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孟笑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79我的文艺时代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孟笑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外界发生的一些事情,姜玉楼也是知道一点。他到没有多得意,王硕的那部《空中小姐》即使现在不火,过一段时间还是能引起讨论的。 他也就是提前点燃了评论热情,让大众注意到了这部作品罢了。 以他的眼光,这部作品或多或少存在不少瑕疵。但是,评论一部作品一定要结合时间讨论。什么年代,自然流行什么样的小说,除非像姜玉楼的小说,有着普适性。 还是说王硕的《空中小姐》,前世那个时期为什么那么火,还拍成了电影,就是因为观众们有代入感。 退伍、待业、茫然、轰轰烈烈的爱情,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分手,找回自我,这些内容都能让读者找到共鸣。 再加上爱情这一恒古不变的题材,小说能火也在意料之中。 至于为什么就不能有完美的爱情呢? 现实也就罢了,小说也不完美,凭什么还能得到好评? 姜玉楼想了想,这可能是这个年代作家通过写作得出来的结论。 即,只有死人,尤其是死主角,死重要角色,一部小说才能成为经典吧。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于华和他的《活着》。 这些都只是他的一点想法而已,闲来无事想一想,顿觉一乐而已。 实际上,外界的纷纷扰扰也打扰不到请了一周假,安心在家将养身体的姜玉楼。 比如这天,他就手捧一部文学作品,坐在凉亭里面悠哉游哉地读者书。 这些天,姜玉楼起得都晚,吃完饭后,也到十二点了。正好他看到屋外天气不错,就泡了一壶茶,拿了一本书,瘸着腿来到了凉亭。 天空万里无云,太阳照射在院子里,一切都显得那么明媚动人。 就在他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一位不速之客登门而入。 姜玉楼意外道:“孟主编,您怎么来了?” “听说你的腿摔伤了,我就想着来看看你,冒昧而来,玉楼你不介意吧?”孟韦哉笑眯眯地说道。 “怎么会呢,您进来说。” 姜玉楼一瘸一拐地将他带到了凉亭,还好这里还有一个没用过的杯子,也省了他去屋里找了。 “玉楼好有闲情雅致啊。”孟韦哉看了眼周围环境后,赞叹道。 姜玉楼给他倒了杯茶,然后叹道:“哪里,腿不小心摔伤了,啥也干不了,只能在院子里喝茶看书了。” 孟韦哉试探道:“你就没想着写篇小说,你看,今年你还没动笔呢,读者可都等着你的新作呢。” “最近也没什么灵感,再说了年初刚发表了《扬名立万》,下半年可能要发表《侏罗纪公园》,也不算没有作品。”姜玉楼淡淡一笑。 “那不一样,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那两部作品不是你去年就写出来的吗,怎么能算作今年的作品呢。”孟韦哉看着他,认真道:“玉楼,虽然你最近的几部作品都很成功,但是我觉得你还缺少一部内涵深刻的作品。” “哦,比如说哪个类别的?”姜玉楼随口问道。 孟韦哉说道:“探讨人性,关注现实、关注百姓、关注人生的作品。” “这不是《当代》的创刊宗旨吗?”姜玉楼皱眉,看着他道。 “没错,这样的作品是深刻的,也是能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孟韦哉坦然注视着姜玉楼,没有回避,“而且,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不就是我们作家应该做的吗?” “这样的作品并不好写。” “可你是姜玉楼。” “您还真看得起我。”姜玉楼苦笑一声,接着道:“可是,国内并不缺少这样的作家,也不缺少这样的作品。” 孟韦哉见还没有说动他,便继续道:“是,国内并不缺少展现那个特殊的动乱岁月的作品。不可否认,那是一个考验人性品格的大舞台,但是现在的作家们对那个时代的描述比较单一。主角清一色的是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而宁死不屈的高大形象,反派则是一群自私自利、见风使舵、心怀叵测、毫无人性的投机野蛮之徒。” “亦或者就是描写那个年代对人性的摧残,控诉不公。没错,我们国家是走了很多弯路,做了不少现在看来有不妥之处的决策。但,苦难是人生的一部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对现在,对当下人民群众所面对,对未来的幻想,写得太少太少了。” 姜玉楼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也就是伤痕文学多了,读者厌了,才又有了改革文学,甚至是先锋文学等品类吧。 只是,现实文学并不好写。不是不会写,而是这样的文学作品很容易引来某些敌视。这样的敌视往往不是来自上层,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难,难啊。” 也不是他害怕麻烦,只是明明写通俗小说就能赚钱,为什么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其实,说到底还是他现在没有压力了。 功成名就了,钱也赚了,大房子也住了,没有当时那种迫切心情了。 姜玉楼叹了口气,然后端起茶碗,抿了一口。 孟韦哉通过刚才的一番观察,也明白了他此时的心里。 他觉得姜玉楼还是需要刺激,没有足够的刺激,以他现在的名气和财富,根本没有动力写那种描述社会现实的小说。 想了想,孟韦哉灵光一闪,道:“玉楼,听说你当初立誓要做当代文豪?” “噗!” 姜玉楼刚喝进嘴里的茶水被他喷了出来。 他一边擦嘴,一边说道:“绝对没有的事,您这是从哪听来的。” 孟韦哉笑了笑,不理会他的否认,而是继续道:“咱们国家近代能称作文豪的,鲁迅先生应该是公认的,其下,老舍先生、沈先生等也能争一争。你觉得呢?” 姜玉楼点点头,要说鲁迅先生,那自然是没得说的,老舍先生当然也可以,他老人家当年还差点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呢。 “鲁迅先生作品的文学性毋庸赘言,除此之外,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作品如此深入人心呢?” “当然是因为……” 姜玉楼说到这里,顿住了。 “我得好好构思作品,短时间肯定是写不出来。” 孟韦哉笑了,他的目的达到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1979我的文艺时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79我的文艺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79我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79我的文艺时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