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节 茶之道传天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第一庄第233节 茶之道传天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李元兴说华丽,能让大唐秦王说华丽的,绝对不俗。 大唐秦王不仅仅代表的是大唐皇室,而且还有一个星君的身份,这份华丽自然让人期待。 光是这套茶具拿出来,就让茶商们大开眼界。有许多人还停留在将砖茶敲碎扔入沙锅之中,加上盐煮上好半天的喝法之中。 茶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挣银钱的物件罢了。 就是粮食一样,特别是对于草原上的那些人来说,这就是粮食,和盐一样重要的粮食。 大唐秦王展示的却是另一种茶,一种完全让人耳目一新的茶。 “父皇,请移座!”李元兴恭敬的请李渊坐在桌前来。 李渊点了点头:“茶之道,是道!”李渊也变的严肃了许多,起身后坐在武曌的对面,因为李元兴说这里是上座。 李元兴又请了崔孰礼入座,崔孰礼比李渊更加的在意这个入座的过程。起身之后先整冠,然后正襟,迈出小四方步,第一步的尺寸都是相同的。在来到桌前,先对着武曌长身一礼,然后双对李渊一礼,这才坐在李渊左侧下首的位置。 武曌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正襟而坐,仅是这个坐姿与势,崔孰礼就给打了十二分,绝对是受过大礼仪的人才能这才的坐姿,这才的神韵! 李元兴点的第三人,正是越茶商会的会首。 越茶商会的会首激动的全身发抖,冲到李渊面前行了跪礼,就准备往桌前坐的时候。崔孰礼道:“秦王殿下以茶论道,你作为越茶商会之首。心浮气燥,心中无茶,你且退到一旁,默念道家静心咒,否则不可上桌!” 越茶商会会首这时才发现自己失礼了,立即长身一礼退到一旁。 接下来李元兴点的三人,分别是长安茶商会,巴蜀茶商会、江浙茶商会。这三位会首有了越茶商会前车之鉴,自然不会失了礼仪。再看武曌身上穿的是汉式礼服,三人也是有学识之人,持汉礼向李渊、武曌行礼,然后才整衣入座。 崔孰礼满意的点了点头,可教也! 越茶商会的会首有些笨拙着学着另三位会首的样子入座,崔孰礼点评了一句:“不知礼,问道,你问的是何道。回去自当修心,学礼。” “多谢长史教诲!” 武曌这时睁开了眼睛! 第一步:治器!分为六个动作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 崔孰礼的心醉了,不由的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他的心也随着武曌手中的动作慢慢的平静了下来,这才是真正的大礼仪,这才是真正的道。 李渊脑海之中却想的是,你们七世家说我们李氏是蛮子?ahref="http://"target="_blank">匆豢矗馐鞘裁?ahref="http://"target="_blank">这比起你们七世家更有古礼的气度。 四位茶商代表一言不发的看着,他们在学习,在观察,在体会。 一个能让知名大儒称赞的,自然是极好的。 后厅,郑秀嫣叹了一口气:“好想学,学会这样一定能够让殿下开心的!”其余六女都没有说话,各自有心思。崔莹莹却在想,学会了这个,何止能让秦王殿下开心,放在诗会之中,保证震惊全场。 第一步武曌足足整了十几分钟。 而第二步:纳茶!将茶放在白纸上,供品茶之人鉴赏。 此茶,在座的自然是没有见过的,不过却没有人开口,他们不懂,只会默默的观察着。 接下来,候汤、洗茶、冲茶的过程,武曌都在不停的说着,这些自然是非常有讲究的,而且武曌用的全是以诗文的方式在解释着这个过程。 杜壹叶在一旁,拿笔快速的记录着,生怕少写了一个字。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要喝茶了,可却是没有想到这才仅仅刚刚是个开始。 再往下,第六、七、八步,刮沫、淋壶、烫杯,武曌又有一翻说词,崔孰礼忍不住在点头,这就是礼,没有错,这就是中华的礼。正如秦王殿下所说,这是道。茶之道! “闻香!武曌亲手将盖瓯递以了李渊面前,李渊接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不由赞道:“好香,好茶!” 崔孰礼闻过,当场赋诗一首,李元兴是一句也没有听懂。 第九步淋茶之后,终于到了品茶的阶段了。 “韩信点兵!”武曌倒上了六杯茶,然后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李渊喝过,沉默不语。崔孰礼喝过,同样沉默不语。四位茶商喝过,也是一样,沉默不语。六个人默默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收回空茶杯,再次第二泡。 茶七泡。武曌展示了多种倒茶的方式,关公巡城、昭君出塞、天人合一! 七泡之后,武曌洗壶,开始收拾器具,动作还是那样的缓慢,优雅。 而六个喝茶的人,却是完全一样,都是那样一动不动的坐着那里,沉默的坐着。 外围观看的人真心是心急着,茶是什么滋味,这茶喝着有什么感觉。因为这些人不能靠近,真是干着急。 后厅的七女反倒安静下来了,因为她们是未来秦王妃,这样的茶以后她们是可以常喝。 武曌收拾好之后,躬身一礼,退后正襟而坐! 李元兴这时轻声说道:“茶有七义一心,七义为: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而一心,既然是‘和’悟了,才可以称为茶道。今曰到此为止,明曰本王在此等候!” 说完,李元兴把武曌抱起:“累了吧!” 武曌微微的点了点头,头上已经满是汗珠了。 李渊伸手一扶桌子站了起来:“起驾回宫,明曰朕再来!”说完,李渊和李元兴连个招呼都没有打,转身就走。他心中想的是什么,李元兴猜不到。只是可以感觉到,李渊受到了冲击绝对不小。 崔孰礼也站了起来冲着李元兴长身一礼:“下臣肯定殿下明曰可下请柬,礼部王尚书应请,户部崔尚书应请。朝野内外,饱学之士应来见识茶之道。” “你去安排吧,名单你来定。这里的一切都不要动,不要动我桌上的茶。” 李元兴说罢,抱着武曌向后厅走去。见到七女,李元兴笑着说道:“去本王的小会客厅。”说完,又对七位管事说道:“茶是道,这也是商机,你们七位想一想,回去给自家的主子也讲讲,她们理解多少算多少!” “是,殿下!”七位管事都深深一躬。 李元兴带着七位未来的秦王妃去小会客厅了,这里自然准备了午宴。 大厅内,越茶商会的会首第一个站了起来,后退几步冲着武曌坐的位置又跪下重重的磕了一个头,头磕在地板上咚的一声。 “某,今曰才知,某辱没了茶!” 长安茶商会的会首起身将他扶了起来:“兄台说的极是,在场的人都辱没了茶。我中华博大精深,今曰我等才算见识到什么是茶。这是殿下在传道,说的市侩一些,也是殿下赐给我们的商机。” 说完,长安茶商会的会首拿起刚才给他们展示的茶,将一片干茶页放入口中,品尝之后笑着说道:“回去都好好准备一下,明曰才是真正的精彩,某自认,今是唐突了,自当回去沐浴斋戒,明曰再来悟茶之道!” 众茶商纷纷称是。 这时,有一个商号的商人却趁着大伙都在往外走,伸手在展示的那龙井茶的小盘之中偷偷的将几片茶叶放在手心。 在他旁边的一位商人看到后小声说道:“你想改行吗” 那商人一愣,马上反应了过来,将那几片茶叶赶紧放了回去。 杜壹叶在纸上飞快的记下那个商人的名字,刚才的时候,已经有护卫打眼色询问了。杜壹叶认为没有必要为这点小事去拿下,虽然殿下说过,不许任何人动他的茶叶。 商人逐利是天姓。 虽然不处罚,但杜壹叶还是记下那个商人,以便在合适的时候汇报给李元兴。 另一边,李元兴邀请七女一同午餐。 “殿下,那茶之道可否传授我等!” “好,我现在就教你们一种,本王最喜欢的方式。”李元兴起身,自己去架子上拿了一个大玻璃杯,然后翻出一筒茶叶:“这个是龙井的雀舌级,本王喜欢。” 李元兴伸手抓了一把茶叶倒入杯中,完全没有武曌的优雅。 然后,从地上提起一只热水瓶,一下就把水杯倒满了。大杯,大把的茶叶,然后又倒了许多水。李元兴笑着将杯子放在桌上:“一会凉一点,大口的喝。这就是本王的,牛嚼牡丹喝法!” 七女先是一愣,转而全笑了。 她们只当是秦王殿下在逗乐,却不知道,李元兴当真就是这种喝法。 用柜爷的话说,李元兴就喝那十元一两就足够好了,再贵些的茶给李元兴喝是浪费。 武曌什么都明白,只是不说破罢了。示意元春将那大杯分成小杯,倒给众女,然后打眼色给李元兴。李元兴只好说道:“茶道,很快会成为士族所学之艺的一种。不懂茶道,出门会低人一等。只是本王要作的,却是商。”(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第一庄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第一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庄》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