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占尽上风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新官第四十四章 占尽上风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我不同意,这是变相地搞资本主义。” 沈建国刚刚简单介绍了一下宋穹提出的“专业合作社”计划,刘勇马上就跳出来表示反对。 他拍着桌子大声说道:“对于农副产品,我们一向实行统购、派购,现在要搞什么专业合作社,这不是倒退吗?土产公司,完全可以做好这件事。” 专业合作社,在建国初期,推行社会改造、实行公私合营的时候,曾经大量存在,文乱时期,割资本主义尾巴,基本上消灭殆尽,专业合作社变成集体企业,集体企业又大量转变成国营企业。 当时的趋势就是,一切都向公有、国有转变,所以刘勇才会认为,专业合作社,是历史的倒退。 罗大山正襟危坐,眼神却向唐建生那边瞥了一下,后者马上坐直身体,轻咳一声说道:“嗯,刘主任说得很对。另外,我也要提一个问题,国家对生产、生活物资,实行的是计划购销,临港建市,是地区、乃至省里重点支持的对象,肯定会有统一的计划安排,我们横插一杠,岂不是扰乱市场秩序?” 侯建国看到唐建生和刘勇又串通一气,连忙说道:“你们这是什么话,临港建市,省里要求各地支持临港的建设,我们这也是响应上级号召。另外,增加物资收购和销售,也可以增加基层农民的收入,这也是zhōngyāng支持的。” “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背离省里和地区的计划。”罗大山冷冷地开口说道。 场面从一开始就形成压倒xìng的优势,赵强的脸上,不由微微露出一丝自得,随即敛去,缓缓开口道:“嗯,罗主任的指示,很正确也很及时。” “我来中岭的时间还不长,不过,我已经发现,我们的有些人,思想不够纯正,净想着挖社会的墙角。” “就拿有的公社大队来说吧,他们无视农村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在生产队下面,又搞什么组,六七户成一组,zìyóu组合,公然无视人民公社制度,搞包产到组,将生产队的土地、农具、牲畜等分到若干组,以组的名义包种、包产,有的生产队,竟然竟队里的粮食都分光了。” 赵强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我想问一问,这还是人民公社下的生产队,还是社会主义吗?” “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坚决抵制。” 宋穹不由微微一晒,姓赵的并不知道,中岭县农村,不但有生产队包产到组,甚至已经有包产到户、包干到组的。 这时候,农村的土地承包责任制还没有出台,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私底下已经出现,有一些省份,也在搞试点,但是总的来说,争论还很大。 看到大家的脸sè都有些凝重,赵强不由得意地笑了笑,话风一转说道:“在我们的工作中,也要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要坚持集体经济,看到集体经济的优越xìng,不要过于强调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要服从大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赵强的发言很长,洋洋洒洒,说了二十几分钟,最后才说道:“刚刚沈主任提出来的这个方案,我认为,是不妥当的,这个专业合作社,说白了,就是要撇开公社、大队、甚至是生产队,另搞一套,由个人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加入合作社?说白了,就是个人取代了集体,个人zìyóu组合的小团体,取代了社队集体,这样做很危险,是要犯错误的。” 沈建国猛地吸了两口烟,赵强的话,就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他心里。他只看到这份计划的好处,以及与zhōngyāng最新政策是相符的,并没有赵强想得那么深。 赵强的理论水平很高,他竟然无法反驳。 最重要的是,宋穹提出的专业合作社,确实存在问题。 候朝南抬头看了宋穹一眼,他想反驳,但是却不知道怎么说,他总不能说,发挥个人的积极xìng,比集体经济更优越。 场面一时有些沉寂。 更多人在看热闹,看几个主任在会议桌上斗法。 此刻形势已然明朗,罗大山和赵强联手,加上唐建生和刘勇的支持,牢牢压制了沈建国和候朝南。 而且,赵强还站在政策的正确面,让一向强势的沈建国无法反诘。 最后,就连万年墙头草郑岐山也突然开口说道:“嗯,社队集体,必须要尊重。” 大局已定,赵强不由更加得意:“当然,作为一个领导集体,我们有责任避免某个人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看,这个议题,我们就不用讨论了,罗主任,你说呢?” 赵强的心情很好,既否决了宋穹提出的方案,又压过沈建国一头,从此,他就能在社里掌握主动,还能和罗大山搞好关系。 这一次会议,他可谓是大获全胜。 说起来,还要感谢宋穹这个活靶子,没有这个反面人物,他又怎么能找到沈建国的弱点呢?不能找到沈建国的弱点,就算他和罗大山联手,想要赢,也做不到如此漂亮吧! 接到赵强递过来的橄榄枝,罗大山也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好,那就开始最后一个议题。” 刘勇得意地扬起下巴:“最后一个议题,讨论有关人事安排,请相关人员退场。” 宋穹微微叹了一口气,站了起来。 赵强的话,太狠了,农村的包产到组是一个敏感话题,他也不能和他在这方面较劲,也没有意义。 “我说两点。” 在众人惋惜、同情以及幸灾乐祸的目光中,宋穹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面带微笑,缓缓说道:“第一点,去年底的三中会议,以及今年年初,zhōngyāng多次发文提出,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重点就是在计划的基础上,给下面更多的自主权,前几天,zhōngyāng还确定了八家大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实行利润留成。” “所以,我们应该按照zhōngyāng的要求,更加积极地开展经营活动,而不是一味等计划。” “呵呵,宋穹同志,zhōngyāng的文件,我们都有学习,不用你多说,你现在可以出去了。”刘勇连连冷笑,不过,他觉得他们已经胜券在握,倒也没有急着赶宋穹出去。 看着他吃瘪,也挺好的。 宋穹没有理会刘勇的嘲讽,接着说道:“第二点,临港百废待兴,急需各种物资,省里面、地区在物资普遍短缺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给予充分满足,这是我们的机会。” 刘勇冷笑了两声:“嘿嘿,临港,省里面很重视,岂会没有安排?临港真的会买我们的东西?” “你这是什么意思?说我弄虚作假?” “不排除这个可能,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你一个人知道。” 刘勇毫不客气地说道:“提起这件事,我觉得,有一件事还要交代清楚。半个月前,你说去临港购进十万元的计划外物资,结果,你回来以后,物资没有买到,却说临港要买我们的物资,这算怎么回事?” 宋穹迎着刘勇的目光,缓缓说道:“这十万元物资,我说了一个月,一个月内,肯定会有,没有我就从供销社走人,也请刘主任到时候还能记得你自己的承诺。” “而我提交给沈主任的清单,是临港市房产管理局罗锦星局长当面写给我的,前两天,我还和罗局长通过电话,他再一次确认,临港需要这些物资,希望我们尽早送过去。” “罗局长?我就是很奇怪,临港需要物资,为什么不找地区、不找县里、不找罗主任,偏就找上你这个科技股……哦,刚刚上班没多久的小年轻?”刘勇嗤笑一声,显得更加咄咄逼人。 宋穹道:“罗局长之所以找我,是因为我先去临港,找到的他,而这件事,我也向沈主任汇报过。,你要是不信,我现在就可以打电话,让罗局长确认这件事……” “不用了,这件事,罗主任刚才已经说了,社里不予讨论,请你马上离开,不要再影响会议的正常进行。”赵强伸手敲了敲桌子,沉声说道。 宋穹看了一眼脸sèyīn沉的沈建国,心想眼下这个局面,沈建国也确实没有办法再做什么。他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人在官场,还是得有权才行,要不然,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 他转过身,看到唐琪推开会议室的门,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宋穹,你的电话,伦港来的。” 伦港来的电话?宋穹不由笑了起来,连忙走出会议室,去接电话。 “呵呵,听说宋穹同志这几年一直想到伦港去,都被边防战士撵了回来,这个电话,不知道是不是他在伦港的朋友打过来的。”刘勇笑了笑,貌似无意,却很yīn险地说道。 沈建国不悦地看了刘勇,沉声道:“没有根据的事情,不要乱说。” 刘勇毫不示弱地看回去,刚要说话,秘书股的秘书周虹急急忙忙跑到门口,大声叫道:“罗主任,你的电话,省委的。” 罗大山微微一愣,中岭县供销社,和粤海省省委中间隔着好几个级别,他还从来没有接到过省委的电话。 他连忙站起来,甚至带倒了凳子,也顾不上,一路小跑,赶过去接电话。 会议室里,又重新陷入沉默。 省委,高高在上,无形中,也给大家带来不小的压力。 他们也在猜测,省委给罗主任,到底有什么事情,不知道和社里有没有关系。 过了片刻,宋穹脸上带着微笑,再度回到会议室。 看到宋穹这张俊朗、又面带笑容的脸,赵强就觉得很不舒服,直接下逐客令:“宋穹同志,这里没有你的事,你可以走了!” 宋穹笑了笑,刚要说话,罗大山从后面走过来,满脸兴奋地伸手拍了拍宋穹的肩膀:“好,好样的。” 会议室里,众人顿时石化。 尤其是赵强,脸sè变得yīn沉无比,他实在不明白,罗大山接了电话以后,怎么就像换了一个人,对宋穹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罗大山拉着宋穹,一起走到会议室的最前面,他笑呵呵地看了大家一眼,大声说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省委刘书记刚刚来电话,高度肯定了我们中岭县供销社的工作,并要求我们,尽快将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支持临港的建设。” 赵强吃惊地看着罗大山:“省委刘书记?居然会为了这件事亲自给县供销社打电话?不会是假的吧?” ———————————————————————————————— PS:交锋部分牵涉很多政策节点,真心难写,好在是写出来了,也算比较满意。重申一下,本文是小说,背景部分力求真实,书评区有的人纯以个人主观臆测开喷的,实在让人无语,有关简介中的城管,第一家城管不知道是哪一年出现的,可以确认的是,79年没有,82年已经有了。 另外,求推荐票、三江票,明天的更新,应该会多一些。 最后,还是要推荐好友的仙侠大作,很有味道,有兴趣的快去看,链接就在下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新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新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新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新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