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茅元仪面圣,少年立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第478章 茅元仪面圣,少年立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草民茅元仪参见陛下!” 只是片刻,等候在乾清门外的茅元仪便进了东暖阁,见到崇祯立刻行礼。 “起来说话!” 站起来的茅元仪虽然微微低着头,且放逐在定兴,但此刻依旧能看出此人精神状态不错,放在后世也是帅哥一枚。 “茅元仪,朕问你,你为什么会想到编写《武备志》这本书呢?” 茅元仪心中一震,他从定兴回来的这两百来里路,一直在思考皇帝为什么要召见他, 但没有想到居然是因为武备志的事情。 “陛下,当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借口,兴师攻明,辽东战火纷飞,魏忠贤专权,国运衰落,军队战力低下,屡败屡战。 当时草民正在积极备考,可思索再三,草民以为即便是数年后草民中了状元又能如何? 大明不缺我这一个状元,也左右不了时局。 草民分析了一下,大明军队战力不够,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武将很多不知兵法韬略,瞎指挥,既然这样,草民不如编写一部兵书给武将们用, 哪怕是只有几个武将真的看进去了,也能提升一些军队战力, 如果皇帝看到了,下旨各军学习,那就更好了。 而且草民祖父是藏书家,家中藏书颇多,有这个先天条件,加上草民自幼便喜读兵、农之作, 于是凭着一股蛮劲编写着,所幸成功了,孙阁老等人也觉得不错!” 听着茅元仪的讲述,崇祯很是感慨。 如此时局,大明也不是没有爱国之人,相反还有很多,诸如堵胤锡也是弃笔从戎。 这部书何止是不错,后世更是认为这是一本百科全书的兵书宝库,哪能用不错两字形容。 按照孙承宗等人的说法,这本书历时十五年,十五年前,茅元仪才十八九岁,如此年纪就有如此见解和抱负,是难以想象的。 “强军可不是简单的一本书就能提高的,有具体想法吗?” “有!” 这一次,茅元仪回答的铿锵有力,崇祯好奇心就来了。 “陛下,展开说有些复杂,武备志中都有阐述,草民总结起来五点: 一、加强武备,富国强兵, 二、开矿屯田,发展经济, 三、军队常练,提高警惕, 四、边、海、江防并重,立体防御, 五、武将知兵,忠教并重。” 听着茅元仪的回答,崇祯深感意外,前三条几乎都是老生常谈的,而四五两条就有些意思了。 特别是第五条,简直是说到他心坎了去了。 讲武堂的事情虽然已经传出去了,但肯定还没有传到定兴,茅元仪也不大可能听说,但他确实意识到了,武将的培养问题。 到了这里,崇祯已经认定,茅元仪可以担任讲武堂的副院长了。 但他是继续问道:“武备志,五个大类,你最看重哪一个?哪一个小类最重要。” “陛下,武备志中五个大类,包括大类下的小类都是有递进关系,一环扣一环,整体密不可分的,每一个大类都很重要, 如果、如果……非要选一个大类……” 茅元仪说到这里陷入了沉思,脸上满是纠结之色,似乎在衡量和取舍。 好一会儿之后,茅元仪才下定决心:“陛下,草民以为第四大类的军资乘最为重要,此类讲述营、战、水、饷、马等八类战法, 包含了行军设营、作战布阵、旌旗号令、攻守城池、配制火药、造用火器……等等,尤其是旌旗号令是一切的基础。 小类中,草民最看重造用火器,火器的威力从太祖时期到现在早已验证,尤其是宁远城的红夷大炮,更是惊人, 草民以为,火器大有可为,假以时日,或许能……终结冷兵器。” 崇祯心中猛震,这种认知已经超过九成九的武将了,但脸色依旧平淡:“呵呵,终结冷兵器?是不是有些痴人说梦?” “准确的来说,会终结大规模的冷兵器作战。” 茅元仪面带思索之色:“大明火器种类繁多,如果不是缺银子,加上各地造的火器质量参差不齐, 十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鸟铳兵,配合默契,就能灭掉建奴。” 崇祯眼中透露出满意之色,崇在东暖阁内慢慢的踱着步。 好一会儿后,突然转身看着茅元仪:“茅元仪,朕打算成立一个讲武堂,专门培养武将的,分为少年班和武将进修班……” “好呀,妙,实在是太妙了!” 花了一刻钟的时间,崇祯刚介绍完讲武堂的性质,茅元仪就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眼中满是惊喜、惊讶。 “如果能彻底的贯彻下去,不仅能解决忠诚的问题,更能把控武将兵法韬略的问题,成为一个合格的武将!这个构思简直是太伟大了。 假以时日,大明如果有外战的想法,大明周边国家都将臣服!” “如果朕把讲武堂交给你,你有没有把握做好!” “我?” “我、我、我……” 茅元仪彻底的懵逼了,说话都不利索了,身体还在颤抖着,眼中满是不敢置信之色。 事情再次超出了他的预料。 这个消息简直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晴天惊雷,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好一会儿之后,茅元仪冷静了下来,看着崇祯:“陛下,您说的是真的?真的让草民做讲武堂的院长?” “不是!” 崇祯摇了摇头。 茅元仪眼中兴奋的神采瞬间黯淡了下来,满是失落,但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他现在只是一介平民,即便是之前,也只是一个从九品的翰林院待招。 而讲武堂虽然不知道品秩,但想来应该和大明农业研究院、火器研究院是一个级别,甚至更高。 那可是正三品,且直属皇帝的,离他差了十万八千里。 “讲武堂院长是朕亲自担任,负责大方向和战略规划,你担任副院长,主管具体的事务,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草民愿意!” 茅元仪没有丝毫犹豫,声音铿锵有力:“既然陛下敢放手,草民就敢接!” “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崇祯拍了一下龙案,看向王承恩:“大伴,传内阁、六部、参加龙井关之战在京参将以上的武将、徐光启等人到武英殿议事!”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