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着手应对灾难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二百七十九章 着手应对灾难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把马谡这件难题给处理了,刘封心情很是舒畅。午膳去了小乔那边用。想着出征前,小乔把身子交给了他。 刘封心中不由想与小乔温存一番,但大中午天空中太阳热烈,温度有些高。暖洋洋的,让人昏昏欲睡。 再加上昨晚上宿醉又纵欲,有些后遗症。刘封只得在小乔的房中睡了一觉。 睡了不下半个时辰,刘封就醒了。强健的体魄,让刘封在经过短暂休息后,又显得精神奕奕。 醒来后,刘封脑中想与小乔温存的念头越发强烈了。 但是在问了侍女后,才知道小乔在隔壁房间内睡下了。 屋子内,小乔侧躺在床榻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被。眸子紧闭,脸色看起来很正常,但是细看之下,却还是能察觉出有些苍白。 刘封站在床边,看着小乔比正常人稍微虚弱的摸样,叹了一口气。 人如娇花,小乔这等人儿,应该多多怜惜。 想罢,刘封熄了找小乔温存的念头,吩咐了侍女,多准备一些补血,调理身体的食物给小乔吃用。 这才退出了房间。 出门后,刘封就强行把自己脑中的小乔给抹去了。 开始想着正事。 曹仁的事情已经处理了,军队的收编,百姓的安置都有专门的人才在处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消化完毕了。 大婚的事情也已经交给了焦祥去处理。 剩下的就是大旱,洪涝了。先是大旱,随后洪涝。造成了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的动荡。 这件事情,就算是打死刘封也不会忘掉,忽略掉的。 他为此准备了很多,现在粮仓里有数百万石的粮食就是最重要的一环。 张道,许田,费观还在极力为刘封收购粮食。 张道与许田收购的是民间的粮食,虽然细小,但还在源源不断的收购着。但是费观的收购却已经接近尾声了。 荆州就这么大,豪强什么的也就这么多。费观都已经收了几个月了,也都差不多了。 但是准备粮食只能发财,但是不足以度过灾难。刘封觉得应该做些什么。 比如说,打一些深井眼,在大旱的时候可以帮助百姓度过灾难。不足以彻底解决,但至少可以缓解旱情。 想着,刘封立刻找来了寇水,准备好了马车,打算出城去转转。调查调查情况。 寇水是常住在太守府的,白天他自己负责太守府防务,晚上交代副手负责防务。随叫随到。 刘封招呼了一声后,寇水立刻准备好了马车。 府门外停着一辆马车,站着包括寇水在内的十余个护卫。 刘封坐上了马车后,寇水一声令下,队伍往城南而去。 不久后,队伍就出了城池。出了城池后,继续走了一段路。一片田园景象就出现在了刘封的眼中。 到处都有黄橙橙的谷子,以及一些豆子。再过不久,应该就是收割的时候了。 看着这种粮食丰盛的情况,刘封的心情变得不错。 今年是风调雨顺啊,收割出来的粮食,应该可以度过明年的天灾了。再补贴一些粮食,就可以坚持到后年秋收的时候了。 这个时代的农业,一年只有一次收成。 今年收来的粮食,要吃到明年秋天。同理,今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但若是明年颗粒无收,就要吃到后年秋天。 刘封知道肯定是坚持不了的,所以要补贴啊。 还好,今年是个大丰收,税收就可以殷实各县城的官仓。等天灾到了,百姓没粮食吃,可以直接开仓赈灾。 相比起来,孙权那里可能就要够呛了。 马车上,刘封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江东的情况,刘封始终都有留意,烽火四起,同样也是连战连捷。 收拢了不知道多少的山越人。 以前留下来的粮食,被他收购了三十万石。估计快见底了,今年收购的丰收来的粮食,又要填进剿灭山越这个无底洞。 来年可以拿来赈灾的,估计只剩下一点点了。然后山越俘虏也要吃粮食的,不吃粮食可能要造反的。 天灾再加上人灾,水深火热啊。 相比起来,荆州的情况可能要好一些。毕竟没有战争,官仓也算殷实。今年又是大丰收。 但肯定也紧张不已,到时候刘封可是会下狠手,甭管掌权的是不是岳父。刘封都把荆州当做是刘琮的,该怎么发财,就怎么发财。 想着想着,马车很快就来到了一座大村子外边。 村子很大,一眼望去数不尽的房舍。村口附近,有几个娃子在玩着泥巴。 刘封打算吩咐寇水进村去看看情况,就见前方迎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刘封心中一喜,下了马车,迎了上去。 “见过老者。”刘封对着老翁行了一礼。 那老翁到是被刘封吓了一跳,活了大半辈子,他只对刘封这样的公子,老爷行过礼,从来没见过刘封这样的人对他行礼。 但好歹也是这么大岁数了,老翁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弯身抱拳道:“公子有礼了。” 刘封微微一笑,抬起头看向村子,片刻后,问道:“我见这村子很大,似乎望不到尽头,心中好奇,所以才拦下老者,想问问有多少人口。” 刘封这么摸样,到是有些像没体验过事情的世家公子哥。 “五六百口人吧。”这老翁不疑有他,随口答道。 “今年收成如何?”刘封继续笑问道。 “托刘江夏之福,今年收成很好。就算是到明年秋天,也能家家有余粮。”说起这收成,老翁眉飞色舞道。 这收成好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刘封心中一奇,随即问了一下。 这才得知,这老翁的村子以前是江夏三姓的佃户,整个村子都是。佃户都是不用给官府交税的,只要给主家纳粮就行了。 江夏三姓还算人精,收成好的时候,多收粮食。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少收粮食。造成佃户们都活得下去,但又家家贫穷。 现在刘封剿灭了江夏三姓,这些百姓都解放出来了。以后只要给官府纳粮就行了,而伊籍定下的税收,又是比较小。 所以,这次大丰收之后,家家户户都会有余量的盛况。 提起刘江夏,别说这老翁了,就算是正村子的人,也都很尊敬。 刘封只是微笑着听了,看不出情绪波动。到是刘封身后的寇水看着刘封的眼神很自豪,自家公子,武能抗击强敌。文也能治郡,深受百姓爱戴。 “不知,村中可有井?”刘封笑着听老翁说完,这才问出了今曰来此的目的。 “有啊,大约三四口吧。”老翁随口回道道。 “是深井眼,还是浅井?”刘封又问道。 “呵呵,一看公子就是没出过门的人。”老翁呵呵一笑,乐呵呵的看着刘封道。 “何以见得?”提个问题,就能看出深浅?刘封纳闷道。 “呵呵,这荆州都风调雨顺几十年了,老夫只看到过洪涝,从来没有看到过旱灾,要深井眼有什么用?”老翁笑着道。 刘封恍然,这江夏附近水系发达,风调雨顺,很少会有干旱啊。 “多谢老者提点。”刘封抱拳对着老翁拜了一拜。 “公子多礼了。”对于刘封的多礼,老翁不得不再说了一句,随即,又道:“老朽还有农活要忙,就先告辞了。” “老者走好。”刘封抬拳道。 “呵呵。”笑声中,老者走远了。 刘封也收回了目光,神情有些兴奋。江南大旱,如此严重,而且还被史书记载,出处可能就在这里了。 风调雨顺,没什么深井眼。 古代打井是很费时的事情,尤其是深井。要专门的人才进行打井,每口井还要填补多少钱。 当旱灾来的时候,官府意识到的时候,再打井,已经迟了。而且,有些官府也未必会添钱,为百姓们打井。 现在提前命令蒋琬找专业的打井人员,再每座村子中都打一些深井。是可以缓解旱情的。 江夏,九江,长沙。 心中盘算着,刘封立刻下令寇水,启程返回太守府。 回了太守府以后,刘封立刻写下了文书,命令蒋琬,马良,许正三人着手打井。刘封还怕他们因为今年风调雨顺,疑惑他的用意。并且掉以轻心,出工不出力。 所以刘封所用的言辞,很是刚硬。务必要让他们尽力。 做完这一切后,刘封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既然了解未来,就要又发财,又要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才行。 ………………. 襄江之上,一艘挂着“刘”字帅旗的大船逆流而上,四周有一些战船拱卫左右,气魄十足。 帅旗下是一身正服,脸色沉稳,身材挺拔的焦祥。 此刻的焦祥,以及四周的船队。 像极了一国使臣出使的情况,不管是规模,还是气派都有了。 刘封的婚事。对于焦祥来说,这就是关乎国家的大事。上一次,因为刘表还在,刘封就算是下聘,也要从简。 但是现在不同了,有必要把气势给营造出来。让荆州的士人,百姓们好好看看江夏的威风。 所以,焦祥不仅向甘宁要了一艘大船,还让甘宁准备了五百名水军,八艘战船,一起拱卫他前行。 “大人。襄阳就快到了。”这时,有随从来到了焦祥的身边,弯身行礼道。 “嗯。”焦祥闻言抬头看向前方,隐约能看到襄阳城了。 败曹仁后,双娶高门大族之女,主公声望,必定达到顶峰。 焦祥的眼中兴奋一闪而逝。 (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蜀汉我做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蜀汉我做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蜀汉我做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