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阿奶黄氏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孙山,科举第6章 阿奶黄氏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一碗粉下去,孙山吃得饱饱的,当然也把孙家四姐妹馋得流口水。 四个小丫头拿着番薯啃,中午没饭吃,不吃点番薯顶肚子,下午饿得慌。 大姐孙谷雨拿过孙山的碗筷洗,笑着说:“山子,煎鸡蛋还是水煮鸡蛋好吃?” 家里养好十几只鸡,但能下蛋的只有4只,下的蛋留着,给弟弟吃。 大夫说弟弟身子弱,需要细养。 农家可没什么好补品,最便宜最有营养的是鸡蛋。 阿娘和阿奶说,必须每天给一个鸡蛋弟弟吃。弟弟身子好,我们姐妹才有依靠。 拿着碗筷到厨房,遇到三妹和四妹,两个小丫头又偷偷进粮仓,偷拿花生吃。 谷雨点了点她们的小脑袋,笑骂到:“不准偷吃,这些是留给大姑的。” 家里种了些花生,榨油。 留下一些做种子,其余的放盐水煮,然后晒干,收起来,等大姑回来,送给大姑。 阿奶说大姑最喜欢吃家里的咸干花生。 三妹小满吐了舌头,低声说:“大姐,不是我们偷偷拿的,是弟弟给我们吃的。” 谁敢私自拿家里的花生。 阿奶阿爹最多骂几句,但被阿娘知道,那可遭罪,阿娘不仅骂人还打人,而且使劲地打,可疼了。 四妹寒露快速剥了一颗花生,塞到大姐的嘴里,悄声说:“真的是弟弟给的,他的小盒子里还有很多。” 家里能吃得上花生,不,所有零嘴的,只有弟弟。不过弟弟大方,经常把零嘴分给我们吃。 孙谷雨相信她们的话,弟弟不仅大方地分享吃食,还替她们争取福利。 比如中午吃的番薯,阿娘是不准她们吃的。 但弟弟说,如果中午不吃东西,会饿的,饿了干不了活还是次要,要是饿坏,生病了,可要花钱看大夫,得不偿失。 大家都知道孙山爱护姐姐,希望姐姐们能吃饱,但他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所以家里人中午就会煮上一些番薯,芋头饱肚。 费粮是费粮了点,好过生病看郎中。 这时候二妹立夏也走进来,刚去牛棚那边关好牛,从小麻袋抽出两条番薯,递给大姐,声音低沉地说:“大姐,我在外面捡到,煨熟的,你吃。” 随后想到什么,补充道:“弟弟也吃了。” 孙谷雨也不客气,一早上煮好猪食,喂家猪,又忙活家务,忙忙碌碌一个上午就过去了。肚子也有点饿。 拿了一条瓣开两份,递给三妹和四妹。再想掰开另一条。 立夏赶紧说:“大姐,我吃过,你自己吃。” 大姐什么都好,总替人着想,照顾家里的妹妹弟弟。 孙谷雨确定二妹吃过,才放心吃。 用火烧热泥土,再把番薯放入热的泥土里,埋得透不过气。 热泥土直接煨番薯,等一会儿挖开。这样做熟的番薯特别香,比家里水煮的香太多了。 四姐妹在厨房来吃东西。 堂屋里有黄氏,孙山,以及孙伯民夫妻。 孙伯民给黄氏倒了一杯热水,笑着说:“阿娘,下午种些萝卜,过年后就有的吃。”过年后一段时间青黄不接,蔬菜也少,那时候吃萝卜不错。 黄氏抱着孙山,点了点头:“你们夫妻看着办吧。” 家里的农活全交给他们夫妻俩。黄氏不过多参与。农忙的时候,也去帮忙,力所能及地干活。 孙山看着阿奶脸上的笑容,自己也笑了。 黄氏和村里的婆婆完全不一样。 在外人看来显得懦弱,压不了儿媳。 但孙山觉得黄氏是孙家村最好的婆婆。 三婶吵着分家,黄氏就分家。 苏氏连生4个女儿,孙伯民嫌弃,黄氏反而安慰他们夫妻不要着急,慢慢来。 从不和外人吵架,能聊上几句就聊,聊不上,默默不出声。 村里的事,能帮手就去帮,别人求上门,帮不了,直接拒绝,不拖泥带水。 对几个孙女,虽然是重男轻女,只骂几句,从不上手打。 对孙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溺爱。 大女儿买的东西舍不得吃,全留给家里的孙子吃。大女儿给的养老钱,存着,时不时拿几文钱出来,给孙山作为零花钱。 孙山觉得黄氏是孙家村最好的阿奶,温柔慈爱。 苏氏见婆婆没有意见,笑着说:“阿娘,还有40天左右过年,要不要把家里鸭子杀了,做腊鸭。”家里不仅养了鸡,还养了6只鹅,更养了20只番鸭。 养鸭是为了做腊鸭,过年的时候送礼,自己吃也不错。 黄氏看了外面的天气,昨天冬至挺冷,今天却很热。 看太阳和天空,这些天应该不下雨。 点了点头说:“等种完萝卜,就杀鸭腊鸭。” 想到什么,补充道:“腊十只吧,不要全部杀完,留一些来吃。” 孙伯民夫妻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孙山躺着黄氏的怀抱,打了个哈欠。吃饱了,睡意甚浓。 孙伯民点了点孙山的额头,笑着说:“山子又困了,阿爹抱你去床上睡觉。” 孙山被抱到小床,孙伯民帮他盖好被子,确定冷不着,便出去干活了。 一觉醒来,外面暗暗的,孙山赶紧起床,穿好棉袄子。 蹬蹬地跑到院子,静悄悄的,看看天空,应该是下午5点了,天快变黑了。 冬天夜长日短,但农村人干活,还是继续干,等到天黑,才回家。 孙山又跑到小床上,打开百宝箱。这是孙伯民做的,长宽高50厘米左右的小木箱,专放孙山的东西。 打开一看,花生,糖果一大堆。 从中拿起一个绣花的小钱袋,里面有50文,这是孙山的私房钱。 黄氏时不时给的零花,全存进去了。 从里面拿了几块糖,放一颗入嘴。 单纯的甜,一点也不好。放以前,孙山是不爱吃的,物资匮乏的孙家村,糖是稀缺品,谁都爱。 家里人应该还在地里,孙山沿着乡村小道一路走过去,遇到族里的人,腼腆地喊了一声叔叔婶婶。 村里人也笑着回应,问了一句去哪里。还未等到孙山的回复,他们就走人了。 孙家的田地离孙家村不远,走20分钟就到。 果然一家老小在手动翻土,准备种萝卜。家里的水牛在田埂上悠哉游哉地啃着草。 孙家村一年四季都有绿色,相比北方的光秃秃,好太多了。 “阿奶,阿爹,阿娘,我来了。”孙山走到田里,看着一家人翻土,在家待着也无趣,不如来田里玩。 黄氏应了一声,笑着说:“这么晚还来,我们准备回去了。” 孙伯民把锄头收好,喊了一声立夏,叫她牵牛回家。 孙山悄悄走到几个姐妹身边,神不知鬼不觉地递过去几块糖。 小姐妹心领神会,嘿嘿偷笑,拿到糖块,赶紧塞入嘴里。 可不能让阿娘看到,保准开骂,肯定会骂我们骗弟弟的糖吃。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孙山,科举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孙山,科举》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孙山,科举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孙山,科举》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