们知道,这一次骨头很难啃。

可是再难,也得去做了!

如果连这个事情都摆不平,大唐还谈什么去追大炎呢?

回到寝宫,

李世民很是疲惫的,坐到了案桌后。

这个政令,终究是下去了。

自己,还有大唐,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就算是再难,也要咬牙撑下去。

不然….大唐的未来,是在大炎,而不在自己手里了。

李世民饮了口茶。

双手轻轻揉了揉太阳穴。

眼眸,微动。

拿起了桌上,最新一期的大炎周报。

【雁云城新区,咱们再添一科技助力,内燃机强势归来!】

【雁云城新区前瞻,可容纳百万居民的超级城池!】

【雁云城新区分析,未来天下城池的发展方向!】

“….…”

大炎周报上,最多宣传的就是关于雁云城新区的事情。

李世民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

呼吸,微微粗重。

雁云城新区。

大炎皇帝怎么想的?

没有城墙,他真的敢设计?

而且这些住宅区的设计,前所未闻!

七八层楼高,那得是多么的壮观?

李世民提起笔,看着大炎周报上的报道,又在一张纸上,添了几笔。

这张纸,

赫然就是李世民从大炎报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地图。

“这样的设计,这样的安排,还取消了城墙,咕咚….”

李世民艰难的咽了口唾沫。

他真的是无法想象,大炎今后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为什么,朕的一个命令,就有那么多反对扯皮的声音,哎….”

“又为什么,大炎皇帝的圣旨,整个大炎都能跟着挥舞。”

李世民长叹一声,眼眸中全都是羡慕,还有浓浓的嫉妒。

….….….….….….

长安城,沸腾了。

争论了将近快要一个月的摊丁入亩,有关的政策,在今日终于尘埃落地,陛下,终于敲下了这么个锤子。

推行!

推行!

推行!!

“陛下终于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了,陛下终于开始走向正确的道路了,陛下终于从基础上抓起来了!”

“谁说不是啊,陛下这做法,真的一点毛病都没有,大炎的这个政策,咱们早就该学习了!”

“没想到有生之年,咱们也能享受到大炎百姓才能享受的政策啊。”

“娘的,这下子我们可真的是解放了,终于不用躲躲藏藏,只需要有多少粒种多少地就好了。”

“谁说不是啊,听说今天朝堂上,还是有不少人反驳的,但这是大势所趋,不然咱们大唐要被大炎远远的落在后面了,连赶都赶不上了。”

“没错!咱们大唐这一次真的是学到了好东西,我就是说嘛,大炎人家都已经交出了无比完美的答案,咱们只需要跟着抄就行了。”

“哎….不知道咱们大唐能抄到那一步,听说雁云城那边都开始修建新区了,雁云城发展繁荣,都已经无法容纳多出来的百姓了。”

“哎,咱们的大唐啊,走一步看一步吧,谁知道能走到那里去啊,你看现在光一个摊丁入亩,都那么难。”

“…….”

长安的百姓谈论着,全都说着这件事。

尽管磕磕绊绊,但长安的百姓们也是高兴的。

这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房玄龄,李靖,长孙无忌等人走在朱雀大街上。

他们听着一个个百姓的兴奋声音。

很是高兴。

“呼….咱们终于走出去这一步了。”

房玄龄有些感慨,声音低沉。

“接下来,咱们可要万众一心,把这件事推下去!”

“是啊,这个政策肯定还有不少地主乡绅,士族门阀不配合,但还是有不少支持咱们的,这就足够了。”

“剩下的那些,敲打敲打,成不了什么气候。”

“努力吧,不知道咱们长安,什么时候才能要扩建新区。”

李靖长叹一声,紧紧握了下拳头,羡慕无比。

雁云城新区!

这件事,他们当然也都知道了。

“大炎这新区,真不知道会建设成什么样子。”

“等建设成功后,咱们必须去看看。”

“必须的!走吧,去衙门,后面可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呢。”

“走!”

“…….”

他们并肩离去。

大唐这个臃肿的巨人,多多少少动弹了下。

至于他们做的这些工作,是不是为了以后大炎省事,就不得而知了。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总是很快。

八月的大炎,迎来了炎热,也迎来了蓬勃生长的时节。

八月对庄稼而言,是很重要的。

九月金秋就要丰收,而八月,是庄稼最后结果的关键时刻。

再加上天长,也是大炎新区进展最快的时候。

一切都进入了正轨。

特别是内燃机的出现,直接又让建设进度提高了数倍。

然后,还大大带动了石油的开采。

现在和珅正满大炎的,去寻找最适合开采石油的油矿。

石油的重要性,瞬间拉满。

有需求的东西,发展总是很快的。

而且在八月上旬的一天,李宽坐上了前往辽东城的炎驰道车。

郭守敬和珅陈庆之等人,都没有跟着。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