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土豆!土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第二十二章 土豆!土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朱元璋日理万机,自然不知道后宫里这点小小的母女私语。 事实上,身为一国之君,朱元璋更在意的是儿子们,尤其是已经被立为太子的朱标。 至于女儿们……或许有多少数量,他都记得不那么真切了。 最近老朱同志很忙,非常忙! 首先是关于他那个藩王分封的制度,经过秦枫一再的提示之后,老朱人麻了,知道无论如何也不能施行,否则相当于他最重视的子孙后代,就是死在他这个老祖宗的手里。 于是,一道圣旨,推翻之前所有的规定,除了微薄的一点藩王俸禄之外,以后藩王的子孙后代,管你生多少,跟朝廷没关系。 一句话概括就是:你有本事生,就有本事养,朝廷不会替你养孩子。 这下,刚刚还额手相庆,高呼父皇万岁的藩王们,可就集体炸了锅。 夭寿啊! 皇位轮不到咱们,那没什么,毕竟大哥朱标无论哪个方面都没得挑,说不出二话。 但是拿不到皇位,拿点实惠不过分吧? 究竟是哪个该杀千刀的,在父皇面前进了谗言,把好端端的藩王分封的福利,给弄没了? 可是,意见归意见,老朱还活着呢,一瞪眼睛谁不腿肚子转筋?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甭管藩王怎么闹,翻不起太大的浪花来。 搞定这件事,朱元璋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研究淳化经验! 秦枫和毛骧一起搞出来那套灌溉种植方案,实在是太好使了,用过的都说好! 户部老尚书杨思义看过之后,眼珠子都弹出来了,经过不眠不休的一堆计算,最后得出粗糙的结论:若是此法推行全国,则大明未来的岁入粮食,有望直接翻番,甚至要高上三倍! 粮食,不但是农民的命,更是国家的命啊! 所以这件大事,朱元璋自然是亲自主抓落实,拉上了一大群朝廷重臣,又是研究又是细化,必须要敲定全部细节,然后再等着淳化县一年后的收成情况,确认完全无误,才将淳化模式发布到全国,进行效仿。 这是国家根本,容不得半点马虎! 不舍昼夜地忙了好些时日,才终于把这些国之大事安排妥当。 朱元璋长松了口气,整个人仿佛都苍老了好几岁。 然而这稍稍闲下来,就不受控制地想起秦枫那天最后传来的几句心声。 【那可是个好东西,高产还不挑天气,搞得好了能亩产上万斤!】 【就算是郑和,也不容易跑那么远……】 【郑和同志,现在在干啥呢,最多才刚出生吧,也应该还没成太监呢。】 亩产,上万斤!!! 这一句话,在朱元璋脑子里盘桓不去,简直快成了心魔! 胡说八道的吧!! 朱元璋家里,八辈贫农啊,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对土地上的事儿,甚至比行军打仗更加熟悉。 上万斤是什么玩意?? 要知道,这时候大明的粮食产量,就拿水稻来说吧,能有个亩产四五百斤,那都是了不起的大事,得要赶上好年景,风调雨顺,还得是行家里手的庄稼把式,才有可能达到。 这样的亩产量,放到任何州县,那都是要轰动一时,甚至要给戴上大红花的! 尤其这些日子,朱元璋跟一票朝廷重臣,深入研究秦枫搞出来的那个灌溉改良技术,对这里面的数据细节更加熟稔,几乎闭着眼睛就能说清楚。 就算加上新技术! 亩产从四五百斤,能提升到一千斤以上,那都算是神仙帮忙了! 咬咬牙,不要脸地给再翻一倍,那也不过两千斤! 现在,秦枫说,有种叫“土豆”的东西,能达到亩产上万斤? 而且不挑天气? 疯了吧! 这还不是胡说八道? 倘若不是秦枫之前已经无数次显露出堪比神祇的奇迹,这种妖言惑众的话,早就推出去砍脑袋了。 什么粮食,能亩产万斤! 这东西就别说好不好吃了,但凡能果腹,对一个农户意味着什么,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朱元璋比谁都清楚! 老百姓能吃饱,那就是国泰民安! 他自己就是个例子啊。 但凡不至于饿死,谁闲的没事去造反玩,嫌命长吗? 土豆!土豆! 朱元璋被这个神秘的东西,快折磨出了神经衰弱。 可是! 只恨那秦枫语焉不详,只是在心里随便嘀咕了几句,朱元璋能得到的线索,也是断断续续的。 只知道:土豆、郑和、太监……这几个有限的关键词。 所以朱元璋早在一个月以前,就把圣旨发了出去! 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姓郑的人家,最好是那种打算把孩子送进宫里当太监的,重点考察! 现在一个月过去了…… 朱元璋收获了一大群姓郑的小太监,大部分都是刚割的,听说皇帝迫切需求,那自然要引刀成一快,说不定就能飞黄腾达呢。 该死啊!这些废物,胆敢如此欺君! 朱元璋人麻了,这要是都收到宫里来,以后喊一声“小郑子”,还不得应者云集? 关键是,人家秦枫当时说得明白,这个郑和,这时候甚至可能还没出生,怎么可能是已经七八岁甚至十几岁的孩童? 也怪自己,圣旨上没说清楚,导致大明多了一批小太监,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卵都没了!自然没卵用! 此事……不能如此简单粗暴,不然恐动摇国本…… 朱元璋无奈,但又对那个土豆实在是放不下,便又宁可抛下繁重的朝廷大事,时不时就溜到淳化县,借着瞎眼老爹这个身份的掩护,混在县衙门口看热闹的老百姓人群里,偷听秦枫的心声。 一来二去的,倒是跟当地百姓混得熟了,也从百姓口中得知了秦枫灌溉法的妙处,真可谓是有口皆碑,不由得对秦枫的本事更加深信不疑。 自然,土豆的存在,也就从侧面得到了证实,更让朱元璋势在必得了。 但是秦枫太可恶了! 不论毛骧想了多少办法来试探,都没法引出朱元璋想听的心声,这还不好直接问,只能是随缘慢慢等。 这一日,扮作瞎眼老爹的朱元璋,又跑到淳化县,跟几个熟悉的老乡混在一起,一边议论着乡里的大事小情,一边听县衙里的热闹,倒也自得其乐。 忽地,远处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 “走!去见县太爷去!” “踩坏了咱的庄稼,就想这么走了?门儿也没有啊!找秦大人去给评评理!” “好大口气!秦大人都不放在眼里?老兄!希望你到了县衙上,还这么嘴硬!” “哼!骑个马就了不起了?屁!无非就是有几个臭钱!” “凡事抬不过一个理字!咱们县太爷,自然会秉公断案!” 嗯? 朱元璋虽然装作瞎眼,却可以用手掩饰着,悄悄把眼睛睁开一条缝隙,看一群农人,推推搡搡着走向县衙。 再看被推搡的那人,衣着光鲜脸色愤怒,他居然认识! 这不是咱的外甥么?!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