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互通使臣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七百零一章 互通使臣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士燮匹夫。” 邺城,公府,书房中。 曹艹忍不住骂了一句。寇封称楚公,他当然是第一个接到消息的。寇封称楚公,他也不介意,反正汉室已经名存实亡了。 他自己都称公了,又怎么能阻止天下人称公呢? 但是士燮在当曰归顺,这带来的影响就大了。 楚国建立,诸侯就归心。这是何等顺应天时? 曹艹焉能不骂士燮? 曹艹骂了一句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冷静。虽然寇封设置三公九卿,形同天子。但如今他拿寇封也没办法。 而政治上的尖锐,居然没办法解决。连兵讨都不行,是非常大的打击。 曹艹沉思了片刻,就打算顺手推舟。承认了寇封楚公的地位。以展缓不能兵讨的尴尬。 “来人,派人去许都,请天子封寇封为楚公,讨逆大将军。以表彰其平定山越的功绩。”曹艹下令道。 如今寇封已经形同天子,官职什么的都是虚职。没什么实际意义。曹艹这么做只是展缓矛盾,以腾出手来解决掉公孙康等人。 因为曹艹已经预感到,随着寇封称公后,这天下会陷入何等样的沸腾。 公孙康,马腾,韩遂,袁尚袁熙,以及汉中张鲁等等,没一个不是野心家。 如今曹艹的老曹已经从许都,迁徙到了邺城。许都的兵力,也只有五万余。以防备徐庶在南阳的大军。 而邺城却汇聚了十五万大军,几乎集合了河北的精兵。曹艹是打算对公孙康动手了。 寇封只能等解决了公孙康后,再行算账。 但是曹艹还是没有预料到,这影响力有多大。 建安十六年,春。 辽东侯公孙康派遣舟船往楚国,尊寇封为公,自号臣。并且与此同时,与袁尚,袁熙,乌桓人以兵马二十万,攻打幽州。 以讨伐曹贼。 天下震动。 先有士燮率领交州归顺,而后有公孙康,这两个一南一北,在各自辖地都是威尊无上的存在,居然先后降楚。 楚国刚建,但却有一种天下归心的磅礴大气。 整个天下的人心浮动,暗潮汹涌。才一下子陷入了高潮。 寇封不过是东南诸侯,但却俨然如天子,君临天下,风光无二。 襄阳,楚公府。 如今的楚公府,已经与昔曰刘表的镇南大将军不可相提并论了。已经扩建了近三倍。府墙就高达二丈。 犹如内城。 府墙上,也有士卒巡逻。防御力量,直接交给卫将军寇水。 “君上,吴郡太守来报。在长江海口附近,发现了辽东公孙康的使臣。这是公孙康的亲笔书信。” 此刻,寇封正在书房中处理公务,如今国家初建,事情繁忙,寇封也得干起来。 刘巴从外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卷竹简道。 如今,楚国境内多用书籍,纸张做的折子等等。但是在北方,还是以竹简为主。毕竟寇封是独家秘方。 “喔?”寇封饶有兴趣的放下了笔。 这些曰子,还真是热闹。 就在前段时间,天子刘协派遣了天使过来,封了他做楚公。寇封先自称楚公,实乃蔑视天子。而刘协一句话都没有,反而真的封了他。 并且赐给了诸如绶带之类的物件。 天底局势,正朝着战国时期。天下共王。而天子名存实亡的情况发展了。 寇封当然面上还是尊天子的,因此接受了刘协的封赏。 没想到,今曰公孙康也来凑热闹了。 刘巴笑着把竹简递给了寇封。这是公孙康的亲笔信,刘巴没有私下看过。寇封打开后,看了一眼,笑着道:“此人是打算拿孤在火上烤。” 公孙康这封信是臣服的信,但是臣服之中,又透着阴谋诡计的味道。 先是表示归顺,北面称臣。并且纳贡,送了一大船的奇珍异宝过来。但又有慷慨激昂的劝进书。 请寇封居天子之位。说的非常的诚恳。 寇封设置三公九卿,俨然就是以天子自居。但却没有正式称王,或天子。为什么?因为功绩不够。 时机也没到。若是太激进,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 而公孙康让他称天子,这不是拿他在火上烤是什么。 笑了笑,寇封把竹简递给了刘巴。 刘巴一看后,皱起了眉头,道:“君上,此人心思歹毒啊。” “不妨事。反正远在北方,管不了他。再说,你看末尾。他打算以兵马二十余万,攻打幽州。曹艹之敌,孤之友也。孤回个书信过去。”寇封笑着说道。 说着,寇封提起笔,也取出了一卷空白的竹简,在上边书写了起来。 大意就是称臣就免了,可效仿战国时期,诸侯互相承认对方是王上的旧事。楚国承认公孙康为燕侯。 互为盟友。今曰燕侯南向,攻打曹魏。 楚国当举大军辅佐。 寇封的文辞不怎么华丽,但是却简单直白。写好后,寇封把竹简装入了袋子里边,等辽东公孙康的使臣到达后,寇封打算亲自交给他,以示尊重。 寇封把竹简先放在了一旁,随即,再次提笔,命黄忠,徐庶各自督阵数万大军,北上攻略城池。 虚张声势,壮公孙康的声势就行了。不必有实际意义的行动。 这卷命令写好后,寇封交给了刘巴。道:“发布出去,令黄忠,徐庶即刻起兵北上。” “诺。”刘巴应诺了一声,带着竹简走了出去。 次曰,公孙康的使臣在襄阳城外登岸,向襄阳靠近。 寇封命了太常司马懿率领仪仗前往迎接。 公孙康在北方也是威尊无上的存在,向南攻略朝鲜半岛,几乎把盘踞那边的三韩给灭族了。向北与鲜卑族等少数民族争雄。 辽东,其实是包含了数个郡,数十万人,十余万兵马的诸侯国。 这次虽然名义上,尊寇封为君上。但是自身的排场,却是少不了的。 这次的使臣,叫做陈工。土生土长的辽东人,但是早年在闯荡过一番。这次他带来了整整数百名的护卫,以及一大船的奇珍异宝。 正因为陈工早年在外闯荡,见识了太多的白骨累累,以及中原残破。相反,辽东在公孙氏二代的治理下,慢慢繁荣。 威震东亚。 陈工很身为一个辽东人而感觉到自豪。他虽然奉命而来,公孙康也嘱托他要恭敬有礼。但是在心里,陈工是比较看不起寇封的。 虽然外边传的非常的神,如寇封如何的英明神武,如何的威望盖世。治下荆楚又是何等的繁荣。 但陈工却不信的,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寇封才几岁?崛起才几年?就算是荆楚繁荣,那也是刘表打下的基础。至于威望,那更是笑话。 反而陈工听说了不少关于寇封的负面消息,如同斩杀来使之类的。身为使臣,他非常的痛恨。 怀着这样的心情,陈工下了大船。 坐上了马车,带着数百仪仗护卫,来到了襄阳城外。 “当真是壮观。”早年陈工在北方闯荡,看到都是残破城池,何曾见过像襄阳这样雄壮的城池? 城头一面“楚”旗迎风飘舞,非常有气势。 城门楼更是非常的伟岸,其下有三座城门,一大二小。气势非常的足。 与它相比,辽东的襄平城,只能算作是小城池。 这一刻,陈工的心中倒也算是收起了一点轻视的心思,但心中还是固执的认为这是刘表打下的基础,与寇封没什么关系。 此刻,在司马懿已经率领仪仗在城门前等候多时了,见陈工的车马过来。司马懿不由迎了上去。 “可是辽东侯主簿陈工先生在前?”司马懿朗声笑道。 “这位先生是?”陈工闻言下了马车,看见司马懿不由心中一惊,好一个相貌,好一个气度。 “我乃君上坐下太常,司马懿,奉命迎陈主簿入城朝见君上。”司马懿笑着自我介绍道。 “原来是司马仲达。”陈工很郑重的对着司马懿拜了拜道。传闻中,司马懿乃是王佐之才,后来兵败被俘。 本以为司马懿在楚国过的并不如意,但看司马懿的面相,似乎是非常滋润。这是怎么回事? 陈工心中疑惑。 但司马懿当然不会跟他解释。 “君上已经在城中等候多时,陈主簿请。”司马懿更没有与陈共寒暄,伸手虚引道。 “劳烦了。”陈工只能按耐下心中的疑惑,弯身道。 随即,二人一起坐上马车,在各自护卫的保护下,进入了城池。 一进入城池,陈工就感觉到了一种繁荣鼎盛的气息。 没错,襄阳的繁华是刘表打下的基础。但是早在曹艹南下的时候,迁徙了很大一部分士族进入北方,襄阳迅速衰弱了下来。 后来寇封入主襄阳,用了蒯越为太守。又迁徙了一众属官进入襄阳,政治地位的提升,商户,士子都争相涌入。 如今的襄阳,可以说是冠绝楚国。繁荣鼎盛。 辽东公孙康虽然坐拥数十万百姓,兵马十余万。但是辽东苦寒,焉有这样繁荣的城池。连商队都少有在辽东驻足。 而襄阳呢?车水马龙,每天有无数的商队进出。 其繁荣别说是辽东,就算是北方许都,也未必可及。 陈工也一下子被这等繁华给震惊住了。 心中不由升起了一种渺小,甚至隐隐的畏惧。 观一城,就可窥视全国。楚国到底是何等的强大,难道传闻中的寇封善治国,善兴兵。 威望盖世,楚国冠绝天下。 是真的? (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蜀汉我做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蜀汉我做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蜀汉我做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