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再做准备,举荐猛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第301章 再做准备,举荐猛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想通了?” “陛下恕罪!” 孙传庭满脸羞愧之色:“多亏了陛下的那句话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臣等奉为致胜圭臬。” “想明白了就好,你们也看到了,火器的威力越来越大,未来也一定是趋势, 但绝对不是不能战胜,方法总比困难多,好好想一想怎么防守、怎么进攻。” “臣等谨听陛下教诲!” 对众人能想明白,崇祯很是满意。 “好了,既然想通了,那朕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请陛下示下!” 孙传庭等人齐刷刷的躬身。 “第一,腾骧四卫和勇士营,从明天起,日常训练多加一项投射掌心雷的项目, 你们可以找徐院长,制作一些模具,用作训练,禁军九卫暂时不用。 第二,从禁军九卫中抽调两千人,选拔标准只有两点,跑的快和扔的远! 这一个月的时间独立出来,封闭式只训练这两项,要做到严格的保密。” 四人浑身一震,脸色瞬间严肃了起来,他们从皇帝的话中察觉到了有大事情要发生。 几人回应后,孙传庭轻声道:“陛下,这个扔的远有没有标准?” “标准?”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思索,随即道:“越远越好,至少都要达到二十二丈。” 一丈三米三,二十二丈折算是七十二米。 后世军中要求的及格标准四十米,五十米算优秀, 一些长时间训练的能达到七十米,世界记录是一百零二米(三十一丈),至今未打破过。 目前火铳的有效杀伤射程五十米,穿甲距离在三十米。 如果军士能扔出七十米,以掌心雷的爆炸威力,突然性的密集型攻击那绝对大杀器的存在。 “行了,都去准备吧!” 四人朝着崇祯行礼,正准备转身退出东暖阁时,黄得功突然出声了:“陛下,臣还有一事!” “说!” “陛下,臣在京的这段时间,发现了一位猛人,臣倒是觉得他挺适合武骧右卫的指挥使人员。” 黄得功的话让孙传庭等人愣住了,崇祯也是有些诧异,这北京城中还有名将吗? 崇祯饶有兴趣道:“谁?” “臣在招兵时遇见的一人,名为孙应元。” “孙应元?” 黄得功的一句话,让崇祯脑海中闪过一道亮光。 历史上,对孙应元的记载不多,只记载了明朝名将,不知何许人,历京营参将,督勇卫营。 勇卫营在嘉靖年间就存在了,当时御马监下的腾骧四卫被整编成勇士营和四卫营,合称勇卫营。 天启年间,天启又对这支军队做了一些调整,但战力却一直下滑。 到了崇祯六年的时候,曹化淳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兼御马监印务总督勇卫营, 才开始对这两支队伍进行整顿,将四卫营编入勇士营,改名勇卫营。 随后,精心网罗忠诚勇敢之士入伍,日日进行高强度训练。 直到崇祯九年清军入塞寇边,勇卫营脱颖而出,一战成名。 随后的数年中,勇卫营与起义军、建奴大战数场,所向披靡,打的李自成、建奴都胆寒。 可最后局势实在是恶化的太严重,勇卫营也独木难撑,大将先后战死,勇卫营也全军覆没了。 崇祯穿越过来,整顿腾骧四卫,召曹文诏等人的时候,就想找孙应元了。 可历史记载实在是少,连是哪里人,哪一年进的京营,又是哪一年入得勇卫营,他都不知道。 也就不了了之了,没想到被黄得功给发现了。 不知道这个孙应元会不会是历史上的那位名将了。 不待崇祯反问,孙传庭低声道:“黄指挥使,这位新兵可有特殊之处?” “孙都指挥使高见!” 听着黄得功的话,众人齐刷刷的翻了个白眼,这个憨货捧人都不会捧。 在皇帝面前,推荐一位新兵当武骧右卫的指挥使,若是这位新兵没有特殊之处,你黄得功就是有九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陛下,孙应元本是蓟州卫的一名千户,两年前蓟州卫被抽调入京师宿卫和操练, 表现突出,数次带着麾下千户赢得演武, 京营众将想招揽,结果被拒, 后又检举京营操练弄虚作假、吃空饷,得罪了成国公等勋贵, 然后他就背上了一个欺君的罪名,革职查办了。 他只是正五品的千户,又不是世袭也没有背景,得罪的又是当朝国公和勋贵,他的这件事也没人敢提。 直到前段时间我们招新兵时,他想着腾骧四卫是陛下亲军,成国公等人手伸不到那么长, 以他的能力,很快就能混个总旗百户,到时候再立个功,成为千户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当时新兵比试时各种表现根本不像是新兵,引起了臣的注意,臣就找他聊了聊,然后知道这些事了, 臣也暗中打探过了,京营的事情和他所说如出一辙。” 孙传庭等人听完,脸色很是愤怒之色,同为武将,一心报国,竟然会遭受如此不屈的待遇。 崇祯脸色平淡,淡淡道:“你们先去忙吧,这事朕会考虑一下。” 四人行礼后离去,崇祯看着王承恩:“大伴,传信给李若涟,让他查查孙应元。” “奴婢这就去!” 待王承恩离去后,崇祯平淡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先不提京营的问题了,单单是陕西大灾的表现、前几日朝堂上的所言,他都想直接砍了成国公。 可惜现在大战在即,动了一位国公,势必会引发勋贵的动荡,很可能平添几分变数。 “老东西,等朕围杀了入关的建奴,再找你好好聊聊!” 崇祯心中狠狠的说了一句。 大明这个时候的勋贵真特么的是脑子有坑,啥事都敢,就是不干正事。 把大明整没了,他们不是也第一个被敌人清算吗,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想不通呢? 至于历史上记载孙应元在京营当参将,那很可能就是李邦华整顿京营的时候恢复了他的官职。 吐槽了几句后,王承恩就回来了:“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李若涟求见!” 听着王承恩的话,崇祯愣了一下,不是传信查人吗,这个时候来干啥? “传!”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