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节 金融改革 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第一庄第482节 金融改革 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崔君肃一心为公,这一点让李二倍感意外。 原本李二认为在铸钱这样的大事上,崔君肃应该会考虑一下七世家的利益。 所以崔君肃的反应让李二很高兴。 崔君肃作为户部尚书,以他的品姓自然是身在职,就要考虑公务。不过他也有小算盘,之前请了一个李二的准许,就是世家用铜、银、金去换李元兴的钱币。 所以,世家也不算受到影响了,只是换币的过程中需要谈一个交换比例。 同样,现在崔君肃还要就户部与秦王庄的铸钱工费作一翻讨价还价。 秦王庄内,李元兴正准备吃晚餐。刚刚走到后院门口,就听到陆毛锋的报告:“殿下,房杜两相已经到了秦王庄门口,户部崔尚书刚刚出了火车站。听崔尚书说,他在火车开动之后,看到兵部李尚书正往车站来!” “他们怕是没吃饭吧!”李元兴笑问了一句。 “这个时辰,自然是没有吃过了!”陆毛锋笑呵呵的回了一句。 李元兴无奈的摇了摇头,对元春说道:“去给王妃们,本王晚餐不在后院用了。晚上尽量早些回来,让莹王妃去本王库中拿些冰食后院用,再准备一盒冰,几份冰点晚些时间给本王送到前厅来!” 元春应了一声,回后院传话了。 李元兴所说的冰食,就是后世包装好的雪糕、冰淇淋这样的东西。 在大唐,这东西贵重的程度超乎想像。崔莹莹叫了两个厨子,四个点心师傅。研究了好多天,用了奶粉,精糖,果汁,勉强接近了冰淇淋的味道,但还是差的很远。依然还在不断的努力当中。 冰点,自然就是在努力试验之中制作出来的东西了。 就是冰制的点心,就这样的点心在秦王庄可是执行贵客的,因为李元兴带来的靠电力支撑的小型机器只有一个分体式冰柜,一个制冰机。另一套工业制冰机,短时间内也用不成。 并不是李元兴无法再带,而是秦王庄的电力是一个瓶颈,而且这种东西太多了也未必好。 李元兴没有坐软轿,而是自己走。 等李元兴走到前院小会客厅的时候,连崔君肃都到了。 进了小会客厅,李元兴开口就说道:“统一货币,才是商业的根本。一两银子在大唐,最多的可以换到一千四百钱,最少的可以换到八百钱,这个差额实在太大了。” 崔君肃看李元兴猜出了他的来意,也紧着说道:“主要是钱的成色相关太多。好一些的铜钱有七分铜,差一些也有四分铜。但还有一些钱,用的铜不到一分,多是铅、锡之类,自然换不了太多的银子。” “各位请坐,本王已经吩咐厨房准备几个好菜!” 众人坐下,崔君肃又说道:“一个商人卖出货物,另一个商人拉来一车钱,一车钱不过几百贯?ahref="http://"target="_blank">烧饧赴俟崆词怯泻们辛忧褂心切┘畹那!?br/> 说到这里的时候,菜已经上来了。 四个人,准备了两个凉菜,然后热菜两荤两素,再加一个汤。 凉菜一盘是木耳黄瓜,另一盘是尖椒变蛋。 荤菜是土豆烧排骨、小鸡炖蘑菇。素菜是西红柿炒蛋、蒜蓉西兰花! 当然了,在大唐这些菜都起了极好听的名字,而且都是非常有诗意的。 最后一道汤,是酸辣肚丝汤。 “殿下安排的菜,想来这些菜必然是有用意的。殿下是准备先说钱,还是先说菜”杜如晦在秦王府时间长了,他立即就感觉到李元兴必然还有其他的目的。 “先说钱!”李元兴拿了起筷子挑起一块变蛋。 因为李元兴是秦王,身份最尊贵,他动的筷子其余的人才能开始。 虽然古人说,食不言?ahref="http://"target="_blank">烧夤婢厮坪跻膊辉趺垂苡昧耍蘧喑粤思缚诓耍诜啃g亲自为四人倒酒的时候继续讲他那个两个商人各种钱的故事。 “在收货的时候,卖货的商人会派人将大车的钱开始清量,分为上,中,下,劣,极劣五种钱,然后再根据这五种钱,以其中一种为基准来折算。这又给两个商人增加了一次扯皮的机会。” 崔君肃说完,房玄齡也说道:“几百贯呀,就是几十万个钱,要分一遍花时间不少呢!” “如果收钱的时候没有细分呢” 李元兴心说,会不会有人怕麻烦,不愿意在这个大宗交易之中将钱细分。 崔君肃说道:“长期合作的,会事拿一枚钱作为标准。初次合作,也会有精明的商人先拿一枚钱作一个标准。然后交货与钱的时候,钱就是事先分好的。” “当然,还有一些比如买家有些原因没有去分,但卖家信任,这就出事了!” 崔君肃说的非常委婉,事实上就是在说,买货的心坏了,就差钱充好钱。然后卖家自然不愿意,这个肯定会有争斗。 无论是去衙门,还是私斗都是麻烦。 李元兴听懂了:“这样的方式,还没有真正脱出以货易货,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所以,殿下的秦王钱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长安城两市各店铺已经在门外挂出牌子,秦王钱一换一钱三分,而且这是与上钱的兑换比例。长安的米价是,上钱八文一斗。华州的米价是上钱六文一斗,也有卖五文的!” 说到这里,崔君肃卖了一个关子:“殿下以为,秦王钱多少钱一斗” “按一分三折算,应该是六文钱一斗才对。” “殿下有所不知,现在的长安的米价是,十一文两斗,有的已经是五文一斗。这是秦王钱的价格,也是长安粮商们公认的价格。而且商人们喜欢秦王钱,看到秦王钱不用再去仔细的分辨这是好钱,还是劣钱。” 杜如晦刚说完,房玄齡也紧接着说道:“殿下,用秦王钱更大的一个好处是,好计算。” “怎么讲” “商人们用尺子制作了木盘,一盘就是一百枚。有人试过,随便挑钱,怎么摆都是一百钱一盘,一盘五列,每列二十钱。好算,好数,自然就好计算了。秦王钱,大小重量完全一致,而且制作精美,没有任何造假的可能。以次充好的钱,打不出这么漂亮的刻印!” 李元兴来自现代,就算没有深入的学过经济与金融。 但他却非常的清楚。 统一的金融体系对工业,商业,民生有多大的影响。 一人上了一碗米饭。 秦王府的米饭对于大唐人来说,还是很新鲜的。 之前,大唐主要是煮,然后才用大锅焖,干一些就是米饭,但锅底却会浪费一些。就是大户人家都不愿意,所以大唐的米饭更多象是稠粥。 李元兴用的是套火煮,米饭自然有所不同,更香,颗粒更明显。 李元兴没有吃饭,他只是在思考着。 根据历史记载,大唐贞观年前的通货膨胀非常小,一文钱差不多就是后世四元钱的购买力。自己的秦王钱一出,这等于是无形之中增加了钱的价值,一文钱要顶后世的六元钱了,这对于大唐的经济应该是有坏处的。 “杜公,明天你去一次铸钱坊,要求他们立即开始铸钢钱。” “钢钱不值钱,殿下是不是急了些!”杜如晦问道。 崔君肃开口说道:“殿下高明,某来解释!” 崔君肃在户部多年,他说不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这样的词来,但是他却能表达到通货紧缩的意思,以及对市场,对经济的危害。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眼下,却不用太过担心,毕竟市面上还有大量的劣钱!” 崔君肃说的在理,劣钱就暂时相当于秦王钱的钢钱的位置了。作为小物件的补充货币,铜钱是有极大必要的。 只是,七世家不需要,秦王庄也不需要。 这个需要是大唐需要,大唐的户部需要,大唐的经济需要,百姓们需要。 听崔君肃这么一说李元兴似乎反应过来了:“你们谁手上有我皇兄的圣旨” 三人相互看看,都摇了摇头:“没有圣旨!” “户部想要本王的铸钱坊”李元兴追问了一句。 崔君肃赶紧将李二的意思说了,一字不改,完全是原话照搬。 “两个算法,一个是户部承担本王工坊的支出,另一个就是怎么个换钱法,多少铜换多少钱。当然,细节还是和本王的长史去谈吧!” “殿下,那钢钱什么时候出,户部是否可以提出要求”崔君肃又问道。 “提前十天,因为需要调试机器,还有不能总是换,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调试机器上,今年之内,只能同时铸四种钱,所以你必须考虑好。而且户部的工匠要依本王的规矩,同样还是需要审核一下的。” 崔君肃没意见。 房杜两相也没有意见。 原本房杜两相的意思就是请李元兴出手,让长安城的钱币有个规矩。 现在户部插手了,他们只需要在细节上关注一下就足够了。 “殿下!”崔莹莹竟然亲自来了。 她的贴身侍女捧着托盘跟在了后面。 “请品尝一下我秦王庄的冰点,非常的特别。”李元兴亲自从食盒之中拿了出来。(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第一庄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第一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庄》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