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补全锦宁防线的漏洞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第65章 补全锦宁防线的漏洞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陛下,此举虽好,但也有几点问题。” 李国普沉思了一下:“漠北蒙古倒好说,已经成为我们的顺民了,但我们此举会不会让漠北、漠南、科尔沁等部联合,如果联合,大明又多出一股敌人。” “所以,朕才召几位前来商议此事。” 崇祯摆了摆手:“而且,朕也没说现在就攻击他们。” “臣似乎是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一直没有出声的李邦华突然打破了沉默了。 “诸位,陛下刚开始就说了,我们当前的任务是稳边军和练新军,边军只要饷银和钱粮充足,问题都不大。” “练新军,主要是以腾骧四卫为主,按照方大人的构想,骑兵充其量也只有两万到两万八千人, 如果都是精锐,这股力量足够驰骋蒙古诸部了,这里们最关键的就是马匹了, 战马中以蒙古马为最,蒙古高原的环境,让战马体力恢复速度快,极擅长在各种环境下长途运动。 陛下说这么多,就是想从蒙古这里弄到战马。” “诸位想想刚刚查抄阉党那么多银子,给户部能理解,但为什么也给了太仆寺、工部?” “太仆寺专管马政,主要从蒙古互市中弄到马匹,陛下拨了五十万给太仆寺,按照前几年的交易算,五十万两大概可以买到六万匹上等马,如果工部再配合,那么还能弄到更多。” “工部主管铁、铅、铜等金属,而铁则是蒙古最为缺少的,其次是茶叶和药材, 没有没了药材、茶叶,蒙古人的肉食容易消化不良,便秘,这对他们的正常生活是一种打击, 而没了钢铁,他们连煮肉都是问题,更别提制造兵器了。 在互市中,以这些为由提高价格,或者让他们降低马匹价格,以此弄到更多的马匹。 其二,依旧重金收买林丹汗,让他们继续与建奴作战,消耗双方实力,这就是我们练新军的时间了。 有上等马,还有河西六郡天生的战士,不出一年,战力就很可观了。” 听了李邦华的分析,众人恍然大悟。 崇祯也是极其欣赏。 “臣等请陛下示下!” 崇祯满意的笑道:“太仆寺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多的从互市中买马匹,有多少买多少, 但只要上等马和中等马,此事与方正化商议,至于所需银两也从御马监调用。” “工部,从今日起,尽可能多的存储铁、铅、铜三种金属,同时严格控制互市中三种金属的数量。” “户部,迅速补发欠发的饷银,稳住边军,同时到江南等地大量购买粮食存储起来。” …… “臣等领旨!” 崇祯又交代了众人几句后,孙承宗突然道:“陛下,您说左翼有问题,那右翼我们是不是也要做打算?” 众人一愣,瞬间想到了什么。 崇祯听完也是明白的,左翼林丹汗不靠谱,但右翼的情况更为复杂。 因为这里有东江皮岛毛文龙所部。 毛文龙敢打、善打,且战略眼光独特,这是袁可立一直扶持他的重要原因,可袁可立被弹劾浮现后,毛文龙就无人能御了。 朝臣弹劾有八大理由:悬居海上,糜饷冒功,朝命频违,节制不受,近复握兵进登,索饷要挟,跋扈叵测,且通夷有迹,犄角无资,掣肘并碍。 通没通建奴,这事不好说,疑点太多,但不听调遣却是真的。 如果毛文龙的事处理不好,那锦宁防线正面压力必将大增。 “诸位以为如何?” “陛下,毛文龙是袁阁老扶持的,也听袁阁老的话,既然如此,陛下可修书一封给袁阁老,那就让他去说服,朝廷再加以抚慰,先稳住再说。” “可以!” 崇祯很是直爽的答应了,海外孤岛,他就是想攻打都没办法。 商议完信的内容和抚慰的标准后,崇祯才转变了话题,看向孙承宗:“孙爱卿,朝臣补缺的事情,怎么样了?” “臣正想向陛下汇报此事!” 孙承宗说完,拿出一份奏章:“陛下,这是臣等几人商议的补缺名单以及补缺官职,请陛下过目!” 崇祯接过奏章,慢慢的翻看着。 “范景文,河间府吴桥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东昌府推官,获得了“不二公”的雅号,万历四十六年因事乞假回乡……拟任工部尚书。” “黄道周,福建漳州府漳浦县,天启二年进士,师从袁可立,通天文、理数诸书……拟任工部左侍郎。” …… “刘宗周浙江绍兴府山阴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天启元年为礼部主事……拟任礼部尚书。” …… “房壮丽,安州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任山西襄陵知县7年,为政清廉……天启六年复任……拟任吏部尚书。” …… 崇祯足足看了两刻钟的时间,这本奏章中足足推举了26人,其中4位尚书、7位侍郎、3位督察院御史,余者6位为其它。 看着奏章,崇祯脸色有些阴晴不定,这26人中,有几个他是知道的,例如房壮丽、范景文等,这些都算是名臣、忠烈。 其他的都不太清楚,但他能敏锐的察觉到,这里面至少有七八位是东林党的人。 “孙爱卿,你刚进京见朕的时候,朕说过,从今以后,这大明不许再有党争,这话你记得吧!” 噗通…… 孙承宗跪了下来,李国普和李邦华、郭允厚也都跟着跪了下来。 “陛下,臣等举荐之人皆为公,不敢有丝毫的私心,这26人,陛下可差锦衣卫和东厂明察。” 崇祯点了点头,自己刚杀了一批,只要孙承宗等人不傻,那就不会在这这件事情上做手脚。 因为这名单上面没有最重要的兵部尚书和督查院左都御史。 兵部是朝廷调兵的发起者和执行者,即便内阁和司礼监、御马监同意了,只要兵部不同意,那就无法调动。 且兵部掌卫所、士官选授、升调、袭题、功赏之事,对武将的任命有着决定权。 只要军权在手,文官就是再能蹦跶,也就是一刀的事。 其次是督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有督察院在,这就是百官头上的一把刀。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几人揣摩上意的能力了,但该敲打还是要敲打。 “起来吧,不是朕不相信诸位爱卿,实在是大明经不起折腾了,朕会派锦衣卫彻查,希望你们能理解朕的心情。” “臣等明白!” “行了,起来吧。” 崇祯继续道:“明天朝会上,将这些人通报一遍,看看群臣有没有什么意见, 如果都通过了,内阁起草诏书,迅速召这些人回来,迅速补缺,在这些人没有回来之前,六部你们多看着点。” “行了,都去忙吧,李邦华留下!” 众人离去后,阻止了李邦华再次行礼:“李爱卿,这份拟任名单上没有兵部尚书,你知道吧。”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