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商场的意外情况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鉴宝实录:我混古玩那些年第二百四十七章 商场的意外情况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如果我能够和他们同流合污,或许我根本就不会离开京城,说不定还能被炒作成为京城古玩最顶级的少年新星。 可惜,我没有顺了那些所谓大老板的意愿,才结下了梁子,最后落得一个倾家荡产,流落鹤州。 想到这儿我心里不禁有一些唏嘘。 坚持正道错了么? 凭什么那些人觉得搞走私,黑市买卖能赚更多的钱就是对的? 钱,钱,钱! 这些人的脑子里只有钱,只有那些乌漆嘛黑的东西。 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丧失底线,我今天坚守的,坚持的就是: 只要有本事,走正道,一点点赚也能够发家,也能够和那些走歪门邪道的人平起平坐! 鹤州,我见到了七舅爷,我最欣赏他的,就是敢于踩在正道上。 唉……世间为何如此?踩在正道上,也需要如此勇气? 我咽了口唾沫看向邓希,她什么字都没有打,依然在那边犹豫。 “你可以不说你家的困难。” “但是你必须告诉我,戴老板是谁,他的名字,身份。” 我夺回手机,又打了几句话,“不然,神仙也救不了你。” “戴老板以前是放高利贷的。” “他的真名叫做丁石。” 看到这两句话,我微微松了口气。 这证明,邓希至少还有一点想要反抗。 在“救命稻草”伸过来的时候,她不会一边喊着救命一边什么都不做。 “之后我会想办法拆掉你的窃听,你必须配合。” “加下来我写什么你说什么。” 写完这两句,我又写了一些东西通过后视镜给韩世锦看。 至此,我安排的剧本开始演戏。 “待会我们去商场逛一圈怎么样?” 韩世锦很“敬业”,口气依然十分挑逗,如果是不明情况的人,一定会觉得他对邓希有什么非分之想。 “我……我不太舒服,还是算了吧……” 邓希缓缓开口,有些照本宣科,但这足够了。 我编的台词,是绝对符合她的心情的——一种拒绝被玩弄和调戏的心情。 “没事,就去逛逛,有什么看上的东西,尽管买。” 在我的“台词”里面韩世锦的“阔绰和身份”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都不用猜丁石在窃听器的那头会有什么想法。 “跟他去,你现在给我盯紧他们,他们做什么事,到过什么地方都要汇报!” 果然,化名戴老板的丁石依然在监听我们——他依然不直到,他这个“广播”我和韩世锦甚至是陈橙都听到了。 “那……那好吧,我稍微逛逛。” 邓希有些不愿意地开口。 “这就对了嘛,咱们好好相处一下。” “我从京城来还不知道沪州有什么好吃的,你正好给我推荐一下。” 在我准备的“台词”里面,韩世锦顺势就跟邓希聊起来。 虽然邓希还不怎么愿意说话,但至少念我的台词还是很顺畅的。 很明显,她看到我给她写的给她拆掉窃听这些字还是很鼓舞她的。 我们带着陈橙,韩世锦带着邓希在商场里面逛了几圈,稍微买了一些东西。 走着走着,韩世锦就给我们带到古玩行里面来了。 这段时间我联系好了李金铭,之后到酒吧他们就会有人接应吧这些窃听和接受的设备给拆掉。 “沈凡,你过来给我挑一件好东西。” 韩世锦径直开口,随后扫了一眼这个开在商场人流量十分稀少的古玩行。 这种“颐指气使”的口气,才符合韩世锦这个“京城大少爷”的形象,也符合他在丁石、陶荣华面前的形象。 我在这家古玩行里面随便扫了一眼,基本都是假货——或者说“现代艺术品”。 别说看上眼,造假技术都是下乘的。 “这儿能有什么好东西?” 我淡淡开口,“老板,拿个好点的东西来。” 听到我这话,老板瞬间一副不乐意的样子。 “小兄弟,话不是这么说的,我这儿要是有一件假货,今天我这店就开到头了!” 他的脸上充满了自信。 “你这话说反了,现在你这儿摆着的要是有一件真货,我三倍价钱收了。” 在说这话之前,他店里台面上摆着大大小小的东西我已经全都看了一遍,“先说好,除了这两件。” 说着,我指了一块玉,一个小壶。 玉是真玉,质量上乘,只不过雕刻师傅应该是现代的机器。 另外个小壶呢,在古代俗称夜壶,接尿用的,这东西在市场算是狗嫌人厌,就算是造假也没人愿意造——除非是宫廷夜壶。 “小兄弟,你真就这么自信?” 老板脸上露出了微笑。 “就台面上这些,你不要随便拿出点什么真货来,这儿可是有监控的。” 我说着指了指边上的监控摄像头。 随后我已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左到右给她讲了一遍真伪,为什么是假的都给他讲的清清楚楚。 “好了,除了这两件,是不是没有真货?” 我说完这句话,老板目瞪口呆。 当然有些他自己都不知道是真假。 “小兄弟……你这……” “我没有来砸场子,只是你的堂口没有人,我们这算是关起门来讲的。” 我淡淡开口道,“再者,这位是京城韩少爷,到你的堂口来看东西,你总得拿出点有分量的东西。” 这么两句,让老板顿时服服帖帖,露出了佩服的眼神。 “敢问尊姓大名,若是未来有机会,一定前来拜会。” 我估计当老板听到我说堂口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我是“科班出身”,并不是什么半路出家的鉴定专家。 “不必了,你拿一件好东西出来,我们照市场价收,这就够了。” 我微微摆手,“若是韩少爷开心了,你也能赚一些钱,少骗一些人不是?” “小兄弟,你年纪轻轻就如此高风亮节,在下自愧不如。” 跟我想的一样,现在这种开堂口的,都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而不得已。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种只不过是“戏称”。 就算是京城,大部分的堂口也是靠着“有钱人”撑着的。 这些有钱人,无论是想要装文化的暴发户还是真正懂行的,都变相养活了整个产业。 这也是我在鹤州测试,最想打破的一个“潜规则”。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鉴宝实录:我混古玩那些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鉴宝实录:我混古玩那些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鉴宝实录:我混古玩那些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鉴宝实录:我混古玩那些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