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杀不杀司马懿?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朕能走到对岸吗第173章 杀不杀司马懿?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这场隆重的祭天大典,在万民朝拜下落幕。

紫气东来的异象震惊了所有人。

在这个笃信神鬼之说、普遍认为皇权天授的时代,于庄重的祭天大典上出现这样违反常理的奇观,带来的冲击力是难以想象的。

除了说明刘协是天命之子、是受上天眷顾的圣君之外,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

身份的正统性也无可置疑!

毕竟假天子怎么可能被上天认可、降下这样的祥瑞异象?不被落雷劈死就不错了!

所以上到邺城各大世家、儒生名士;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不管此前心里怀的是什么样的心思,但在这场祭天大典后,都打心底相信刘协是真正的天子!

而除了异象带来的震撼外,刘协所颁布的招贤令也同样影响巨大,因为这是对以往孝廉举荐制度的一大颠覆,为天下贤才开辟了一条大道,更展现出刘协不恤祖宗之法,广纳贤才的圣君心胸。

因此在祭天大典过后,天降异象以及招贤令的消息风一般地往外扩散了出去,很快有大批名士赶来投效。

……

刘协在大典结束后休息了几日,才将诸位臣子召入宫中,进行册封之事。

祭天大典代表着新的开始。

既摆脱了袁绍钳制,他需要重新组建新的朝廷班底,册封群臣,以安国体,首先要册封的就是他身边的那一批人。

皇宫,宣室。

孔融、郭嘉、荀谌、张郃、高览等人收到刘协召见的命令后,纷纷赶来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恭敬和激动之色,看向刘协的目光也带着前所未有的敬畏和……崇拜。

“天降祥瑞是真好使啊。”

刘协感受到他们眼神中饱含的崇敬,心中很是满意,不枉他费老大劲在祭天大典上整那么一出。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将疯狂上扬的嘴角压下去后,刘协充满感慨地对众人道:“朕德行浅薄,能得昊天上帝认可,只因我大汉天眷未失、国运不绝。”

“为表诚意,朕将斋戒七日,以谢昊天。”

众人闻言纷纷高呼陛下圣明。

“陛下过谦了。”

孔融一脸恭敬地说道:“正因陛下德行昭昭,贤比尧舜,才会引得紫气东来、天降祥瑞,何来浅薄一说?”

“此次祭天大典后,我大汉的国运必然走向昌隆!”

孔融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对于刘协的身份也没有任何怀疑了,这就是大汉的正统天子!

听到这番话,尽管刘协心中已经乐得不行,但表面上仍然需要谦逊几句,然后跳过这个话题开始谈论正事。

“今日朕召诸位爱卿前来,乃是要行封赏之事……儁乂。”

“臣在!”

“朕册封你为卫尉,掌管皇宫守卫一责。”

“谢陛下封赏!”

张郃神色激动,他之前虽然也统领皇宫禁卫,但只是受袁绍的命令镇守而已,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官职。

现在是真正得到了天子册封!

而且还是九卿之一的卫尉!

要知道他原来只不过是一个军司马而已,现在却平步青云,身居九卿,可谓是光宗耀祖,真是做梦都不敢想。

“这是你应得的。”

刘协淡淡笑道,张郃是最早追随他的武将,一开始是袁绍派来看守监视他的,正是因为有张郃的投效,他才能在袁绍眼皮子底下偷摸发育而不被发现。

“元伯,朕册封你为卫尉丞,协助张将军统领禁卫军。”

“谢陛下!”

高览亦喜不自胜,这个职位已经让他非常满意了,毕竟仅次于卫尉而已,禁卫军中的二把手。

接着刘协又看向荀谌,斟酌片刻后道:“爱卿为朕劝服城内诸多世家投效,功不可没,朕册封伱为廷尉,掌管审理案件、牢狱之责。”

廷尉,同样是九卿。

荀谌刚刚投效其实是没有资格领这么大官职的,但他是邺城内诸多世家中第一个投效的,所以一定要重封,类似于千金市马骨。

再加上荀谌的个人能力和智谋也属一流,刘协便授了他一个高官。

“谢陛下!”

相比于张郃、高览两人的喜形于色,荀谌虽然很高兴,但却并没有失态,恭恭敬敬地行大礼谢恩。

三人封完,最后一个就是郭嘉了。

刘协早已经给自己这位得力谋士准备了一个位置,笑道:“奉孝,你长久以来于暗中谋划,外人不知你的功劳,朕心知肚明。”

“朕能摆脱袁绍钳制,你的功劳甚大,朕封你为御史中丞,总领御史台,掌监察、弹劾百官之权。”

听到刘协的这份封赏,除却知晓郭嘉也是最早投效的张郃、高览二人外,荀谌和孔融都颇为震惊,纷纷看向郭嘉。

自从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后,职权也随之被剥夺,转移到御史台上,真正的掌权人也成了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虽然没有位列九卿,但却是悬于百官之上的利剑,掌握监察全力,谁人不惧?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郭嘉一个没有什么名气,在袁绍麾下也表现平平,毫不起眼的谋士,却能受天子如此重视和封赏!

“谢陛下。”

郭嘉心中感动,躬身谢恩。

他感动的不是刘协封他如此重要的官职,而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没有被遗忘,一直被记着。

此外今天刘协所颁布的招贤令也让他激动非常,他当初之所以选择投效,就是想为天下寒门士子开一线龙门。

招贤令已经初步做到了。

他相信等到日后大汉一统,刘协拥有绝对的权威还有强大的军队后,就能着手进行科举制的改革,完成他的夙愿。

众人都册封完毕,孔融见刘协迟迟没有提到自己,张了张嘴,又不知如何开口。

“爱卿有何事不妨直言?”

刘协见孔融一脸欲言又止的表情,心中暗爽,但表面却是装傻,故作好奇地问道。

孔融很是难为情,支支吾吾道:“陛下之前所言,命臣领太常卿之事……”

“爱卿不是不愿受此职么?”刘协笑容玩味地问道。

孔融老脸一红,心虚地低下了头。

在之前他不知刘协天子身份真假,当然不愿受此职;但经过今天这场天降异象,身份真假还有意义吗?

因而才厚着脸皮开口了。

刘协只是想调侃孔融一番而已,并没有真的打算为难他,笑着说道:“朕金口玉言,自是算数的。”

孔融心中顿时一松,躬身道:“多谢陛下,臣定竭力辅佐陛下三兴大汉成就不世基业。”

完成封赏后,众人纷纷退下。

唯有郭嘉留了下来。

“陛下,这几日各地前来投效的贤才颇多,有一人臣觉得颇为不俗,想引荐给陛下。”

“哦?叫什么名字?”

刘协一听就来了兴趣,他将负责接待招揽贤才的事情交给了郭嘉负责,没想到这才几天,居然就招到了不错的人。

“此人名为司马懿,乃是……”

刘协正在喝茶润喉,闻言顿时一呛,嘴里的茶水都差点喷了出来。

害的他剧烈咳嗽不已,整张脸都涨的通红。

过了好一会儿后他才缓过劲来,盯着郭嘉问道:“他是不是字仲达,出身河内司马氏,如今二十来岁?”

“正、正是……”

郭嘉不知刘协为何如此之大的反应,而且还能直接说出来着的具体信息,不由得有些疑惑地问道:“莫非陛下识得此人?”

刘协闻言神色略显古怪。

何止是认识!

这个窃国立晋、导致五胡乱华、令洛水声名发臭的罪魁祸首,三国时代的最终赢家,被后世骂了上千年的司马老贼,他再熟悉不过了。

他那日还在太庙跟各位祖宗说要让大汉再度辉煌,不能让曹贼和司马老贼窃了国,结果现在司马懿就送上门来了。

莫非真的是老祖宗们的意思?

想让他趁机灭了这个老贼?

“陛下,司马懿此人自幼便负盛名,司马家是河内名门,百年世家,底蕴非凡,此次率先来投无疑是一件好事。”

“臣以为陛下当重用此人。”

郭嘉不知刘协心中所想,只是单纯从利益角度进行分析,司马懿作为颁布招贤令后第一个前来投效的贤才,出身也不凡,假如刘协重用的话,会更加吸引其他贤才前来投效。

刘协听完嘴角微微一抽。

重用司马懿?

这个祸害不除还留着干什么!

他答应,洛水都不答应!

不过郭嘉说得也没错,所以刘协在短暂犹豫后,对郭嘉道:“你去将他带来,朕见一见。”

“遵旨。”

郭嘉领命,躬身离开宣室。

片刻后就带着一名年轻人回来了。

此人看起来不过二十岁左右,容貌奇伟,身材挺拔,有鹰视狼顾之相,外表颇为不俗。

他随郭嘉走入大殿中央,第一时间向刘协行大礼参拜,恭敬无比道:“臣司马懿,参见陛下。”

刘协眯眼看着司马懿,沉默不言。

他在想该怎么处置这个家伙?

是杀,还是用?

按照历史上记载,早年的司马懿其实是忠于大汉的,只因曹操挟持天子,一开始不肯为曹操所用,假装身体有病躲避征辟。

直到十来年之后,方被曹操强行征辟到麾下。

也就是说现在还是年轻人的司马懿,依然对大汉保持忠心,还没有究极进化成为千古罪人司马老贼。

但……需要冒这个风险么?

谁能保证司马懿日后不会生出反心,再行窃国之举?

这个老王八活得可是非常久的,生生熬死了曹家三代人,万一活得比他还久呢?

刘协在杀与不杀之间摇摆不定。

而大殿中央低着头的司马懿只觉得阵阵毛骨悚然,好像有一把刀悬在自己的脖子上,随时都可能落下。

“这就是天子的威严吗?”

司马懿心中忐忑,把头埋得更低了。

他深深理解了伴君如伴虎的含义。

良久之后,他才听到上方那位天子说道:“朕久闻河内司马氏有一麒麟子名为司马懿,今日见卿,果然不俗。”

刘协的开口总算是打破了沉默。

司马懿长松一口气,拱手道:“陛下谬赞了,臣才疏学浅,如何能当得起‘麒麟子’之称。”

“司马氏世受大汉国恩,臣之先祖曾随大汉高祖征战;高祖父、祖父也都受历代先帝器重。今天下逆臣横行,臣虽不才,但也愿尽绵薄之力,助陛下扫平逆臣、光复大汉。”

司马懿老老实实说完家族渊源还有来意,然后就垂首而立,等待天子的安排。

刘协注视了他片刻,而后收回目光,说道:“卿拳拳报国之心,朕已了然于胸……既如此,便封你为殿侍御史,入御史台任职。”

殿侍御史,负责监察百官于殿上有无言语、仪表之失,也有弹劾之权,给司马懿是绰绰有余的。

司马懿也没想到自己刚刚投效便能进御史台,吃惊的同时也格外惊喜,连连谢恩道:“多谢陛下封赏!”

“退下吧。”

刘协摆了摆手道,无意挽留。

司马懿躬身离开宣室。

待他走后,一直在旁边观察的郭嘉问道:“陛下似乎并不喜此人?那为何还要给予他如此重职?”

他看得出来刘协不喜欢司马懿。

甚至有丝丝嫌恶。

因为刘协平时无论见谁,都是一口一个爱卿,语气也很和善;但跟司马懿说话时却只称卿,语气很平淡。

“奉孝,朕交代给你一件事。”

刘协没有回答郭嘉的这个问题,神色凝重。

郭嘉心中一凛,拱手道:“陛下请吩咐。”

刘协目光灼灼地看着郭嘉,用前所未有的严肃语气说道:“司马懿此后在你麾下任职,你要好好盯紧此人。”

“朕还会交给你一道密旨,假若朕以后发生什么意外,英年早逝、不幸驾崩,你便拿着这道密旨去调动大军,将他连同司马家族一同剿灭!”

“全族上下,老少不留!”

“记住,一个都不能放过!”

刘协对司马懿是怀着深深的忌惮的,但眼下司马懿毕竟还没做什么,而且还是第一个前来投效的贤才,又出身河东司马氏,随便杀了的话影响太恶劣,招贤令也就成了笑话。

再者言之司马懿的才智可与诸葛亮比肩,就这么简单杀了,他也有点舍不得。

所以他选择用,但得上一道保险。

假如他死在司马懿前面的话,就让郭嘉直接领密旨诛灭整个司马家族,鸡蛋黄都给摇散,蚯蚓都要竖着劈!

郭嘉第一次在刘协身上看见如此凌厉的杀机,所以根本不问缘由,当即下跪道:“臣谨记!”

刘协脸色这才稍稍缓和。

单给郭嘉一人下密旨还不够,等以后他要给吕布、给贾诩都下一道,再让甄宓也拿一道,多上几道保险。

他若英年早逝死在司马懿前面,司马懿全族都要陪葬。

因为他既然祭拜过太庙还有列祖列宗,那他就得承担起这份责任,不能让大汉有被窃国的风险。

同时,也是为了让华夏后世不再重蹈五胡乱华的覆辙。

为此哪怕他背负万世骂名,哪怕错杀无数无辜,也在所不惜!

当然,如果司马懿一直老老实实,那他也不会吝啬让其身居高位,死谥文忠。

但对于司马家族的提防他一刻都不会放松,这是历史给予他的教训。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朕能走到对岸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朕能走到对岸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朕能走到对岸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