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我也算京圈的人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79我的文艺时代第六十九章 我也算京圈的人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刘所拉和李媛媛都对姜玉楼的摄影技巧感兴趣,只是照相馆实在不是谈话的地方,于是,众人改换了聚会的场所。 建国酒店,卫国平最早准备的会面地点。 之所以选这里,一来是环境优雅,二来建国酒店有餐食提供,最后,建国酒店还是个喝咖啡的好去处。 七十年代末不比后世,咖啡厅遍地,这个年代,想喝咖啡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原因有二,一个是咖啡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在特殊年代是被摒弃打击的。 还有就是价格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咖啡品牌是德胜牌。 国内的咖啡馆所用的咖啡均来自魔都咖啡厂的德胜牌,调理法很简单,咖啡粉以纱布包裹,入锅煮沸,讲究点再以滤纸过滤一遍。 别看卖相一般,但是价格不菲,每罐3块5毛,这在二十多块的工人群体眼里,是高贵的奢侈品。 再加上咖啡文化早已落寞,如今能消费咖啡的,在京城来说都是特权阶级及其后代了。 难说他们将聚会的地点选这里,是不是看中了那点小资情调。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封闭了多年,有些人羡慕自由的空气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时代所限。 九个人坐下后,点了咖啡,然后卫国平开始为刘所拉等人介绍起了自己的舍友。 “所拉姐,王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舍友。”卫国平站起身,一一介绍道:“于敏,我们宿舍老大,英语专业的。徐向东,宿舍老三,也是英语专业的,他家是世代搞翻译的。” 每介绍一人,刘所拉等人都会点头微笑。 朋友的舍友,不管今后关系如何,现在面上要足够得体。 “最后我要隆重介绍一下我们宿舍老四,燕大的天才——姜玉楼!”说到姜玉楼的时候,他的语调甚至激动到破音。 众人看向姜玉楼,之前在照相馆,他可是让所有人都刮目相待。 姜玉楼连忙站起来,无奈地笑道:“大家好,我叫姜玉楼,至于什么天才,都是老卫胡说的,大家不要在意。” 王烁很是不服气的说道:“老卫,第一次见你用天才形容一个人,这哥们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是,姜玉楼是有些特别,尤其是照相的那些门门道道,他都搞不懂。而且……他还考上了自己梦想中的大学燕大。 有才是有才,但是王烁认为自己也不差。 因为就在去年,他第一次写小说就成功发表在了《解放军文艺》上。要知道伟人都在上面发表过诗歌呢。 而且,该杂志还想借调他去当编辑。 嘿嘿,这可把他给得意坏了。 就说他的这些朋友,哪个有他牛叉。 可即使如此,卫国平都没称呼他为天才呢。 现在,卫国平突然叫一个小年轻天才,他如何能接受。 “老王,我的王哥呦,玉楼他可不一样!”卫国平信誓旦旦道。 他不等其他人问,便解惑道:“所拉姐,媛媛姐,你们之前特喜欢的那首《十诫诗》就是玉楼创作的。” “噗!” “什么?” “不可能!” “是他?” “竟然是一个大学生?” 看着眼前众人一片惊呼,徐向东很不爽,他觉得自己每次和姜玉楼出门,都会变成绿叶一般的存在。 这次也不例外,让他后悔和姜玉楼一起出来了。 想到这里,他幽怨地看了姜玉楼一眼,看得姜玉楼莫名其妙,隐隐发毛。 姜玉楼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写诗只是我一点小小的个人爱好。” 唉,卫国平这个人没有什么坏心眼,就是太实诚了。 李媛媛脱口而出道:“你的爱好也太广泛了吧!” 王烁,徐向东心有戚戚焉。 普通人有一个牛叉点的爱好已经可以在圈子里风头无两了,姜玉楼倒好,涉猎太广泛了,让他们这样的天才都变得平庸了。 丧气! 刘所拉美眸一眨不眨地看着姜玉楼,对眼前的男生又有了新的认识呢。 梁佐心向兄弟,出言道:“我们阿烁也不差,去年还发表过短篇小说呢。” 刘所拉几人点点头,这也是加分项呢。 王烁感激的看了眼梁佐,好哥们,还得是你啊! 不像卫国平那小子,叛变了。 只是他发现那个叫徐向东的小子看他眼神不对,似乎……带着一丝怜悯? 呵,我需要你怜悯? 不想,他刚有这种想法,便被卫国平打脸了。 “嘿嘿,你们不知道吧,玉楼他同时还是个大作家,写的两部作品,一部已经在《当代》发表了,还有一部即将在《收获》上发表。” 他的话如同夏日惊雷,炸响在众人心间。 王烁胀红着脸道:“不可能!” 就连一项镇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刘所拉,都露出了震惊的目光。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徐向东看着王烁心道,“看吧,我就说你得意早了吧。” 同时,他又有些幸灾乐祸,他第一次知道姜玉楼这么牛叉的时候,和他们也差不了多少。 这么一想,他的心里也就平衡了许多。 王烁脸上一会青,一会儿红的,好像开了染坊一样。 过了一阵,他恢复了平静,迅速转移话题道:“唉,国平,你还没给你的同学介绍我们呢。” 卫国平笑了笑,介绍道:“来,哥几个,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哥哥姐姐们……” 一番介绍后,姜玉楼也印证了心中的猜想。 刘所拉,今年二十四岁,父亲当过民部的侍郎,本人现在在中央音乐学院读本科。 王烁,大院子弟,今年二十一岁,大家都熟悉。 梁佐,今年二十二岁,相声《虎口遐想》是他的作品,还有最为人知的是《我爱我家》。同时,他还是姜玉楼等人的燕大师兄,今年念大二。 李媛媛,今年二十一岁,家住瑞金路。 瑞金路可厉害了,这时候的外交部家属院所在呐。 马嘟嘟,鉴宝马嘟嘟,在这个圈子里年龄第二大,却是名副其实的小老弟。 姜玉楼和众人握手,心里感慨,“我这算不算半只脚混进京圈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1979我的文艺时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79我的文艺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79我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79我的文艺时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