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清浊二气和三才宫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山野诡闻笔记第178章 清浊二气和三才宫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嘶! 饭桌上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四个大人全都懵了。 他们有些呆愣地看着我师父,嘴巴都合不拢了。 尤其是我妈。 手里的筷子都掉了…… 啪嗒一声! 摔在地上。 估计她万万没想到,我师父那张古怪的面具后面藏着的,是这样一张脸! 也没想到,所谓的“秦仙姑”看上去这么年轻。 仿佛十八、二十岁的年轻姑娘! 我堂妹吴小馨不太懂这些,只是用稚嫩惊讶的声音说到。 “哇!这个大姐姐好漂亮啊。比电视上的明星还好看。” 她清澈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我师父。 咳咳…… 我赶紧出声说到。 “爸妈,二爸二妈,别盯着我师父看了。吃饭,大家吃饭啊。” 这时候,我爸也率先反应过来,赶紧使劲儿点头。 “对对对!吃饭,吃饭。那个……仙姑您先动筷子吧?您是小重的师父,也是老二的救命恩人。我们都是没什么见识的人,刚才有点失态,您别介意。” 我师父听了,轻轻摇了摇头。 “没事。只不过,这件事不要在外面去说。” 师父估计也对别人初次见到她的容貌而震惊已经免疫了,显得非常淡定。 毕竟别说我爸妈他们了,我第一次见到师父真面目的时候,还要震惊! 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泡海椒炒土鸡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 她也知道,自己不动筷子的话,我们肯定都是不会吃的。 “吃饭饭咯!” 吴小馨开心地叫起来,用小手拿着筷子首先给自己夹了一块烧白(芽菜扣肉)——这肉最酥软,小孩儿吃起来也不费劲儿。 饭桌前,我们吃着美味的农家土菜。 旁边的电视剧里,春节联欢晚会播放着。 一顿年夜饭吃得其乐融融,气氛很好…… 一直玩到快要十一点了。 我爸妈他们带着小馨看小品,笑得前仰后合的。 我则是起身,跟着师父去了外面的院子里。 夜里已经起雾了。 如同白色的轻纱一样笼罩着群山。 星星很明亮,璀璨如钻石点缀在黑色天鹅绒一样的苍穹上。 呼! 我深吸了一口气。 深冬时节山里的空气清冷而凛冽,吸入肺部会带来一种奇特的清醒感。 “师父,要怎么做?” 我开口问到,有些好奇。 之前听师父话里隐含的意思,在大年三十除夕夜时修炼,恐怕会和平时不太一样啊! 师父没有立刻回答我,而是背负双手,抬头看向远处的天边。脸上的表情平静而淡漠,充满了一种空灵之感。 好一会儿之后,才缓缓开口。 “阿重,你可知道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 嗯? 我一下有点儿懵了。 不知道为啥师父突然说起这个。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大部分中国人应该都知道……毕竟这是传统神话故事。而且在小学的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里,老师也会教的。 我有些惊讶。 “师父,难道盘古开天辟地这事儿是真的存在?” 啪! 我脑袋上挨了一巴掌。 她白了我一眼。 “你觉得呢?让你在学校里上学认真念书,知识都学到哪儿去了?” 我委屈地捂着头,小声说到。 “在学校学的是科学知识,咱们现在这不是玄学嘛……” “都一样的,本质相通。盘古开天辟地自然是不存在的,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一个渺小的星球而已。不过,盘古开天辟地虽然只是神话传说,但其实这个故事里蕴含着修行的大秘密。” 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师父也没卖关子,继续说到。 “神话故事里讲,盘古用生命开天辟地之后,身体也化为世间万物。最重要的是,化为清浊二气。” “其中清气上升,化为天空。浊气下降,化为大地。于是,就有了天地,有了乾坤。” “神话故事说的玄乎,自然也是假的。但在玄学的观点里,清浊二气和阴阳二分对应,构建天地。” “虽然这个世界不可能如同神话故事所讲的一样,由不存在的神开天辟地而成。但天地之间确实存在着,代表世界本质的清气和浊气。它们隐藏在天地灵气之中,难以琢磨。” “修行者如果能够感应并且汲取到这种清浊之气,对自身的修行是一个巨大的帮助。虽然不一定能让实力短时间内暴涨,但却能让一个人的根基更扎实。” “这种清浊之气,如果用一种科学术语来说,我觉得……暗能量是一个比较准确地说法。科学尚且无法捕捉和利用暗能量,但修行者中的某些道统或者法脉,却在数千年的摸索中,已经得到了勾连其皮毛的法门。” “或者更简单一些,你也理解为就是某种炁吧。只不过比平时修行获得的炁感,更加精纯和高深。” 师父说的话极其高深复杂——不管从玄学还是从科学角度来讲,都是如此! 我绞尽脑汁,努力让思维跟上她的讲述,大概能懂个七七八八。 但很快觉得脑袋有些晕沉沉的了。 “好了,这些东西是为师在漫长岁月里,渐渐总结出来的,算我的一家之言。你知道个大概就行。” “今晚我就要教你,如何在除夕之夜的子时捕捉天地之间的清浊二气。一年之间,也只有在这一个时辰里才会渐渐显露。而真正能让我们捕捉到的,就是子时正中前后的两三分钟时间。” 古代划分的一个时辰对应着现在的两个小时,所以【子时】也就是晚上的十一点到凌晨一点。 那么【子时正中】,其实也就是晚上十二点(零点)整了! 接着,师父就开始教我要如何感应和吸收清浊二气…… 玄门中人,地位高低不一,追求的东西也差异甚大。 既有人居庙堂之高,庙算筹谋。 也有人处江湖之远,逍遥自在。 既有占据名川大山的大门大派,比如青城、龙虎、茅山、终南、五台、普陀……等等。 也有在凡尘世俗间吃阴人饭的各种行当,比如抬棺匠、捞尸人、接阴婆、算命师,风水先生……等等。 但不管是怎么样的,只要是玄门修行之人,那么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修出【炁感】来! 一旦有了炁感,从而在丹田内聚炁,才有机会真正的登堂入室。 否则不管再怎么样,终究是不得要领,只能算是玄门江湖中的底层普罗大众而已。 丹田这个穴窍,因为极其的重要,因此又被玄门江湖称之为【丹田宫】……也是绝大多数的修行者们施展术法、拥有诸多手段的重要来源! 但是! 师父此时却告诉我说,我们这一法脉的传承秘法,却还有另外两处大穴窍十分重要。 分别是【泥丸宫】和【绛元宫】——如果用现代医学对应的身体位置大概定位一下的话…… 泥丸宫在眉心正中,往脑内深入一寸的位置。 绛元宫就在心脏旁边,靠近脊柱中轴线的位置。 泥丸宫,又称天宫。 绛元宫,又称地宫。 丹田宫,又称人宫。 三个大穴窍,并称为三才宫。 其中丹田自然和寻常修士一样,用来存储自身的炁。 而泥丸和绛元,则可以通过某种术法手段分别来汲取清浊二气。 这乃是我师父这一脉的最高秘法之一! 在2000年的大年三十夜里,她把这个法门传授给了我…… 约莫花费了大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才算是勉强掌握了最基本的方法,摸到了一点点的门槛。 此法在运炁时的经脉路线十分复杂,才能激活【泥丸】和【绛元】两个大穴窍,从而达到勾连外界天地灵气的作用! 我也再次深刻理解了,师父一向说她这一脉只收天赋异禀之人的原因。 确实不是故意如此严苛,实在是天赋差了的人,根本也学不会啊! 有些东西,玄之又玄,真的需要靠悟性。 时间到了子时三刻——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四十五分。 我和师父站在院子里,隐隐约约还能听到身后堂屋传来的家人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欢声笑语。 沐浴着璀璨的星空,呼吸着清冷的空气……我和师父席地而坐,以五心向天的姿势开始进入道门打坐的状态。 “阿重,按照我刚才教你的法门,将你的意念延伸出去。先感受四周的天地灵气,然后在意念中想象出一双心眼,远眺东方。努力去感知那里极遥远处的变化。” “好的师父。” 我答应一句,然后让心神沉寂下来,感知着四周的变化。 很快,我就感应到了各种不同的东西…… 我感觉到了风。 我感觉到了脚下缓缓流淌的地脉之气。 我感觉到了稀薄的天地灵气。 最后,我努力在意念中想象幻化出一双心眼,朝着正东方“看”了过去。 遗憾的是,我什么也没有感觉到。 但我并不气馁,努力的反复尝试着,尝试着……一遍遍地以心眼远眺东方。 终于,我似乎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机。 本来漆黑一片的东方天际,似乎冒出了一丝缥缈的淡淡红光! 在这深夜,当然不可能是真的现实的东方冒光了。一切都只存在于我的意念感知里。 这时,我听到师父的声音直接在我脑海中响起。 “阿重,做好准备,还有两分钟,天地之间的清浊二气就会明显地开始涌向和区分……” 我顿一震,更加聚精会神。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山野诡闻笔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山野诡闻笔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山野诡闻笔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山野诡闻笔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