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节 戍军 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第一庄第849节 戍军 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一匹丝绸,这丝绸从长安来的军属们自然是知道的。 这是次等丝绸,也就是下三类的。 大唐的丝绸分为织数,就是一寸之中有多少织,这是原织物的质量评比,然后就是平整度、再下来就是比色泽,最后就是整体的质感。 这织数已经是属于稀织了。 再看看自己男人身上穿的军服,虽然是细白麻的,可这种细白麻的价格在长安和这种下等丝绸相比,也差不多了。 这发下的五匹细白麻,比起武德年间的自然是好了许多。 不过,大唐的普通百姓,穷一些的也用这个,但凡是有富一些的,用的更好一些的。原料来是吕宋的细软麻芯料织成的麻布,比起这个不知道要好多少。 只有钱是最实实在在的,一筐钱呢。 数一数,少的也有一千二百文,小队长这一级就有一千八百文了。 有个校尉的职司,那怕是最低级的,也有二千四百文以上。 “挑什么挑,我们这些戍边的。一个月的军饷谁拿过一贯钱以上的,到了这里差不多每个人加了足有五成,这些衣料也是白给的,作人不要白吃还挑好坏。”有个老军领了东西之后,对着其他人喊了几句。 所有军士都扛着回家了。 根本就没有到第二天,当天下午好几个当地的贵妇就找足了借口混进了军属区。 倭人的军属区也有丝绸发,但数量和唐人的根本就不能比。他们五千人发的还没有这三百人发的多呢。 南洋的贵妇们干什么 就是买衣料,要知道大唐现在的丝绸每个月到港才一千匹。仅南洋九个港,每个月总共一万匹,其中差的一千匹就分到了军属手中,倭人的、高句丽人的,接下来就是大唐人的。 一匹丝绸,一千石米。大唐的石,不是倭岛的石。 花色丝绸,加一倍的价。 一石米。码头上的收购价是二十文。也就是一匹丝绸就是二十贯钱。 卖还是不卖。 团长下令,所有军属不得于南洋人交易,等待命令。 这是军令,大唐的军人对军令是无条件服从的,那团长当下就离开了军营,去了倭人军营,对于这位巨港最高武官的到访,倭人军营之中上下的官员一起出迎,摆足了姿态。 能在倭人军队之中当官的,肯定是会说汉语的。而且一定会写。 “本将初来巨港,入职的时候几位送了米酒很棒。某也带了些长安的酒来。” “感谢,非常感谢。”倭人校尉的腰弯到了差不多九十度。 倭人军官很清楚,谁才是这里真正的话事人,别看这位大唐校尉在职司上什么也不管,但名义上他也是这位的下属,更何况他清楚的知道,大唐人同职司也比自己高贵。更何况军职还高自己半阶呢。 对于这种礼物,是真心感谢的。 酒是长安的酒,真正的上等烈酒。 几杯下肚之后,这位来自长安的团长问道:“以往,你们营中也有发过丝割的”丝割就是下等丝绸。 倭人校尉愣了一下,在他眼那已经是帛了,比起丝割要好多了。 可转念一起,这可能是大唐的新标准,要知道他也有一件上等丝绸的衫子。作为参加巨港宴会用的衣服,那个叫彩虹锦,想来那才是上等的。 “是,我们也发了些,上个月发过一百匹,后又奖励了二十匹,作为我们对巨港治安贡献的奖励的,还有细白麻三百匹,以及罐头一千个。”这倭人校尉立即就将所有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有当地人想买这些丝割吗” “有,我请示过港府尹上官,他说发下来的就是属于私人物品了?ahref="http://"target="_blank">梢宰杂山灰祝魏蔚慕灰妆匦朐诓挥跋旄壑谢跷锏男星楸曜贾拢鹿俚睦斫馐牵荒苈舻帽雀劭诘乃砍窀停陨细鲈路⑾碌模匆黄ヒ磺俅筇剖谋曜冀灰琢恕!?br/> 一千三百石。 “南洋人开价只有一千石,好在问过你。” “他们是当地贵族,买到之后出了门就转手,加价二百或者三百石。因为南洋的商人是不允许靠近军属住宅区的,您所居住的是贵族军属区,更加不是普通商人可以靠近的。我们头一次交易因为不了解,所以受到了损失。” “一千三百石”那团长又问了一句。 “可能还会再高些,因为南洋这些对丝绸的需求量实在太大了。就下官所知,长安的商人更愿意把一流的丝绸卖到西域区,所以南洋这里全是下等货物,可就这样,每个月也仅仅只有一万匹。这是从高句丽人那里得到的消息。” 高句丽人这位团长感觉脑袋不够用了。 听倭人校尉一解释,他明白了,高句丽人管着税收的事情,他们知道丝绸商会对这里的限量供应,未来三个月内肯定不会加量,但到了长安那边春丝上市,肯定有些下等丝被制作成这些下等丝绸,可能会增加一些量的。 “一千二百石,我交给你,多挣的就是你的。如何” “不,您这是等于送钱给下官,那些丝绸拉到这营中,当天就能转手出去。这样的利润下官不敢要!” “你辛苦找到卖主,我多卖了二百石,已经知足了。交个朋友,以后还在这里一起共事的。”对于大唐的这位团长还说,心中还没有太多民族尊卑的印象。 可这位倭人校尉却不同,他最早就在出云,很清楚一条家的家主是什么样的大人物。面对一个大唐普通校尉都是点头哈腰的,能在强大的大唐正规军面前,他心怀敬畏,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纵然有机会拿到大唐子民的身份牌。 就算他与这位团长的军阶完全一样,他的身份也低于这位都校尉。 “就这样办吧,有什么消息我们可以相互联系。” 这位团长客气了几句,起身就离开了。他宁可相信倭人,也不相信高句丽人。因为他作为一名士兵就与高句丽人打过仗,而且高句丽反复无常,那脸皮厚的可以比长城了。反倒是倭人,听说倭岛那里经常就有地震,海啸,天灾不断。 在这样的地方生活的人,都在极坚强的性格。 而且通过军中传闻,倭人的信誉还是不错的。 正如那位倭人校尉所说的,只要有货,在巨港根本就不要担心卖不出去。当天就完成了交割,米的数量太多了,无论是堆在军营还是军属区都不可能。 换成铜币也不行,也是好大一堆的。 银条、金条、珍珠。这就是倭人拿过来的最终利润。 就在当天,因为倭人的信誉,一个大唐军属于倭人军属联手,名义上家属自助商会,就是军属自己挣点小钱的商号,就用这笔钱,以及五千倭人的存下的钱,还有大唐军士手中的,以及那位酒坊主女儿的八千贯嫁妆。 一共六万贯钱,在巨港搞起了一个超级酒坊。 “殿下,这是他们酒坊的所有的材料,就等着上报兵部核准了。按兵部的新规矩,戍边的军属是可以作些小生意的,兵部给予保护,不用上税。但要上交利润的两成给兵部,其中一成交到长安,一成就留在当地。” 武元爽第一时间就把报告交了上来。 “查过军规了吗” “查过了,而且还有人查过他们的会谈内容。他们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在军规的条例之内,这是倭人校尉与咱们选的那位团长一致的意见,看来他们还是知道,违返军规的后果,所以作事很小心。” “要不要试探一下,让他们知道走私的利润”武曌在旁边说着。 “不要!”李元兴当下就反对了。 “这个叫引诱犯罪,比钓鱼执法更可恨。而且不能开这个口子,以后怎么样我不管,至少我还是秦王的时候,不能这么干。” 反对了武曌的意见后,李元兴对武元爽说道:“你亲自去一下,告诉他们什么可以作,什么不能作,然后再提出相互监督的机制?ahref="http://"target="_blank">谕繁硌镆幌履歉鲑寥诵N荆菜潮愀嫠咚薷鄣闹伟菜孀鸥劭谌肆髁康脑黾樱且眯摹!?br/> “殿下,还收到一个情报!” “讲!”李元兴放下了刚刚拿起的茶杯。只听武元爽说道:“高句丽人似乎有些不满,因为这样的酒坊他们开不了,他们想作些小生意。没有大唐兵部的支持,只能干一些辛苦活,所以高句丽人对倭人与唐军联手开酒坊,已经有些怨恨了。” “怨恨”李元兴对这个词很感兴趣。 “是,就是怨恨。高句丽人提高了三倍赌注,要和倭人一决高下。而且还赌上了下个月的一半的罐头。” “不管,这事情与秦王府无关。兵部那边可以查一查,如果没有什么不合规矩的,也不要管。暗中告诉那个团长,在表面上他不许摆出支持倭人的态度来,他作为这里的最高武官,他必须是公正的。” “是!”武元爽不理解秦王李元兴的意思,可命令就是命令,他不敢能,必须执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第一庄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第一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庄》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