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汇票设计,大明商业银行规划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第992章 汇票设计,大明商业银行规划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这么多重的防伪技术,想伪造银票很难,但却是存在极大的弊端,那就是需要存根。” “如果用存根核对的方式,那就需要将存根提前送到商人指定的州府银行,可现在的交通条件太耗费时间了。” “如果不用存根去提取银子,虽然便捷,但会存在着侥幸心理,如果有人提走了银子,怎么办?” 崇祯眉头紧皱,用了麻烦,和现在的钱庄没啥区别。 可不用,那就存在极大的风险。 “哎……走入误区了!至少要携带千两以上的白银,才会不方便,也就是说,银票最小交易额就是五百、一千两。” “能有千两白银的人肯定是非富即贵,至少一县之地都是声名远扬的,这种人的身份就好核对了。” “如果是商队就更好办,所有商队都必须在官府备案,由官府发放文书,提取银子必须要商队文书和商人手中的银票,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敢假冒,直接砍了,多砍个几次,或许就没人敢假冒了!” “如果是当地人借款,那就更好办了,里甲长担保就行。” …… “银票可以用特殊纸张、微雕技术、密写药水做水印、暗印、油墨、密押、号印、商人私印等多重技术防伪,一样对不上就视为废票,即刻捉拿彻查,意境查处,诛三族!” “嗯,就这么干了!” 崇祯仔细思索了一下,觉得问题不大。 随后看向候着的王承恩:“大伴,传宝钞提举司提举、银作局掌印太监、宝泉局钱法侍郎来见朕!” PS:宝泉局是天启二年设置的。 等了足足两刻钟的时间,三人才进了东暖阁。 看着三人,崇祯沉声道:“今天召你们前来是朕有些想法,需要你们根据朕的表述,你们制作出一种汇票。” 是的,就是汇票。 一种只用于异地存、取银子而非在民间直接流通的类似银票。 而且不管是存银子,还是贷款,都需要利息,是存款人和贷款人给银行银子,总之只要和银行有业务,那就得漏一点出来。 “选取一种极为稀少且极为制作流程复杂、不再民间流通,吸水性要强,要结实…… 整张汇票的上要采用繁华的花纹,要能做出暗印……” 崇祯一边说着,一边在宣纸上画着。 话音刚落,一张虽然潦草,但极为复杂的类似银票的东西出现在三人面前。 三人听着听着就张达了嘴巴,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听着皇帝的表述、结合纸上的图案,不用皇帝多说,以他们的经验判断皇帝要做的就是银票了。 以皇帝所说的这些防伪手段,大明宝钞就是个垃圾。 其他的先不说,单单是微雕防伪这玩意整个大明都没有几个能搞定,即便能搞定也能通过雕刻笔势辨别真伪了。 连上源头的纸张以及一系列的过程,整个大明能仿造出来的绝对不足一手之数。 PS:微雕防伪现在能查到的就是清朝晋商票号日升昌发明的微雕章,大家不用纠结是不是大明也用过了。 “根据朕说的这些,你们能做出来吗?” 看着纸上的内容,结合皇帝所说的内容,惊醒了发呆的三人。 三人眉头紧皱,钱法侍郎韩茂低声道:“陛下,恕臣等愚钝,可否让臣等三人商议一下?” “准!” 得到皇帝的允许后,三人后退了几步,低声交流了起来。 崇祯隐约听见了桑皮纸、硬黄纸、高丽纸等等,还听见了醋、糖等材料。 足足商议了有一刻钟的时间,三人一脸跃跃欲试的再次站到了皇帝身前。 钱法侍郎韩茂沉声道:“陛下,臣等三人商议过了,其他的都好说,但这微雕我们无法保证,只能说回去先研究。” “行,那就选择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文章,你们回去研究,能做多精细就做多精细,而且要严格保密,有进展了随时进宫禀报!” “臣遵旨!” 三人行礼之后,带着满脸的兴奋退出东暖阁。 如果这个能做出来,那将是货币史上的奇迹。 别说朝廷严令禁止了,就算放开了让你去仿造,也不一定能仿的出来,微雕章这一关就够呛了。 “陛下,午膳时辰到了!” 崇祯正准备坐下,将后世博主们科普的古代银票防伪的东西记录下来的时候,王承恩上前低声说了一句。 这一说,崇祯才忽然惊觉肚子是真的饿了,刚起身,手就按到了桌案上的大明日报上,心念突然一动。 “大伴,你一会派人去一趟内阁,告诉袁爱卿他们, 蒙荫和世袭、互市两道诏书分两次刊印在大明日报上,而且要间隔一两天的时间再发, 在第一次大明日报的后面做一个类似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吸引百姓继续买报纸,培养百姓们看报纸的习惯!” “奴婢稍后就去安排!” “传膳吧!” 王承恩朝着外面招了招手,十余名太监提着精美的食盒进了东暖阁,王承恩亲自动手取出食盒内的菜品摆到一边的圆桌上。 蒸鲜鱼、土豆焖鸡、胡椒醋鲜虾、丝鹅粉汤……八菜一汤,菜品虽多,但分量极少,刚好够他吃。 此刻的东暖阁内,除了候着的王承恩,其余人全部撤到了殿外。 这是崇祯的要求,一群人盯着自己吃饭,吃哪一样还要人去夹,在他看来不是享受,而是受罪了。 不是没有人劝谏他,而他就一句话,皇宫那些规矩可以用在其他人身上,但别用在自己身上,惹火了他,直接废了这些规矩和那些部院。 自此就再也没有谁敢来劝谏他守这个规矩、那个规矩了。 吃完午饭,又睡了半个时辰后,崇祯继续梳理着汇票的防伪、流通的制度,做个大概就行,剩余的户部下属的几个部院就能补齐了。 一直到太阳偏西了,崇祯才梳理出来的二三十张宣纸放到了一边。 纸上已经写满了数十个问题,诸如认票不认人、既认票也认人、商人之间是否可以直接用汇票交易、存款和贷款手续费、银行行长的选拔与培训…… 每一个问题,他都自己在脑海中模拟了一遍,并写出利弊及思考,剩下的就需要户部的官员来完善了。 正当他准备重新梳理一遍的时候,王承恩靠了过来:“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李若涟求见,看起来似乎出事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