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港娱1980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79我的文艺时代第二百一十八章 港娱1980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大陆来港一行受到了狗仔们的围追堵截,这可是大新闻啊,他们能不激动吗。 谁都知道97,有人期盼,但也有人恐惧。 而且,就在年初的时候,大陆那边不是还放话要在八十年代解决三个问题吗,香江的最终归属不可避免地被电视台拿来反复炒作。 炒作的久了,他们自己都怕了。 毕竟对于很多人,尤其是港英政府的人和社团人来说,阿共是很可怕的。 “你是冯先生么?能谈一谈初来香江的感受么?” “冯先生,香江的文学作品能在大陆出版吗?” “你们会不会跟香江的出版界达成合作?” “请问来香江的作家有没有在香江发行文学作品的打算?” “请问你们知道武侠小说吗,对武侠小说怎么看?” “……” 大家有种被蝗虫包围的感觉,还好那香江方面的人经验丰富,迅速登上一辆豪华巴士。 “这些记者太吓人了!”唐月雯脸都白了,这会儿依旧惊魂未定。 “是呀,咱们那边的记者可没这么疯狂。”王濛也心有余悸 冯先植抹了下额头细汗,强笑道:“这可能是香江媒体的特色,大家习惯就好了……” “他们香江都把疯狂的记者叫狗仔的。”姜玉楼耸肩道。 他觉得这帮子记者太没素质了,跟他了解的狗仔没两样。 “这位先生很了解我们的媒体嘛。”一位肤色黝黑的男子,操着一口港普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威廉,他叫元彬,我们俩代表香江报业公会。这两位是周珍妮小姐和刘凯莉小姐,她们代表香江的几家出版社,接下来,我们会负责大家一周的行程安排,有事情都可以找我们。” 四个香江人打量着众人,众人也在打量着他们。 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气氛还算融洽。 “这个地方叫九龙湾,原本面积不大,填海扩充之后,才建了机场。喏,那边就是九龙湾了,是真的大海哦……” “那边就是维多利亚港,对面就是大陆了,每年都有你们……” “咳咳……” “哈,我说错话了,不要介意啊。” “我们香江的报纸发行量很大的,每天差不多有上百万份,平均三人一份。最大的有《成报》、《明报》、《新报》、《星岛日报》、《文汇报》、《大公报》这几家。” “还有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是我们香江占比最大的三家出版社,其次就是一些小出版社了。” “我们现在去市区,先到酒店休息。” 陈威廉一路介绍,众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已经被这座城市牢牢吸住了眼球。 从启德国家机场往里开,双向四车道,中间绿化带路灯一应俱全,附近是成片的高层住宅。巨大的圆形立交桥横亘中央,四周的停车场满满当当,岸边则是林立的起重吊装机械。 再往里走,到了核心区,大都市的气派更是扑面而来。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英文标识随处可见,还有双层巴士在等着红灯。 最显著的是店铺招牌,横的竖的全都凸显出来,横在街道上方,错乱又有层次,给人一种非常奇妙的繁华感。 “真繁华啊!” 好些人大半辈子都在乡村生活,本来以为燕京已经是最繁华的了,如今到了香江,才惊觉燕京不过是个大农村而已。 香江,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啊! 姜玉楼的视角跟他们不同,他看到的是股票、是地产、是电子制造业、是航运业,最主要的就是超高的稿费了。 作家写稿,讲求稿费,稿酬越高,收入越丰。有钱作家,金银满屋;缺钱作家,穷愁潦倒,谁愿干?即便名作家,初出道时,稿费也不高。 说到香江的成名作家,终究逃不过倪匡和金庸。 只是两人又有区别。 金庸除了五六十年代在《新晚报》《商报》写过连载外,一生只为明系刊物写稿,稿费以单行本销量计。 金庸武侠小说九折发行(全港最高),一本几万册,扣除印刷、纸张,全数落在查先生的口袋里,乃是天文数字哪! 而倪匡自出道以来,稿费以火箭升空的速度上跃,飕飕的,今月千字十元,下月二十、再下月三十,直到一百、五百,最后,每字一元计,千字一千港币。 八十年代后,千字高至二三千元,也曾试过以一千字五千元写短文,长稿不在其列。倪匡为《明报》写卫斯理连载,每月约是六七千;之后又写东方原振侠连载,马老板出手阔绰,一万一个月。 倪匡每月共写十多个专栏,收入逾十万,十分惊人。其后成了大导张彻御用编剧,一个剧本由一万起至两三万,一个月可写四个,收入也过十万。 姜玉楼的小说要是能在香江发行,挣得比大陆多的不是一点半点。 他又不是不缺钱的人,怎么会不动心。 “雪龙蛋奶茶餐厅,九龙冰室,龙凤祥珠宝,马狮龙专卖店……” 王濛靠着窗户,看着外面的招牌,好奇道:“香江的招牌怎么这么多带龙的,是喜好吗?” “不仅喜欢龙,不少人还相信有龙呢。”周珍妮笑道。 “呃……” 王濛眯了眯眼睛,凑到前排姜玉楼的耳边,“哎,小姜,怎么资本主义社会也信龙?” “龙多好啊,你看那边不就是一条龙嘛。” “哪儿呢?” 王濛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几块五颜六色的大招牌挂在墙上:丽景大宾馆,盛记大排档,泰式按摩,六国美人…… 老同志十分困惑,一条龙? 巴士开到市区,停在了美丽华酒店门前,其豪华程度再次让小伙伴感叹。香江人有钱啊,一人一间房,还带露台。 陈威廉他们也陪住,简单说了下安排。今天没有事情,自由活动,但要逛街的话,最好叫他们一起,免得人生地不熟惹麻烦。 姜玉楼先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香江这地方太热了,要是像在燕京穿的那身在这里穿,非捂出病不可。 他泡了杯茶水,端着走到露台,一览无余尽是1980年的香港! 如果从今天开始他留在香江的话,那就是港娱1980了。 凭他前世的记忆,哪里还需要写小说啊,直接开始抄剧本拍电影,要不了几年,捧个四大天王跟玩一样的,香江的那些玉女女星想要那个要那个…… “唉,我的淑贞和嘉欣啊!”姜老师很快泄了气。 想想就得了,当真了岂不是傻? 错过了,终究是错过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1979我的文艺时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79我的文艺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79我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79我的文艺时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