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酒厂遇到了问题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宦海官途第965章 酒厂遇到了问题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秦峰已经做好了喝醉的准备,但是今天的刘青峰却像是突然转了性一样,在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就直接叫停了,然后便与秦峰一起上了车,往县城而去。 “老弟,你这次来了,那你就得帮我个忙。”刘青峰坐上车之后,毫不客气地对秦峰道。 “刘书记有什么吩咐?”秦峰愣了愣问。 刘青峰向秦峰比了一根手指头。 “什么意思?” “一千箱!”刘青峰道。 “一千箱?一千箱什么?”秦峰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得帮我解决一千箱酒的销量。”刘青峰这次说的很明确。 “我?买一千箱酒?刘书记,你这是开玩笑吧?先不说我买不买的起一千箱酒,就算我能买的起,我拿这么多酒干什么?我就算天天把酒当水喝我一个人也喝不完啊。”秦峰哑然失笑。 “那我不管,反正你来了我们安宁,这个忙你就一定得帮,你要不拉一千箱酒走,我不会让你离开安宁。”刘青峰耍起了无赖。 “刘书记,你可是党员干部啊,什么时候进山当了山大王了?”秦峰开着玩笑。 “我要真是山大王就好了,每个路过的人都必须给我买几件酒走,那我就不必再为酒厂销量问题操心了。”刘青峰长长地叹了口气,给秦峰递了一根烟,自己也点了一根,坐在车里愁眉苦脸地抽了起来。 “怎么?酒厂遇到了问题?”秦峰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不是遇到了问题,而是问题一直都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 “销量上不去?” “是,酒厂已经正式投产三年了,三年来,酒厂的销量一直都上不去,我们各种办法都用了,可还是老样子。当初计划的是投产三年内实现盈利,但是到目前,别说盈利了,年年亏损,而且越亏越多,县政府一直在给酒厂兜底,四处找银行贷款。” “当然,这个问题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影响了高粱种植者的积极性。当初县委县政府之所以决定要花这么大力气开办这个安宁米酒公司,目的不仅仅只是想要增加就业和税收这么简单,最根本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乡村振兴服务。” “我们反复调研过,安宁米酒之所以闻名,比其它的米酒味道醇厚,原因就在于我们这里优质的姚安河水和安宁本地的高粱米。” “这个高粱米与其它地方的高粱米不同,简单说吧,我们这的高粱米选用的是我们安宁县本地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高粱品种,并不是其它地方种植的、在市场上广泛食用的进行技术改进的高粱品种。” “我们称这种高粱品种为本地高粱,本地高粱产量低,颗粒不如良种的饱满,口感也没那么好,所以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种植的人已经很少了,但是却最适合酿酒,这种高粱品种,加上我们安宁这里特有的气候,用这种高粱米酿出来的酒口感是最好的。”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种高粱不需要占用农田,最适合的种植地点在山丘上,也就是荒地。” “我们开办安宁酒厂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安宁米酒需要这种特殊的高粱米,只要安宁米酒能做起来,就要用到大量的安宁本地高粱米,那我们就能组织更多的农户利用荒地种植高粱,而且这种高粱米其它地方没有,品种特殊,这价格肯定要比其它品质的高粱米贵上不少。这样,我们的农户就在不影响正常务农收入的情况下,利用荒地大量种植高粱而获得不菲的额外经济收入,从而实现收入提高的目的。” 秦峰听到这点点头,刘青峰是一个真正有想法的人,这就是国家一直提倡的产业扶贫,这是一条很好的路子,与秦峰那是后续在碧山弄的柑橘产业园类似,但是却比柑橘产业园规模更大,也更高级。 “想法是好的,通过安宁酒厂不仅能带领农户脱贫致富,也能增加就业、税收等等方面,一举多得。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酒厂投产了,但是销量却一直上不去,大量生产的酒卖不出去压在仓库里。” “销量上不去,对高粱米的需求也就不上不去,最开始与一些农户签订的收购协议就落实不了。最开始的那批农户种了高粱,最后酒厂却用不了那么多,不来收购,而这种高粱米到了市场上根本没人要,即使要,价格也极低,农户损失巨大,意见很大。”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宦海官途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宦海官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宦海官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宦海官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