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曲线救国 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新官第三十七章 曲线救国 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宋穹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你们看,能不能这样,直接用伦港币,采购一笔物资,然后在国内卖出去,一买一卖,钱就换过来了。” 宋穹还没有说完,郑声就开始摇头。 这种办法,他们也想过,最后的结论是,不可行。 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只有外贸,才能够使用伦港币作为交易货币,而外贸的商品必须出关。想要出口转内销,必须交两份关税,并且通过审批。 接下来,才是关键,就算这几关都通过了,转成内销的商品也必须卖出去,现在是计划经济,不在计划内的主体和物资,并不能进行大宗商品交易。 当然,也有通融的办法,毕竟,通商局是国有企业,只要上面同意,他们就可以直接拿伦港币采购,然后在国内销售。 但是,要让有关方面这个口子,并不容易。 郑声将这其中的关窍一说,宋穹马上笑着说道:“郑总,别的我不敢说,你们进来多少货,我们中岭县供销社,可以帮你们包销。” 说着,他又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袁董,叹了口气说道:“县里的人民群众,其实也急需各种物资供应。” 旁边的陈颖上顿时傻了,原来、原来宋穹一直在这里等着。 她知道,打从一开始,宋穹就是为了完成十万元物资来的,原以为在偏僻、并急需各种建设物资的龙口,没有这样的机会。 谁知道,最后还真的让他找到了。 问题是,这是他一开始就计划好的?那也太厉害了吧? 陈颖上看向宋穹的目光,顿时变得怪异起来。 郑声也看了袁董一眼,沉吟着说道:“销售问题能解决,那自然好。不过,要让zhèngfǔ同意我们这么做才行。” 宋穹道:“通商局在龙口的投资,规模很大,全部通过物资倒换,当然不可能。大宗采购还是只能走正常程序,但是rì常的一些开销,如果能够倒换过来,也能节省不少钱。” “虽然说,伦港币换成华夏币,换来换去都是国家的,不存在吃亏与否的问题,但是,在当前的条件下,龙口更需要钱,多一分钱,龙口建设的速度就能更快一点,就能更快一点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 出口转内销,确实会有些问题,但是,宋穹知道通商局开发龙口时,就曾经这样做过。不过,他们做的规模并不大,而且是通过个人摆摊销售。 既然前世他们就这样做过,宋穹相信,在多了自己这个变数以后,他们肯定还会使用同样的办法。 郑声果然有些心动,又小心翼翼地看了看袁董,袁董不表态,他当然不敢乱说。 “小宋同志的目光,还是挺宏观的嘛!” 袁董笑了笑,突然盯着宋穹的脸,仔细看了几眼,轻轻“咦”了一声:“小宋同志让我想起一个人……对了,你们刚才说,是龙口公社南山大队的生活服务社?这个南山大队,是不是就是赵国顺同志的家乡?” 郑声拍了拍脑袋:“哎呀,我就说怎么这么耳熟。” “赵书记,你来,赵国顺赵老,是不是你们村的人?”郑声连忙将赵红村叫了过来。 赵红村点了点头,下意识地挺起胸膛:“是的,国顺叔是咱们南山出来的。” “好嘛,等有时间,我一定要去老赵的老家看一看。”袁董笑呵呵地说道,他本人也是临港县大朋镇长坝村人,革命战争时期,袁董在粤东支队,赵国顺在粤海纵队,有过并肩作战的友谊。 说着,他又拍了拍赵红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赵书记,好好干,家乡就交给你们了。” 袁董轻轻叹了一口气,他们这些人,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对家乡的帮助却很小。 不久前,袁董刚刚去自己的家乡长坝村看了看,村里衰败得厉害,村里的老人甚至当面责问他,为什么选择龙口,而不是长坝,就是建一个小厂,村里的年轻人有班上,也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往伦港跑。 当时,面对老家的人,袁董无言以对。 但是他必须对通商局负责、必须对zhōngyāng让他承担的改革开放领头羊这件事负责,龙口的条件比大朋合适,他就只能选择龙口。 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心里微微有些感慨,袁董转过头对郑声道:“小宋同志说得对,我们的钱是跟伦港的银行借贷的,要对每一分钱负责。你们商量一下,看看哪些物资可以运作的,列个目录,交给我,其他的事情我来办!” 这件事,也只有袁董的身份和地位,才有可能跑下来。 郑声连忙高兴地应道:“好咧,我 一定尽快整理出来。” 宋穹也非常高兴,通商局在龙口的投资,以亿万计,就算只有一小部分能够直接进入国内,那也值得好好运作一番。 陈颖上看呆了,没想到、没想到宋穹真的将这件事情做成了! 她还没有意识到通商局的资金量有多大,她只知道,宋穹完成任务肯定是没有问题了,这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家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居然能够想到这么远? 陈颖上看向宋穹的目光,顿时异彩连连。 袁董又看了看宋穹:“你姓宋?也是南山村的人?” 宋穹知道袁董想问什么,无非是觉得他长得很像赵国顺,但是他并不想多说,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我叫宋穹,我不是南山村的,我是中岭县人。” “中岭县?”袁董笑着摇了摇头,赵国顺的几个子女和他们的配偶,他都知道,好像并没有姓宋的,他以为宋穹是赵家在南山村某一支的后代,就没有多问。 他伸手拍了拍宋穹的肩膀,笑着说道:“小伙子,你很不错,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通商局?你也看到了,龙口这边,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是啊,宋穹同志,龙口将要进行大开发、大建设,你的思维很活跃、思路很开阔,在这里,一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郑声也连忙发出邀请。 他确实很看到宋穹的能力,不管是生活服务社,还是通过物资转换的方式,实现货币转换,都不算很难想到。但是,只有宋穹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最可行的执行方案,这才是最难得的。 他也需要这样一个助手。 袁董和郑声竞相邀请,宋穹不禁有些犹豫。 龙口,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确实是最适合他发挥能力的地方。他也相信,他如果来龙口,将会如鱼得水,充分发挥自己前瞻xìng的目光,让龙口得到更快的发展。 但是,龙口,对于立志仕途发展的他来说,是不是一个最好选择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新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新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新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新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