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何方高人所作?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请叫我幻仙第34章 何方高人所作?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听得学生来报,庆斋道长、张望道长等几位道宫执事,率二十余道士前来学宫,言说共度佳节,以诗词会友,颜若行顿时有种被人上门踢场子的糟糕直觉。 等他赶去月桂台,双方泾渭分明坐定东西两端,正相谈甚欢。 枝头桂灯高挂,天边圆月如盘。 颜若行走去与众多老朋友打招呼,见一个个云淡风轻,窥不出深浅,后面正襟危坐的两排年轻道士,大多还在搜肠刮肚临时抱道祖脚,没有智珠在握的意气飞扬。 他有些揣测不透几个老家伙葫芦里卖的甚么药? 几盏茶水下肚,客套话后,学宫这边作为东道,一首首诗词佳作由年轻书生率先抛砖。 或摇头晃脑,或低吟浅唱,道士们奋起反击,虽稍逊了几分文采风流,然不甘人后的热血勇气,将这场正面碰撞逐渐推向高峰。 书生们意气上头,直呼“酒来,笔来”。 可谓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恣意洒脱,笔下生辉。 道士们落败是迟早的事,或者说已经一败涂地,强撑着不承认罢了。 到后面才思枯竭,连临时凑数的打油诗都扔了出来。 书生们击筷高歌,乘胜追击,疏中狂率。 沉默喝茶的一位年轻俊雅道士,突然起身,将背后的硕大行囊取下,拿出一卷轴,默不作声往身后空中一抛,好一幅巨作,漂浮悬空缓缓展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上阙一出,书生们所有狂态收敛,肃容整衣,口中吟哦低声,赞叹不绝。 文字的力量和隽永,让傲娇的儒家天才们为之沉醉,心入佳境。 道士们回头看向背后横空出世的佳作,心旷神怡,神采飞扬。 要不是气氛不允许,他们要将筷子敲断。 矜持啊,风度啊,再将目光落向操控空中卷轴的易云,是这一届道士学员中的优秀者。 也不对啊,那卷轴上的大字笔力遒劲老辣,不是出自易云手书。 颜若行眼中的震撼、惊叹不加掩饰,此词一出,今后学宫的中秋文会可以休也。 卷轴上的大字是张望手笔,但是打死他都不信张老道能憋出如此豪迈文采,两人相交多年,那焉坏的老道是個什么人,他能不清楚?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书生口中吟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突然引发共情勾起伤心事,捶胸嚎啕大哭,也有道士举杯邀月,向往“高处不胜寒”的意境,还有人回味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余韵。 不一而足。 颜若行却紧紧盯着最后的署名,竟然是“佚名”二字。 如此恢宏巨作,必将传唱千古,怎么能不署名? 被道士们拿一首绝世佳作打脸,他认了,输得心服口服,如沐春风,欢迎天天用如此惊世骇俗文字上门打脸,以饱眼福。 但是怎么能不署名? 是故意挑衅,让他们求之而不得是吧? 几名教谕相互一个眼神,同时起身,朝着对面几位道宫执事拱手。 “感谢诸位让我等见识如此磅礴佳词,今日文会,道宫摘得桂冠,技高一筹,还请告之,此词出自哪位先生之手?” 颜若行出声请教。 对面几位道宫执事起身抱拳回礼,诗词不过小道尔,面上云淡风轻,心底的酣畅淋漓差点没按捺住要满溢出来。 张望道长微笑道:“贫道今日于廊道拾得,或许是练手之作,上面没有署名,待来日问清作词之人,定给颜教谕一个回复。” 他是打定主意就不告诉你们。 颜若行哈哈一笑,大声道:“‘把酒问青天’,且可无酒待贵客?今日佳节,不醉无归,上酒,上好酒!” 很快,双方年轻书生道士们“打”成一片,不分东西排座。 酣畅高呼,举杯邀月。 教谕和执事们坐于上方,谈诗词论玄道。 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颜若行将张望道长请去一边,提出想要一睹于廊间拾得的练手之作真迹,不能任由如此旷世大作,埋没籍籍无名,他晓之以理,动之以几十年交情。 张望道长没有趁机拿捏,爽快地从纳物空间取出一支扁平木盒,递去对面。 颜若行打开木盒,目光一凝,略过稍显刻板无趣的行楷小字,他紧紧盯着被禁锢字里行间的那丝灵动文气。 此乃作词者手书真迹无疑,还必须是第一次面世之作。 绝世文采,引动天地钟灵文气凝聚。 典籍传说是真的。 他见证了一卷奇迹,差点激动得热泪盈眶,不负平生啊。 “贫道没有骗你吧,捡到词作时候,真没有署名,颜老弟,可否将原作还回来了?” 张望道长笑得慈眉善目,一点也没有待价而沽的俗气。 颜若行稍一平复心绪,将木盒盖上,收进自己袖内纳物袋,拿出一颗鹅蛋大醇黄玉石,没有半分不舍,递给笑眯眯的老友,道:“算我欠老哥你一个人情,下回有甚好事,必将还之。这词谁写的?” 他锲而不舍惦记着。 张望把玩着太和石,内里一道虚影缓缓盘旋如太极,赞叹不已,转身往回走,道:“老弟,你又何必执着如此,今后有缘,自会知晓作词之人。那人志不在诗词,别想太多了。” 徐源长不是正式的道门中人,他不能说出去。 交情归交情,送上门的人才,焉能拱手相让给学宫? 听徐源长说过,与颜教谕也就是两颗石头的交易之情,今后能否见面,还不一定。 翌日清晨,徐源长背着竹箱从后门走进流云台,讲堂内闹哄哄的堪比菜市场,十八个道士神情激昂,大声热烈议论着“把酒问青天”,遥想“高处不胜寒”的仙气意境,述说着昨夜的痛快淋漓扬眉吐气。 一个个将诗词小道挂嘴边,纷纷猜测是何方高人所作? 徐源长放下竹箱,取出纸笔书籍,翻看一册游记,不参与道士们兴奋不可耐的共情。 碰得壁多了,自不会再去自找没趣。 有道士注意到角落里的身影,那般无动于衷,似乎道宫在中秋文会上头一回赢了学宫,事不关己,没有丝毫关心。 再联想到昨日张道长与散修旁听学员,布置禁制,单独谈了许久。 渐渐的,便有了些不一样的大胆猜测。 “徐源长,张道长请你去‘烟霞亭’,他在那边等你。” 一位道宫巡事站定后门处,招呼看书的徐源长。 徐源长忙收拾东西,背上竹箱快步出去。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请叫我幻仙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请叫我幻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请叫我幻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请叫我幻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