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二半吊子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石竹花第三十五章 二半吊子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1 三奎的地下生意在稳步地进行着。 日子似乎还是那个日出东方月落西的日子 ,但变化了的却是当事人的心情与精神。 因为总是起五更爬半夜,暗里行事,三奎变得如同老鼠那样,成了属阴的动物——白天无精打采,老是犯困。一到晚上却就来了精神。 至于他在这其间的忙碌与辛苦,那是自不待言。 人也不可避免地就是变得有些形容消瘦。 不过,人逢喜事精神爽。看到自己的辛劳付出得以回报,三奎感到高兴。也深觉值得。 而心情的变化,无疑便会给他带来精神上的不同——自从开始了“地下工作”,他“累并快乐着”,人比以前反倒更显得精神抖擞。 那笑容也似乎生动、灿烂了许多。话也爱说的多了······ 大奎呢?当第一次接过三奎交给他的生意报酬时,他的手——连同他的心,不由得都有点哆嗦了。 因为他深知自己接过来的,不仅仅是一点钱,而是弟弟三奎一片心血付出的代价······ 是啊,为了这个家,为了替他这个做大哥的分忧解难,弟弟不遗余力地去辛劳奔波,为此他怎能不感觉激动与心疼呢? 与此同时,他也由不得还感到了一种愧歉与不安······ 对大奎来说,他看着三奎的生意尽管做的似乎很顺利,可他心中那种老也挥之不去的担忧,让他总不免寝食难安。 这也就促使得他不时地便对三奎多有提醒与叮嘱,让他千万多加小心。 有时,他也真想跟三奎一块去帮把手,哪怕就是走一趟做个伴也好。只是三奎一概拒绝,不愿劳累他。 虽则如此,但他也不会就这么安然地呆在家里。 每次一当三奎晚上出门去上路,他即使待在床上,也总是无法入睡,非得等到三奎回了家来他才能心安。 有时,一当见三奎迟迟未归,他忍不住就会披衣出门,悄悄到村头去迎迎看。 见不到人影,他便会蹲身在村头抽烟等待着。或者干脆迎出去一段路······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此长兄情怀,又当如何评说?! 2 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三奎的生意做得平安无事,大奎的心里有时也不免就觉得:兴许也真是上苍开眼,垂怜他们这一家。 直到有一天,当三奎的整夜未归搅弄得他一夜不曾合眼,心急火燎之下,他正想叫上张来顺,让来顺跟他去一趟姨姨家看看情况。就在这时,公社派出所的一辆三轮摩托的找上门来,这让他登时就是直眉楞眼,如坠冰窟! 一个可怕的意识,一下子便闪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坏了!” 的确,三奎出事了。 原来,昨天晚上,三奎又从二舅那里弄了两桶花生油,想运到张来顺姨姨那边去。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当他用手推车推着油快到了来顺姨姨那村的村头时,却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黑暗中呼啦啦出现的一群人拦住了他的去路,气势如临大敌! 那是公社工商所和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他们是联合行动。 什么情况? 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吗? 不是。他们是有备而来,针对的就是他张三奎! 事情的起因是有人举报。 是谁人这么缺德?真要是嘴贱发痒,干脆自己找个墙角磨一磨去!何必如此! 但事实上,鸟惊有人行,事出必有因。情况远不是嘴贱毛长那么简单。 唉,说来也真算得是祸起萧墙——祸根就出在张来顺姨姨的这一头。 3 话说在张来顺姨姨的这个村子里,有一对五十多岁、在村里相当闻名的夫妻组合; 男人外号“二半吊子”,女人则是人称“雁过拔毛”。 先说这“二半吊子”。 人们之所以给他起了这么个外号,指的不是别的,是说他虽然貌似瞎子,但他其实并非完全失明,而是有一只眼睛还残存着那么一点视力。只是一般外人并不了解知晓,从表面上也根本看不出来罢了。故而人们称之为二半吊子。 但是,他本人一向却是以瞎子自居,平常里手提一面小小的堂锣四乡游走,靠着给人家打卦算命的这套坟前烧报纸——糊弄鬼的伎俩来维持营生。 正是由于他还残存着一点视力,有人就曾经注意到:当他独自走在无人的地方时,他把手里的那根竹竿往肩头一扛,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将起来,看那步伐也并不比正常人慢多少! 只是走到有人之处时,他这才将手里的竹竿在地上戳戳点点、试试探探地往前走路,仿佛真是眼睛看不见似的。 也正是因为他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瞎子,这不,有一年竟就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意外之中而又不意外的事情—— 话说是在一个盛夏时节。 一天,这二半吊子游走到了一个村里。 堂锣一响,买卖开张。 因为有妇女想为儿婚女嫁的事情打卦算命,又顾忌到如今社会上正反对这些封建迷信,称之为牛鬼蛇神,于是他便被人领到了家里去。 另有一些想打卦、或是凑热闹的女人,也都稀里呼隆跟了过去。 当时,围着看他打卦算命的妇女几乎都是至少四十多岁以上的女人。 提及这个年龄段的女人,熟悉乡情的人们可能都会知道,女人家一旦到了这年纪上,以前她们各自身上所具有着的那份大姑娘小媳妇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矜持劲,差不多早都消褪无余了。 取而代之的,往往就是举止随意,说话粗声亮嗓,甚至生冷不忌——要是哪个“嘴欠”的男人想跟她们这个“层次”的妇女来动荤腥味,那可就得奉劝上一句: 还是小心为妙!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她们,正所谓腰里别着扑克牌——谁来跟谁来。绝不含糊! 怕者何来?! 甚至,当她们一个情绪“疯张”起来刹不住车,像破锅里炒屁似的一个起哄,那么,你的裤子没准转眼间便会飞到门楼顶上晒日头去了——管你是什么大伯头子叔公公! 再者,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要是几个对脾对味的女人一凑堆,私底里一个满嘴里疯跑舌头——姑奶奶!你就听吧:葱花油盐一勺烩,随便就来! 真像东北人的那话——可劲造! 正因如此,眼下这些看二半吊子打卦算命的女人们,本来天气就热得厉害。加之人多围坐一起,更是容易害热。 这不,有的妇女实在热极了,干脆也就解开衣扣来凉快——谅他二半吊子这么一个瞎子反正也不会看得见。 特别是坐在他正对面的那位胖大婶,哈哈,就差还没光膀子了,胸前的那一对“白面口袋”在他的眼前算是暴露无遗了! 而他趁此良机,反正不看白不看,也就不免大饱起眼福来。 尽管面上他是声色不动,白眼珠子瓷瓷棱棱的乱翻动,真像是瞎子一个,可他心里却是美不滋的,那叫一个爽! 按说,照此情形下去,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他今天应该是既能挣到钱,也能过足了眼瘾,可谓是拉屎扒地瓜——一举两得。 但谁能料想,得意忘形的他,一个不经意间做出的、似乎并不起眼的小小“善举”,却转瞬间导致了他身败名裂,惨遭不幸! 那是在一个打卦算命的休息空档,坐在他旁边的一个正在衲鞋底子的妇女,本来放在腿上的针锥,一不小心滚落到了地上。 当时,这事被他看在了眼里,纯粹是一时兴起,他竟然想要“助人为乐”! 于是,不等那妇女伸手去捡,他居然抢先一伸手,将那掉在地上的针锥,一把就给拾了起来! 我去!这下事情可不就包子破了皮——露馅了吗?你他娘的真是脑子进水了不成! 再看那些妇女们,糟了!她们一见此情,一下也就意识到了什么,霎时大伙便气上心头火上房。 急了眼的这群妇女同志们,好似蜂窝里被人猛地捅了一棍,更像是烧红的铁锅里“唰”地泼上了一瓢凉水,一下子可就群情激愤了起来。 大伙同仇敌忾,二话不讲,动手拧的,下手撕的,针锥攮的,动剪子铰的,甚至抓起那小堂锣拍打的——齐刷刷都冲这二半吊子招呼上了! 如此之下,刚才还被人们一口一声“先生”尊称着的这二半吊子,转眼之间可就由“先生”变成了“先死”——被一群号称“半边天”的女人收拾得鳞伤遍体,几无完肤。 实在招架不住,这疼得急了眼的二半吊子,也就顾不得大小辈分了,直接就喊了娘! 喊娘也不行! 那群快意恩仇的女人们一时仍是气恨难平,不依不饶。 尤其是那位上半身被这二半吊子一览无余的胖大婶,她觉得自己反正已经是“已经”了,索性也就一不做二不休,搬到葫芦洒了油——把裤子往下一褪,屁股一撅,兜头就给这二半吊子来了一个“飞流直下三千尺”······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石竹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石竹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石竹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石竹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