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借兵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惊鸿第852章 借兵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不管怎样,小命第一。” 房间中,临走前,葛丹阳伸手揭下了房门上的符咒,随手丢了过去,道,“送你了。” 别说,这破玩意还挺管用,也不知道以前道门那些老家伙是怎么想起来的。 道门先贤们,研究出了太上忘情、六甲秘祝、符咒、冥土,真是将后人的路全都走完了,让后人无路可走。 他回去后,也要好好想想,临死前给世间留下点什么,名声不能全让以前那些老头子占了。 就这么定了! “多谢葛老。” 李子夜接过符咒,看了一眼,说道,“这玩意,我始终画不好。” “还是练得少,画符,老夫当初练了十年。” 葛丹阳不在意地说道,“有空可以多练练,符咒这种东西,还是有不少的用处,而且,你的性子比较阴险,符咒,很符合你的风格。” 这小家伙和他二哥完全是两个性格,他二哥,能动手就绝不废话,以绝对的实力解决所有麻烦。 而这小子,即便实力越来越强,有事时,也是能不动手就不动手,处处算计,卑鄙无耻。 十多年前,他第一次见这小子,就被他异于常人的见识和心机所震撼。 “有道理。” 李子夜听过眼前老人所言,轻轻一笑,应道,“好,就听您老人家的,没事就画一画。” “睡了,明天回去。” 葛丹阳摆了摆手,旋即回了自己房间。 李子夜看了一眼手中的符咒,旋即收了起来。 葛老说的有道理,这玩意,的确很适合他,打家劫舍,阴人放冷箭必备。 有空照葫芦画瓢描几张。 葛丹阳听到身后小子的回答,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迈步走出了房间。 夜色迷人。 房间中,李子夜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本鬼画符,看着上面不同种类的各种符咒,一阵头疼。 这东西,背下来倒是不难,但是,要想画出来,可不容易。 有点像飞仙诀。 李子夜拿出符笔和朱砂,注入灵气,刚画两笔,手中之笔突然不受控制,一个哆嗦,一笔画到头,差点将符纸都划破。 尼玛。 李子夜看着眼前符纸上的涂鸦,伸手擦了一把额头的冷汗。 他居然不是全才。 看来,要想学会画符,不是那么简单的。 闲着也是闲着,再试试。 想到这里。 李子夜拿起符笔,继续尝试起来。 一夜,瞎折腾。 一张没成。 翌日。 天方亮。 葛丹阳早早起来,准备离开。 年纪大了,一口气全靠药物撑着,不能离开烟雨楼太久。 侯府外,李子夜为老人准备了马车和银两,并且亲自相送。 “好好活着,好好保重,我老头子会一直看着你。” 离别在即,葛丹阳看了一眼身前的小家伙,不放心地叮嘱道,“不管惹多大的祸,切记,保住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知道了。” 李子夜难得没有贫嘴,很是听话地应道。 “走了。” 葛丹阳摆了摆手,没有多说什么,迈步走入了马车。 马车隆隆,朝阳下,向着西城门外赶去。 李子夜看着马车远去,眸中淡有不舍。 他知道,葛老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不能长期离开烟雨楼,此次不远千里来看他,回去后估计要休养许久才能缓过来。 “侯爷对这些穷亲戚可真好啊。” 侯府内,下人们窃窃私语道,“不仅没有嫌弃,还送了银子和马车。” “可能是侯爷也出身布衣的原因吧。”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要是开了先例,以后,肯定会有不少人过来攀亲,侯爷这个送法,哪送得起。” “别乱说话,让侯爷听到就不好了。” “不错,都赶紧散了吧,少说话,多做事。” 几人说了两句,旋即赶忙离开,各做各的事。 府外。 李子夜伫足片刻,很快,回过神来,没有回府,而是朝着罗刹王府走去。 很久没有去小师叔那里了,去探望一下,顺便,借点兵。 没过多久。 罗刹王府外,李子夜迈步走至,前来拜府。 王府的侍卫入府通报,很快,回来相请。 王府前堂。 李子夜在下人的带领下走来。 “都下去吧。” 堂中,陶夭夭开口,下令道。 “是!” 两位侍女领命,退了下去。 看到堂中已无人,李子夜拱手一礼,道,“小师叔。” “坐吧。” 陶夭夭于桌前坐下,说道。 “多谢小师叔。” 李子夜坐在茶桌对面,看到桌上的茶,开始亲自动手煮茶。 “皇室知道我和李家的关系,我这里,你最好还是不要经常来。” 堂内,陶夭夭看着眼前师侄,正色道,“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引起寿安殿那位的怀疑。” “罗刹王对布衣侯有知遇之恩,而小师叔和仙子师父不和之事,又天下皆知,皇室不会太过在意此事。” 李子夜一边煮茶,一边应道,“即便李家嫡子会三绝剑,世人也理所当然认为是梅花剑仙所授,小师叔无需过于担忧。” “总归要避嫌。” 陶夭夭轻声道,“寿安殿那位,十分多疑,我为朝廷效命了这么多年,都不敢说一定能得到他的信任。” “君王多疑,于国,的确是祸非福。” 李子夜面露遗憾道,“四王夺嫡,彼此内耗,便是因为他的多疑,始终不肯立太子,君王的制衡,太过了。” “帝心难测。” 陶夭夭平静道,“近百年来,每一代帝王皆是善于权术之人,当代商皇更甚,儒首守望大商千年,如今却连皇宫都无法进去,可见,奉天殿的帝王对皇权的重视,已经到达了病态的程度。” “祸乱之兆。” 李子夜轻轻一叹,道,“小师叔的提醒,师侄记下了。” 陶夭夭点头,转过话题,问道,“你来,所谓何事?” “向小师叔借兵。” 李子夜如实道,“大皇子此次北上,所率领的青羽军已然大不如前,去年被漠北铁骑重创,如今,又换了主帅,而且,将帅之间,因为宣武王之事,又未必齐心,战力定然大打折扣,我觉得,还是带罗刹军北上,更顺手一些。” “要多少?” 陶夭夭没有多废话,直接问道。 “五千,都要骑兵。” 李子夜说道,“骑兵灵活,战场上,可以随机应变。” 漠北大军,之所以如此强悍,便是因为大规模的骑兵,长途奔袭之下,几乎无可阻挡。 “好。” 陶夭夭闻言,没有多废话,直接应了下来,道,“这事,我来办,此次北上,是你能不能封王的关键,一定要赢,而且要赢的漂亮。” “我明白。” 李子夜颔首应道,“定然不会辜负小师叔的期望。” “再快些。” 陶夭夭看着眼前师侄,叮嘱道,“尽快坐上我的位置!武王难封,不过,如今宣武王倒台,武王之位空缺,很多人都在盯着这个位置,你若能积累足够的战功,加上你身上的圣恩,封王,并非不可能,只要你封王,罗刹军,早晚是你的。” “小师叔。” 李子夜心中微震,认真道,“诛仙剑在李家,可以帮小师叔镇压命数,不如” “不必!” 陶夭夭直接打断了眼前人的话,道,“我有我的路要走,你也专心做你的事,不要婆婆妈妈的。” 李子夜沉默,片刻后,点头应道,“我知道了。” “对了,你师父呢,还没消息吗?” 陶夭夭看着开始沸腾的茶水,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 “没有。” 李子夜拎起茶壶,倒了两杯茶,应道,“自从上次师父主动写信回来,让我去西境帮小师叔,便再也没了消息,不仅是她,老张现在也没了消息,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陶夭夭闻言,沉默下来。 应该是没机会再见了。 也罢,徒增离别的伤感而已。 不见就不见吧。 “小师叔找师父,是有什么事吗?” 李子夜看到眼前小师叔不说话,问道,“若有,我可以代为传达。” “没有。” 陶夭夭摇头,喝了一口煮好的茶,旋即站起身来,道,“跟我来。” 李子夜面露不解,却也没有多问,放下手中茶杯,起身跟了上去。 后院。 两人一前一后走来。 陶夭夭走到一间屋前,伸手推开了房门。 房间中,竖着一个灵位。 香炉、牌位一应俱全,桌案擦得干干净净,显然,有人经常过来祭拜。 李子夜走入屋中,看到灵位上的名字后,心神一震。 “跪下行个礼,然后上三炷香。” 陶夭夭开口,提醒道。 “是。” 李子夜回过神,迈步上前,跪了下来。 “师公!” 灵位前,李子夜恭恭敬敬地磕了四个头,少有的,没有嬉皮笑脸,没有玩世不恭,有的只是晚辈对已故长辈的恭敬。 没有三绝剑,便没有今日的他,这四个头,必须要磕。 传承,不容任何轻慢。 磕过头后,李子夜起身,点燃了三炷香,插在了香炉上。 “我这一生,无牵无挂,只有一条必须要走的路。” 一旁,陶夭夭平静道,“不过,如今有了你这个师侄,也算是半个传人,所以,我希望你不要走我和父亲的老路,三绝剑,是一条不归路,你若走不出全新的路,便不要再练。” “天无绝人之路。” 李子夜轻声道,“我相信,事在人为。” “这一点,你很像你师父。” 陶夭夭神色复杂道,“你师父比我活的洒脱,挺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不分对错,问心无愧便可。” 说完,陶夭夭转身走出了灵堂,道,“走了,若是被人知道我在这里立了父亲的灵位,会很麻烦。” “嗯。” 李子夜点头,跟着一起离开。 前院。 两人走来,陶夭夭停步,看着身后的年轻人,说道,“回去吧,没事不要再来了。” 她要做的事,大逆不道,她不想他跟她走得太近,以免受她牵连。 “那小师叔保重,师侄告退。” 李子夜没有多停留,拱手行了一礼,旋即转身离去。 陶夭夭看着前者的背影,目光十分复杂,既有欣慰又有遗憾。 其实,她很想再等等,看他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只是,她等不到了。 罗刹王府外。 李子夜迈步走出,数步后,又停了下来,回首看了一眼身后的王府,面露担忧之色。 小师叔的情况,好像越来越不好了。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与往日无异,但是,小师叔身上的气息,比他第一次相遇时强了不知多少倍,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纵然天地异变,所有人的修炼速度都在加快,但,小师叔的进展,也实在太快了。 儒首说过,三绝剑某种程度,等同于魔功。 何谓魔功,剑走偏锋,以非常的代价,换取非常的实力。 他也修炼的三绝剑,深知此法的可怕。 只是。 李子夜心中沉沉一叹,小师叔太固执了,根本无人可劝,他不行,仙子师父。 也不知道仙子师父跑到哪了,她若在,或许还有一线转机。 想到这里,李子夜收敛心神,快步朝着侯府走去。 必须想办法找到老秦! 一个时辰后。 侯府,一名小厮离开,借着买菜的机会,将一封信递给一位菜农。 菜农收到密信,神色无动于衷,继续吆喝卖菜。 不多时。 李园的一名下人走来,买了一些青菜回去。 “兄长让我们尽快找到秦姐姐?” 李园内院,还珠面露凝色,道,“这可不好找,秦姐姐已经许久没有消息,若连我们李家的情报网都收不到秦姐姐的消息,证明,秦姐姐很可能不在中原。” “不好找也要找。” 一旁,红烛神色凝重道,“你兄长既然下令,我们就必须奉命行事。” 翌日。 皇宫,寿安殿。 商皇的桌上,同样多了一封奏章。 来自布衣侯府。 奏章的内容很简单,要兵。 五千铁骑。 而且,点名要罗刹军。 “召罗刹王。” 商皇放下奏章,开口道。 “是!” 一名内侍领命,快步离去。 半个时辰后。 寿安殿前。 一抹美丽的身影迈步走来,身着石青色蟒纹服,气势凌人。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惊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惊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惊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惊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