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不需要演技的演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戏剧年华第364章 不需要演技的演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谢晋是一个最有想法的导演,头脑中常有与其他导演不一样的想法。

于黛琴副导演仔细一想,不用通知江浔,那江浔的状态就是一僧人的状态,通知了,他提前准备了,就不是僧人了……而是演员了。

可是,这很是考验演员体演生活的深度,如果不像僧人,也不曾用到演技,那拍出来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就凭谢导的脾气,江浔要承受极大的压力。

“于导,我们也想去看看。”李婷找到于黛琴,提出自己的想法。

“算我一个。”尤勇紧跟其后。

他是西安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长了一张特正义、特有使命感、特适合演与坏分子斗争的警察的脸。

加上经过多年历练,他越发具有一种粗犷的气度。

他演戏自然、不做作,看着让人舒服。

1988年,参演個人首部电影《疯狂的代价》,开始步入影视圈。1991年,主演电影《狂》,饰袍哥舵把子大管事罗德生。

今年他已经快三十岁了,在电影圈刚刚混出一点名堂,对这个让谢晋导演夸不绝口的年轻演员,很好奇,他早就想看看他的演技。

私底下,也与李婷商量着,要看看江浔到底几斤几两。

李婷在中学时就开始担任长沙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1988年,考入北平电影学院。

两年后在学院排话剧《烟熏橡树》,她饰演了一个瘸了一条腿的老太太,出色的演技被在场的谢晋导演看中。

后来,从北平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

今年,她还在读大三,却是早已认识江浔,她跟陈小艺是好朋友,在外来妹中饰演女二号阿芳,也看过江浔的话剧桑树坪纪事。

“他可是中戏有名的戏疯子……”

尤勇想去,她其实也想去,她想看看一个能把疯子演得活灵活现的人,怎么去演一名出家人。

“老爷子,您不去吗?”剧组在郭亮村,分散在老乡家里吃饭,吃饭的空当,李婷询问朱旭。

“我不凑那个热闹了,”朱旭笑道,“你们年轻人去吧,”他笑着与谢晋碰杯……

两人都爱喝酒,一进剧组就成了酒友。

“如果江浔演得好,阿拉请他吃老酒,”谢晋导演豪爽道,“我带了一箱好酒过来……与他不醉不归。”

可是,导演,江浔是出家人啊……李婷笑了。

……

太行山,万佛寺。

江浔长身肃立,双手合什,屹立于浩荡的山风中。

谢晋导演的摄像机早已架在一殿中,众人就看着江浔缓缓转身,起步走上台阶。

严格来说,这不是剧本中的戏。

但是,谢晋导演随机选择了这个场景,作为可用的外景,一样可以用在电影当中。

这场主角都不知道自己在演的戏,江浔连台词也没有,连正脸也没有,仅靠背影就要展示出一个僧人的气质来。

拍摄是从后面仰拍的,江浔一手撩僧衣袍角,缓缓上行。

尤勇和李婷就跟在谢晋导演身后,就在台阶底下仰视着前行的“僧人。”

谢晋导演不作声,他扶扶眼镜,看着江浔。

他在电影的世界里泡了几十年,自认为是科班出身,表演需要功底,也需要在舞台上在镜头前锤炼多年,身上才能有一种叫作演技的东西。

他也认为,演技这东西,不可琢磨,只可意会,但始终是一门技术。

技术用得恰当好处,人物自然就立起来,技术用得不足,或者太过,人物要么象没长大的孩子,发育不足,要么就象一个大个子,风风火火,把人物给拔苗助长了。

可是,现在,这个小伙子的背影,他是用不上演技的,可是一抬手一动足,他却比谁演得都好……

这是一种不需要演技的演技……

或者说,他本身已经就是一名僧人,是谢晋导演心中的明镜法师!

满场无声。

大家在静默中目睹“明镜法师”走进了佛殿。

“下面他要干什么……”对于江浔刚才走路的拍摄,谢晋导演很满意,佛性具足,一投手一行足间,那种僧人的气质,清晰可见。

“诵经。”寺里的知客双手合什,回答道。

传戒法会上,新晋僧侣在大雄宝殿前跪诵经,眼前一切皆空,世间从此再无一点牵连。

谢晋导演点点头,这一段也可以用在电影当中。

他看着回放,小伙子瘦了,真的瘦了,

不过,小伙子依然俊秀。

今天传戒诵经的这一段,可以剪辑成电影当中的一个镜头,这是明镜法师一段很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戏,明镜全程都是跪在殿前诵经,没什么爆点,也没有什么复杂的情绪波动。

如果是真的拍摄时,别说走路了,演员动作都不能有,全靠眼神与声音和头部的动作来表演。

虽然普通,可是越是考验演技。

现在,江浔却不知道,有摄像机在对准他,他想演都不行。

“小江,下面就看他的了,这个镜头可以用在明镜法师东渡日本讲法之前,……我也要看看,看看他的修行到底过关了没有?”谢晋导演道。

是真修行还是假修行?

尤勇顺嘴来了一句,惹来李婷一个白眼。

却见外面,法桌已然摆好,法香已经熏燃,信众与僧人已然在台下站好。

只见江浔缓缓在蒲团上跪下,单看这凝重的身姿,渊渟岳峙的气质,谢晋导演忍不住点了点头,这感觉很到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江浔开口了,这是玄奘大师所译心经,文言文很是拗口,可是他读得流畅。

声音洪亮,如黄钟大吕……

“他的声音平时也是这么响亮吗,这气息,绝了。”于黛林副导演一身普通的装扮,就站在一群善男信女当中。

这声音如果搁在话剧舞台上,那天生就是中国好声音!

声音儒雅,

穿透力却很强……

出大音声!

台下,梦悟住持双手合什,看着台上的“僧人”,大梵天王的声音,音声具足五德:第一个是音声深沉,非常深沉,如大雷震,让人从迷梦之中惊醒过来……

这才是高僧的声音!

阿弥陀佛!

他就是年青的明镜法师!

“镜头拉近……”谢晋导演一脸庄重,此时,他的心里很清净,多日的劳累,在佛法开示中一扫而光。

佛性……

他要江浔表现的佛性,声音具足!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

镜头慢慢拉近了,江浔跪在高台之上,俯视众生,慈悲众生,怜悯众生,对,就是这样的眼神……

佛性,就是慈悲,怜悯,救众生于人间火宅之中……

这段表演,很好!

自然,圆融,也很有表演的质感,无论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还是台词语调,细节也很到位,都是一个高僧应有的气度!

“给他侧脸……”谢晋导演轻轻道。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的戏剧年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戏剧年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戏剧年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戏剧年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