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石屏商帮、镇伏真龙?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第172章石屏商帮、镇伏真龙?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往鹿城去的行商?!

听到这个消息,顿时让陈玉楼精神一振。

要论对滇南山川河泽的了解。

纵然是坐镇各地数百年的土司府,都不如那些马帮。

千百年时间。

硬生生用双脚踩出一条茶马古道。

两个月前,他们头一次过南涧城前方遮龙山时,茫茫密林中好几次失去方向,就是有地图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跟着一支商帮,才成功抵达。

如今,再次听到有马帮经过的消息。

陈玉楼哪能不惊喜莫名?

“有没有看到他们的商旗?”

“有个石字……”

袁洪抓了抓脑袋,细细回忆了下。

“石?”

陈玉楼眉头一皱,随后喃喃自语着。

“难道是石屏商帮?”

自晋商和徽商退出滇南马帮的历史舞台。

百十年间,一共涌现出四大商帮,分别是石屏、喜洲、鹤庆以及腾越,又号称四大马帮。

这些人势力惊人,盘根错节。

与各地土司府交好不说,各家又养有私兵,除非脑子进了水,不然谁也不愿去招惹他们。

当然,抢马帮的狠人不是没有。

不过也只敢盯着那些小门小户,或者是穷苦底层。

四大商帮敢多看一眼,都不知道是怎么死。

“队伍规模大不大?”

滇南各族聚居,石姓也不是没有,为了以防万一,陈玉楼又补充了一句。

“还行。”

“得有百十号人。”

这次袁洪回答倒是极为迅速。

之前下山,远远看到那支马队从山下村寨启程出发,估计就是昨晚在村子里借的宿。

袁洪也不敢多留。

望了一眼便急匆匆返回。

“百十人,那错不了,应该就是石屏商帮的人。”

陈玉楼点点头,再不耽误。

“走,回营,让弟兄们尽快埋锅做饭,尽可能追上那支马帮,跟在他们后边离开。”

南涧城左氏所藏舆图。

还是几十年前的遗留。

大方向上还行,但在细节上就要差了不少。

马帮不同,他们就是靠此发家,穿山过水那是吃饭的本事。

往往少走几日,或许就能多赚一笔银钱,跟着他们走准没错。

“……好,主人。”

袁洪也没想到,他决断如此凌厉,怔怔着答应下来。

两人一前一后。

沿着来时路迅速返回。

一路上,袁洪好几次欲言又止,不过看到主人身形如烟,几乎就不曾有过停歇,它也只好将到了嘴边的话给咽回。

直到进了古镇。

它才终于有了机会。

“主人,喏,刚采的果子。”

摘下一只布袋,袁洪小心递了过去。

看着那一袋鲜红的野果,陈玉楼愣了下,这才恍然回过神来。

之前为了将它支开,好像确实说了一句。

“行,我尝尝。”

挑了几颗扔进嘴里,轻轻一咬,一股酸甜汁液顿时在舌尖绽开,有点像樱桃番茄的味道,不过甜度上更胜一筹。

“味道可以呀。”

本来一早起来修行探路,就没怎么吃东西。

而今几颗野果入腹,竟是让他有种胃口大开的感觉。

“溪谷两侧全都是,主人喜欢的话,等会我再去摘一些。”

见状,袁洪不由松了口气。

呲牙咧嘴的笑道。

“等下山时再说。”

陈玉楼点点头。

说话间,又从袋子里抓了一把野果,信步穿过古镇,等抵达营地时,陆续已经有人醒来。

简单说了下情况。

一帮人哪敢犹疑,立刻忙碌起来。

收拾行李、刷马喂食、生火做饭。

整个营地里一派烟火气息。

不到半个钟头,吃饱喝足的众人,便再次踏上行程。

过龙潭,沿着小溪一路下山。

龙潭寨依山而建,逐水而居。,

村中夷汉共居,一眼望去差不多三四十来户人家,多是二层的吊脚楼。

因为常年有马帮经过,那些山民对以物换物那一套极为熟稔,对他们也没有太多敌意,热情的邀请进寨换物。

不过。

陈玉楼一心急着追上前方马帮。

加上队伍里,除了明器就是粮食,哪有换取的物资。

婉拒了他们倒腾山货的意思。

又侧面打听了下早上那支队伍。

果然。

和他猜测的一样是石屏商帮。

不过石屏商帮,并非一家一户主理,而是无数个走西头的石屏人,靠着肩挑背抬,足足几百年时间里创造出来的一个庞然大物。

加上石屏走西头,因为经营的商品不同。

从而形成了茶帮、盐帮、烟帮以及百货帮四大门户,这些人统称石屏商帮。

按照寨子山民的意思,那支队伍做的是茶叶生意。

他们在滇南各地,收售野山茶返回镇越,也就是石屏商帮的祖地,经过加工炮制制成茶饼,然后又顺着茶马古道,兜售给各地土司。

值得一提的是。

举世闻名的普洱茶,就是经由石屏商帮的人培育而出。

也让镇越成为了普洱茶六大茶山的核心产地。

谢过龙潭寨山民。

陈玉楼一行人快马加鞭,沿着他们所指的路一路往东。

按照舆图路线。

从龙潭寨到鹿城,需要绕过一大段路线,前后差不多需要三五天。

不过。

跟着这帮人的话。

行程估计少说能够缩短一半。

一路疾驰,终于在两个多钟头后,追上了那只马帮。

山路中马蹄如雷。

前方队伍早有察觉。

尤其是见他们兵强马壮,又一身匪气,早早就停下布防,一个个如临大敌,提刀持枪,想着借助山中天险阻拦。

见此情形,陈玉楼哪里会不明白。

这分明是将他们当成了劫货的匪寇。

当即挥手让队伍停下。

然后亲自骑马向前。

他一身青衫,加上身居高位,居移气养移体,一身气质出众。

又有口吐莲花的本事。

上前交涉了不到片刻,便已经取得了那支茶帮的信任。

这一支茶帮确实属于石屏。

听他们说掌柜的姓车。

陈玉楼当即明白过来,车顺号茶庄,那可是自前清时就已经名动滇南的大商户。

据说创办车顺号的那位文武双全。

次年进京赶考,取得贡生学位,为报答朝廷知遇之恩,特地进奉了车顺号的自制茶,据说道光皇帝饮后龙颜大悦,赐下金字大匾,同时封他为例贡进士,赐官衣官帽。

询问了下。

果然,和他交接的那人连连点头。

原本仅剩的一点戒备,更是烟消云散。

“陈兄弟是打算去鹿城?”

车汉成,就是负责这支茶帮的把头。

也是如今车家老人。

这条山路就是他带人开辟,原先走鹿城少说都得五六天,他年轻那会身手好,胆子又大,带着几个挑夫就敢闯山。

要知道。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土寨夷人对外人向来敌视。

几个人就敢翻越莽莽大山,这份魄力,几个人比得上?

关键,最后还真被他做成了。

不但找出一条近道。

沿途各个山寨也被他打通。

是以这么多来,这一片的山民,几乎只认车顺号的招牌。

“准确的说是仙人湖。”

听他问起,陈玉楼笑了笑。

“我们弟兄之前在南涧城,听人说湖中风光奇景,冠绝天下,又有仙人遗迹,就想着过去看看。”

“仙人湖景致确实不错。”

车汉成五十来岁,此刻手里捧着一只鼻烟壶把玩着。

“不过,湖上这几年可不太平,陈兄弟你们去了,最好看看情况,再决定下不下水。”

“不太平?”

敏锐捕捉到这个词。

陈玉楼眼神一凛,但异色一闪而过,只是好奇道。

“石屏帮也有人往那边走,听说,前几年湖上经常电闪雷鸣,浪潮如山,有人驾船过湖,见到了一座古城,其中甚至还有人生活。”

“当然了……”

车汉成鼻间飘出两团烟雾。

打了个幌子,摆摆手道。

“这事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谁也不知真假,反正陈兄弟你呢,姑且听我一说。”

“多谢车把头提醒。”

陈玉楼也是笑着摇摇头。

心里却是生出几分惊疑。

仙人湖古城,这个传闻可不是一朝一夕,自古就存在。

没记错的话。

后世有科考队前往湖下,确实发现了不少残垣断壁,据说能够追溯到古滇国时期。

只是……

他们这一趟往抚仙湖,可不是为了湖下古城。

而是奔着那头蛟龙而去。

也不知道这事是好是坏?

因为茶帮的人,也急着前往鹿城收茶,一行人简单歇息了片刻,便不再耽搁继续上路。

而有了他们领路。

时间果然缩短了一半不止。

第三天头上,两支合流的队伍,浩浩荡荡近二百人,便横穿了大山,前方一下豁然开朗,元江、玉溪河以及纳西河,数条大江汇聚之地。

一座古城也出现在了众人视线中。

比起一路所见的阿迷州、南涧城以及都云洞,鹿城绝对算是少见的大城。

数丈高的城墙,犹如青山黛围,骑在马背上远眺过去,无数民房鳞次栉比,城中既有汉式大殿,又有密宗宝塔。

不愧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城池之一。

鹿城吸收了各民族的风格。

但又融合的极好。

丝毫没有突兀不协调的感觉。

城门处往来多是行商马帮,但和南涧又截然不同,众人有序进出,并无阻拦劫道的迹象。

“鹿城这边还行。”

“每年从我们这些商帮手里收走的税收,都足以支撑,所以于小民并无太多强求。”

似乎看出了陈玉楼一行人的惊讶。

车汉成解释道。

这年头,盐、茶、铁,都是税收的重点。

而石屏马帮做的就是这一类的生意。

每年交给沿途各城的税务,都是一个天价数字。

他嘴上说的轻松,心里都在滴血。

但没办法啊。

在人家地盘上做生意,就得守人家的规矩。

这事天经地义。

再心疼也没得选。

“原来如此。”

陈玉楼点点头。

随即又像是想到了什么。

“哦对了,车把头,这一路多亏各位照拂,这样今天我做东请各位喝口薄酒,如何?”

“陈兄弟客气。”

车汉成摇摇头。

“这趟怕是不行了,我们还得去底下各州县收茶,时间紧迫,估计马上就得出发。”

“这么急?”

还在眺望大河对岸古城的陈玉楼,一脸的不敢置信。

一路上,车顺号马帮几乎就没休息过。

本以为到了鹿城,怎么也要待一夜。

“夏茶就一两个月时间,等雨季一来,没法进山采摘,只能烂在树上。”

车汉成摇摇头。

滇南这边虽然有四季茶。

但实际上,也就春茶和夏茶能够卖得出价钱,秋冬茶太老,除了做散茶团饼兜售给那些山民之外,几乎没有太多市场。

他倒是也想歇歇。

但本家那边催得紧。

从五月份出来,十多支马帮得走遍整个滇南,容不得半点马虎。

“那喝口茶……”

“真不必了,陈兄弟心意我知道,都是汉人,出门在外不容易,有机会的话车某坐庄,一定不醉不归!”

“那……听车把头的。”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陈玉楼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只能目送一行人绕过鹿城。

沿着玉溪河南下。

虽然才几天功夫,陈玉楼也算见识到了石屏商帮做生意的拼头,不愧短短百十年,就能取代晋商和徽商的人物。

骨子里都透着一股狠劲。

五月出门,八月才回。

动辄就在外漂泊数月时间。

关键这还只是茶帮,还有盐帮、烟帮以及货帮。

几百年里,就靠着一步步,走遍了整个滇南。

“掌柜的,那还进城吗?”

见他提马站在河边,只是默默地望着江水滚滚直下,一副心事重重地样子,红姑娘不禁追了上来,眸子里闪过一丝担忧。

“不用了。”

“派几个弟兄去补给下,其余人就地休息。

“另外,去码头找找有没有去仙人湖的船只。”

陈玉楼摇摇头。

从古城前往仙人湖,只有不到百十里。

而且相较于崎岖山路,这一趟行船过去就要简单不少。

“好。”

红姑娘领命离去。

找了几人进城,其余人原地休息,不到半个钟头,伙计们便赶了回来。

码头边,红姑娘也已经找好了船。

同样是一艘三层九桅的合子船。

将马赶到最底一层。

他们则是进入二层休息。

等到船帆扬起,大船载着队伍在碧波万顷的大江上穿行。

连着几天奔波。

伙计们都已经去舱内休息。

只有陈玉楼独自一人,负手站在甲板船头。

手里握着一截指骨。

赫然就是从蛟龙洞府寻到的那枚龙蜕。

这些天,他一直在琢磨,既是龙蜕,那必然蕴藏龙气,世间龙属闻之都要疯狂之物。

而他们此行前往的抚仙湖。

按照巴莫描述,再结合古幢经帏下镇压的那头黑蛟推测,大概率已经到了走水化龙的期限。

这些年里湖上兴风作浪,水淹四方,说不定就是它在尝试走水。

所以。

有没有一种可能。

以青木功中驭兽术将其镇伏,再以这枚龙蜕为引,助它化龙。

然后……

身边岂不是就有了一龙一凤?!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