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医院模式,再画大饼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第495章 医院模式,再画大饼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静! 无比的安静! 不止众名医被皇帝的话给震住了,连内阁五人、伴驾的锦衣卫们都被震住了。 这一刻,崇祯的背影在众人眼中无限拔高、放大。 众人都有一个念头:跟随此等明君,此生就算累死都能含笑九泉。 安静的现场,崇祯有些尴尬了。 好在张景岳回过了神,轻声道:“陛下,我们能完成这个梦想吗?” “不知道!” 崇祯摇了摇头:“这条路一定布满了荆棘、困难重重,或许根本无解, 但朕相信,只要我们往前走了,所做努力的就不会白费, 可能一年、三年内看不到成果,但放眼十年、二十年后呢?总能出一些名医和成果, 以此薪火相传,随着时间的积累医道肯定会越越来越好。 虽然可能无法彻底解决百姓看的起病、看的好病的弊端,但做总比不做的好。” “臣愿意加入!” 听着皇帝的回应,张景岳没有丝毫的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如果皇帝回应说一定能完成,他打死都不会加入。 对于张景岳的决定,崇祯大喜,万事开头难,但只要开头了,那就好办了。 看着犹豫的众人,崇祯心中叹了口气,正准备说话时,身后的袁可立出声了。 “陛下,可否允许臣说几句?” “准!” 得到皇帝的允许,袁可立扫视了众人一眼:“本阁说几句,诸位考虑一下, 还是回到刚刚的问题,诸位身为名医大家,为什么徒弟都是名不见经传? 本阁也粗通医理,总结几个方面吧,首先、学习医道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只此一条就筛选掉了九成的百姓; 其次、医道学习时间比较长,而且出师后也很难赚到大钱,虽然受人尊重,但百姓也不愿意,万一治死了人,还要吃官司。 其三,学医道要的是一个悟字,能举一反三,否则也只是一个会背死书的人,这一点是重中之重。” 众人听完皆是齐刷刷的点头,很是认同。 “但如果说,这些问题,中医研究院都能解决呢?” 不待众名医出声,袁可立继续道:“徒弟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娃娃培养期,大明各地选拔有天赋的孩子进入中医研究院, 或者说委托私塾、县学教授文化课程, 等大一些了,例如到十岁了,再进入中医研究院跟随你们的弟子学习医理,达到一定程度了,再随诸位学习, 全国各地选拔的学生,即便最后是十选一,庞大的基数在,也比你们自己找几个徒弟要强吧! 你们要知道,如果不是有最基础的文化限制,阻挡了很多有天赋少年的路,本阁相信,我大明两亿人绝对能出一些天赋妖孽之人。” “其次,赚钱的问题,只要被选中进入中医研究院就发俸禄,以后从中医研究院出师了,朝廷依旧有补贴,保证他们的收入。” 袁可立说完后便不再言语,但能看出众人的确心动了。 他们虽然是名医大家,看惯了生死别离,也看淡了名利,但唯一对一身医术没有传下去而遗憾。 主要原因还是找不到好苗子,自己弟子虽然还行,但肯定是超越不了自己的。 如今中医研究院能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是真的心动了。 “陛下,臣也有些想法!” 孙承宗也出声了,得到崇祯的允许后,孙承宗继续道:“如果说以后所有的中医都要经过中医研究院的考核,拿到中医研究院颁发的行医文书后才能行医呢? 没有行医文书,直接抓起来!而且也是草药的管理机构!” 我去…… 众人心中再次一惊,连崇祯都诧异了。 从周朝开始,历朝历代都有一套医道的管理制度。 到了大明的时候,户籍管理制度更加严格,将老百姓分为民、军、医、儒、灶、僧、道、匠等,记录在案。 医户之家,代代继承,不允许随意变更。 即便有制度,但庸医、江湖术士等等依旧很多。 如果中医研究院是考核机构,那一定能减少庸医,进而降低百姓们因庸医的治疗而死亡。 “陛下,臣也有一个想法!” 韩癀也出声了:“陛下,中医研究院以后可以在各省州府开设分院,分院有两部分职能,一分部是教授本省的学生, 另一部分则是为州府县的百姓看病,如此既能给徒弟们大量上手的机会,也能提升看病的效果,把控药材的质量, 而分院的坐堂大夫就是中医研究院出师的学生。 我们可以将大夫们根据医道技术分级,从高到低分为医官、医师、医士、医生、助理医生, 医官在北京城的总院,医师在省分院,医士在周府,医生和助理医生在县城,不固定,但每一级必须要有对应的坐镇。 当然了,朝廷虽然开设了分院,但也不禁止民间的医道世家开设医馆,去哪里看病,百姓自己选择。” PS:明朝对医生是有等级划分的。 崇祯再次诧异,这特么的妥妥的后世医院的模式。 看来工业、农业、火器、讲武堂等四院的开设,让众人打开了思维的束缚。 但也提醒了他,如果后面开设分院了,绝对不能出现后世那种鄙视链,否则真就看不好病了。 内阁几人不说则罢了,说完众名医们都心惊了,也有些意动了。 看着蠢蠢欲动的众人,崇祯暗笑,他决定点燃最后一把火,再刺激一下众人。 “中医研究院成立后,中医研究院可以将太医院和御药房、皇家藏书库内医道类的藏书抄录一份,作为中医研究院的藏书, 朕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诸位,皇家藏书库内有完整本的《外台秘要》,半部残缺的《旁篇》等等。”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眼睛一亮。 尤其是外科的陈实功更是呼吸急促了起来。 《外台秘要》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涵盖了数个医科,六千余篇方论,民间流传的只有一半多一些。 如此巨作,他们若是能加以研究,那对医术的提升绝对是有大帮助的。 “陛下,我愿意加入!” “陛下,我也愿意加入!” …… 一众人到了这一刻,也不再矜持了,纷纷出声,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