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兴复军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齐第一诸侯第七十章 兴复军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既然没有可以作为立身之基的营垒,那么这群泰山贼撤退的行为就能理解了,所以他们的失败是无可避免的。 说到底,他们就不是一支正经军队,仗着人多势众打打坞堡还行,遇到有战力的部曲就只能溃败,想要不被乱世的洪流吞没,就只能迅速成长起来。 可惜的是,他们在成长初期就遇到了杨宁。 “传令下去,大军不入坞堡,各部在城外安营扎寨。” 这趟出战本就是练兵,杨宁没有放过现成机会的道理,他把军官们叫过来,以眼前这群泰山贼为例,讲明了安营扎寨的重要性,随后就让他们去伐木立营。 将士们虽然疲惫,但士气高昂,行动倒也干脆。 先前打许家坞堡的泰山贼,大军是趁人之危攻其不备,今日这一战虽然也占了些战机上的便宜,但毕竟是野外交战,胜利之后大家都很受鼓舞,对杨宁的军令执行得不折不扣。 而因为这两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杨宁在众人心中的威望已然跟离开历城县时不同。 徐家在战事激烈之时,出于击破贼寇保护坞堡的需要,果断出兵配合杨宁所部作战,但在战事结束,见识到杨家军本来平平无奇,但在他们眼中已是非常可怖的战力后,不自觉又心惊起来。 杨家军三千之众,个顶个都是敢战之士能战之士,而坞堡战力加起来不到一千,且是连日作战后的疲惫之师,若是这时候杨宁有什么额外心思,他们就得面临驱虎吞狼的危险境地。 杨宁若是野心大杀心重,大可以趁他们还未回到坞堡时抢攻进去,捎带手灭了他们,再把事情推到泰山贼头上。 即便杨宁心思没有这么歹毒,只是携大胜之威向他们索要救命之恩的报酬,徐家岂不是也有家财尽失的风险? 直到杨家军有序打扫战场,并开始建立营寨,表露出没有进入坞堡的意图时,徐家才在大松一口气的同时,暗暗敬佩起杨宁的为人来。 “早就听说历城县杨家乃忠义名门,杨家四郎智勇兼备年少有为,如今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呐!” 徐家家主亲自来到杨宁面前致谢,说了好一番发自肺腑的夸赞之词。 杨宁没什么感觉只是微笑与之攀谈,一旁的张明成却听得连连撇嘴,心说杨宁的名声即便是传到祝阿县,那也一定是纨绔庸碌的坏名声,绝不会是什么智勇兼备。 徐家族长跟杨宁见面没多久,徐家人便将源源不断的劳军酒肉运出,并热情邀请众人进入坞堡休息,杨宁留下张明成指挥扎营,自己带了杨宗南、孙淮等人前去赴宴。 “如今世道不靖,既有胡人肆掠,又有流寇作乱,而朝廷官府无能为力,我们想要乱世求活,就只有自己建立强军,上御国敌下平贼兵,不知徐公可愿与我等齐心协力,共同保卫桑梓?” 席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宁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建议。 他的意思很直白:邀请徐家加入自己的阵营。 对于地方上的豪强势力,杨宁是能顺势兼并的就兼并,不好兼并的就拉拢,除了投靠胡人的必须攻灭,其他的则是能团结尽量团结。 核心宗旨就一个,最大可能调动郡县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己所用。 “此番若不是杨将军及时来救,徐家只怕是在劫难逃,杨将军说得没错,地方上若是没有一支强大的力量,那是无法应付胡人袭扰与贼寇劫掠的,即便初一能够幸存,十五也必然遭殃。 “覆巢之下无完卵,只要杨将军看得上徐家,徐家愿意就此听命于杨将军,一起护佑桑梓安宁!”徐家族长当场表态。 双方举杯畅饮,宾主尽欢。 次日,杨家军就地休整,而以徐家私兵为骨干,再补充一定数量的祝阿县青壮,杨宁建立起了自己麾下的第五个部,正式拥有了一个营的军队。 跟在许家坞堡时一样,一战之后大军马不停蹄地消化战斗经验,因为这一战是野战,规模不小过程丰富,可以说道的地方很多,军队能够得到的提升相应也更大。 与此同时,赏罚及时执行,军中官职再一次出现变动。 为免出现军官与部属互不熟悉带来的指挥混乱,军职提升与下降基本控制在原本部曲中,且除了个别情况变动幅度并不大。 “兵员够了,军队补足正式建立的最后一个缺口,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打出旗号了?” 在军帐中跟杨宁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张明成搓着手勉力按捺住激动之情,“你打算取个什么名号?叫不败军怎么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多威风多霸气!” 坐在将案后的杨宁瞥了张明成一眼,“你这么喜欢威风,怎么不干脆叫霸气军?” “霸气军?”张明成怔了一下,竟然露出一副颇为认可的神情,认认真真思考起来,“感觉不错,但还是有些怪,不如叫霸王军?” 杨宁没好气地道:“你是霸王还是我是霸王?” 张明成挠挠头,感觉有些不好意思:“我虽然勇猛,但想来比西楚霸王还是差了些,打出这个旗号多少有些妄自尊大,容易让人嫉妒,做人还是谦虚一些为好,不如叫猛虎军?” 看他这样子,竟然是想都没想,就觉得自己比杨宁要更勇猛更能打,压根儿没把杨宁往霸王那方面联系。 杨宁懒得跟张明成掰扯这些有的没的,一锤定音:“兴复军!” 这名字自然是驱逐胡虏,兴复汉家江山与社稷的意思。 眼下杨宁起兵的最大旗号是抗胡,取这个名字最为应景,最能吸引地方志士,而且比较好让东南朝廷接受,容易赢得士族门阀们的舆论支持。 杨宁虽然看不上东南朝廷与门阀世家,但眼下他还不能事事都不考虑朝廷的感受,毕竟接下来他是需要朝廷给予官职任命的。 大军没有在祝阿县久留,在杨桐带人过来接收县衙与民政后,杨宁把量地算民、分地屯田、照顾伤员的差事丢给对方,自己则带着大军回道向北,进剿下一股泰山贼,把地盘向新地域扩张。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齐第一诸侯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齐第一诸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齐第一诸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齐第一诸侯》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