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着手准备,收九边火器制造权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第482章 着手准备,收九边火器制造权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众将浑身一震,皇帝后面的几句话让他们心中满满的向往。 身为将军,皇帝所说的军队状态正是他们想要的,而且是为之奋斗的目标。 而且皇帝送给他们的两句话,更是深受启发。 “诸位此次归建后,全力整顿和练兵,尤其是蓟镇和宣府, 建奴未来两三年建奴应该不会主动的大规模攻击,这是蓟镇的机会,未来马踏建奴,能不能报此次之耻,就看你们自己了! 宣府要应对察哈尔,也要全力备战!” “陛下要攻打察哈尔?” “对,但不是现在,此次围杀之战察哈尔竟然趁乱攻击宣府和大同,实在可恨!” 崇祯摇了摇头,眼中满是思索之色。 现在虽然围杀掉了建奴和蒙古诸部的六万多人,但没有伤及根本,想主动出击攻击蒙古诸部、建奴,只有两条路走。 一是精锐骑兵,在草原上能挡的住蒙古诸部数万骑兵的冲杀也只有骑兵。 步兵的拒马桩、陷马坑那些在平原上就失去作用了。 人家不跟你正面冲突,一直迂回挑逗,或者攻击补给线,慢慢消耗。 十万大军出征,消耗的粮草至少要动用十余万的民夫,补给线能拉出几百里。 一旦补给线出问题,十万大军不战自败。 至于骑兵,方正化从河西传回消息,已经招了五千骑兵,加上禁军、关宁铁骑以及大同、宣府两镇的骑兵,估计能凑出三万骑兵左右。 尤其是关宁铁骑,让崇祯有些郁闷,说是有三万,但调查结果只有一万两千余人。 将这些兵力调到一起,主动攻击,也很不现实。 既然第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是有第二条路了,足够数量的火器。 例如搞个五千架弗朗机炮、虎蹲炮等等,或者人手一杆鸟铳、三眼火铳。 以目前大明的实力倒是能做到,但需要时间来制造,而且还需要解决炸膛的问题或者装填速度。 等过完年,他就亲率大军,不说将察哈尔全部覆灭掉,至少也得将归化城给横推了。 “你们做好准备,待朕军令一下,你们就能出动。” “内阁和火器研究院留下,其余诸将都各自归建吧!” 待众人走后,崇祯看向徐光启:“徐爱卿,火器为什么会炸膛?” 听皇帝问这个事情,徐光启等三人脸色瞬间严肃了起来,脸上愤怒、心痛、无奈之色纠缠着。 好一会儿之后,徐光启才轻声道:“陛下,臣以为有四点,一是制造火器用铁的质量问题, 臣这段时间查看了北京诸军中炸膛的火铳、火炮管,断裂处有小孔,这就说明铁的质量问题,不够紧密, 造成这种原因的可能是在冶炼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再有就是泥模铸炮的通病了,内壁小孔多,不光滑等,这是炸膛的主要原因, 陛下所说的铁模研究出来后,这一点倒是可以改善一些。” 说到这里,徐光启朝着崇祯行礼:“恕臣愚钝,快年了,铁模还没有研究出来,陛下恕罪!” “徐爱卿多虑了!” 崇祯摆了摆手,示意徐光启坐下:“研究若是那么容易出成果,也不至于这么多年没有突破了,只要方向和思路是对的,慢慢来就是了。” “你继续说剩下的几个问题!” “其次,就是官员的监管问题了,贪污制造银两、乱定价格、欺上瞒下、验收以次充好, 臣到工部的广积库等几个库房看过,里面的硫磺、硝石、铁锭等物品,质量极差,离工部制定的标准差太多了。” “第三,军器局、兵杖局两部官吏克扣工薪,导致大量技术好的工匠流失, 据臣这一段时间清查,兵杖局从万历初年的两千一百六十三名工匠,到天启七年间只剩了七百八十一名。 军器局原有工匠九百四十七名,到了天启七年,工匠三百九十名, 工匠少、任务重,制造的火器自然就是劣质,火药一冲就炸膛,而这些工匠都……流向了边军。” 徐光启说到这里停顿了,看了看崇祯的脸色,见崇祯脸色平淡,心中便明白了,这几点皇帝心中是清楚的。 “解决方法呢?” “陛下,方法倒是有,但臣怕说出来后,九边不稳!” “说!” 崇祯淡淡吐出一个字,但众人却是从这个字中感受到了无边的信心。 徐光启沉思着,似乎是在整理思路。 片刻后,沉声道:“第一,解决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从源头管理,进入户部广积库的硫磺、硝石、铁锭等,要严格筛查, 达不到验收标准,直接将送来的人砍了,将验收的官员革职查办,原料问题解决了,后面火器制造的良品才会提升, 第二,加强验收的管理,对所有的成品火器一柄柄的检查,枪管长度、重量、内壁是否光滑等等; 第三,提高工匠的待遇,以此留住技术好的工匠,进而提升火器的良品。 第四、收九边与各省火器制造权,由朝廷统一制造火器,如此以来,质量也好把控、也免得有人从中贪污等等, 或者不收也行,制造费结算方式发生变化,先用后付等等。” 众人惊的张了张嘴,这回他们知道为什么徐光启说会让九边震动了,尤其是第三条。 朝廷制造火器的有工部虞衡清吏司管辖的军器局以及内府管辖的兵杖局,现在都已经划入了火器研究院之中。 但因为研、产、用三者脱离了,且运输等等都存在问题,于是朝廷就放开了,地方和边军都可以制造火器。 最出名的莫过于戚继光在蓟镇就新置虎蹲砲、碗口砲、石砲等等了。 具体模式就是边军从朝廷要银子,自己制造。 同样是制造一柄鸟铳,朝廷造和边军造,价格和利润天差地别。 因为原料、人工等等都无法把控,关键的是数量、质量都没法保证。 虽然朝廷也派人入驻了,但最后都是同流合污,欺上瞒下。 如果将地方和九边的火器制造权收回,九边将领失去这个捞钱的机会,会不会搞事情,真不好说了。 还有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如果收回了,火器研究院无法满足大批量火器的需求。 不待众人劝谏,崇祯淡淡道:“朕同意徐爱卿的四条建议!”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