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上穷碧落下黄泉,皆斩!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第八十三章上穷碧落下黄泉,皆斩!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新军军威鼎盛,步伐整齐划一,鲜亮的铠甲在春末的阳光下流动着森冷的寒光,他们将五朝门附近全部严密把手起来,只允许老百姓隔得远远观看。 年轻的皇帝坐在正中央,看着台下跪在地上,还在大呼冤枉的官员们。 其中还有大名鼎鼎的张少翰,这东京城内有好几家出名的青楼都是他的,传说当年与宋徽宗有染的李师师便是他的人,他故意安排李师师与赵佶见面,在赵佶一朝混得风生水起。 人们不禁感慨一朝天子一朝臣,就说宋徽宗赵佶的宠臣,现在还在朝堂上的已经不多了,能活着的,都已经很先帝朝撇清了关系。 皇帝大声道“你们还敢有脸喊冤枉!知不知道现在满朝大臣都要杀你们,两府相公对你们深恶痛绝,朕不杀你们,何以跟天下人交代!何以跟战死在河北与河东的将士们交代!” 站在一边的宰相们一听皇帝把他们也拉了进来,各个心里不是滋味,这一次大规模的杀官,怕是要引起天下震动了,下面的官员只当是宰相们联名上书要杀的,接下来下面来的压力自然都是两府宰相们要承担,皇帝高高坐在九重天,一副劳资要这么干,劳资要那么干的架势,宰相们再苦再累,那也得伺候着了。 那张少翰哭诉道“陛下,莫要听信小人谗言啊!” 兵部郎中也哭泣大喊“陛下,吾等皆是冤枉啊!” “……” 赵桓眼中寒光森森,令牌一扔“行刑!” 这场面颇为壮阔,刽子手手起刀落,五朝门外的脑袋一颗颗滚落下来,鲜血汇聚成小溪流,将草地都变成了水洼。 这大宋朝的律法自太祖之后,便如同摆设了,致使文官们愈发放肆,有法不责众的心态,一起结党营私拿钱拿得是理所当然。 想当年,范文正庆历革新,王介甫变法,都没能撼动下面的人,庆历革新很快夭折,王介甫变法搞得乌烟瘴气,好的想法,从上传到下,也传变了味道。 这利益链条往下扎根太深太深,往上延伸到了两府之中,便是有雄心壮志的宰相,也无能为力,就说王安石,只能另外成立一个自己的班子来变法,这就形成了新党与旧党两派,作用适得其反。 赵桓认为与其另立新人,不如全部清洗。 如何清洗?自然是让所有的矛盾浮现出来! 阳光之下无新鲜事,他赵桓北上打了一仗,在军中竖立了威望,将重兵驻扎在西北与燕云,将国界线先钉死在那里,关起门来,把新军拖到京师,看哪个敢有异动,来一个杀一个,宰相们就负责重新补人。 杀人自然不是为了杀人这么简单,就像后世的公司团队里,开除人并不只是为了开除人这么简单,开除人是为了给团队竖立标准,告诉其他人,不能这么做,否则会被开除,所以开除这种事不能犹豫,因为其他人都看着,你若妥协,他们便变本加厉践踏你的底线! 所以,在杀人这件事上,赵桓绝对不会有任何动摇,这大宋的官气不好好杀一杀,接下来所有的新政都是白扯! 待斩首这几百名官员,杀得人头滚滚后,连两府宰相们也各个面色发白,唯有皇帝面不改色,高坐中央。 之后,皇帝又命令人快马加鞭将些人头送回各自州县,挂在城头,公告天下,以儆效尤。 此时并未结束,在皇帝监斩了六百多名官员前,皇城司便已经严刑拷打逼问出另外三百多名官员,当那六百多名官员脑袋落地的时候,皇城司已经去各地拿人。 皇帝又下旨将这六百多人抄家,将本家所有人发配到岭南一带。 天子亲自监斩了六百多人后,大宋的官场是波澜诡谲,人心惶惶,五天之内,便有很多官员称病辞官,无数文书如雪花片飞向两府,宰相们忙得焦头烂额。 宋初年朝廷中的官员队伍,还是比较精干的,仅为200多人,20年后就翻了一番,达到400多人,再过20年就超过了1000人。 又过了20年,官员队伍突破了万人大关。 由于官吏的数量越来越多,实际职务和工作内容又有限,于是这些官吏中有很多都成了虚职。正如《宋史·职官志》中描写的“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意思就是说,占着官位,却整天没事干的,十人里面就有八九个。 到公元1071年,也就是宋朝开国110年后,朝廷供养的官吏更是超过了50万,官员数量竟然增加了2500倍。 公务猿数量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了“吏政之患”。 据《宋史·职官制》记载每年中央政府的支出大约是钱一千六百九十六万贯,金一万四千八百七十两,银六十二万两。且不说官员的职务性消费,单是定期向官员支付的俸禄,就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皇帝为何要痛下决心杀人? 为何周朝在去汪伯彦府上通报的时候,也让汪伯彦明哲保身?就连两府宰相这一次也没有一个站出来坚决反对? 除了他们本身怂逼以外,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这大宋的官员数量实在太多太多了。 尤其是周朝,他是掌管财政的,每年的薪酬发放看到了他自己都害怕,每年的官员数量还在不断增加,那些退休的官员又还享有各种补贴和薪资,这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别说被金人干死了,大宋自己很快也会被自己拖死。 所以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看到财务报表,没有资格发言! 距离监斩六百多名官员五天后,另有三百多名官员被押入京师,在天牢里还没死的唐魏林得知外面的腥风血雨,一时间竟然呆住了,皇帝真的下手了,连暴君嬴政都未曾如此杀过官吏! 这被押入京师的三百多官吏,有的已经称兵辞官,有的甚至逃回乡里,还有的打算远遁山野,都被逮了回来。 用赵桓的话一个不能漏掉,要让天下人知道,祸国殃民者,朕便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抓来斩掉!此乃国之底线,任何敢僭越者,一律处斩,皇亲国戚也不例外!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有一个棘手的问题交给了两府肃王怎么搞?按照皇帝的做法,是要弄死的,但是按照皇帝的想法,是一定不能皇帝主动开口的。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