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名士风度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晋末天下第十二章 名士风度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当一个人在江湖上的地位足够大,仅凭姓氏便会很有分量。 所以尽管这位秘闻堂的宫长老此番带来的随从大多都不知道他的真名,也依旧显得毕恭毕敬,丝毫不敢怠慢。 一眼望去,就能分辨出谁是大鱼,谁是小虾。 哪个声威显赫,哪个泛泛无名,也是瞬间就能判断出来的事情。 不知为何,王徽之有些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但秦行云已习惯。 宫长老同样习惯。 当谈判的双方都已沉浸在特定的氛围之中,无论是要虚与委蛇,还是开门见山,自然都不是王徽之一个后来者所能左右的。 戴着铁面具的秦行云很快用目光示意王徽之在其左侧的一处空位落座。 王徽之欣然接受。 紧接着慕容浅站在了他的旁边。 虽然她的表情依旧是很不情愿,可从站位上看,此刻她确实有些像他的随从。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王徽之忍不住笑了笑。 但他还是尽量遵守着之前的约定,没有贸然开口说话。 一阵寂静之后,倒是秘闻堂的宫长老率先开口:“铁面先生的人脉果然广阔,连王子猷这样的名士都能请来,若非你心系江湖,朝堂之上定然早就有你的一席之地了。” “我能请动他,自然是因为他自己也想来,否则这便不是邀请,而是胁迫。” 铁质面具之下,秦行云的嘴角依旧带着微笑,但其此刻发出的声音已与少年人的声线没有半分关系,乃是大多数历经岁月沧桑的中年男子才能够发出的浑厚沉闷之声。 整体的浑厚之余,还夹杂着一丝仿佛受了风寒的沙哑感。 王徽之越听越觉得这阵声音跟方才在密室内隔着石门对慕容浅发出质问的声音很像。 但身处这个环境,他也来不及多问和细想。 因为不管哪一种才是秦行云的真实声线,此时此刻,占据绝对主场优势的始终是秦行云,而不是他。 “有道理。” 顺着秦行云的话思考了片刻,宫长老不禁笑了笑,目光逐渐落在王徽之的身上:“令尊有惊世之才,享有书圣美誉,在我看来,应属近百年文坛风流人物之最!只可惜天公素来不作美,当年他会宴宾客,撰写《兰亭集序》之时,我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压根没有资格接受邀请。如今我虽未居庙堂之高,但好歹也在江湖上打拼出了一点名声,却依旧难以与其相见。阴阳两隔,真是叫人感慨万千……” 闻言,王徽之忍不住皱了皱眉。 这位宫长老的话看似是在夸赞他父亲,但他仔细一琢磨,就总觉得里面藏着些弦外之音。 甚至他有一种感觉,眼前的秘闻堂长老似乎还在为当年没有受到名士聚会的邀请而耿耿于怀。 “家父仙游,已是多年前的事了,长老不必如此。况且庙堂与江湖,本就有很大的隔阂,家父纵然健在,也不见得能与长老你志趣相投,人世间的某些事情,原本就是不能强求的。” “这……” 宫长老顿时愣住。 同一时刻,他带来的几名随从也是面有异色,浑然没有想到王徽之会说出这么一番看似客气实则带有机锋的话。 “王公子快人快语,自有名士风度,宫长老何必因此愣神?” 倒是秦行云的话让宫长老如梦初醒,脸上再度恢复了笑容:“呵呵,也对,名士嘛,为人处世自然是不一样的。” “实不相瞒,今日我邀宫长老于此地商谈,正是为了探寻另一位名士的下落。” 秦行云明显不想在这方面进行过多的弯弯绕绕,很快提到了关键之处。 宫长老目光虚眯,心中已有几分猜测,但还是象征性地问了一句:“不知铁面先生要打听的是哪一位名士的下落?” “此人姓许名迈,丹阳人氏,教派虽然不明,却天赋异禀,听说一身道术早已通玄,能够活死人肉白骨,化腐朽为神奇!秘闻堂的总部虽在建康,分支却是遍布大江南北,不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位许道长吧?” “果然是他。” 宫长老心中一凛,表面却是不动声色,甚至还故作谦虚地说道:“秘闻堂的势力分布确实错综复杂,但也没有到天罗地网,无孔不入的程度,既是如此,便难免有所疏忽。况且铁面先生若真有要事在身,非见许道长一面不可,也是问错了人,找错了时机。” 秦行云立刻反问道:“此话怎讲?” “许道长的教派虽然不明,但他与五斗米道的领袖杜子恭私下里是至交好友,两人时常约在一起钻研道术……” 说到一半,宫长老的目光忽然又落在王徽之的身上:“王公子,说起来,杜子恭与令尊亦颇有渊源,当年令尊身体抱恙之时,也曾遍寻名医诊治,可收效甚微,直至杜子恭主动登门拜访,令尊病情方才有所好转,对吧?” 王徽之点了点头:“是有这么一件事,当时还是我七弟带他入的大厅,但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至于杜先生本人,我也听说他早在几年前就主动辞去了五斗米道领袖的身份,将位子传给了徒弟孙泰,自己外出远游,之后就不知所踪。”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宫长老的黑眸之中忽然闪烁起一阵颇为怪异的神采:“与许迈私交甚密,并且同样怀有通玄道术的杜子恭都在几年前不知所踪了,连偌大的五斗米道都能放下不管,若非是为了闭关潜修,便是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半神半仙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凡夫俗子还是不要主动招惹的为好。” 王徽之陷入沉思。 秦行云则是突然接过话茬:“我只寻许迈,不寻杜子恭,所以杜子恭究竟还是不是五斗米道的领袖,又是否继续活跃在人前,都跟我没有关系。纵然是亲兄弟,亦不可能形影不离,他们两人互为道友,也总有各自修行的时候。倘若现如今秘闻堂的情报网连将他们二人分离开来,单独审视都做不到,岂非名不副实?” 宫长老叹息一声,道:“人力本就有限,秘闻堂若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朝廷怕是早就不留余力地出手剿灭了!怎么可能有机会发展到现在的庞大规模?倘若杜子恭还有消息,顺藤摸瓜找到许迈绝非难事,如今二人皆是下落不明,不知生死,想要寻觅他们的踪迹,跟大海捞针又有什么两样?” “听宫长老此言,似是觉得我在难为你?” “宫某绝无此意,只是铁面先生为盐帮打拼多年,依旧是特立独行,十步之内,从未超过三个随从,足可见志气高远,不喜繁华喧闹,对这动用万千人力寻找一人之事,有些错误的判断……其实也很正常。” “那倒成我的不是了。” 秦行云笑了笑,并未因此动怒,反倒突然感慨起来:“我本想与秘闻堂再度合作,拿出至宝换取消息,谁曾想宫长老不仅百般推脱,还觉得我是在故意刁难,既然如此,《兰亭集序》和《快雪时晴帖》这两样宝物,我也只能拱手送给其他人了。” 话音稍落,秦行云就作势起身。 在他有所动作的刹那,宫长老和他身边的几位得力随从直接懵了。 至于王徽之与慕容浅,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俨然进入了一头雾水的状态。 尤其是王徽之。 《兰亭集序》和《快雪时晴帖》都是他父亲王羲之所作,就算没有书圣之名的加持,仅看内容本身,都是一等一的奇珍异宝,说句价值连城毫不过分! 王羲之纵然作古,可名声依旧响亮,那两样东西仍然可以说是整个琅琊王氏的镇族之宝! 多少王公贵族,文人墨客登门相求,都被他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堵了回去。 秦行云究竟是吃了什么药性猛烈的丹药,居然敢堂而皇之地用《兰亭集序》和《快雪时晴帖》来作为与秘闻堂换取消息所用的筹码? 关键是这之前秦行云一点都没跟王徽之商议过啊! 惊怒之下,王徽之本想要拍桌而起。 但他一想到自己的功力毕竟不足以一掌将实心的木桌震得四分五裂,反而有可能直接反过来把自己的掌心震得红肿,顿时就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等他再次思考的时候,居然又鬼使神差般地冷静了下来。 “我是有狂放之名,可秦兄弟并不像是什么不知轻重的孟浪之人啊!看他那副运筹帷幄,底气十足的样子,莫非是打算用这两样宝贝诈一下秘闻堂的人?特意请我过来,为的就是这一手,好增添他那番话的可信度?” 也就是在他冷静分析的时候,宫长老的双眼已经开始迸发出贪婪的光芒:“铁面先生方才说的话可是真的?” 秦行云道:“书圣王羲之的亲儿子都在这里,宫长老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呵呵,话虽如此,人在江湖,多些心眼总是好的。” 宫长老贪心虽起,可毕竟不是什么傻子,很快看向王徽之:“王公子,噢……不……子猷兄,我不是不相信你啊!只是这《兰亭集序》和《快雪时晴帖》的分量太过惊人,单独拿出来一样都能让人抢的头破血流,你究竟是受了什么刺激,居然敢一股脑地全部拿出来当作交易筹码?” 王徽之的嘴角微微抽搐,犹豫片刻,总算是做出决定,打算配合秦行云,顺势说道:“家父仙游之后,我大受打击,终日消沉,原本是想着以酒度日,得过且过,可没想到中途受了奸人的引诱,竟然染上了赌瘾……” 言至此处,王徽之的表演欲望突然高涨,竟是伪装出了声泪俱下的状态:“俗话说得好,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我这一赌啊……哎,就管不住自己的手!刚开始是赢赢赢,后面就开始输输输……这么多年的积蓄搭进去了不说,连我心爱的姑娘都输了出去……啊啊啊!苍天呐,你实在是太不长眼睛了!我恨……我恨呐……” “……” 似是觉得他的表演太过夸张,一旁的慕容浅差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宫长老也是隐约觉得里面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连忙道:“不对啊,子猷兄,若你真的在赌坊输的这么惨,我们秘闻堂何至于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呢?” 王徽之先是愣了愣,突然间又灵机一动:“咳咳……这个嘛……你懂的,我毕竟是琅琊王氏的人,考虑到当众豪赌影响不好,所以我每次与人对赌的时候都是戴着面具行事。不仅如此,我的面具还是多种多样的,红的黄的,木的铁的,全都有啊!” 宫长老微微摩挲起自己那留有胡须的下巴:“这么一说,倒是合理了点,这几个月以来,建康城内各大赌坊确实有不少戴着面具的赌徒,可你输掉心爱的姑娘又是怎么一回事?我早就听说你是个大情种,与谢道韫错过之后,一气之下直接不娶妻了,连妾室都没有纳,你上哪去输掉心爱的姑娘?” “人……人都是会变的嘛,谢姑娘嫁给我二哥那么多年了,早就是我二嫂了,我以前走不出去,不代表永远走不出去……呐呐,你看,我上次输掉的那位姑娘就跟她长的差不多,你说可不可惜?” 说着,王徽之直接把身旁的慕容浅推了出去。 “这个混蛋!居然拿我当挡箭牌!” 慕容浅内心对此大为恼怒,但当她感受到秦行云投过来的微妙眼神之后,立刻就装出了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确实可惜啊……简直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足足哭了三个晚上!” 说话间,她还真的在宫长老面前伸出了三根手指。 “了然……了然……” 宫长老额前微汗。 王徽之与慕容浅的夸张反应何尝没有让他的内心感到一丝不安? 可人一旦被巨大的利益引诱,总是容易出现纰漏的。 譬如此刻,纠结半晌之后,他的贪婪仍是压制住了心中的疑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晋末天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晋末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晋末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晋末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