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瓦剌:这次来的皇帝只是个奶娃娃!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第24章 瓦剌:这次来的皇帝只是个奶娃娃!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旁的不相关的武将都如此作态了,更不用说当事人本人樊钟了。 他恨得眼睛几乎充血,几乎不敢想象未来的自己居然被一个太监如此羞辱。 他看向被吊起来的王振时,目光几乎狠厉的要生啖其肉! “王振!王振!真是好一个太监啊!” 若非是不愿意轻易的弄死王振,恐怕樊钟此时都要忍不住冲上去狠狠咬断他的脖子了! 而才到这里都几乎快要扛不住的明朝君臣如何能想到,这还只是个开始! …… 天幕之上。 画面缓缓转过。 披着大毛领的瓦剌部首领皱着眉头有些焦虑的的坐在营帐的最前方。 “明军的皇帝为何又要御驾亲征!当皇帝不乖乖待在皇都,非要到这战场上找不痛快!!” 瓦剌部族首领嘴上虽在咒骂,可眼中的忧愁和不安却越发旺盛,一旁的瓦剌部族们也纷纷躁动起来。 此时,天幕的右侧慢慢浮现了一行行宛如解说一般的水墨小字。 【不怪瓦剌如此反应,实在是大明皇帝每一个御驾亲征都给他们带来了极为不好的回忆。】 【朱棣自不必说,那是在数十年前硬生生打破了瓦剌胆子的狠人,让瓦剌在那连着几十年里都闻明军而色变!】 【千盼万盼盼着朱棣驾崩,瓦剌好不容易抓紧机会休养了几年生息,随之又开始蠢蠢欲动了,结果此时宣德皇帝朱瞻基又亲自驾马赶赴了战场。】 【朱瞻基军事天赋虽然不如朱棣,但凭借着一腔勇武也是在瓦剌部族之中杀了个三进三出,迅速再次让瓦剌部族回忆起了曾经被大明皇帝支配的恐惧。】 【有这么两位皇帝打下来的名声顶着,瓦剌部族很难不对大明皇帝御驾亲征一事条件反射的忌惮惶恐。】 永乐年间。 太医顺气的顺气,扎针的扎针,好不容易让朱棣的身体状态稳健了下来,一看到这个画面,朱棣顿时又怒哼了一声。 “瓦剌那些废物,还真是有胆子!老子才刚死没几年就敢蹦跶,看来还是打的还不够狠!!” 朱高炽则是欣慰的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 “没想到基儿还是个能打仗的马上皇帝呢!真不错,比爹爹我强多了!” 洪武年间。 朱元璋摸了一把小朱棣的狗头,颇为满意道。 “看来棣儿的基因还是不错的,虽说这太孙是个不成器的货色,但儿孙倒是都挺争气!两代马上皇帝打的瓦剌闻风丧胆壮我大名国威!好样的!” 小朱棣歪了歪头,却是有些忧心的摇摇头。 “耶耶,棣儿觉得那些瓦剌部族的家伙不会那么简单就害怕的,未来的永乐皇帝刚驾崩没几年他们便敢再次进犯,而宣德皇帝的威名若是不如永乐皇帝,他们又会畏惧几年呢?” “若是他们再知道现如今的皇帝既不是永乐,也不是宣德,他们又会如何呢?” 朱元璋手上一顿,眼神骤然犀利狠辣了起来。 …… 天幕之上。 就像是印证着小朱棣的话一样,瓦剌部族的担忧并未持续太久,他们的好消息很快就来了。 而反之对大明来说,这毫无疑问是灭顶噩耗。 营帐的帘子被欣喜若狂的瓦剌族人掀开,激动万分的向他的族人报喜! “这次来的皇帝,不是那个疯子朱棣,也不是朱瞻基!!是个乳臭未干的娃娃皇帝!” 瓦剌首领豁然站起,眼中闪过狂喜。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报信的瓦剌族人用力的点头,像是为了促狭一般开了个带着些许轻蔑的玩笑。 “他还没有马匹高,他哪里知道什么叫做战争!” 四周或站或坐的无数瓦剌族人像是闻到了猎物伤口血腥味的狼一样,眼中闪烁着凶光,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背景乐开始变得风雨欲来,宛如大厦将倾的悲号。 永乐年间。 朱棣脸色铁青,却像是早有预料一般悲哀的闭了闭眼睛,鼻腔里呼出了滚烫灼热的气息。 “鬃毛还未长齐的幼狮连鬣狗都打不赢,瓦剌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我大明要毁在这个蠢材的手里了啊……” 朱高炽闻言顿时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怎、怎么会到那个地步?对了、对了,至少还有二十万大军啊!瓦剌部族不可能有那么多人,我大明王朝二十万大军以多打少也不至于输了吧!” 朱高炽不通打仗,但他儿子却和他爹一样也是打仗上的奇才。 朱瞻基很快便意识到了什么,脸色惨白下来。 “瓦剌已然得知了大明皇帝的情况,而大明军队却两眼一抹黑,主帅的兵权还在一个比幼帝还要不通兵事的太监手里……” 朱棣背着手,辛辣而又一针见血的做了最后的判决。 “不要说二十万大军,就算是三十万、四十万,也不过是群狼无首,不堪一击!若是朕,两万人便足以拖垮这群无主之兵!” 洪武年间。 朱元璋咬紧了后槽牙,从牙齿缝里一字一句的挤出来几个字。 “蓝玉,若是你看,此战我明军可还有胜算?” 蓝玉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摇头叹息了起来。 “陛下,若要有胜算,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明军大将暴起杀了太监王振,大将顶住压力不受帝王干扰,以二十万之全力博之,可胜。其二,瓦剌的部族首领是比王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蠢材。” 朱标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的问道。 “蓝将军,只有这两种可能么?可明军毕竟有二十万人,就算你说的那些情况都未发生,难道不可以凭人数打赢么?” 蓝玉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还是一旁的徐达帮朱标解了这个疑惑。 “太子殿下,就算是打人数战,也对将领是有要求的,有人擅长以少博多,有人擅长以多博少,只是战场上将领的不同作战风格罢了,然而在以多博少的领域里,古往今来敢以此打包票的,也只有秦朝的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王翦了。” 而王翦和王振的唯一共同点,大概就只有他们都姓王了吧。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