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研制火药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襄武大帝第69章 研制火药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临近年关,此时的县城人已经没有那么多了,邓乡、金沟等地,已经分流走了部分百姓,他们的田地都被授在了哪里,县衙也在那几个乡修建了足够多的房屋,这些百姓兴高采烈,怀着对明年的憧憬和已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的热情去了那里。 如今的县城里,除了军队外,还有近两万百姓,这里面还包括了匠营与女营。匠营是刘和刚成立不久的一个新营,只要是工匠或者有手艺活这类一技之长的,便可以进入匠营,每月拿着比军士高得多的饷粮。而女营则是那些尚没有嫁出去或者不愿意嫁出去的女子,以及那些老弱,她们主要的任务便是为军士负担一日两餐,每月也有微薄但还可以温饱的饷粮可拿。 县城里都建起了火炕,一条通往劳洼乡煤矿的简易道路也修建完成,每日里都有民伕青壮从那里开采回煤炭运回县城里,现在石炭在白檀已失去了原先的神秘色采,大家已习惯并接受了这个新鲜东西,说实话,采用火炕之后,这个冬天显得也并不那么冷了。 今天便是年关了,刘和心怀百姓,县城里每家都领到了犒赏的物资,每户一斤大米,一斤白面,两斤肉,一斤酒,所有的女人和孩子甚到领到了足够做一身新衣的布料,整个县城里喜气洋洋,到处都飘着肉香。 军营也空了大半,现在讨虏营里光棍基本没有,因为刘和的授田之策,几乎所有的军士都找到了妻子,大年夜除了需要值勤和保持足够警戒的部队外,其余的刘和大笔一挥,全部放回去与妻子过年。 “公子,您这样的带兵之法我还是闻所未闻!”看着空荡荡的军营,沮授一脸的苦笑:“这成么?” 刘和笑道:“一张一弛,方是正道!这些军士长年累月关在军营之中,不但训练艰苦,还要付担很重的军事任务,他们的弦绷得太紧,而现在我们的军士都有妻子,有田地,像其它军队一样关在营中行么?肯定是不行的,他们也会想家的。” 顿了一顿,接着道:“放他们回去,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让他们感受到对未来的好日子的渴望。那么他们会更有激情保护他们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这样的军队,会更有战力。” 沮授道:“公子,我虽然不敢全部同意你的意见,但不得不承认,你感染了我,你也成功地说服了我。如果这真能成功地话,那么我相信,我们讨虏营将成为一支与众不同的部队。” 刘和大笑:“当然,每个人在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会迸发出你想象不到的力量,而这,才是我追求的。先生,明年我将恢复汉初兵役制,但是我做了一些修改。” 旋即他递给沮授一卷竹简。 汉初,承秦制,实行征兵制。民17岁傅籍(登记),成为具有兵役义务的待役人员,称为“正”。“正”20或23岁起役.轮流应征,服现役两年,到60或56岁止。汉武帝时,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大批小农破产流亡,豪宫之家多有免除兵役的特权,又战事频繁,兵员需要量大,过去行之有效的征兵制度不能正常进行,也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于是,兼行募兵制。此外,如谪兵、奴兵、少数民族兵也被广泛使用。东汉初,刘秀改革军制,取消郡县正卒轮流上制度,兵员以招募为主。 东汉时期,募兵成为主要集兵方式,征兵制虽未废止,但募兵制盛行的结果是,国家以钱征集兵员,加重财政负担;一批农民长期离开土地,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应募者对将领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员,演变成私家部曲,造成地方势力膨胀,为军阀的形成提供了方便。 “这是?义务兵与志愿兵?”沮授对于这个层出不穷冒出新主意的公子简直有些头疼了。 “先生回去慢慢琢磨吧,等领会透了,便给我查漏补缺,将此策完善。” “诺!” “还有先生,随我去匠营。我有一物定然先生再开眼界!”刘和道。 “哦?但见其详!公子,请!”沮授道。 此时的匠营石屋里热气腾腾,墙壁左右上方已经开了通风口,北风呜呜灌入,尽管如此,房间里还是弥漫着一股呛人的恶臭,屋正中置一口大陶罐。陶罐下燃烧着火红的炭火。刘和现在已经摇身变成为了化学家,他戴着一个用自制的防毒面具,眼睛熬得通红。正用一根木棍在不停地在陶罐中搅拌着,不时探头察看陶罐中的物体。 在石屋的另一头也支着一只大陶罐,下面燃烧着炭火,陶罐中滚水沸腾,咕咕冒着浆白色气泡,几名军士和工匠在陶罐周围忙碌着,他们和刘和一样,也带着那防毒面具强忍着恶臭。将白草泽里用从鸟粪中扫来的硝土、麦杆草木灰按八比一的比例,然后倒入沸水中溶解煮沸。约煮了一刻钟,一名士兵喊了一声。“可以了!” 另外几名军士立刻张开一幅麻布,紧紧拽着四角,麻布下是一只大木桶,三名大汉用布包着陶罐边缘,将陶罐提起,把沸腾的白浆水缓缓倒入麻布内进行过滤,料渣留在麻布内,而浆水则过滤进了木桶内。 “好了,再来”。 军士们在火上架上另一只陶罐,又把料渣倒入陶罐内再加热搅拌一刻钟。然后再一次进行过滤。最后将两次过滤得到的白浆原汁混合后送到刘和面前。 “主公!这一桶已经好了。” “好。我这里也快好了。” 刘和搅动的木棍有些吃力了,陶罐中装的就是白浆原汁,水已经蒸掉了大半,成为一种糖浆状的枯稠液体。这时,刘和把木棍交给旁边军士继续,他取过一支长柄木勺,从陶罐中舀出一勺无色的粘稠浆液,将它倒入碗中,随着温度下降,浆液中迅出现了一团胶状物质。 “可以了,再过滤”。 立刻上来几名军士将陶罐提下,稍加冷却,便在白布中再次过滤,白布中留下了一团团果冻般的无色胶团,而盐水则被滤掉,又经过几次加热溶解再过滤。随着温度降低。最后得到了满满一桶提纯后的白色晶体。 刘和站起身,轻轻敲了一下蹲得有些麻木的腿,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就是他用传统土法熬制的硝酸钾晶体了,俗称土硝。 “公子,这东西管用吗?”沮授好奇地问道。 刘和笑了笑,取过一小块已经凝固好的晶体,将它捻成粉末,扔进火红的木炭中,木炭周围顿时噼噼啪啪火星四溅,军士们和沮授吓得连忙跳开。 刘和有些得意地笑道:“看见没有,这可是好东西。” 几名军士和沮授不约而同地吁了口气,这玩意儿居然能爆火。 “好了!把它抬到隔壁去,大家继续。” 军士们将提纯后的土硝抬去另一间石屋。 刘和看着陶罐想到,他一是为了日后攻城做准备,这类战略物资应当提前准备;二是为了解决煤矿开采的困难,他想到了黑火药,黑火药早在先秦时期便有了,但一直都是用于仙丹制药,没有人想到它的另一种作用。 但刘和却很清楚火药的作用,之前只是他一直没有时间好好静下心来考虑此事,这次开采煤矿与采石遇阻提醒了他,或许火药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难题… 火药的配方不是很难,刘和前世的中学化学课上讲过:“硝75±1%,硫磺10±1%,木炭15±1%。这个比例能够获得最好的燃烧效率和爆炸力。其中硝石是氧化剂,能够分解产生大量的氧气,供火药在密闭空间燃烧,产生爆炸或者推动弹丸的能量。” 刘和只是不敢确定,就先拿硝石六成、硫黄两成五、木炭一成五来试验,将它们碾成粉,混合在一起便成了黑火药。 白草泽上有几百年来积累的鸟粪,硝土应有尽有,而木炭粉也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硫磺则从委托张世平购买。 第一次自己做火药,但却不知道爆炸烈度。为此他配置了几种火药,将硝含量逐渐提高,并在陶罐上贴上了标签。 这时,外面传来一名亲卫的禀报:“主公!场地已经清理好了。” “先生与我同去吧。”刘和邀请沮授。 “诺。” 刘和与沮授拿起几小罐配好的黑火药快步走出了匠营,带着几名军士,骑马向实验基地飞驰而去。赶到山坳时,几名军士已经等在那里了,山坳不大。长二十丈,宽五丈,两面前是黑黝黝的花岗岩,里面的积雪已经被清扫干净,虽然北风呼啸,但山坳中却十分安静,感觉不到寒风,这对火药的试验十分有利。 与刘和一同参与试验的军士一共有二十人,都是刘和从隐元武卫中挑选出来的心腹。这次火药试验意义重大,刘和确认为军事绝密,除了沮授和窦清之外,其他人都一无所知。 试验平台个于山坳最里面的一个角落是一块五尺见方的青石,刘和亲手将陶罐放在青石上,陶罐约一个柚子大又用一根被火油浸泡的长索做捻子,长长的拖出一丈另一端插进陶罐中。 “主公,开始吗?”一名点火的军士小声问道。 “等一下!” 刘和取过一只小木箱子小心翼翼地盖在陶罐上,又左右看看,这才点点头道:“可以了,开始吧!” 所有人都迅速后退到十丈外,好奇地等待着刘和所说的奇迹生,刘和心中略有些忐忑不安,这只陶罐是六成硝的火药,直觉告诉他,效果恐怕不会太好,点火士兵点燃了油绳,火呼地一声燃烧起来,火势极快,眨眼间便到了箱子旁,点火士兵吓得撒腿便跑。却一下子被绊倒在地,他紧紧地抱着头,一动也不敢动,突的意外使刘和的心悬了起来,就在这时,“砰”地一声闷响,木箱被震起一丈高,一股黑烟冲天而起。 所有人一齐惊呼起来,纷纷奔跑上前,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他们第一次看见火药,虽然没有刘和描绘的那样惊心动魄,但还是把他们吓了一跳。 陶罐一半已被炸成了碎片,而另一半却没动,青石板上洒满了没有燃烧的黑火药,这是显然是由于火药压实太紧的缘故,没有能充分燃烧,被炸裂陶片大部分都镶嵌在木箱内壁。但也有几块碎片迸射出来,其中一块射在点火军士的腿上,割出一道血淋淋的口子,而且木箱也被震松,但没有散架。 “公子,这就是火药吗?”沮授好奇地问道。 “对!这就是火药,感觉如何?”刘和笑着反问道。 沮授一撇嘴道:“感觉不怎么样,吓唬马可以。” “我再来一次。”刘和又取过另一罐黑火药,标识上面的成分是七成硝,两成硫磺和一成木炭。 “来!再试试这一罐。” 刚才火药塞得太实,这次他倒出一部分。又将陶罐摇松了,这才放在青石上,盖上木箱。这一次刘和没有用人点火,而是利用火箭,他们站在十五丈外,慢慢拉开了弓,一团火在箭头熊熊燃烧,弦一松,火箭高高射出,划小出一道抛物线,精准地钉在油绳上,油绳燃烧起来,迅烧向木箱,仿佛一条火蛇,“嗖”地消失在木箱中,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就听见惊天动地的一声炸响。火药剧烈的爆炸了,一股黑烟冲天冒起,木箱子被炸成了碎片。木箱碎屑四散高高飞起。 刘和慢慢跪下,眼中充满了激动之色,他忽然狠狠一拳砸在泥土上,七成硝到八成!七成硝才是火药的配方,旁边几人半天才从无比震惊中反应过来,沮授瞪大了眼睛。 他自言自语道:“这是雷神下凡啊!” 刘和点点头,对众人笑道:“这种火药还需慢慢完善才能成为武器,不过现在我暂时只考虑怎么把山石炸开。” “先生!我写个条子,你交给窦姑娘让隐元会多多采购囤积,还有加强匠营防护和人员监控。”刘和对沮授道。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襄武大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襄武大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襄武大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襄武大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