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正气剑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次元共享群第四八二章 正气剑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随着解试临近,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来到洪府,整个府城都变得热闹起来。 这读书人一多,有些商家和洪府世家就起了心思,举办了几次文会。 无论是商家,世家又或者参与文会的读书人,都能够通过此事扬名,可以说是两利之事。 至于有些读书人因为参加文会分心,而导致科举没考好,那就不关其他人的事了。 这几个文会,名气不小的黄庭坚也接到了邀请。 他先是不准备去,而是打算用心备考。但后来有人托到他叔叔头上,他便不得不去。 原本他担心年纪小,好奇心重的叶南会去凑热闹,但对方却好似不知道有文会一般,一直呆在房间里,每天既不看书,也不写文章。 他该不会是在做什么无法直视的事情吧? 黄庭坚偶尔这么想,然后马上摇头。 不会的,不会的!圣前举人,大宋第一神童不可能是这样的人! 不过,这也让黄庭坚越发叹气:看来自己这些天的‘劝学’,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啊! …… 关于宋神宗在大朝会上谈及叶南,结果被王安石喷了这件事,很快就被有心人知道。 这有心人,就包括了洪府的知府,江南西路的知州,以及这次解试的主考官,外加皇帝派来监督科举是否舞弊的太监。 特别是这太监,早已得到宫里大太监的帮助,得知叶南已经来到了洪府的一家客栈中,静心备考,一次文会都没有去过。 “这位神童的心性真是不一般!能忍住十年寂寞,刻苦学习,他的老师想必是废了很大心思。” 这太监翻着手里的资料,略有惊讶。 “他的老师名为方仲永,仅仅是个秀才,但却是王介甫的好友?当初也是一名神童,只可惜因为一场意气之争,被人破了文胆,无法晋升为举人。真是可惜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位方秀才的个人经历,才能教导出今日的叶神童。” 他心里暗道:虽然王介甫经常惹得官家不快,但官家也因此深信与他,认为王介甫刚直不阿,是个正臣。这位叶神童有王介甫的看照,再加上本身才学,日后必定身居高位,封侯拜相。现在跟他交个好,到了日后,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 …… 而一直在文会的时候,都被黄庭坚念叨着的叶南,正在做什么呢? 他在房间里练剑。 在这个世界,除了读书,普通人想要上进,还有另一种出路——学武。 可和其他比起来,读书人能使文气,聚文胆,建文宫;妖族可使妖气,修妖丹,练妖法;蛮族可以使战气,凝战纹,汇战甲。 而人族的武者,要么激发体内蛮族血统,学习蛮族的战气。 这点蒙元和大唐那边居多。在大宋,选择转化为蛮族的武者会被绝大多数人歧视和耻笑。 而不觉醒,或者干脆没有蛮族血统的普通人,只能修炼并使用自己沸腾的血气杀敌。 可是,使用血气的武者只分上中下三品。而即使是最强的上品武者,身体素质也就和经过两道文气灌体的举人相当,战力远远不如。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大宋的读书人在三国中最为出色,号称‘孔圣嫡传’,但综合起来的强者数量,其实要远小于蒙元和大唐。 所以,作为弟弟经常被两国吊打也就不奇怪了。 叶南练剑,当然不是为了成为武者。 虽然进士就可以用‘君子藏器於身’法,即使只诵出下半句诗文,也能激发一部分诗文效果。但文气总也是会消耗完的,更何况,也难免有开不了口的时候。 所以,但凡成名的大儒和翰林,靠着‘唇枪舌剑’形成的文剑文枪,基本都有一手剑术或者枪法。 就比如大唐有名的青莲剑仙李白,一手青莲剑诀出神入化,甚至能与一些大儒吟诵出的战诗相比。 叶南此时修炼的剑诀,名为正气剑诀,乃是从《正气歌》中悟出。是一门磅礴大气,浩然崇高的剑法。 以免出现异相,叶南一边使着剑招,一边在心中默念: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每次他舞剑时,都能感觉到一丝丝正气自文宫中生出,渐渐凝实,化为一把剑的形状。 但比起修炼并快乐着的叶南,正在参加文会的黄庭坚感觉就不太好了。 他因为少有薄名,一出现就被人推到中央的位置——这里站着的都是在大家眼中,通过解试把握非常大的一批人。 陪在这里的女子,也是洪府各花坊的领衔人物。 时值春季,百花齐放,大家自然也以花为题,或诗或词。 能够被邀请来的学子,当然不是草包,成诗成词偶有出县。就连黄庭坚也赋了一首诗,才气一尺八,为其中翘楚。 众人喝酒聊天,谈着谈着,就聊到了叶南头上。 有和黄庭坚一样,诗成出县的读书人感叹道。 “今年我大宋第一神童终于下了考场,第一次就过了乡试,成了秀才,还拿了案首,很可能会来参与这次解试。只可惜我等无缘见面,想要邀请都找不到人啊!” “谁说不是呢!” 有人羡慕的摇头。 “诗成鸣州啊!我要是也能出这么一首诗,那可就此生无憾了!” 黄庭坚:( ̄┰ ̄*) 我就喝酒不说话。 有黄庭坚的乡友见他沉默着喝酒,似乎因为别人再夸叶南二有点不高兴,便笑着说道。 “虽然没有大宋第一神童,但鲁直也是能五岁成诗的大才!日后读书修文,不一定就比叶神童差!” 黄庭坚:我不是,我没有,你别乱说! 他撇了那乡友一眼,心头无奈:不好意思,圣前举人十年难得一见。只要不陨落,最低的成就都是翰林。 而叶兄这位十五岁的圣前举人,几乎必成大儒,甚至冲击半圣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我黄庭坚,还真就甘拜下风了! 等文会结束,黄庭坚回到客栈,又开始大声诵读着荀子的《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隔壁停下练剑,正吃着晚饭的叶南:黄兄这是受了什么刺激了吗?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次元共享群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次元共享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次元共享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次元共享群》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