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开考!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夫人,我太想进步了!第23章 开考!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到贡院后。 陆珏先是递交文书,核实身份,然后去偏房等待搜身… 监考官为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在其进入贡院时都要进行严格的搜身。 而陆珏本就没想过舞弊之事,清清白白的一个人自然不怕搜身,一套流程下来,他也如愿进了号房… 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 考棚里还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一枝蜡烛。 蜡烛自然是为了晚间照明,而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 毕竟乡试要连考三场,而每场又有三日,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自然也都得考生自己解决… 监考官只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 蜷着身子在号房内窝居一晚… 第二日一早,随着锣声响起,也便意味着本届乡试正式开始了。 号房中的众考生有的惴惴难安,心神不属;有的汗流浃背,忐忑忧虑;当然,也有些是摩拳擦掌,严阵以待的。 人的多样性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监考官分发考卷… 陆珏拿到考卷后的第一件事便翻找‘试帖诗’命题。 乡试三场所考各有侧重,例如八月初九的第一场,试以四书各文、试贴诗一首、经义四首,四书题每道都要写两百字以上,四道经义题则需要写三百字以上; 十二日的第二场便会试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文体要求都在三百字以上; 待到十五日的第三场,再试以五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等等…… 书文、经义、诏、判、表、诰这类考题陆珏有十足的信心,并不放在心上,唯独那‘试帖诗’考的是临场发挥,由不得他不认真对待… 待看到试帖诗是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为命题时,饶是以他心性面皮也为之一抽… 之前他曾与姜原研究过试帖诗,也讨论过时政,琢磨着此届恩科可能会以‘改农为桑’之事命题。 为此,他还搜肠刮肚的寻了好些或是褒政,或是咏物的相关诗词。 没成想,压错题了…… 陆珏看着‘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命题,以及以草咏情、写出别离、五言八韵等等文体限制,便是头皮都隐隐发麻… 说好的改农为桑呢? 说好的时政呢? 时政…… 陆珏似是想到了什么,神色一正。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与何时政有关,他绞尽脑汁所能想到的也就两件事! 其一:二十多年前,辽国挥师南下与大岐交战多年,后来签订‘阴山之盟’休战,岐辽两国也成为了表面上的兄弟国。 ‘阴山之盟’中签订,岐国漠北之地共计十六个州府划给辽国管辖二十年,每年纳岁给辽国金银财务若干,以及派公主、郡主与辽国宗室和亲,以通两家之好! 若把‘春草生兮萋萋’看成是形容漠北古原风情,那‘王孙游兮不归’必然就是指派公主、郡主与辽宗室和亲之事! 仔细算来,明年年末应该就是‘阴山之盟’签订的二十年期限了,科考以此为题,完全合乎情理! 其二:当朝太后就是出身漠北,入宫十余年,因为一些事,从未回过漠北一次,也暗合‘王孙游兮不归’之意。 当朝太后名为秦蕴,乃是安国公秦世忠的嫡女,如今镇北王秦云升的胞妹,此事大岐人尽皆知。 二十多年前,辽国挥师南下,安国公秦世忠临危受命,北上抗辽。 秦世忠本就是世袭罔替的开国功勋之后,北上抗辽期间又立大小战功无数,已经达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随着战事胶着,辽国和大岐关系逐渐缓和,如何封赏在军中声望达到顶点又手握兵权的安国公一脉成为了朝堂公卿头疼的问题。 后来先帝不知做了什么权衡,违背祖制将秦世忠之子秦云升封为了镇北王,也是大岐两百多年来唯一一位异性王,将彼时只有十四岁的秦蕴召入宫中。 彼时,先帝已年过三旬,也早就立了后。 但自秦蕴入宫,深宫像是得了诅咒,不仅原来的皇后病逝,后位悬置,就连原来的数位皇子也陆续因病早逝。 直到数年后,秦蕴诞下龙子被立为皇后,其子被立为太子,这‘诅咒’才算消失。 这事当时在大岐民间非议极大。 有人说安国公一脉功高盖主,先帝手段尽用未能将其扼杀,无奈做出让步; 有人说安国公一脉意图篡岐自立; 更有甚者私底下称秦蕴为‘大岐妖后’。 虽是众说纷纭,但秦蕴诞下龙子立后后,镇北王一脉镇守漠北,使得大岐承平多年,未有战事,这确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先帝驾崩,年仅十二岁的太子灵前继位,太后念新帝年幼,临朝称制,以摄朝政… 朝堂倾轧……? 陆珏心头猛地一震,想到姜原曾言‘改农为桑的非议越大,证明朝廷中的倾轧也就越严重,而科举一途又是为官之路,会不会受此影响谁都不得而知’。 大岐改元建新,太后念新帝年幼,临朝称制,以摄朝政,如今朝堂党派倾轧。 如果把此次科考试题带入到朝政中,似乎一切都说的通了! 把‘春草生兮萋萋’看成是形容漠北古原风情,那‘王孙游兮不归’就是指太后入宫之事。 这般想来,主考官设题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命题,又有以草咏情、写出别离之限,岂不就是太后党在借机讨好太后? 试帖诗得理解命题深意,而陆珏所能想出的两种可能分别对应两件事,前者是国家层面的荣辱,后者系太后个人… 是哪一种? 还是……二者皆而有之? 陆珏有了思绪后按捺住心思不再乱想,开始卷起衣袖,着笔应答前面的经义内容… 即便各类经义都在他脑中,可洋洋洒洒写千余字也足足用了他大半日之功。 待写到最后的试帖诗一题,他以手托腮咬着笔杆琢磨了许久,忽地脑中灵光乍现,想出了前世有篇契合此题意的应试诗!! 陆珏眼冒精光,提笔在试帖诗一栏写下‘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题,笔尖顿了顿后肆意挥毫,一气呵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五言八韵、以草喻情、写出别离,这首‘古原草送别’首句即破题面,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是首句‘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变而为形象的画面,不仅诗中有画,寓意同样斐然。 若说前四句写的是以草喻情,那后面四句则是将别离之情写到了极致,妙在精工,变化有致,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 饶是以陆珏的心性在写完这首应试诗后都倍觉欣喜,待最后一字落笔后更是直接扔掉毛笔捧着考卷笑出声来。 “何故喧哗?” 监考官见状寻去,神色不善的告诫道:“贡院内禁止喧哗,若有下次,本官有权将你撵出去,知道吗?” “……” 陆珏回过神来也知道自己得意忘形了,点点头示意自己已知厉害,但嘴角噙着的笑意却怎么都压不住… 若说之前他只是有‘今科必有我名’的信心,那这首‘古原草送别’写完后,他则有信心在科场扬名!!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夫人,我太想进步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夫人,我太想进步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夫人,我太想进步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夫人,我太想进步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