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意识流小说前生今世以及在国内的发展史》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085《意识流小说前生今世以及在国内的发展史》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等方明华登上讲台,礼堂里嘈杂声逐渐消失,大家都好奇看着台上的青年。 如果没人介绍,真以为是一名兰大的学生呢。 很普通。 不过好像要比别的男生长的英俊点,浓眉大眼的。 台上,方明华拿起粉笔开始自己的讲座。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意识流小说前生今世以及在国内的发展史》”方明华“唰唰”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然后转过身拍了拍粉笔灰说道: “题目很大,是不是有点吓唬人?” 台下发出笑声。 “其实,意识流并不陌生,这种写作手法已经广泛运用于诗歌中,尤其是朦胧诗,我们就拿北岛的《履历》这首诗做例子,讲讲什么是意识流——大家读过北岛的《履行》没有?” “读过!” 台下响起学生的声音。 “很好,兰大学生文学素养就是高!”方明华赞了句,立刻转过身在身后黑板上写下几句诗歌。 我曾正步走过广场 剃光脑袋 为了更好地寻找太阳 却在疯狂的季节里 转了向,隔着栅栏 会见那些表情冷漠的山羊 ....... ..... “现在我就分析这首诗如何运用意识流手法写的......”方明华在台上深入浅出的讲着,台下的柯杨微微点点头。 他昨天看过方明华写的那篇论文,比较深奥,有点担心如果照搬出来学生们会听不懂。 看来担心是多余的啊。 这个方明华,不仅文章写的好,口才也不错嘛.....请他多讲一堂? 台上的方明华不知道下面这位中文系主任已经开始打他下一次讲座的主意,还在台上侃侃而谈。 先是从意识流的心理学起源讲到《追忆似水年华》,又讲到国内的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当然不会忘记讲自己写的那篇《太阳照常升起》。 “老师!”一个女生突然举手。 “请讲。”方明华指了指那個女生客气说道。 “我没看过你写的这篇小说怎么办?!” 女生的话一出口,好多同学都转过头看着那个女生。 其实看过这篇小说人并不多,好多都是慕名而来,但你也不能当着人家面说没看过呀,这不是让别人下不了台吗? 坐在前排的几个老师脸色也变了变。 方明华听了倒也不恼,只是微微一笑:“没关系,你现在听我讲,完了以后再去买来得及。” 台下有同学不由得笑起来。 尴尬的场面顿时化解。 整整两个小时,方明华深入浅出讲了意识流小说起因、兴盛以及在国内发展。 最后说道:“严格意义上讲,意识流小说并没有成为一种体系,只是一种写作手法,当今国外还流行别的写作手法,譬如魔幻现实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四个字。” 方明华转过身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先锋小说! “这些都可归结于先锋小说,至于先锋小说别的流派我在这里就不展开讲了,谢谢大家。” 台下发出热烈的掌声。 “各位同学,现在是向方明华同志提问的环节,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啊。”柯杨站起来转过身大声说道。 有这个环节? 无所谓。 方明华看着下面齐刷刷的举手,随便点了一位:“第三排靠窗的那位男生,你说。” “方明华老师,我想问的是,你最后提到的先锋小说所包含的类型,是不是就是说,今后国内文坛很快就会流行诸如此类的先锋小说?” “是的,很快,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方明华回答道。 “那是不是意味着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以及一些小说,譬如陆遥《人生》将会过时?” 呵? 怎么有点记者提问的感觉? 这青年去做记者不赖啊。 方明华仔细看了这个青年一眼,竟然感觉有点面熟。 不过他顾不得想这个问题,立刻回答道:“包括意识流在内先锋小说流行,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过时,只是没有现在这么流行。其实无论是哪种写法,题材都不会过时,只是此消彼长。” “就拿《人生》这部小说来说,它所呈现给人们那种思想,带给人们的激励和思考,我想就是过十来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也不会过时!” “啪啪.....”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下一位,就你.....”方明华又开始点名。 “伱让我推荐你看什么书?陆遥的《人生》你看过?张先亮的《灵与肉》也看过?李存宝写的《高山下的花环》也很好.....” “实在没啥看的就看看我写的书做当消遣嘛,我不是讲了这部《太阳照常升起》,你去买本杂志看看是不是并不很难懂?” “问我有没有对象?同学,你这个问题有点跑题啊......” .... ..... 最后,方明华在一片掌声中结束。 方明华跟着柯杨出了礼堂,就听他说到:“小方,没想到你文章写得好,口才还这么好。” “过奖了......柯主任,刚才第一个提问的男生,你们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方明华想起刚才的事,好奇问道。 柯杨不清楚,但随行的一位老师说道:“我认识他,叫水均益,外文系的学生。” 我的乖乖啊。 竟然又遇到一位名人。 难怪这家伙口齿伶俐。 央视那个著名记者水均益好像就是甘省人上的兰大,不过怎么不是新闻系而是外文系? 当然这些想法只是一闪而过。 “怎么,小方,你对他感兴趣,要不我让人把他叫来?”柯杨笑道。 “不用,不用,我随便问问。” 现在也没啥谈的。 总不能说你将来会进央视吧? 以后有的是机会。 讲座结束,柯杨请方明华到外面的饭馆吃一顿饭,方明华也没推辞。 反正回去还得自己掏钱买饭,没必要装清高。 不过酒免了。 柯杨说自己心脏不太好,不喝酒,一个人喝有啥意思? 第二天早上,方明华继续在招待所写作,完成最后的稿件,同时他誊写两份,其中一份是寄给王濛的。 对方这么关心自己,这东西寄给他看,也是一种敬意。 晚上就买票离开兰州回民勤。。 算算,在兰州已经呆了快一周了。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中午方明华睡了一觉醒来,准备去火车站买票,结果柯杨亲自来了。 请他他再讲一堂。 “小方,你不知道,我听说你登载你篇小说的那期《燕京文学》已经在新华书店脱销,好多学生找到我请你再讲一次,这事还惊动我们校长。” 看到方明华还有点犹豫,柯杨笑着说道:“要不,让我们吴校长亲自来请你?” “不用不用。”方明华赶忙说道。 人家兰大的校长可是正儿八经的副部级啊,咋能让人家亲自来? 好吧,再讲一堂。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遇到一个牛人。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