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黄世权的惊叹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拣宝大家第七十一章 黄世权的惊叹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要是仇英的真迹,是很值钱的,拍卖也会很热,足以充当重头戏,但竟然是一幅赝品,让何探颇为可惜,看来今天是要白跑一趟了。 前段时间,国内就拍卖了一幅他的作品,也是仕女图。 据说,那幅仕女图尺寸为93.5×48.5厘米,画风工整纤丽,飘逸优雅,画家用细腻的笔墨,刻画出了仕女专心读书的精神面貌,也透露出其向往自由,追求自我的内心世界。 那幅作品,就拍出了近两千万的价格。 另外,仇英擅画人物,尤擅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其画作历来是藏家渴求的对象,07年的时候,他的作品《赤壁图》以近八千万的价格成交,曾创下中国古代书画的拍卖纪录。 因此,来之前,何探是抱着很大期望的,谁知道是个泡沫。 没有让大家就等,一个稳重的中老年人出现在黄世权的家中,先跟大家打了个招呼,然后询问什么事情。 “陈先生,你来看看这幅画,上次跟你说的那幅。”黄世权开口道,指着桌面上展开的古画。 陈鉴定师微微点头,还以为黄世权又搞来一件宝物,让他鉴定呢!原来是上个月那幅,不过,有什么问题吗?这幅画经过多人鉴定。 他走上前,将手套戴上,然后捡起旁边的扩大镜,仔细观察。 人家看起来就比杨帆专业多了,你刚才压根就没有拿放大镜,真以为你那眼睛是显微镜吗?这也是黄世权不够信任的原因之一。 陈鉴定师忽然鼻子一抽,然后就皱起眉来。 还没看完,就放下放大镜,苦笑:“黄老板,这幅画有点问题。” 这话一出,黄世权瞳孔微微一缩。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损失,而是对杨帆的能力感到吃惊,人家都没拿放大镜,虽然看的时间长了点,但很准确就说了问题所在,能力可见一斑。 他心里暗道:难怪!难怪贾老会收他为徒,也难怪何探会放心带他过来作鉴定。看来,没有三分三,绝不上梁山呀!人家是有底气的。 “墨迹太新?” 听到黄世权这么一问,陈鉴定师一愣,随即点头:“没错!撇开这点,这幅画算是无懈可击了。而且,这墨迹新,并不是看到的,用眼睛观察,它也几乎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气味上面,虽然很微小,但只要留意到这一点的人,都会感觉不对劲。” 说了后,他又补充:“这种墨,也不是我们国内生产的墨。” 准确来说,算是洋墨。从民国时期,中国为了区分国内跟国外的物品,几乎都是加个洋字,什么洋钉、洋油、洋表、样布等等。 黄世权立即回忆当初的情景,是一个外国合作商拉他去参加的。现场,还有不少华人,所拍卖的物品当中,九成以上,都是中国文物。 很快,他就发现一点猫腻了。他暗叹了一声,没想到竟然上了别人的道。 “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贾老的高徒杨帆,这幅画,我本来是想拿出去拍卖,所得资金,捐给老人院的。但他看了几眼就发现了问题,厉害呀!”黄世权赞道。 他也知道,对方刚才肯定心里有点疙瘩,毕竟之前的行为是对他能力的一种怀疑,说严重点,是不够尊重。 因此,这回说话也好听点,把鉴定的时间缩短至几眼。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粗俗的人说话往往缺乏美的意蕴,只会打碎世界原本的美好;而睿智的人说话,则讲究一种愉悦的境界、一种和谐的气氛。美化了语言会使生活中许多可能伤害到别人的东西变得温暖起来。 说话的艺术,中国人最擅长了。无论高管、商贾,还是平民百姓,说话都是很有深意的,不像外国佬,直来直去。 对于黄世权这样的人而言,说话的门道就更多,也运用得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这么一介绍,杨帆的心里好真就好受很多。刚才虽然不说什么,但还是有点别扭,就好像自己没让人放在心上一样,被忽视的感觉,无论什么修养,都会有点不舒服。 “原来是杨少,那就难怪了。”陈鉴定师恍然大悟。 “你认识?” “黄老板,你忘了前两天古玩界的大事?他就是发现圣玉牌的人,也是第一个得知十二生肖圣玉牌的人。” 黄世权心头大惊,没想到最近鼎鼎大名的十二生肖圣玉牌,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弄出来的,之前真是一直小看了呀! “眼拙了,真是眼拙了。不好意思!对了,圣玉牌不知道有没有可能转让,价钱好商量。”说到最后,黄世权也忍不住打起主意。 主要是外面传闻,十二生肖圣玉牌太过神奇,完全就是一件奇物,就算不是收藏中人,也会忍不住动心。 对他们这些有钱有势的人来说,心动的东西已经非常少,该享受的能享受,能拥有的也不会缺,那种宝物就更加令他们心动了。 杨帆微微一笑,然后摇头,也不解释什么。 “唉!就知道会这样,但还是忍不住会起念头,委实是十二生肖圣玉牌太过神异。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有机会一观。”黄世权只能退而求其次。 他不会跟有些人一样,以为钱是万能的,可以摆平一切,你不同意,完全可以用钱搞些手段出来,最后收入囊中。他不屑这么做,当然,鉴于杨帆的背景,也不能这么做。 杨帆点点头,这点愿望,还是能够帮忙的。 “小荣,这次真是抱歉。这样吧!我再挑一件出来,交给你拍卖,但可能没有那么好了。”黄世权弥补道。 何探感激道:“还是麻烦黄叔你了。” 忽然,他看了眼杨帆,忍不住开口:“对了,能不能让我们见识见识你的宝藏?让咱们长长见识。” 可以肯定,这家伙的宝藏,比起他拍卖行的库藏还要丰富很多倍。没有人知道,他到底从海外弄回来多少宝贝,据说不缺乏国宝级的物件,外人一直都是很好奇的。 黄世权笑了笑,点头道:“行,一起来吧!”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拣宝大家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拣宝大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拣宝大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拣宝大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