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超级大炮与特种弹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美洲日不落第一百二十七章 超级大炮与特种弹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战争就像一群野兽的“搏斗”,看的不止是爪牙,更是智慧!!

左路军上将司令李子豪写于十二月底的一段话。

当炮弹落在阵地的时候,硝烟散去,就像干了农活一样,到处都是犁地的痕迹。

炮弹,是这个时代最具统治力的武器,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拥挤的城市,你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如果说机枪是美军口中的“死神”,那么汉军的火炮,就是真正的“魔鬼”。

在真实的战场上,火炮带给士兵的心理恐慌,虽然不如密集的弹雨,但对视线,以及耳膜的震撼,却是远超所谓的机枪。

整个蒙大拿战场,基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正面的战场,这部分战场,随着汉军的迂回进攻,正在得到瓦解。

第二部分其实就是赫勒拿战场,这处战场虽然没有正面战场几十万人对攻来的震撼,但残酷性却远超所谓的“大战”。

如果说正面战场,从全局看,是汉军两面夹击美军,那么后方的赫勒拿城,就是典型的血肉磨坊。

战争打到赫勒拿城这样的程度,实际上已经不是战争了,如果非要用一個词语来形容,那就是“地狱”。

就像美第四军某个营长在自己的日记所写:

“赫勒拿,如果人间有地狱,那一定是赫勒拿,在这里,我看到一生中最残酷的一幕,当刺刀和枪炮都失去了作用的时候,拳头就是这里最有效的武器!!”

“拳头代替了枪炮,甚至代替了一切,当我看到汉军士兵和我军士兵互相捅穿,同归于尽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悲凉的,因为我知道,战争可能会结束,但胜利者一定不是我们!!”

第四军少校营长汤姆逊写于十二月二十五号。

——

“轰隆”的一声,一发好似磨盘一样的炮弹就像陨石一样降落在这片美军把守的阵地。

当烟雾散去,留下了一个半个篮球场的大坑。

五公里外的炮兵阵地上,一台巨大的好似变大金箍棒的巨炮正在用“高昂”的姿态蔑视周遭的一切。

周围的那些一百五十五毫米,甚至是二百四十毫米重炮,在这门大炮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

这门大炮的下方是几十号人炮组人员,他们都是负责校准和搬运炮弹的。

在这门巨炮后方,还有一台蒸汽吊机,上面捆绑着巨大的圆柱型炮弹。

如果说一百五十五毫米的炮弹就像一块比人脑袋还大不少的“柱子”,那么八百毫米的炮弹就像是巨大的石球,当这样的石球从天而降的时候,哪怕不携带炸药,光是靠体积就能够砸死不少人。

这台巨大火炮,其实就是早期被董子秦否决的八百毫米超级大炮。

本来这门火炮不该出现,但因为战争“宣传”的需求,哪怕是性价比再低,陆军都愿意,造几台当“吉祥物”和“宣传工具”。

用李子豪的话说就是:“哪怕它一炮不放,拍张照片,放在报纸上,也能够提振我军民之士气,震慑美国妖邪。”

就像李子豪所说的一样,宣传战,一样是战争的一部分,甚至还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抬高,对,继续往上-——”

当蒸汽吊机冒着黑烟,将一发磨盘大小的炮弹运送到上方时,底下一直观察的炮兵,不断的大声呼喊,调整吊机的方向。

“咚!!”

如果说其他火炮炮弹上膛的声音是机械的响动,那么超级大炮的上弹声,就是一块石头扔进了深井。

“向左十五度……”

吱吱!!

当炮兵气球观测到目标方位的时候,后方的炮兵阵地上,这门代号“巨灵神”的超级大炮,正在用一种动静极大的方式调整方向。

“预备,放!!”

“轰隆!!!”

当发射的命令被下达后,这门依旧使用绳索拉拽的火炮,经过几个人联合用力,终于将炮弹打了出去。

一般的火炮,一分钟可能已经打出去好几发了,但像这种笨重的超级大炮,最起码三分钟,才能发射一发。

但是这发炮弹的威力,却是要比其他炮弹加起来还要可怕。

当巨大的炮弹从天而降的时候,阵地上的美军,虽然不明白什么是“从天而降”的掌法,但一定知道什么是“恐惧”。

“轰隆”,这次的动静比刚刚还要大,那些美军士兵,甚至连“叫声”都没有发出,就消失在了这个世界。

是的,就是消失,而不是死亡。

当烟雾散去,只剩下成了碎片的几门七十五毫米火炮,以及连衣服也看不见的“残骸”。

所谓的残骸,也只是一个笑话,因为连一根完整的骨头,都很难找出来。

几分钟后,又是一发炮弹,精准的命中一处美军阵。

这处被美军精心加固过的阵地,在刚刚的炮击中完好无损,哪怕是二百四十毫米的炮弹,也只能让它稍稍有些破碎,但对于整个阵地,其实影响不是很大。

但在八百毫米巨炮的打击下,什么坚固工事,什么“固若金汤”,都成了笑话。

就像李子豪视察炮兵阵地看到这门“巨灵神”的时候说的话:

“大炮就是国土的延伸,这样的超级大炮,就是国土的丈量尺!!”

轰!!!

巨炮轰鸣,万物凋零!!

………………………………………

夜幕之下,蒙大拿战场的空气中,不止有晚风,更有呼啸而过的“硝烟”。

一台军用的内燃机卡车,“吭哧吭哧”的停在行走在崎岖的道路上,样子看起来十分古朴,动作也不算太快。

整车的时速,也不会超过三十公里每小时。

这种军用卡车,说是卡车,实际就是大号拖拉机,算是汉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初代产品。

在如今全世界都在使用马车作为最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这种好似“破旧玩具”的卡车,实际上已经极其超前。

虽然这台车甚至只有两个档位,一个前进,一个后退,转向的时候,动力还不算太足,看起来就像一个走路都费劲的老太太。

但是这台名为“独角兽”的军车,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内燃机产品。

要知道,汉国至今为止,民用交通市场,依旧被马车和蒸汽机车统治,本质上,还是没有合适且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汽车。

但军事和民用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一种“任物”,它是不需要参加所谓的市场化竞争的。

对于军方来说,只要有需求,别管价格怎么样,该造还得造,就像那些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华元的战列舰,难道就因为贵,就不造了吗??

独角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本来这辆车不叫独角兽,而是一个极其东方的名字,但在刘鹏视察的时候,就以“稀有”的名义,取西方独角兽之名。

(独角兽本身就是稀有的代名词)

这台独角兽,军用卡车,载重超过两吨,是这个时期技术,能够做到的极限。

这台车分为四个座位,其中驾驶有两人,分为主驾驶和副驾驶,然后就是后面的两个护航士兵。

这台代号“17”的军车,和其他独角兽军车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一款六座加长车辆,且在车头安装了可以移动的重机枪。

看起来就像一辆“装甲战车”。

整辆车所到之处,到处都有护航的士兵,看起来里面装着了不得的东西。

主驾驶上,作为司机的高寒,表情严肃,手上的木柄方向盘,握的很紧,看起来很是“紧张”。

在他出发的时候,车队的队长就对他说,里面的东西很重要,要是出了事,整个车队都要被查,他的脑袋,给十个,也不够砍。

虽然明知道这是队长吓唬他的话,但高寒还是忍不住打“哆嗦”。

别的不说,这里面的东西要是真的很重要,因为他出了事,到时候拿什么抵,怕是真要滚蛋了。

要知道因为汽车兵这种兵种是新式兵种,全军也才几百号人,待遇比骑兵还好。

高寒虽然只是一个少尉,但享受的一直是上尉的待遇,从这就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能够开上军车,意味着什么。

高寒,感觉自己开着不是车,而是一台随时都有可能遭人惦记的黄金,从沿途站岗放哨的士兵那,高寒就能够感觉到。

就这样,兜兜转转,又前行了四十多公里,终于来到了一座指挥部。

这座指挥部,算是左路军众多指挥部的一个。

是备胎中的备胎!!

但就是这样一个备胎,此刻却带满了穿着白大褂,戴着军帽的军医。

当高寒从车上下来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休息和所谓的“嘉奖”,而是消毒检查。

甚至当他被告知要分离三天的时候,高寒甚至没有询问的机会,刚问原因,就被一句“这是规矩,身为军人,你必须遵守”给打断。

就在高寒在生着火炉的木屋中“战战兢兢”的时候,那些车上的木箱,已经被专人抬了下来。

木箱被安置在一处仓库,仓库外,二十四小时都有人把守。

………

“李帅,燕堡来电。”

深夜,李子豪正在处理白天的战事,目前已经基本上将这几十万美军合围,所谓只欠东风,确是如此。

接过密电,李子豪表情凝重,灯光的印照下,有些“阴沉”。

没有人比他明白,这份电报的重量。

可以说,重达万斤,亦不为过,以至于他拿到手里的时候,心里都沉甸甸的,不敢有一丝一毫,其他的想法。

“李帅,李帅……”

秘书何林,叫了李子豪两声。

“啊……”

李子豪反应过来的时候,有着明显的失态,以至于他后来反应过来后,还有些不好意思。

“李帅,可是为这个长剑计划烦忧??”

何林对于什么是“长剑”,一点都不清楚,他只知道这个计划,应该很重要,要不然也不会让这位“扬名四方”的李帅,如此失态。

李子豪表情复杂的看着何林,问了一句:“你认为,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真的需要不择手段吗??”

“李帅说笑了,这战争不就是为了赢吗??”

何林听到这话,有些不明所以,随后又说:

“李帅,赫勒拿城的第五师如何,不还是被骂作野兽,是无耻的代名词,可是第五师对于我军来讲,却是最好的朋友,有了第五师我军就可以安安心心合围美军了!!”

“李帅,这自古以来,论胜不论败啊!!”

何林最后一句话,彻底将有“道德包袱”的李子豪点醒。

李子豪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密电,又瞧了瞧桌上刺眼的“阵亡名单”,终于下定了决心!!

“电令燕堡,一切照旧!!”

李子豪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紧绷着情绪,但说完之后,他却彻底无所谓了。

何林诧异的看了眼这位变脸速度堪比他“老婆”的李大帅,默默点头,便离开这间地下指挥所。

而在他离开后,李子豪“啪”的一下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双手摊开,看起来就像打了一场九十分钟的球赛。

“呼呼”,嘴里大口喘气,表情却越来越严肃,最终看向显眼的阵亡名单后,眼神慢慢的汇聚,最终化作了飞向十几公里外,美军阵地的一柄利剑。

…………

“这是什么呀,怎么这么轻啊!!”

“还有,怎么搬个炮弹,还要穿这玩意啊??”

炮兵老曹看着身上的白大褂,以及桌上的橡胶面具,整个人就像“开眼”了一样。

“唉,不该问的别问,干就是了!!”

负责押运的中校,表情严肃,看起来很清楚里面是什么玩意。

“行行行,我懂,我懂!!”

老曹是个老炮兵,四十多了,还是个上尉,军衔不算太高,但混久了,脑子也活泛,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兄弟们,把衣服都穿好,还有那个什么面具也戴上,咱们给上官看看,什么是专业!!”

老曹嘴里说着不着调的“浑话”,让中校背地里嘟囔一句“老兵油子”。

当一切都弄好后,戴着面具的老曹,身着白色大褂,带着一群同样的炮兵,一张照片拍下来,不知道还以为是什么“科学怪人”。

“妈的,还挺硬!!”

老曹带着两名炮兵,正在拿撬棍撬弹药箱的木板,撬了半天,还没撬出来。

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几个人一起撬,才将这箱好似“保险箱”的木箱弄开,露出了里面的“黑色小弹”。

炮弹的口径不算太大,老曹经验最足,一眼就看出来只有五十五毫米,在如今军队大范围淘汰五十五毫米炮的时候,想找几门靠谱的五十五毫米火炮,可不是那么容易。

“怎么,不行??”

中校看着为难的老曹,表情不是很好看。

“行行行,您是上面来的,您说行就行!!”

“不就是五十五毫米炮吗,有,隔壁仓库还有几门,我这就让人拉过来!!”

老曹嘴里“油腔滑调”,让这个勋贵出身的中校很不喜欢,甚至认为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一个“老兵油”,是不是保险。

但很快,当五十五毫米炮送来的之后,中校却是大为改观,别的的不说,就那个拆炮上油的技术,他就没见过几个比的上的。

当一切都弄好了,老曹带着“本能”的笑容,看着中校开口:

“您看,有没有试试!!”

中校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左瞧右看刚刚上好的三门火炮,看了半天才开口:

“有活物吗??”

“啥??”

“我是说活物!!”

老曹彻底不明白什么意思了,好半天才又闻了一句:

“我们这里只有活人!!”

中校不耐烦的催促:

“我是说活鸡,活猪,不是人!!”

老曹越看中校越不对劲,最后也只能回答:“我去后厨看看,有没有没有杀的鸡,弄几只来!!”

“不行,必须要用猪!!”

就当老曹以为对方满意的时候,一句“猪”,又让他头疼不已,最终也只能咬着牙,去其他部队找猪。

当老曹赶着两头大白猪回来都时候,白大褂已经乌漆麻黑,上面还散发着臭味,看起来没少在猪圈忙活。

最后,在那位古怪上校的要求下,两头猪被绑在了一颗“歪脖子”树下。

“可以开炮了!!”

中校平淡的语气中,带有一丝“紧张”,作为老江湖的老曹很容易就能听出来,所以他才更加奇怪,这里面到底是什么。

“装弹!!”

“三发装填!!”

老曹戴着面具,声音有些变,但好在还能听得清。

当三枚黑色,刻着“乌鸦”标志的炮弹,被塞进弹仓的时候,老曹再次大喊:

“前方七百米,一轮急速射,开始!!”

“嗖嗖嗖”,话音刚落,三枚黑色炮弹瞬间被打了出去,最后落在树下,惹的猪四处乱窜,但就是离不开。

想象中的爆炸并没有发生,反而炸开了不少灰色的气体,气体弥漫在四周,刚开始还没有什么。

但很快老曹等人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因为猪的精神也可以差,七八分钟后,直接倒在了地上,不断的发出“哀鸣”。

看着眼前这一幕,老曹心头一颤,本能的朝那个中校看了一眼,看到的却是一个不断躲在角落记录的白衣军官。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美洲日不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美洲日不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美洲日不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美洲日不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