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自作孽不可活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79我的文艺时代第三十六章 自作孽不可活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刘馆长的话如同一柄利剑,深深地刺向了李尧的心窝。 他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事情败露也就罢了,刘馆长还把他从文化馆开除了。 天可怜见,他在县文化馆的工作虽然不怎么样,但好歹工作轻松,而且县领导的女儿也在这里上班。 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最近对晓娟正在追求阶段,眼见要有结果了,刘馆长竟然要开除他? 他要是被开除了,名声臭了不说,一辈子都别想翻身了。 想到未来那种凄惨的下场,李尧激动地说道:“刘馆长,您可不能开除我……我,这件事您就当不知道,行吗?” “你看你干的好事,还敢让我手下留情?”刘馆长被他给气笑了。 这得是多么自私的人,才能如此无耻的话。 刘馆长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挥手道:“把李尧给我赶出去,从今天起,他就不是咱们文化馆的人了。” “是!” 几个保卫科的人不顾李尧的反抗,当即将他架了出去。 “刘馆长,不要啊……刘馆长……” 刘馆长连理他的功夫都没有,甚至觉得恶心。 还好发现得早,要不然这种败类要是爬上去了,是对国家、对人民的极度不负责任。 处理完李尧后,刘馆长重新拿起孙虎寄来的信。 姜玉楼的名字他听过,阳平县最年轻的作家,同时也是第一个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了文章的年轻作家。 可以说是未来不可限量的年轻人,没想到他还能写诗? 这就让刘馆长感到一丝惊奇,同时对他的兴趣也更浓了。 如果那位姜同志能到文化馆工作,他肯定愿意着重培养的。 刘馆长轻叹道:“庙小容不下大佛啊!” 再说李尧,他被保卫科的人架出了刘馆长的办公室,无论他如何哀嚎,都没有得到干事们的一丝同情。 反而因为吵闹声,引起了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注意。 “咦?那不是李尧吗?他怎么了这是?” “不知道啊,是不是犯什么事了?” “李尧诗写得好,能犯什么事?不行,这件事要搞清楚!” 一个被李尧迷惑住的女同志开口道。 她火急火燎地拦住了保卫科的人,义正言辞的说道:“你们住手,你们凭什么如此粗暴的对待李同志!” “对啊,对啊,有话好好说嘛。” “就算犯了错,也不应该如此。” 文化馆里不少人都是经历过运动的,对此比较敏感,有人带头后也跟了过来。 晓娟也来了,不过 保卫科科长怜悯的看了眼他们,摇头道:“你们还不知道吧,李尧剽窃他人作品投稿到《延河》杂志,没想到杂志社的编辑发现了,还专门给刘馆长写了封信,刘馆长当即决定开除李尧。从今天起,他就不是我们文化馆的人了。” “什么?剽窃?” “怎么可能,一定是误会!” “李尧怎么会干出这种事呢?” “李尧,你快告诉我们,你是不是被冤枉了?” 众人看向李尧,却看之前一直吵闹的他这时候却安静了下来。 于是,众人的心一下子凉了。 尤其是那个喜欢李尧的女同志,更是不可置信的看着他。 保卫科科长解释道:“李尧剽窃了咱们阳平县大才子姜玉楼的两首诗,还恬不知耻地欺骗大家,实在是罪不可恕!” 那位女同志呢喃细语道:“难道……难道《山木》和《十诫诗》都不是他写的?” 旁人惋惜地看了她一眼,显然她说因为这两首诗喜欢上的李尧,可惜她却是表错情了。 晓娟一脸庆幸,还好她生性慎重,否则也要上了李尧的当。 李尧被带走了,大家除了唾弃他的为人外,另一个讨论的焦点却是姜玉楼。 很多人虽然知道他的名字,但更具体的却了解不多。 打听一番后才知道,姜玉楼年纪轻轻,才十八岁,还是个高三的学生。第一次写作就敢投稿《当代》,人家还真成功了,听说光稿费都有好几百呢。 本来大家都以为他是侥幸,没想到是有真才实学的,文章写得好不说,还会作诗。 《山木》和《十诫诗》他们都读过,写得可真是太好了。 尤其是女同志们,没有一个不会背的。 在接连的刺激下,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姜玉楼的作品了。 李尧被开除了,这则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瞬间传遍了阳平县知青群体。 只要是知道事情缘由的,没有不唾弃李尧为人的。 太无耻,太下作了。 多少年了,阳平县还没有出过剽窃他人作品的知青,李尧是开了先河了。 只是他的所作所为,却是给阳平县知青群体摸了黑。 当消息传到上河村,简行找到了姜玉楼。 “玉楼,李尧事发了,他已经被县文化馆开除了。而且,大家都知道了他剽窃你的作品,名声可以说是彻底臭了。” 说到这里,简行还是挺感慨的。虽然接触不多,但到底是同一批的知青,还有一丝情分在。 可惜他走错了路,未来的日子想来是不会好过了。 县里有文化的女知青没人会嫁给他,就算是村里的,估摸着顾及影响,也不愿意和他结亲。 姜玉楼淡淡一笑,道:“自作自受罢了。” 李尧的下场没有带给他一丝心理波动,更没有踩他一脚的想法。 简行也就感慨一下,他今天找姜玉楼也不是特意告诉他这个消息的,“玉楼,孙老师给我回了一封信。除了感谢我向《延河》推荐了你的两首诗,同时还鼓励我创作。” 他感激地看了眼姜玉楼,“多亏了玉楼啊!” 姜玉楼勉励道:“只要简大哥把写作的基础打牢了,用心揣摩写作技巧,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是早晚的事。” 李尧的事情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很快他就要全国闻名了。 《延河》文学在拿到姜玉楼两首诗的授权后,十分迅速地在会议上通过了,然后就是排版和发行了。 眼瞅着距离新一期《延河》的发行没多少天了,这还不得加紧刊印啊!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1979我的文艺时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79我的文艺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79我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79我的文艺时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