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杨春的请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暖冬事件第四十四章 杨春的请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杨秋夫妇二人回到家后,并没有心思去聚餐。 杨秋先去二哥家把车子和借款还了,又从二嫂处听闻,杨冬前些日子已经被释放,当下已经在家了。 他心头大喜,忙起身朝杨冬家走去。 杨冬家在村西头,院子里养了许多大鹅。 大鹅也是看家护院的好手,杨秋一到杨秋家院子中,便见白压压的一片,都伸长了脖子,压低了身子,对着他咿呀呀地叫着。 杨冬家的房子,其破败程度,对比他三哥家也是不遑多让…… 杨秋被这聒噪之音和满院子的恶臭搅得有些烦躁,忽见面前那泥草房的房门一开,一个大肚子的女子,端着一盆稀糊糊的稻糠走了出来。 这女子正是老四的媳妇儿——翠英 大鹅们登时间便不再纠缠于他,都齐刷刷地换了目标,扑棱着膀子,朝翠英围拢过去。 翠英见到三哥站在自家院中,先是一愣,然后笑着点头致意了一下,随后端着盆,往西侧一块满是鹅粪的空地走去。 那一群白色浪潮,便又齐刷刷地向西涌去。 这笑容似年画上的大头娃娃的一般,生硬且诡异。 翠英把食盆放到地上,双手互相搓了搓,将粘在手上的稻糠糊糊都搓掉了。 “三……三哥,你回来了……” 显然,翠英对自己误伤八郎之事,心中有愧。 “嗯,刚到家,听说冬子回来了,过来瞅瞅。” 杨秋笑着说道,没有一丝生她气的意思。 “八郎他……他好了吗……三哥,对……对不……” 翠英话没说完,即被杨秋打断。 “弟妹,你可千万别道歉,相反,我还要感谢你呢。孩子的病,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要不是你那一碗酒,可能八郎的病就耽误了!” 杨秋双目炯炯,态度认真,看上去并不是在说笑。 “那就好……没事就好……” 小芳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次是会心的笑了,像绽开的红花。 “冬子在屋里呢?” 杨秋指了指房子的方向,问道。 “在呢,在屋里呢,三哥快进屋。” 翠英挺着肚子,在前面带路,杨秋低着头,脚尖支撑着,跟在后面。 太臭了,鹅子们吃食间,便愈加的臭了几分…… “冬子,咱三哥来看你了,你快起来吧!” 翠英没等走进里屋,就叫嚷了起来。 “你这是睡的哪个时令的觉啊” 杨秋走进里屋后,见到杨冬正盖着棉被在炕头睡觉,便皱着眉头说道。 “嗯……” 杨冬轻哼了一声,似刚从睡梦中转醒,挣扎着裹着棉被,坐了起来,应道: “三哥来了,快坐下!” 杨秋见他头发极短,想来在拘留所里也受了不少罪,心头一软,责备的话却也说不出口了。 “不坐了,冬子,这钱你先拿着……” 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块钱,轻轻地放在炕沿上。 “三哥,你平白无故给我钱做啥,我这事儿不怪你,我都跟翠英说了……” 杨冬嘴上说着,眼睛却直盯着那几张崭新的灰票子,眨都不眨一下。 “是啊三哥,这钱……这钱我们不能要,是我错怪你了。” 翠英说着,便要上钱去拿钱,还给杨秋。 杨冬眼珠子一转,连忙伸手吧钱抓起…… “三哥,钱还你,我们不能要。” “冬子,你快收着,这钱是我和二哥的一点心意。” 杨秋摆摆手,连忙说道。 杨冬竟没再推辞,把钱握在手中说道: “谢谢三哥惦记,也劳烦三哥替我跟二哥道个谢。” 杨秋见他太过懒惰,心头无名火起,自忖当哥哥的,应该教他一些事情,于是叹了口气说道: “冬子,我听说你已经回家有几天了,你媳妇儿肚子一天天地大了,一些家务活儿,还是你来干比较好。” 杨冬哪里听不出三哥的意思,本欲发作,但又碍于这五百块钱的好处,只得勉强堆笑,说道: “三哥,我在里面干活闪了腰,眼下吃不得力,坐起来都疼啊!” 说着便又躺了下来,龇牙咧嘴,看似痛苦难当,实则表情夸张至极。 “行吧,明天叫大哥带你去医院瞧瞧,有病治病……” 杨秋叹了口气,径自朝门外走去。 “我就不下地送三哥了,哎呦喂……” 身后传来杨冬做作的呻吟声…… ………… 第二日一早,杨秋还未睡醒,便听见窗外有人在叫自己: “秋子,秋子,醒醒!” 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是大哥杨春。 “等会大哥,八郎没醒呢。” 杨秋压低嗓门回应道。 “哦……哦……” 杨秋见窗外人影身形一颤,想来是疏忽了顾及八郎,一经提醒,有些惊慌失措了。 杨秋连忙爬起身来,套上棉衣棉裤,披了件大衣,便出到门外。 “啥事啊大哥。” 杨秋打着哈欠,抻了个懒腰,嘴里含糊地问道。 “你穿好衣服,去我家吃个早饭,然后跟我去趟粮食厂。我家今天卖粮,你跟吴厂长比较熟,给咱们少算俩水份,卖个好价钱。” 杨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每年冬末或者初春时分,都是农民们卖粮比较集中的时候。 卖粮,在东北一般都是指卖苞米。 而这卖粮,端地是一门技术活儿。 从某种角度看,它与炒股票,赌石等行当有异曲同工之妙。 苞米价格不稳定,什么时候还观望,什么时候该出手,考验的是粮农的眼光。 但大部分农民还是习惯扎堆儿卖,除非急等着用钱的人家外,大部分都会赶在年前或者刚开春儿时候出手。 还有两个月左右就过年了。 这几天里,各个村的村民们,开始陆陆续续地,给自家的牛马车装上斗子,把脱了粒的苞米,一车车地往粮食厂送。 每天一大早,便有许多牛马车来排队,若去得晚了,便只能熬着夜一点点地往前排。 特别是粮价高的时候,排着队的人便更多了,可能一排就排出好多天,待轮到自己时,粮食便掉了价了。 粮食的标准价格,并不是指农民手中粮食的最终交易的单价。 这里说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化繁为简,简单说一下。 粮食水份越低,实际价格就越接近标准价格。 相反地,水分越高,实际价格就越低于标准价格。 所以说,决定粮农一年收入多少,有两个因素。 标准价格和苞米的水份。 苞米价格是随行就市的,只能靠眼力去分辨。 而水分这一块儿,便有些文章可以做了。 找个体面人,找厂子里的人通融通融,有时候会把苞米水分往下降一降…… 而杨秋,便算得上是白银村的体面人了。 这次杨春便是叫他帮忙,去给粮食“降降水儿”。 杨秋稍一皱眉,外人不知,他跟吴厂长如今因为手表事件的缘故,关系变得微妙得很。 “这个……给晓芳补补身子。” 杨春伸手,递出半筐土鸡蛋。 “大哥你想多了,我能要你的东西吗?” 杨秋无奈地摇着头,说道。 “不是给你的,给晓芳的,快拿着。” 杨春态度坚决,不容商量。 “唉……好吧大哥,我且去试试,但并不一定能帮上你啊……” 杨秋说道。 “好,好,哥都明白,你快去穿衣服,吃完饭咱赶紧去,争取天黑之前卖完这一车。” 杨春喜道。 杨秋也没言语,拎着小筐,转回屋内。 不多时,他就换了一套干净的衣裤,来到杨春面前,一摆手道: “走吧,咱去会会吴厂长!” 二人一前一后,在晨暮之中,朝杨春家走去。 杨秋不知,自己便是从此刻起,发现了商机。 呲…… 一条条引线,开始被引燃了…… “我喜欢看烟花,你知道烟花吗?” “不知道,啥样的。” “从天而降的,美丽的大火球” “哦,没见过。” “你能放给我看吗?” “嗯,能,有机会一定能。” 晓芳躺在被窝里,瞪大了双眼,痴痴地望着墙上爬行的一只蜘蛛。 该死, 谁都别想束缚我。 “啪……” 晓芳看着手掌中,被挤压爆裂的蜘蛛尸体…… 阴冷地笑了起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暖冬事件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暖冬事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暖冬事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暖冬事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