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第266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知子果然莫如父。 秦王柱道:“寡人只是担心、担心……” 他闭上眼。 这次高烧之后,他感到自己的身体越发不好了。 在君父从南秦回咸阳时,是否就有如此感觉?他感到身体就像是一个破了许多洞的大鼎,无论怎么弥补,里面的水仍旧不停地往外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公子子傒是他的儿子,太子子楚是他的儿子。两个最爱的儿子相争,他怎么会不难过? 知子莫如父。所以秦王柱知道,子楚恐怕早就知道子傒想要杀他,故意露出破绽让子傒杀他。 但秦王也知道,这次真的是子傒要杀子楚,子楚不过是等着子傒来杀他。 所以他该怪谁?只能怪子傒吗? 子傒又知道子楚在等他出手吗?还是知道后仍旧要出手?因为子楚抢走了他的太子之位? 是啊,若子楚不回秦国,若没有朱襄,这秦太子的位置必定是子傒的,子傒能不恨吗? 等等,子傒难道还对朱襄动手? 不,不会。朱襄远在吴郡,有李牧保护,即便子傒心有余,力也不足。朱襄肯定无事。 秦王柱的身体虚弱得坐都坐不起来,但他的脑袋很清醒,立刻就看清了如今的形势。 子傒动手了,他为了保住子傒的性命,将子傒废为庶人后放逐是唯一的办法。 是唯一不让子楚与子傒手足相残,手中沾上兄弟鲜血的办法。 但…… 秦王柱闭上双眼。 他一定能挺过去,挺到子楚回来。 若他在子楚回来前便病逝…… …… 白起和范雎得到诏令,即便身体不好,也匆匆骑马回咸阳。 他们到达咸阳宫的时候,秦王柱的身体已经好了不少,能够下地行走了。 秦王柱的脸色也红润不少,让白起和范雎松了一口气。 秦王柱淡淡道:“之后武安君和应君请留在咸阳宫,直到太子回宫。” 白起和范雎虽不明所以,仍旧跪地道:“是!” 秦王柱让蔡泽将太子遇刺一事告知白起和范雎,白起和范雎惊怒不已。 秦王柱道:“寡人身体已经渐渐好转,所以只是以防万一。” “武安君、应君接诏。” “若寡人在太子回咸阳之前病逝,执寡人诏令,将所有秦公子拘禁,并……” 秦王柱顿了顿,闭上眼。 “杀掉子傒。” 白起和范雎愕然。 蔡泽跪地道:“请君上三思!公子子傒既然已经被废为庶人,便不再是太子威胁!” 秦王柱神情淡淡道:“若寡人未能等到子楚回来,六国便可能寻找子傒,护送子傒回咸阳为王。他们又不是第一次如此做。寡人留给子傒一条命,他是否能保住这条命,就看天意。” 荀子也跪地道:“君上,若是如此,为何不让太子立刻回咸阳?” 秦王柱摇头:“对楚国大计比寡人这些儿子重要。即便子楚不能及时回来,有武安君和应君坐镇咸阳,他仍旧能顺利继位。” 子楚已经被封为秦太子,就是秦国唯一的正统继承人。其他人即便想要做什么,也只能“夺位”“谋反”。 秦王柱让范雎把控咸阳宫侍卫,白起领咸阳城守卫,以两人能力、声望和地位,咸阳城内无人敢谋反,子楚继位之路是安稳的。 何况秦王柱已经挺了过去,他只是做万全的打算。 所以如果他死在子楚回来前,不过是囚禁一些儿子,杀掉一些儿子而已。 比起顺利执行令楚国生乱的计划,这点代价不算什么。 “将太子遇袭之事传出去。”秦王柱声音冰冷,“太子重伤,在成都疗养,生死未知。” 四人同时惊恐抬头:“君上,三思!” 秦王柱闭上双眼。 看着秦王心意已决,四人心中涌出的心情十分复杂。 荀子收在袖口的双手握紧。 秦王是下定决心要利用太子遇袭之事,在秦国掀起血雨腥风。 秦王柱故意不在诏令中写明子傒因为刺杀太子而被废,做出一副没有找到凶手的态度,就能以这个罪名,震慑更多的人,甚至杀掉更多的人。 只要秦王柱没有在诏令上言明刺杀太子的凶手,太子遇刺一案就能一直查下去。 这不仅仅是为了给子楚继位铺路,更是以太子遇袭之事干扰六国视线,让朱襄计谋能够顺利进行。 朱襄之计,三家分楚之计。 四人看着秦王柱,居然在向来温和的秦王柱身上,看到了秦昭襄王那冷酷的身影。 秦王柱也是秦王,他能温和到哪去? 他也是秦王。 …… “楚国有屈、景、昭世代为卿,如同当初晋国有韩、赵、魏世代为卿。”朱襄对蔺贽详细说起自己的计划,“前有三家分晋,现在为何不能有三家分楚?” 蔺贽点头:“啊对对对,那么你要怎么三家分楚?” 朱襄用疑惑的语气道:“蔺礼,你不是说我只需要制定目标,你来实现吗?所以你要怎么三家分楚?” 蔺贽:“……”拳头硬了。 第142章荷叶时令菜 蔺贽:“朱襄啊。” 朱襄:“什么事?” 蔺贽:“你看我这拳头,能不能在你脸上揍两个黑眼圈出来?” 朱襄笑得前俯后仰,不再逗弄蔺贽。 嬴小政看着舅父招惹完蔺伯父,努了努嘴,拿出他与舅父一同做的计划书。 明明可以直接商议,舅父非要惹一惹蔺伯父,唉。 蔺贽横了朱襄一眼,翻开计划书。 计划书第一页,梳理了楚国现在有封地的封君情况。 吴起之后,楚王砍了一批旧贵族,新贵族很快就填充了旧贵族留下的封君位置。只屈、景、昭三家自春秋时便一直屹立不倒,地位超然,只有互相内斗,别人不敢动他们,连吴起都得对他们敬着。 屈、景、昭都为芈姓。 先秦时,姓不变,代表血缘出身;氏经常变动,象征着一个家族,即分家便分氏。 与他国差不多,楚国也是楚王独称“熊氏”,子孙中分家即分氏。 屈氏乃楚武王的儿子瑕的封地屈邑为氏,景氏、昭氏是先祖以其君父楚景平王和楚昭王谥号为氏,都是春秋时分家。 因这三支宗室最能生,人数众多,人才也不少,在战国晚期,已经成为了楚国贵族的统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不是说剩下三户庶民也要弄死秦国,而是说楚国“屈、景、昭”这三家实力尚存的贵族。 楚国虽曾自称蛮夷,但战国起,便是最讲究贵族血脉的国家,眼中可没有什么庶民。 不仅秦朝建立后屈、景、昭三族仍旧强盛,灭秦时屈、景、昭三族虽然没有出过多厉害的将领,但提供了不少资助;直到汉朝建立,屈、景、昭三族仍旧余威仍在,汉高祖九年,还专门将这三族往关中迁,担心他们作乱。 把“楚国三户”迁往秦国祖地,汉高祖此举也颇有些恶趣味了。 “经过吴起变法的打击,和楚国封君内斗,楚国令尹之位由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把持,变成了屈氏、昭氏、景氏轮坐,少有他人分一杯羹。”朱襄道,“春秋时楚国令尹几家轮坐,贵族之间相互制衡,没有如晋国那样有世家贵族壮大。但只剩下屈、景、昭三族分位置时,这三家的发展的势头就锐不可当了。” 楚国令尹便等同于六国相国,六国称呼的“楚相”就是指令尹。这三家中出了三十多位令尹,可想权势之大。 若不是等三家权势独大之时秦国已经强盛,楚国不敢过分内乱,楚王早就成为东周王室,或者晋国国君了。 蔺贽道:“当初晋国立六卿分权,韩、赵、魏、智、范、中行六氏互相制衡。后来韩、赵、魏灭掉智、范、中行,导致三家壮大,晋国公几乎为傀儡,与楚国如今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朱襄道:“有两点不同。第一,屈、景、昭与楚王同姓;第二,外部有秦国虎视眈眈。这两点不同阻挡了屈、景、昭三家分楚。” 嬴小政冷哼:“屈、景、昭三族已经拥有了分割楚国的实力,但他们现在没必要,也不敢。” 蔺贽立刻捏住嬴小政冷哼的鼻子,差点被嬴小政一拳头砸鼻子上。 蔺贽松开手,躲开嬴小政的拳头,道:“如何消弭这两点不同呢?唉,政儿,别闹,说正事呢。” 朱襄起身按住蔺贽,让嬴小政给了蔺贽一拳头消气后,才继续道:“我的想法是,屈、景、昭三族认为他们与楚王同姓,所以与楚王联盟牢固,就让他们误以为楚王要扶持外姓;然后再让秦国示弱,与他们签订协定,瓜分楚国。” 蔺贽摇头:“两者都不好做。” 朱襄道:“是啊,只是一个大致的计划。我想让王翦和李牧同时从楚国以西以东攻击楚国,造成秦国全面攻楚的假象,又辅以贸易战让楚国缺粮,逼迫楚国内乱。秦国再以分楚为协约,与楚国停战……” 蔺贽再次摇头,打断道:“太理想。楚国可能齐心协力,其他五国也可能会来救援。” 朱襄揉着太阳穴道:“这是我能想到的极限。” 蔺贽笑道:“你所想的大致方向都没错,只是细节缺乏打磨。” 朱襄苦笑:“不用安慰我。” 蔺贽道:“你看我像是会安慰你的人吗?你制定的计划,是在分楚时必须做的事。只是还需要一点点细节,将事件引导到这个方向。对了,子楚也要来,要不我们让子楚演一演遇刺重伤,让君上配合一下?” 朱襄无语:“你在说什么蠢话?君上怎么会配合你做这等动摇秦国的事?即便只是假装,秦国朝堂上下也会蠢蠢欲动,不知道会造成多少麻烦。而且以前我和你讲过狼来了的故事,国君的威信不能降低。”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