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摊牌了,原材料充足,我制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第108章 摊牌了,原材料充足,我制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稍后许元胜就带着大牛和二牛,去了昨天连夜构筑的土窑那里。 傍晚天还没黑的,远远看过去,建设在地下五米深的土窑并不起眼,加上还有玉米地遮掩。 若不是走到近处,还真看不大清楚的,倒是非常的隐秘。 不大一会,泥匠也赶来了,他叫陈大虎。 “可以烧制一个土锅吗?”许元胜直言道。 “乡下多用铁锅,土锅还真没有烧制过,不知道能不能行。”陈大虎一愣挠了挠头。 “我需要的是锅口达两米长的大锅,锅底深度也要达一米深左右。”许元胜比划了一下,在大胜已经有了米的长度概念。 看着土窑里已经搭建好的灶台,正是为了放这口大锅的。 “这么大!”陈大虎一愣,明白了是多大的锅,心里更没底了。 “现在只是刚刚测试,后期会更大。”许元胜摇了摇头,看到陈大虎没有烧制过,安全起见还是自己亲自动手吧,还好他前世不管是农村还是后来进城干的事,都和这些有关系。 在场的大牛和二牛以及陈大虎满脸惊讶,不知道这么大的锅,是要干嘛用。 “这边有没有陶土,石灰土或是锅泥?”许元胜直言道。 大牛和二牛摇了摇头。 “陶土,是浅灰色的土吗?”陈大虎突然道。 “不错。”许元胜眼前一亮,陶土有浅灰色,黄色和紫色等,但浅灰色是最常见。 “我曾经在山里见过这种土,听说这种土很特殊,可以烧制瓷器。”陈大虎点头道。 “有陶土就行。” 许元胜放下心来,只要原材料不缺,很多事就能做了。 锅这种东西是可以烧制铁锅,但需要的精铁就多了,普通的杂铁平常家里用用可以,大火长时间烧容易开裂,但精铁又是官府的限制品,打造一个锅口达两米长的锅,怕是需要几百两价值的精铁,成本太高了。 所以土锅是最好的选择。 “你们一起把陶土运到这里,差不多够打造一个锅的量就行,进山记得注意安全。”许元胜道。 “我们这就去,快的话,半个时辰足够了。” 陈大虎点了点头,然后就带着大牛先回了一趟村子里,拎着几个麻袋,又喊来了几个壮实的小伙子,一行人配备的有长矛和弓箭。 虽说官府限制地方兵器,但是靠山吃山,会给予一些猎户配备防身兵器的权利,当然要向官府进行报备。 二牛则是留在许元胜旁边,一是保护,二是方便跑腿办事。 许元胜围绕着土窑走动了一圈,点头很是满意。 “二牛你喊一些人,带过来一些好的木柴,另外火折子,铁锹和木盆带上两个,记得,木盆要找洗澡用的最大的那种。”许元胜说道。 “是!”二牛点了点头,飞快的跑回村子里。 等大牛带着几个人拿着刚刚说的东西过来后,又听从许元胜的安排把木盆里打满了河水。 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果然陈大虎和大牛等人就回来了,每个人后背都扛着一个麻袋,健步如飞,快速的赶了过来。 “你看看,是不是这种。”陈大虎把后背的麻袋解开口。 “正是陶土!”许元胜抓了一把在手里,浅灰色,捏了捏有明显的颗粒感,闻了闻透着黏土的味道之余,还有矿物的味道,这东西说是土,更像是石矿的一种。 陈大虎等人才是稍松了一口气,也很期待接下来怎么烧制那么大一口土锅。 “把土倒进木盆里。”许元胜指了指不远处一个盛满半桶水的木盆,正是洗澡用的,有一臂长,半人高。 很快陈大虎那边就开始把麻袋的陶土,倒入木盆里。 需要先浸润一会。 “虎叔,你先用泥土做出一个锅的模子出来,就按照我刚刚说的尺寸。”许元胜交代道。 “这个没问题。”陈大虎点了点头,他是泥匠,做这个是信手拈来。 稍后陈大虎就带着人去河边去挖黄胶泥。 许元胜等着锅的模子做出来之后,那边陶土的原材料也浸润的差不多了,稍后众人就合力把锅倒盖下来。 拿起湿润的陶土朝着锅外体的四周浇灌,然后再用手涂抹均匀,特别为了受热均匀,厚度也要事宜。 因为陶土和黄胶泥的受热点不一样,不用担心两者会凝固到一体。 “上火。”许元胜挥了挥手。 土窑的建造,本身就有窑洞可用来烧制。 五个小伙子就把那大锅,小心翼翼的放进可供烧制的窑洞里。 二牛等人带来的木柴,开始点火,进行烧制。 “大牛,二牛,你们在这里守着,烧到明天破晓才能停下。”许元胜交代了一句。 “是!”大牛和二牛急忙郑重道。 稍后许元胜就先离开,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等回到家后,就看到方柔正在那里吃着干巴巴的糕点。 “我还以为,你今天也要很晚才回来的。”方柔愣了一下。 “今天事情不多,忙完就回来了。” “你吃饱了?” 许元胜说道。 “没,刚吃一些。”方柔摇了摇头,希冀的看向许元胜。 “那你等下。”许元胜冲了一个凉,去了灶房里开始做饭。 不大一会方柔也跟着进去,主动开始烧锅,倒也不似最初那么手忙脚乱了。 炒了两个菜,冰了一壶酒。 吃过饭之后,许元胜坐在凳子上,背后靠着那棵老槐树,从房间里抽出一根烟卷点上,抿了一口脑海里想的就是接下来的事。 熊掌柜那边的渠道应该没问题。 只要东西好,不愁卖不出去。 至于他要做什么? 他已经想好了,红糖。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糖,红糖居多,白糖最是稀缺。 这里的白糖多是红糖在蒸煮冷却之后,会有一层薄薄的水雾凝结成霜后,事后被刮下来。 几乎是十几斤红糖,也产不出一两白糖,提纯手段极其简陋。 导致了白糖多是达官显贵所用,民间连见都没有见到过。 当然不管是红糖还是白糖,都价值不菲,远比肉贵的多。 对于许元胜而言,从红糖里大规模的提纯白糖,并不难,因为市场上保有量极少,更不怕没人买。 前世他年纪轻轻就在大城市里开上属于自己的大饭店,可不止是比葫芦画瓢的厨艺,不管是采购,管理以及各类原材料的制作等他都很熟悉。 挑选食材的好坏自然要懂得食材的来源,所以如何制作糖,提纯等,他非常清楚。 不过他暂时没有打算直接提纯白糖。 白糖太惹眼了,能吃得起的都是达官显贵,容易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他还想过上几天舒坦日子的。 虽然红糖同样稀缺,却不至于那么招摇。 加上乡下的土地上至少五成栽种的就是玉米,玉米杆第一手制出的糖就是红糖,工艺上来说,更简单。 按照现在的行情。 他完全可以用最多一成的成本,轻而易举赚五倍乃至十几倍的利润。 这个利润,可观又安全。 至于白糖,他也没有打算放弃,暂且当个后手,一旦红糖泛滥,白糖大量的出现就不那么醒目了,完全可以在高位上,再赚一波。 想到这里。 许元胜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