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世间结缘不居天上,虚空难行不识归途!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道行第144章 世间结缘不居天上,虚空难行不识归途!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你们二人,可有姓名?从何而来?” 白漱见这两个童子,不由好奇问道。 女童清脆答道:“回娘娘,我们因娘娘而来,自娘娘登神成道,便有了这座庙宇,我们也随之出现在这里。却没有姓名,还请娘娘赐名。” 男童也说道:“我们是娘娘大愿因感而化成人身,并无父母,娘娘就是我们的父母,还请娘娘赐名。” 白漱点点头,那药师妙灵娘娘笑道:“我入人间,随缘救度,需要一个伴身童子,你们谁愿跟来?” 那女童脆生生道:“我愿随娘娘。” 药师妙灵元君道:“好。我便唤你善福童子,随我入人间送福化难消灾做吉祥。” 斗圣元君则对那男童道:“我不入人间,庇护一切守善于心,被神通加害之有情众生,惩戒依仗神通作乱之人。你便为我捧剑,唤名斗藏童子。” 两童儿如是得了名,欢欢喜喜的应了。 那善福童子捧的小羊脂玉净瓶,如今成了白漱成神证道之器,却已是一件功德神器。 而斗藏童子所捧之剑,便是昔日君子之传,如今的“斩神剑”,这斩神,意为斩灭神通之意。若有人敢以神通为祸一方,此剑不灭其身,专斩其神通。 你凭神通以为祸,自觉可以掌握他人生死,高人一等,此剑便夺你凭借之物,化神通为凡俗,一为惩戒,二也有度化之意,却是一件极为特别的神器。 二位童子恭敬拜道:“请两位娘娘登坛归位。” 说着,这神庙之内的神坛上,升起了两座神位。 一个坐北朝南,一个坐东朝西。 “神灵不出庙宇,随请而来。但是你这尊功德大愿化身。却是与世人缘分最大,还是要去人间为妙。” 这时,斗圣元君娘娘忽然对药师妙灵元君娘娘说道。 这就非常有意思。 这两位娘娘,都是白漱,但却可以化出截然不同的两尊神躯。自己可以跟自己说话,但双身却又是同一个人。 若是寻常人,可能无法理解,一个人怎么可能分成两个人呢? 但实际上,的确是两个人。 白漱所发神愿,领了两个司职。 其一是庇善惩恶。一切良善之人。若受欺辱,呼斗圣元君之名,都将受其庇护。一切身具神通,却不守道德,残害他人者,法剑之下,斩无私! 其二是一尊功德神祇。是白漱自愿将自身累世积来的功德福报,加上登天成神以及日后庇护众生的大功德,全化此身。回馈天下有情众生。若有情众生遇艰难病苦,呼其名,她自寻声来救,遇难解难。消灾化吉祥。化功德福报为药雨以解病苦。此为药师妙灵元君娘娘的司职。 而区别在于,若得病苦之人,呼斗圣元君的名号,求其来救治。斗圣元君娘娘是做不到的。因为其司职不属于此。而且斗圣元君娘娘听得呼请,但药师妙灵娘娘虽也知晓,但却无法灵应。 为什么? 这两位不是一个人? 的确是一个人。但神职就是如此,无法混淆。 简单总结就是四个字,随请而来。 这请,不是简单意思的邀请,恭请。而是一种信念,就像同样求神拜佛,为什么有的人灵验,有的人不灵验。因为信念的不同。 这个信念,不是对某一尊神仙,某一尊佛的虔诚。而是指,这求请心念的纯净无杂,发自深心。 因为神灵居于红尘之上,坐落于庙宇之中,每日每时,听闻求请的愿念会有多少?不计其数。 而且这些愿念,参杂着人心千奇百怪的欲念,杂乱不堪,一起冲入神灵的神识之中,非常混乱。若是普通人,早就心神失守,变得精神错乱。神灵虽不至于如此,但也不会好受。便需要出离观之。所以在这其中,祈念越是真诚,越是发自内心,越会被神灵感知,自然寻念就会前来。 请神,一定要发自内心。要不然就不要请,既要请,就莫要胡思。 药师妙灵娘娘笑道:“理当如此。你我本一体,却不同司职,请你留在此中,我便回人间去了。” 话音一落,两位女神归为一人,化成了昔日凡尘女子白漱。而身后的神坛上,却有斗圣元君,坐定其中。 白漱微微一笑,转身便离开了神庙。两位童子恭敬道:“恭送娘娘。” 白漱挥了挥手,转眼已出了神庙。 一出神庙,所见不是天地,而是一片虚空。 虚空是在何处? 是在天上,还是在天外,亦或者在天外之外? 没那么复杂,虚空之处,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容。只是人眼所看,才有界限,才有天外之说。而虚空无边无界,又无处不在。 而在虚空之中,白漱却四顾茫然,不知何处而去。 在这茫茫虚空之中,行过一会,但见周天星辰,运转自然。再走一会,又见黑暗杂光,交错缠绕,自成空洞,通往不同所在。各种光怪陆离,匪夷所思之相,随处可见。 若白漱未登神之时,所见如此奇异之景,只怕早就心神失守,大惊失色。 但如今成神人之道,已得无名智慧,已是见怪不怪。 “却是我疏忽了,神庙在人间三尺之上。而人间却不只一处世界。我如今欲回转大浮离世界,却不知归途何处,该如何是好?”白漱有些犯难的想道。 虚空之中,自有三千大世界,还有无穷彼方世界,层层叠叠,数之不尽。而自己登天成神,如今再回人间,却是迷了路途。 话说回来,白漱成神证道,一定是要在大浮离世界救度吗? 当然不是。白漱是发愿成神,并非是山川水泽之神,庇护一方,善调雨水。自然不会局限于一方世界。 但她自大浮离世界成道。与大浮离世界之众生缘分最大。所以成道之后,最先回馈的,便是此中世界之众生。 而日后得她救度之人,寿尽归天,转生其他世界。若有一人,发心感念她救度之恩,愿将她的神号传与其他世界。那时,便是她与其他世界众生结缘之时。 这都是日后之事,暂且不提。 却说白漱茫然不知归处之时,茫茫星空之中。突然传来一声恢弘浩大之声:“你是何人?在虚空之中逗留,稍有不慎,就是神形俱灭,你不知道吗?” 白漱神念一展,就见一人,现出万丈法身,足踏一个巨大的铜盘,横跨星辰而来。百面千手,庄严殊胜。 白漱见状。也不害怕,微笑执礼道:“这位道友,我初登神位不久,如今欲回转人间。却不认得路,见笑了。” 此人闻言,微微惊讶,却见白漱身上的法衣。便笑道:“本座还在奇怪。何人敢在虚空之中逗留。原来道友身上有法界所赐法衣,可以自通虚空世界,这便难怪了。” 白漱心中惊讶。没想到自己身上这件法衣,竟有这般玄奥,不由脱口而出问道:“道友,游历虚空世界,并非人人可以吗?” 此人笑道:“谁人有这么大的本事?虚空寂灭之中,就是自辟世界的大成就者,也不能随意在此中游走。因为一入虚空,就要受三灾重劫,稍有不慎,就会神形俱灭。” 何为神形俱灭? 一毁其身器鼎炉,例如白漱如今之神躯,这为“形”灭。 二毁其真灵,彻底灭散,前生种种,今生一切,全部灭尽,此为“神”灭。 白漱听的毛骨悚然,不禁暗道一声侥幸。 “还未请教道友尊号。” 白漱作揖道。 “本座乃虚空宝铜尊者,司职巡查虚空世界,见你在此游荡,故而现身一问。” 虚空宝铜尊者说道。 白漱连忙见礼,将自己神号报上。 “咦?一体双身?这倒是少见。原来是功德之身,这便难怪了。”虚空宝铜尊者微微吃惊,随即笑道:“你欲行大浮离世界,离这里可不近。你若想自己行去,不知要穿越多少世界。罢了,就让本座送你一送吧。” 说完,从万丈法身之中,取出一枚宝镜,在虚空之中一照,便现出一条路。 “从此中进入,就是大浮离世界。道友日后请在元神之中演化,日后再行来过,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虚空宝铜尊者说道。 “多谢尊者提醒,谢过了。”白漱连连道谢。 “不必!司职在身,当不得谢。你早早上路,本坐这便去了。”虚空宝铜尊者还礼,便坐上铜盘法器,消失在了诸多星辰之中。 白漱目送其离去,也不再耽搁,朝着大浮离世界飞去。 大浮离世界。 今日已是十二月初四。 这一日,漫天飞雪。这连绵的大雪,已下了三日。 景室山中,全被盖上了一层银装。飞鸟走兽,多数都藏在巢穴中,以避严寒。 就在半山腰处,不知何时立下了一座神庙。 这庙宇不小,内中神坛高立,香炉之中,香火不断。但让人奇怪的是,这庙宇门前也无题字。而神坛上的神像,也无五官,只能看出是个女身神像,看起来怪怪的。 庙宇中,也无旁人。 白朵朵打着哈欠,在香案前取过三炷香,点燃后,对着神像拜了三拜,似自言自语的说道:“白姐姐,你成神了。怎就不回来看一看?白家爷爷和奶奶三天两头的过来一趟,想你想的人都瘦了一大圈。呜呜,还有可怜的朵朵我,被道长哥哥丢在这里,天天上香,等你回来,不然不许我回观中。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白朵朵哭丧着脸,将香插在香炉之中。 不经意的一抬眼,却见这神坛上的神像,突然化成了一个端庄女神,五官精致,活灵活现,仿佛真人活过来了一样。 “啊!” 白朵朵大吃一惊,忍不住叫喊了一声。就见一阵白光,从那神像之中飞落,化成了白漱的真身。(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道行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道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道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