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考驾照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417章 考驾照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现在的驾照,得去地区的车管所考,当天就能办下来,不过是白色的实习驾照,一年以后才能换成正式驾照。正式驾照是红色的,外面有个绿色的塑料皮。 年龄也没太严格的限制,悠悠他们几个孩子,就属悠悠个子矮,也到了1.62米,昊昊他们几个都一米七以上。 不过,他们个子虽高,可明眼人一看,就是孩子。有援朝舅舅安排的人领着,车管所也没在年龄上纠结。 可是,考核确实相当的严格。昊昊他们根本不怕,过去的一年,他们都开车上过路。 就是智慧有些紧张,幸亏来的时候,让她开的车,也算是上过路了。 车管所的工作人员,都过来瞧稀奇。不过,几个孩子的开车技术,全都过硬。 他们悄悄的议论:“这是谁家的孩子啊,小小的年纪都学会了开车,准时那个领导家的孩子。” “谁家的领导这么牛啊,能有专车。你们不长眼啊,没看他们开来的吉普车,那是深南的牌照。这是震宇公司的车,听说老板是咱临水人。” “原来是这样啊,这要是在原先,算是资本家了吧,现在硬是牛起来。要不说瘦死的骆驼比牛大,咱三代血贫农,国家的政策再好,没有钱也开不起公司来。” “你们想啊,一个县才几辆吉普车,人家自己就能买得起。听说在深南,吉普车不是好车,那里的公司都是上海轿车。” “还真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咱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一辆轿车。” 他们说归说,办事的速度也比较快。一次去了十个人,全部把驾照办了下来。当然都是白色的实习驾照。 大伙拿着临时的驾照,心里那个高兴。特别是悠悠,在车管所的垃圾篓里,捡了一堆的过期临时驾照,当成宝贝都收了起来。 这可是历史文物,极具收藏价值。在自己的商城里,价格高着那。 昊昊看着悠悠的高兴样,若有所思。给悠悠要了一张,回去让姥爷看。 “姥爷,这就是收藏啊。只要是记载历史发展的,都有收藏价值。” 姥爷接过他手里的东西,仔细的看了好久,肯定的说:“你说的对,有收藏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多值钱。今后啊,姥爷又多了个接班人。” 昊昊不好意思了:“姥爷,我是看悠悠感兴趣,才想起来的。” 姥爷夸他:“你能想起来,就证明在收藏上有悟性。搞收藏的,没有悟性成不了器。” 村里人看着开回来的两辆解放牌大货车,都出来看新鲜。石庙村的群众,听见动静,也过来瞧稀奇。 崭新的货车,墨绿的油漆铮亮,八十五的马力,五吨的载重,时速百公里,百公里耗油30升。 不过,乡间的土路,到处坑洼不平,货车在土路上,能跑到八十公里,就是最高速度了,六十公里的时速算是正常。 汽油的价格每公升0.10元,百公里才3元钱的成本。韩屯到临水65公里,张集到临水的60公里是沥青路面,张集到韩屯,走黄河大堤,也是相当的平坦。 从韩屯到临水,来回最多用5元钱的油钱。比起雇车来,真是便宜。临水到韩屯,地区运输公司的租车费是50元,雇私人的车100元。 服装厂每个星期都得雇十辆车,有了自己的货车,一个月光是服装厂的车费,至少能省下2000元钱。 在大伙的一致要求下,两辆汽车上上满了人,在麦场里转两圈,又换上一伙人。 全村人基本上都坐过来一遍,年纪大的坐在前面的驾驶楼里,年轻的和孩子站在后面的车厢里。大伙那个兴奋,比坐客车都高兴。 “高高三”窜上爬下,热情的搀扶老人,招呼孩子。两辆汽车先让他和志杰开,爱国舅舅等着爱军舅舅的车,他在村里管的事情多,没空开车到处跑。 正月十八日,县建筑公司的工程队到来,先建肉食厂的厂房。肉食厂的设备已经到货了,临时放在震宇公司在火车站的库房里。等村里的厂房建好,就能安装了。 扩建后的肉食厂,日宰杀量达到了500头,比洪城县的肉联厂规模都大。 临水地区批准韩屯肉食厂扩建,主要是考虑到韩屯位于洪城和平城两县之间,能解决平城和临水两县北部的生猪收购问题。 这两年,群众的生活有了改善,市场放开了,人们喂猪的积极性增大。 可养的猪多了,开始出现卖猪难现象。去年春节猪肉市场价降到了0.85元,虽然只是年节的几天,也显露出卖猪难的问题。 反观城市里的猪肉供应,倒是紧张了起来,许多人家手拿肉票却没处买,副食品商店里根本没有猪肉。 平价肉买不到只好买高价肉,春节期间,城镇的猪肉价格节节攀升,最高达到了1.50元。 农村卖猪难,城市买肉难,这就是运输跟不上造成的。 从八零年开始,国家调整了十几年没变的工资标准,而且允许发放适当的奖金。 城镇人口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跟着提升,对肉制品的消耗,大幅度增加。 虽说是刚过年,韩屯村的肉制品,订单比去年多了一倍。加上部队的需求,每天500头的产量,算是稍有结余。有胜男舅妈在,捎带着就能批发出去。 估计部队知道韩屯村肉食厂扩建,订单也得增加,反正就是不愁卖,整个八十年代,都是卖方市场。这也是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都发了财,成为暴发户的主要原因。 去年200头的生产量,就把韩屯村50岁以下的劳力都用上了。500头的生产量,扩大了一倍还多,劳动力成了大问题。 村里年前在石庙招收了部分临时工,过年的时候,村里好多人家的亲戚好友都找来,想进韩屯的肉食厂上班。 其实大伙都不乐意让亲戚来上班,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亲戚来了,得管吃管住,时间长了,诸多的麻烦就出来了。弄不好,亲戚变仇家。 再说了,大伙也不想自己的秘密暴露在别人的面前,现在的人们生活都比较困难,家里也就百元积蓄,有千元存款的人家,就算是富足户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电商穿越七零年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