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烧烤店三巨头,互联网六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华娱:从代写情书开始第170章:烧烤店三巨头,互联网六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这两年啊,有位叫计鸿的新人导演非常火爆,年纪轻轻就刷新了国内电影票房的历史记录。”

“听说最近还要拍一部讲东北故事的片子,特地来咱们莲花乡站……”

台上的朱君念着台词儿,坐在沙发上的杨椿玲就大声招呼着起来。

“丫头!快过来,到计鸿的小品了!”

今年这春晚节目单一公布,在网络上掀起了些许波浪。

大部分都是一些熟悉的老面孔,唯有新添进来的计鸿倒是显得有些突兀。

“唔,来了来了!”

一旁的杨小林皱皱眉头,对于自己老婆这个说法不是很满意。

“什么叫计鸿的小品,那是赵苯山的小品。”

杨椿玲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儿,“那不都一样吗?”

杨椿玲夫妻俩也是如此的,靠在沙发上哈哈笑着,聚精会神的盯着电视。

“孩子这一辈子跟爸妈不亲,就跟她那小学老师亲。小学老师临走把他哭完了,快,认老师。”

心情愉悦。

计鸿竖起大拇指来,“小伙子,精辟。”

“不了,我这一晚上没敢喝水,你要是抽烟我陪一根去。”

自己要是往那一坐,以他妈的性格估计又得叨咕起来自己跟计导进展如何了。

“人这一生其实可短暂了,有时一想跟睡觉是一样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嚎~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嚎~”

“艾玛,管谁叫姑娘呢,人家是纯爷们儿。”

“……我说姑娘啊,这顿饭对我非常重要。”

要说心里一点儿都不紧张那是瞎说。

“我都说了这是赵苯山的小品,你老惦记着计鸿干什么。”

鸭蛋儿见状连忙纠正,“爷爷你念反了,那叫苏格兰情调。”

“老弟,上个厕所去不?”

“怎么啦?咱闺女明年也该毕业了,有些事不得提前准备准备啊。”

整个小品流程23分钟左右,最终在赵苯山的“其实我老师也姓计”的话中收尾。

刚赶过来的杨蜜正要坐下,一听到他爸妈的议论,瞬间就没心思了。脚步一停,端着半盘饺子就留在了客厅的拐角处。

“哈哈,我是姓计。”

下了台,小沈羊高兴的合不拢嘴,他这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不出意外的话,等春晚结束,他就该爆火了。

“这毕了业就是步入社会了,身边没个人给她撑腰能行嘛?”

几人正说话的功夫,西装皮鞋的计鸿登场。

自己虽然在圈里混了也有些年头,不过他一个幕后人员登台演出还真是头一遭。

他这儿刚灌了个水饱,一歪头,发现身边的鸭蛋儿一脸思索之色。

一见到计鸿,小沈羊瞬间激动起来,“哎呀,哎呀,你别动!你不是那谁吗?”

前面这几段台词平均三两句就有一句包袱,不知有多少人在电视机面前笑得合不拢嘴。

赵苯山的小品还是一如既往的老味道,开头两句话就是一个包袱,惹的大伙哈哈大笑。

“这怎么一样了?你能说大伙是冲着计鸿去的?那都是冲着赵苯山去的。”

赵苯山也满意的很,小品演的一点儿毛病没有,而且他这俩徒弟的曝光也都拉满了。

“到了!”

她正要去坐到沙发上,只听杨椿玲忽然开口,“这怎么还没见到计鸿出场呢?”

站在拐角处的杨蜜见状,估摸着他俩这会儿应该是没多余的精力再追问自己跟计导的关系了。

一听这话题又扯到自己身上来了,杨蜜往前挪动的脚步一顿,默默退回去。

“哈哈,那算了。”

身上挂着一串大蒜的赵苯山,念着饭店的名字,“这就是铁岭最贵的一家饭店,那不…苏格兰调情。”

得了,自己还是拿点儿醋去吧。

“……洪湖水浪打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把我爹拍在沙滩上!”

“精辟啥啊,他那是屁精!”

整体流程有惊无险,算是圆满完成节目。

“毛毛,琢磨啥呢?”

“我琢磨琢磨啊……别说!你是内個内个,张亿谋!哦不对,陈楷歌?不是,计鸿!你是计老师吗?”

“到了!”

赵苯山和小沈羊去了厕所,计鸿则是留在后台“咕咚咕咚”一口气灌了大半瓶水。

“噢,没,没啥。”

人呐,就是有好奇心。

越是藏着掖着,就越是想刨根问题。

“嗐,我还能往外瞎传是怎么着,伱直说呗,我帮你参谋参谋?”

话说到这份儿上,鸭蛋儿也不好再拒绝,于是犹豫着开口。

“计老师,你说我师傅当时为啥让我坐你他腿上呢?咱排练的时候也没这句台词儿啊。”

介绍鸭蛋儿的时候赵苯山忽然开口来了一句,“来,孩子,坐我腿上”。

原本排练的时候是没这句的,所以当时鸭蛋儿也是愣了片刻才过去。

当然,坐下的时候鸭蛋儿脸色也不是太自然。

她今年也20多了,哪怕是按照小品里的年龄算算,那也是个成年的大姑娘。

坐师傅大腿上……自己也不是什么七八岁的小孩儿,这是不是有点儿……

见鸭蛋儿是在琢磨这个,计鸿笑着摇摇头。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琢磨不明白啊。”

“你以为你师傅为啥要让你跟小沈羊上这个节目,目的不就是捧你俩吗?”

这话说的鸭蛋儿直摸不着头脑,“那咋的,我坐我师傅腿上就是捧我?”

估计这姑娘也是头一遭上电视,对镜头这个词汇没什么概念,于是计鸿耐心解释着。

“当时那个画面你在最边上,到时候镜头一切,可能就把你剪出去了,让你坐他腿上来,那是为了增加你的曝光率。”

让计鸿这么一说,鸭蛋儿这才恍然大悟,耳根子都有些发红。

“哎呀妈,这事儿整的,我这,我还误会我师傅了。”

“那你以为你师傅为啥让你坐他腿上?”

这个话题再说就有些大不韪了。

计鸿敢聊,她可不敢说,匆匆道了句谢就赶紧开溜了。

“内啥,计老师,您憋把这事儿告诉我师傅行不。”

“哈哈,放心吧,我肯定不说。”

“谢谢计老师。”

说完,鸭蛋儿就溜走了。

这姑娘是真有点儿楞头磕脑的。

一开始她还打算直接正坐在赵苯山两腿上,当时一旁的计鸿清楚看到赵苯山眼皮子猛跳一下,然后把这姑娘挪到自己右腿上侧坐着。

要是真直接坐他两腿中间,明天《不差钱》这个小品都得从春晚重播里面消失。

计鸿等到今晚的《难忘今宵》结束,随后看着下台那一大帮子人,准确无误的找到了一个大鼻子。

“程龙老师!”

听到身后有人招呼,程龙探头一看,喔哟,是那个鬼才导演计鸿。

计鸿乐呵呵的迎上去打了个招呼,“程龙老师,您好啊。”

“哈哈,计导太客气了,叫我龙哥就成。”

程龙笑眯眯的,面色和蔼可亲,“计导找我有事儿?”

“噢,是这样,龙哥能不能帮我签个名?”

程龙颇为爽快的点点头,“当然可以啊。”

这是个在娱乐圈里活明白了的男人,“兄弟能帮我前进,女人能帮我什么”,“工作和女人是要分开的”……

计鸿这种才华横溢的导演,20出头的年纪就能拍出《我不是潘金莲》这种片子来,少说还有30年的发展期。

他未必不能拍出一部比现在更强的片子。

自然而然的,程龙就把他归类到“兄弟”一栏里。

虽然两人还不认识——等签完名一起去喝一杯就好了嘛,说不定以后就有合作的机会呢。

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来纸笔,程龙问道:“计导要写什么?”

“就写祝计兴国鼠年大吉吧。”

“计兴国?”

看着程龙疑惑的眼神儿,计鸿笑了笑,“我爸,您的老粉丝了。”

“看到今年的春晚节目单有您,这就急着给我发消息,问我能不能要一份儿您的签名。”

“哈哈,明白明白。”

程龙不在多说,拿起马克笔“唰唰”就是龙飞凤舞的大字写上。

“多谢龙哥。”

把纸笔放到一旁,程龙笑眯眯的问道:“计导,一起去喝一杯?”

“嘿,这事儿整的,我还跟赵苯山老师还约好了一会儿去整一杯呢。”

想了又想,计鸿试探性的问道:“龙哥要不一块儿?”

虽然在他印象里,赵苯山和程龙这两个人搭不上关系,不过这也变相说明两人之间没有矛盾嘛。

程龙一听计鸿一会儿还要和赵苯山喝一杯,笑呵呵的点着头,“好啊,我也好久没和老赵一起喝一杯了。”

嚯,听这意思,他跟赵苯山是老相识了啊。

“龙哥跟赵老哥认识啊?”

“当然认识啊,他这《不差钱》的剧本,最开始可是找的我。”

“哟,里面还有这档子事儿,那我可以让赵老哥跟我好好说道说道了。”

这时候同样刚合唱完《难忘今宵》的赵苯山正四处寻找计鸿,脑袋左右一探,就瞧见了他正跟程龙唠嗑。

“老弟,大哥。”

赵苯山招呼了一嗓子,随后就乐呵呵地迎了上去。

这老弟肯定是在喊自己,可听到他也管程龙叫大哥,心里总感觉有些别扭。

不过再一细琢磨,这大哥喊的倒也没差。

程龙是54年的,赵苯山是57年,要算起来,程龙还真当得上是一句大哥。

只不过自己潜意识里,总是赵苯山要比程龙岁数更大一些。

可能是赵苯山有些显老的原因吧。

正如程龙所说,他和赵苯山也是老相识了,几人见面之后打了个招呼,随后就一同离开央视1号厅,找了家烧烤店撸串儿去了。

至于本来还想带着一块去的小沈羊和鸭蛋儿,就让他俩先回去了。

大人说话,小孩儿不好在场。

饭桌上谈事在哪儿都行得通,几人酒过三巡,这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脸色微醺的计鸿想起在1号厅里程龙说的那件事,于是好奇问道:“老哥,龙哥跟我说,这《不差钱》你还找过他,真的假的?”

左手啤酒杯,右手羊肉串,嘴里还叼根烟的赵苯山笑着点点头,“可不是呗,那还能有假?”

《不差钱》这小品用的都是新人,而且又没有宋单单这个老搭档。赵苯山怕撑不起来台子,所以本来是打算请程龙来出演一个角色的。

可是程龙这个角色吧,台词又不多,就几句话。

赵苯山觉得让程龙这么大一个腕儿来给他客串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就说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拒绝了程龙,他本来是想让老毕来帮自己撑台面的,但是途中又赶上计鸿这档子事儿,欠他个人情,干脆就用不差钱给还上得了。

反正《不差钱》这剧本也不差,他也有自信,一个人能把这台子给撑起来。

不过这种话也就是他们私底下敢说了,要是当着外人的面肯定是不能谈。

计鸿笑着摇摇头,竖起一根大拇指,“老哥,你这魄力,真没别人了。”

抿着啤酒的程龙见他俩一口一个老哥老弟,于是也好奇起来,问了问他俩是怎么认识的。

随后计鸿把他俩在曼谷的遭遇一说,程龙一脸的惊讶。

“…我今天算是见识到什么叫缘分了。”

“可不是呗。”赵苯山脸上这个酒红已经快要蔓延到脖颈,“咱仨今儿能从一块儿喝酒,那也是缘分。”

“对了,老赵,那个《白日焰火》的本子到底有多好?弄的你要给计导还人情啊?”

刚刚听计鸿说他和赵苯山在曼谷的那段遭遇,除了让他自己警醒了一下的疲劳过度,最让他好奇的就是赵苯山主动还人情的剧本,《白日焰火》。

在后台听《不差钱》这个小品的时候,他也听到过好几次《白日焰火》这个片名。

“这咋说呢…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啊。”计鸿摩挲着下巴,“要不看看?我带着电脑呢。”

话是跟程龙说的,不过眼睛却看着赵苯山。

赵苯山没多寻思,点了点头,“看呗。”

随后惊鸿从随身携带的双肩包里拿出电脑摆到桌子上,给程龙看了看《白日焰火》这份剧本。

程龙连忙戴上眼镜,接过计鸿手中的电脑随后一字一句认真研读。

一个能把片子拍到入围国内三金的导演的剧本,他还真得仔细看看。

本来程龙只是想看前几场,结果这一看停不下来了,愣是把整个剧本全部看完,一旁的计鸿和赵苯山唠嗑唠了半个多小时。

这片子不错啊,是奔着拿奖去的。

摘下眼镜,程龙揉了揉眼睛。

不过他在看向计鸿的眼神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一个20出头的小年轻,他从哪里来的这些体验?

这剧本的时代味很浓啊。

“这个《白日焰火》,是计导要拍的新片子吗?这是奔着拿奖去的啊。”

叼着烟的计鸿摇摇头“这本子是我给老哥写的,靠《我不是潘金莲》拿几个奖项巩固一下地位就够了,我新片子还是要以票房为主。”

程龙有些惊讶,“计导这是已经有想法了?”

计鸿思衬着点点头,“有点苗头,想拍一部动作片。”

“哈哈,动作片可得找个好演员啊。”程龙半是认真半开玩笑的看着计鸿,“不如我来演怎么样?”

嗯?

计鸿定定看着程龙。

这好像不是单纯开玩笑啊。

不过似乎也不是很认真。

于是计鸿也半玩笑半认真的回道:“如果龙哥要演的话,那我新片子的剧本就要改一改了。”

“哦?怎么个改法?”

“走向国外。怎么着也得赚这帮老外一两个亿的票房吧?”

成龙笑指着计鸿,把杯中的啤酒一饮而尽。

“计导,你这是在勾引我啊。”

“我光勾引也没用啊,那得看龙哥你上不上钩咯。”

这话说完,程龙沉默半晌,又笑起来。

“好啊,那我就等计老弟新片子的剧本了。”

“如果真是一部超棒超棒的动作片,我不要片酬出演都可以噢。”

“哈哈哈,龙哥,现在可是你在勾引我了!”

几人又顺着计鸿这所谓的新动作片聊了几句,喝完最后一箱啤酒,三人就各自告别离去了。

至于饭桌上这些话谁放在了心上,那就不得而知了。

1月26号,2009年年晚会的总收视出炉,高率达34.82%,比2008年提高2.43个百分点。

其中讨论热度最高的就是刘千的魔术——这也正常,每年他的近景魔术都让人为之惊叹。

其次就是赵苯山的小品《不差钱》。

然而大部分网友讨论的不是《不差钱》这小品的内容,而是这部剧中所提到的计鸿的新片,《白日焰火》。

“计鸿我倒是听说过,拍一部片子上一次新闻。不过《白日焰火》是他哪部片子?我怎么没印象?”

“他不是有部新片的要上映了,那个在泰国拍的,不会就是这部片子吧?”

“哥们儿你搞笑呢,东北故事跑泰国拍去,你觉得合理吗?”

虽然小品中对于《白日焰火》这部片子没提过几次,不过观众显然对这部片子好奇心颇高。

就连不少媒体也跟风发文:计鸿新片《白日焰火》,东北故事在泰国拍摄!

这事儿可把赵苯山给逗的够呛,和计鸿打电话的时候调侃道他们这是做了一场大宣发。

“老弟呀,你瞅瞅,就那个《白日焰火》,好家伙,我上百度一搜,出来好几页——现在这片儿除了个片名,别的还啥都没有呢。”

“在春晚上搞宣传,估计咱们这也是头一遭了。”

话是这样说,不过计鸿还是认真劝道:“老哥啊,《白日焰火》这片子,我建议你是等两年再弄。”

“咱是取了个巧,除了咱俩,没第3个人知道剧本内容是啥了。”

“这要是借着春晚的噱头把片子弄出来,到时候一看,好家伙,又是分尸又是时代变迁的,明年咱俩就得让广电给拉黑了。”

“我懂我懂,这就是跟你一说。”

挂了电话,计鸿从办公室刷着博客,继续翻着关于《不差钱》的评论。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他登上大荧幕的处女作了。尽管他的主业是导演,可他还是挺好奇观众如何看待他的演技。

一遍遍的刷新,看了一条有一条,没一个质疑他演技的。反而是翻到了一个名叫魏明仑的评论家对《不差钱》的评价。

他说这个小品矫揉造作,一点都不符合现实逻辑。一个第一梯队的领导凭什么会去一个犄角旮旯的小地方招演员?

其次就是故事性不高,只是为了捧自己两个徒弟一类的话。

不符合逻辑吗?

计鸿倒是不觉得,毕竟赵苯山当初不就是这样上的春晚。

计鸿往评论区里翻,这条帖子下面第1条就是赵苯山本人的回复,已经有了3万多的点赞,被顶到了最前面。

“魏老师身为著名评论家,批评我这小品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了。”

下面就是一堆应和赵苯山的吃瓜网友了。

略过这条帖子,计鸿继续往下翻,就在他打算收拾一下打道回府回老家的时候,眼睛忽然一亮。

瞧见一条挂着“批评《不差钱》”为标题的博文。

然而再仔细一看内容,眼皮子就是猛的一跳。

发这条帖子的人是著名性学家李银合,认为赵苯山在小品中提到的屁精是在侮辱同性群体。

李银合这个人几乎还是有印象的,靠着他的小姐无罪论一路高歌,斩获大批粉丝。

从01年开始就一直在提倡什么小姐合法化,同性结婚合法化等等东西。

对于王晓波老师,计鸿是尊重的,但是对于他这位遗孀,计鸿着实是不怎么能认可了。

这条博文的第1条回复也是赵苯山本人,表示自己无意得罪这种少数群体,屁精只是东北的方言,创作该小品的时候没有考虑过这些东西。

要说魏明仑那个批评的帖子还是有迹可循,这条认为屁精是在侮辱少数群体那就纯粹是往人脸上扔屎了。

更别提这个帖子里还把自己和崔楷等三位编剧一块儿明里暗里的讽刺了一遍。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种跳脸行为要是不管,以后谁都想往自己脸上跳一把了。

计鸿二话不说,当即叫来自己助理,用他的手机号注册了一个小号,把名字改成张东鹏。

至于为什么要开小号,怎么说他也是个公众人物,有些话别人能说,他可不能说。

“张东鹏:典,经典,太典了,全世界都得围着你们这群人转是吧?自我感觉是不是有点太良好了?”

发完评论,计鸿点上一根烟。

对人不对事儿,他对那些少数群体没什么看法,只不过是用于攻击的一种手段。

自己的评论刚发出去没两秒就收到了回复。

“李银合:并非是把自己当做世界中心,只是希望这几位编剧也要考虑一下少数群体[抱拳]”

“张东鹏:太孝了,简直是哄堂大孝,他们是你爹吗?”

这次没等原主回话,已经有粉丝开始抱打不平了。

“真恶心啊,我最膈应你这种无理取闹的人了,真让人作呕。”

这就急了?

现在这从网上冲浪的人不太行啊。

“张东鹏:急急急,好急,你是急急国王吗?”

“屁精这个词是东北人专属的吗?还说别人急我看是你急。”

“张东鹏:给我整乐了[笑死][笑死][笑死]”

估计对面是头回发现表情包还有这么强的攻击性,计鸿抽了半根烟才等到又一位的回复。

“你这种人真的讨厌啊,为别人考虑一下有问题吗?”

“张东鹏:难绷,真绷不住了,理亏就老老实实闭嘴,别给舔着脸硬蹭赵苯山的热度了。”

“李老师别跟这种人纠缠了,走法律途径吧!”

“张东鹏:赢了[笑死]赢赢赢,全让你赢完了,我这就去自首[大哭]”

这条消息发完,计鸿久久没有等待回复。

试着一点,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了。

“切,就这点儿心理承受能力,还来互联网冲浪。”

计鸿淡然点上一根香烟,眼中颇为唏嘘。

想当初他在网上上跟人对骂十骂九败,没想到在09年居然打遍互联网无敌手。

如果不是歌还没问世,计鸿是真想放一首《无敌》。

沉淀了20年的君子六艺,放到09年谁扛得住啊。

远在横店的一家剧组,扛着摄像机的张东鹏忽然不间断的连着打了两个喷嚏。

他揉了揉鼻子,心里琢磨起来。

一想二骂三念叨,谁他娘的骂我呢……

嗯……应该是我爸妈吧,毕竟我这大过年的也没回去。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华娱:从代写情书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华娱:从代写情书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华娱:从代写情书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华娱:从代写情书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