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015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15 015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中庸》乃儒家经典,全篇共计3568个字,又分为三十三个篇章。【1】 作为科举人,韩松对这些基础信息了若指掌。 当年他背诵《中庸》,也是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背得滚瓜烂熟。 再看韩榆...... 他出去不过半个多时辰。 韩松喉咙轻动,走到韩榆身边坐下:“既然如此,你背一遍给我听。” 一边说着,指尖抚过《中庸》的书页书脊,确认有无破损痕迹。 完好无损。 “好。”韩榆起身,闭眼清嗓子,“咳咳——天命之谓性,口性之谓道......”【2】 3568个字,耗时近一炷香。 耳畔洪亮的嗓音清晰流利,声音的主人摇头晃脑,板着小脸看起来格外认真。 韩松面上情绪不显,甚至在前者背书时分出一半心神提笔誊抄。 直至韩榆背完最后一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二哥我背完啦!”【3】 韩松看着一脸“快夸我我厉不厉害”的韩榆,平静无波的眼底多了些什么。 只是没等韩榆看个仔细,就已消失无影。 他并未放在心上,迫切地问询:“二哥,我背得如何?” “不错。” 饶是韩松对韩榆存有诸多偏见,也不得不承认韩榆背得极好。 韩榆双眼闪闪亮,背着手昂首挺胸。 二哥夸我了耶! 紧接着,又听韩松话锋一转:“所以你能解释一下,通篇出现二百三十八次的‘口’字,究竟是何意?” 起初他以为是口误,想过打断韩榆纠正一二,只是听后者越背越流畅,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终究按捺住了。 直到韩榆背完整本,他才提出质疑。 韩榆脸一红,对着手指说:“因为那些字儿我都不认识,就以‘口’字代替了。” 至于为什么用“口”字,也是受到语文老爷爷的影响。 因条件所限,从网上下载的那些古籍总是缺胳膊少腿。 语文老爷爷说,末世开始前,有些网站的审核极为严格,但凡审核系统捕捉到任何可能存疑的词句,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用“口口”将其替换掉。 虽然语文老爷爷都是以原文教他,韩榆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影响到了。 为了稳住小学鸡人设,韩榆就费了些心思,以“口”代替韩松还未教过的文字。 一开始有些拗口,但多读两遍就通顺了。 第三遍,便可倒背如流。 听完韩榆解释的韩松:“......” 抬手轻揉额角,韩松稳声道:“是我的疏忽,左右你正月才去私塾,以你的......天分,也能将大部分文字学得七七八八。” 剩下那些复杂的文字,就交给罗先生了。 韩榆嗯嗯点头,蹭到韩松身旁:“那二哥,你可以带我一起去镇上吗?” 韩松脑中飞快闪过什么,眉梢轻动。 他莫不是想以背诵全篇来争取去镇上的机会? 韩松睨了眼满脸期待的韩榆,忽然想起,眼前之人将满四岁,还没出过桃花村。 两股思想不断拉扯。 黑色小韩松:“三岁看大,你给我离他远点!” 白色小韩松:“他辛辛苦苦背书,你忍心让他失望吗?” 韩松垂下眼帘,指腹摩挲着笔杆:“你去问二叔二婶,若他们同意,我就带你去。” 韩榆高举双手,呼一声“好耶”,哧溜跑出去。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立刻、马上征求爹娘的意见了! 韩松目视着小堂弟的背影消失在西南屋门口,手掌落在《中庸》原本上。 触感细腻,似乎还残余着韩榆的余温。 罢了。 他见过太多尔虞我诈,任韩榆使出十八般武艺,还能翻出天去? 且看他日后如何。 若又走上老路,可别怪他大义灭亲。 韩松收敛思绪,再度提笔誊抄。 不多时,韩榆跑进来:“二哥二哥,我娘同意了!” 韩松并不意外:“你且回去将今日所学练习两遍,明日带你出门。” 韩榆喜不自禁:“谢谢二哥,我这就去。” 说完抱上纸笔,一溜烟跑走了。 门外围观全程的苗翠云噗嗤笑了,对上韩松迷惑的眼神,笑意更深:“榆哥儿比以前活泼了不少,长此以往,你也能活泼些。” 韩松抿唇不语,面色绷得更紧。 他总不能跟娘说,自己已经活了四十余年。 他怕吓着苗翠云,更怕她深究上辈子自己的经历。 那些不是什么好的回忆,说出来也是徒增一位伤心人。 好在苗翠云也没多说,见他闷头抄书,又兀自忙去了。 - 翌日 天刚蒙蒙亮,韩榆就醒了。 他惦记着去镇上,做梦都是想象中的小镇风光。 萧水容就着油灯给韩榆上药,轻拍了下他不停扑腾的双腿:“和你二哥出去就这么高兴?” 韩榆弯起眼睛,只一味笑着。 萧水容把昨晚备好的六个铜板塞进韩榆手里:“想吃什么就买。” 韩宏晔在一旁附和:“你娘说得对。” 他们手里大钱没有,小钱还是攒了点的。 韩榆握着冰凉的铜板,分别抱住爹娘的胳膊:“那我给爹娘还有姐姐带吃的回来。” 萧水容几人笑着应好,心想榆哥儿真的长大了,愈发懂事了。 趁韩榆洗漱的时候,萧水容背着人把绣好的荷包帕子交给苗翠云,托她让韩松交给镇上绣铺的掌柜。 苗翠云私下也接了绣活儿,原也正有此意,便一口应下。 韩榆的早饭依旧是蒸鸡蛋,韩松则是粥配野菜饼子。 韩榆本有意亲近韩松,再有这些日子的师生关系,更将韩松当成自己的亲兄长。 见他吃得寡淡,就挖起一勺嫩滑的鸡蛋羹,摇摇晃晃往他碗里送。 韩松瞥了眼东屋外虎视眈眈的双胞胎,没肯要:“自己吃。” 韩榆见他坚持,也不强求,嗷呜一口吞下鸡蛋羹。 不远处,响起清晰的吞咽声。 兄弟二人仿若不觉,迅速吃完饭,相携往村口去。 路上,韩榆遇着好些村民。 他们热情友好,问韩榆伤口恢复得如何。 韩榆头一回直面除家人以外的善意,短暂的无措后,努力抿出一抹笑,面红耳赤回应着。 其中有个身形似小山一般壮硕的黑脸汉子,上来一把捞起韩榆,放在胳膊上颠了两下:“不愧是关大夫,这么快就活蹦乱跳了,那天可吓坏我了。” 韩榆的视野忽高忽低,心说你也吓坏我了。 等坐上村口的牛车,沿村道一路往西,韩松低声说:“那天就是五德叔将你从山上带回来的。” 韩榆眨眨眼:“那下次见他,我同他道谢?” 韩松嗯了声:“随你。” 之后一路无言,韩榆在土路上颠来颠去,差点把早饭颠出来,压根无暇欣赏沿路的风景。 到了镇上亦是如此,韩榆软手软脚地牵着韩松的袖子,晕乎乎地跟在他身后往绣铺去。 韩松眉心微动,终是没拂开他的手。 万一摔跤,该如何跟二叔二婶解释? 进了绣铺,韩松分别交出两份绣品。 绣铺的掌柜检查无误后,痛快给了银钱。 韩松小心将银钱塞进荷包里,余光瞥见韩榆直勾勾盯着荷包,随口解释一句:“放你那不安全,等回去了再给你。” 韩榆表示没意见。 出了绣铺,又往书斋去。 韩松和书斋有多次合作,掌柜只象征性翻看几页,就爽快给了钱。 又问:“可还要带几本回去?” 自然是要的。 韩松付了押金,带着书本、宣纸,以及一步三回头的韩榆离开。 韩榆问:“二哥,我以后也能来这儿吗?” 韩松顶着寒风往前走:“你若想,便可以。” 韩榆又回头看一眼,鼻息间仍残留着书本的香气。 在他看来,比丧尸晶核还要诱人。 想吃......啊呸,是想要! 怀着对书本的渴望,韩榆途径一家糕点铺,想到兜里的六文钱,忙刹住脚,小跑上前。 韩松也不拦他,等他捧着用油纸包包着的糕点回来,才漫不经心地问:“这是?” 韩榆碎碎念:“爹一块,娘一块,姐姐们各一块,我一块。” 六块糕点,正正好。 至于二哥,先欠着,下次再给。 韩松问:“你很喜欢他们?” 韩榆不假思索:“喜欢。” 超级超级超级喜欢。 既然喜欢,又为何眼睁睁看着三个姐姐所嫁非人? 韩松深深看了韩榆一眼,看得对方满头雾水,沉默着坐上回村的牛车。 韩榆把糕点藏在被子底下,趁人不注意,给爹娘姐姐一人塞了一块。 “快吃,还热乎呢。” “榆哥儿可吃了?” “吃了吃了,可甜可香了!” 他们这才放心开吃。 韩榆笑眯眯地瞧着,觉得比自己吃还要甜。 ...... 分完糕点,韩榆从灶房出来。 黄秀兰站在院门口吃花生,跟隔壁的包老太太说话:“我家椿哥儿柏哥儿可聪明了,到现在已经认了二百个字。” 包老太太面露惊讶,看得黄秀兰愈发得意。 转头看到院子里的韩榆,她眼珠转了转:“榆哥儿,你二哥教了你多少字?” 韩榆老实巴交地回答:“也没多少,一万多而已。” 黄秀兰倒吸一口气,花生米儿呛得她咳声如雷:“你说啥?” 韩榆抿嘴笑:“嗨呀,一万个字而已,不算什么。” 黄秀兰:“?!” 韩松沉默良久,在揭穿和揭穿之间,选择了无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