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上京会战之四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唐骑第二六九章 上京会战之四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时间,回到两天之前。 夜。 潢水南岸,满地的尸体! 竟然是薛复。 薛复一脸的疲倦。 正如石晋、天策在关中大战之后都陷入财政危机,契丹的人力物力也捉襟见肘,面对天策的双面攻势,耶律德光只能重点防备,除了安排得力人员于东北,压制可能造反的女直、渤海外,便将迎战兵力集中于上京,牵制兵力则分配在幽州、云州和潢水南岸。此外的广袤地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空虚状态,薛复率三千骑,三人一马,轮流换乘,过鸳鸯泊后至狗泊,然后又挺进羊城湖——这里是滦河的上游,滦河在这里打了个弯,会先向北流淌二百里,然后向东,再折而向南。 薛复让疲兵休整期间,让部分兵马驱赶当地牧民拔出羊城泊牧场的木料,扎木成筏,一日后顺流而下,在滦河折而向南处登岸,绕过了有一定人口的松山州,奔赴潢水,在向导的带领下,行数百余里几乎如入无人之境,全城近乎直线,幽州的快马传递,都还赶不上他奔袭的速度。 到了潢水附近,九千战马因过度疲累而废弃了超过一半。 而幽州那边得到薛复抵达鸳鸯泊的消息已迟了一日,快马连夜送信出关,须向东北走密云,出长城旧址,走百余里抵达滦河中游的北安州,渡过滦河,向东行一百五十里至神州,再二百里至榆州,折而向北百余里,抵达辽国的中京大定府,然后再经恩州而进入松山州境内。然后再由松山州向北前往潢水。这条路沿途都有州县,但在路线上比薛复所走长了一半。 或许是上天保佑。或许是向导得力,这一路薛复没出什么意外,接近潢水南岸时,就在众人准备歇一口气,一点火光从东南方向传来,向潢水南岸靠近。 没人知道那是什么。但薛复盘算着时日,臆测认为那是信使,于是他不顾士兵疲倦,组织了一千个还有行动力的精锐,让其他人马就地休息,自己率领千骑在黑暗中跟着那点火光,冲入了毫无防备的军营——潢水南岸的营寨这些日子一直防备的都是来自北岸的袭击,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对付丁寒山上,对南边既无戒心。也无余力顾及,这一下便被薛复打了个措手不及! 到了天亮之后,看着满营的尸体,幸存的八百汗血骑兵无不后怕,也亏得薛复判断准确,尾随信使进行突袭,否则以潢水南岸长达数百里的连营,虚虚实实。薛复就是想攻击也不知得从何下手! 汗血骑兵团至此已无比疲惫了,但当昨夜没有参加夜袭的后续兵马抵达后。薛复就下令渡河! 潢水北岸清野了,但南岸却备有船只木筏的。当丁寒山看到有军队渡河而来时,不禁愕然。 “难道契丹准备反守为攻了?” 然后就有人惊呼起来,指着当头的一艘船上高叫:“看!看!那是什么!” 丁寒山移动千里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是……” 矗立在船上的,竟是赤缎血矛! “赤缎血矛!汗血骑兵来了!” 整个潢水北岸瞬间沸腾了起来! 南岸的契丹兵怎么了。这时候管它去死! 汗血骑兵团来了! 老家的援兵来了! 这才是最重要的! 整个勘筹营发出了震天吼,丁寒山兴奋无比地迎了上去,但接到薛复后,他的第一句话却是:“上京打得怎么样了?” 丁寒山一愕,马上答道:“我们一直等不到南边的消息。大都督已经决定明日开战!” 薛复吃了一惊,丁寒山道:“我这就快马向主营禀报!” “从这里到上京城外,需要多久?” “轻骑快马,一日一夜可以抵达。催得快的话,明天中午大都督就可以……” “那来不及了!”薛复打断了他,说道:“临阵报变,不如不报!那会乱了大都督的心!” 丁寒山道:“那怎么办?” 薛复只沉吟了片刻,便道:“从现在开始,我接掌上京以南所有军事大权!” 丁寒山愣了一愣,便道:“是!” 薛复又下令:“还能行动的一千八百汗血骑兵团,全部换马!与堪筹营、龙骧铁铠军第六府,直接北进,其它漠北部落,全部随行,不用通知大都督了,直接奔赴上京战场!” 这时他的队伍已经很疲惫了。在步兵时代,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 换了骑兵,这个距离不会超过三百里!故而当初曹操追击刘备,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之后便进入诸葛亮对孙权说的那句评语: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后唐时代的骑兵,在这方面比起三国时代并无明显的技术跨越,丁寒山看看薛复的人马,忍不住就想劝诫,但薛复还是果断地下令:换马! 他所带来的战马,在渡河之后死伤废弃已经超过七成!剩下的还活着,几乎也都不能骑了。幸好丁寒山这边带来的战马,就是匀给薛复之后也足以保证一人两骑! “不用发什么信号了!丁寒山带路,马呼蒙擎赤缎血矛,直接去上京城!”薛复也换下了战马,喃喃道:“希望……还来得及!” —————————— 上京的会战,这就是一场大东北亚的族际大会战! 阻卜、敌烈、室韦、渤海、奚族、女直……当然最重要的,是汉与契丹。 他们或在唐军旗下,或在辽军旗下,在各自的阵营中为各自族群争取今后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命运——通过这场战争! 大族如果输了,会被奴役,小族如果输了,可能就此灭族! 只有一个民族是超然的,就算她输了,也还永远都有翻盘的机会。 “那就是汉人!”在上京通往东北的道路上。大辽的太后述律平,正在给耶律德光的长子,十一岁的寿安公耶律璟讲述分析形势。 述律平对孙子说道:“这是汉人让人切齿的地方,这个可恶的民族,似乎从开天辟地之始就存在,经历几千年的风雨曲折而屹立不倒。不过,这也是他们的缺点!他们因此不会有我们这样强烈的民族危机感,所以他们的人,很难下定必死之心!” 契丹的地皇后,大辽如今的太后,耶律阿保机的妻子,到去年为止整个北方最有权势的女人,如今已经进入暮年,但身体却仍然壮健。日常还能骑马,因此马车的颠簸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 “但孩儿听说天策好像不是这样的。”耶律璟才十一岁,却已经长得颇为雄壮,有寻常十三四岁少年的身高,述律平坐在马车上,他则骑着战马在旁边跟随,“他们从西域起兵,突破重重困阻。几次大战,都是在别人开来必死的情况下奋战脱困打开新局面。他们和奶奶说的不一样啊。” “天策不是汉人!”马车内述律平厉声道:“或许,他们的祖上是有汉人的血统,或许他们说的也都是汉话,或许他们也自认是汉人,但天策绝不是汉人!这一点你要记住,万一你爹爹这一次没能打败他们。将来与天策作战的重任,迟早会落到你的头上,你千万不能被韩延徽那些人蛊惑,将天策当作中原汉人来看待。” “为什么?”耶律璟道:“各种变文故事,都把天策的来历说的很清楚啊。他们就是安西四镇的后人,怎么不是汉人了?” “或许他们是安西四镇的后代,但他们和中原的汉人已经是两种民族了。”述律平道:“安西旧部,是在西域各种敌人的围困中苦苦求活的,所以他们才会有着中原汉人所没有的危机感,有着绝境挣命的决绝!有着将性命当作赌注的勇气,有着小族小国才会有的团结!” “小族小国才会有的团结?为什么小族小国才会团结?” “因为大国之人,是很难有真正团结的。”述律平道:“人必为自己而活着,为自己而谋利,为自己而战斗!但单靠一个人很难做成大事,所以需要彼此相帮来与外界竞争。在东北,在漠北,一个小部落就是一个整体,他们必须全族犹如一个人一样去与天地争斗来获得活路。团结不是一种美德,它是一种需要。一个部落,必须团结起来才能与其它部落相争以求活命资源,一个部族,必须团结起来才能与其它部族相争以求壮大。但是,汉人没有这种需要! “汉人的地盘太大了,大到几乎无边无际,除了偶尔会出现的像我们契丹或者吐蕃、回纥这样的强族,其它小族就全部都是他们压迫的对象,如猪如羊,任其牧养榨取。因此除了西、北边境,对大部分的汉人来说,他们从出生到死亡,几乎都没什么机会遇到对他们有威胁的外族,他们是汉人,而不管经商种田,读书习武,争竞的对象也一直都是汉人,绝大部分的汉人都没什么机会去与外族人争竞。他们从小就没有这样的经验,所以长大以后,也注定了更习惯于与本族人争竞。他们的内斗一定会多于外争。 “只要汉人一天是这个苍穹之下最庞大最富有的民族,他们的这种情况就会一直延续下去,除非到某一天他们从高高的宝座上被打落下来,让他们感到亡国灭种的危机,那时才有团结的可能。” 耶律璟仿佛明白了过来:“但天策却是一种小国小族的状态,所以他们内部才能那样团结,是祖母?” “是的。” “但是天策现在又回到了中原……” “是,这也是他们现在最可怕的地方。他们以新兴邦族的气概,回到拥有无穷人力无尽物力的母邦,他们为母邦带去了拼命的勇气、挣命的决绝和团结的精神,振作了母邦糜烂的状态,而母邦则为他们提供了无穷的人力支撑。这也是这些年天策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原因。” 说到这里述律平叹息了一声:“可惜我们没有更早看透这一点,要不然,就不会有漠北之败了。”说到这里,契丹地皇后的眼中。罕见地闪烁着一丝恐惧之色:“现在天策掌握的还只是西北,一旦被他们掌握整个中原,将其人其力用于对外,苍穹之下别的民族还哪里还有活路!” “祖母,我听韩延徽说,石敬瑭打不过张龙骧的。如果真让他统一了中原,天策又这么可怕,那我们契丹应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一匹信骑飞奔靠近,对车内的述律平说了几句话,述律平嗯了一声道:“晓得了。”就将信使打发走了。 耶律璟问出了什么事情,述律平却仿佛没听到孙子的提问,继续刚才被打断的话题:“述律儿,别怕天策。你只要好好努力,把大辽撑持下去,熬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熬到张迈、杨易这些人都死了,那契丹就仍然会有机会!” “为什么?” “黄河之水再怎么浩荡,灌入大海之后,很快就会被海水同化,最多两代人。中原一定会回归常态的。” 述律平没有再作解释,只是望着上京的方向。刚才信使告诉他上京之战已经开始了,尽管她不肯承认——那里的形势,她无法掌控! —————————— 当述律平正在道路上教育孙子的时候,她的丈夫阿保机所引以为傲的契丹腹心部已经对天策唐军发起了冲击。 天策前军一步步地投入上京城南的战场,剩下的九千人根本就无法抵抗契丹的强势突破,九千部落军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地被撕成了两半。 拽剌铎括挥动巨斧。不是用砍,而是用砸,加长的铁皮柄,八十多斤的斧头,在他手上就像一根狼牙棒。他都不在乎准确度,看到前方有人就是一挥,然后人世间就多了一个死人,或者一匹死马。 强烈的冲击力、可怕的杀伤力,血肉横飞的场面,让天策麾下的漠北诸部吓得两股战栗! 但这一切并没能吓倒天策中军。 和契丹的锥行阵相应,唐军的中军分成五个纵深,第一层是鹰扬万骑,面对契丹腹心部威慑十足的气势仍然稳如泰山屹立不动,第二层一万人主力是甘凉新征集的骑马步兵,第三层一万人,主力是龙骧铁铠军,第四层的主力又是鹰扬骑兵加上从后军调入的防卫步兵,第五层是混合的备战队。 五个纵深,前三部都排列成初月型,最精锐的兵力集中于左右两尖,第四个纵深做半圆形,本来,李膑准备以拒马高盾作为第一层,但杨易却拒绝了。 “我们这一趟,不是为了防守,而是为了厮杀!契丹要冲杀,我们陪他冲杀!” 契丹兵马在突破拔野的前锋之后,若从高空俯瞰,可以看到契丹的整体阵型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锥形,但基层阵型却为之一变,变成五到十骑为一小队,五十到一百骑为一大队,数骑为一小丛,数十骑为一大丛,上千大丛上万小丛,丛丛推进,骑兵丛与骑兵丛之间几乎等距,彼此之间互相呼应,又不因距离过近而发生践踏,且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地方弓箭的杀伤力,这个进军阵势,是漠北千百年发展出来的骑兵战法,但不是契丹这样的漠北精锐不能有效执行,后来传到蒙古人手上,铁木真为之取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进如山桃皮丛”! 当第一波骑兵丛进入漠北箭支的三箭射程,天策中军第二层已经发出了号令:“预备!” 这第二层人马,主力是来自甘凉的新征集人马,多是骑马步兵,种群夹杂汉番,但对天策政权的认同度甚高,西凉自古出勇士,这些人在郭师庸和张迈共同建立的军训体制下,军事素养已算不低,再经去年万里迂袭的实战训练,已经堪称精卒! 二千八百步兵同时坐倒,腰用力,双腿开撑,他们用的是腰弩!必须坐倒在地发射弓箭,但一弩五箭,且有效射程又是漠北箭枝的三倍! “放!” 一万四千支羽箭,以尖锐得让耳朵难受的破空之声,直入契丹阵中! 若这时有羊群在左近吃草,听到响声就足以让羊群吓得四散而逃。若这时渤海步兵团近在左侧,看到这样密集的箭雨、这样迅疾的箭速都得愧死!高强度的腰弩所激射出来的羽箭,和渤海步兵团的弓箭手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出精锐之所以为精锐!契丹腹心部的人听到破空之声,几乎不须将领下令,数千骑兵丛全部在马上伏地,身子缩成了一团,最大限度地缩小了伤害面,且山桃皮丛的阵势。本身就能有效削减远程武器的伤害,第一轮箭雨飞射过去,落马者却只有寥寥二三十骑! “冲!冲啊!” 拽剌铎括发出野兽一般的声音,他的黑龙仍然跑在最前,根本不将刚才所受到的伤害放在心上,直接冲入了二箭之地! “预备——” “放!” 契丹越是接近,望空箭雨的杀伤力就越大! 又是一阵激烈的破空声,然后是上百骑几乎同时落马! 但由于契丹特殊的骑兵阵势,使得前方中箭者无论是人中箭落马。还是马中箭栽倒,都不会影响到战友的前进。箭雨来得虽然猛烈,却完全影响不了腹心部骑兵的冲锋速度! “预备——” 腰弩第三次被拉开,撑开这种特制的腰弩,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 但在放箭之前,第一层主将忽然下令:“下马!” 所有骑兵猛地下马伏蹲! 两千八百妖弩手将射击角度调低,由抛物线望空射击,变成低空横掠而射! “放!” 就在破空之声响起时。拽剌铎括发出了一声巨大的吼叫,声音响亮地不像人类所有: “契丹!契丹!冲!” 两万腹心部同时发出大吼:“契丹。契丹!冲!” 那真是一个壮观的声响,那真是一个惨烈的场面! 面对迎面而来的羽箭,没有一个契丹骑士选择退避——他们若闪避了,或许会减少伤亡,却会影响冲击速度!甚至会影响到后面的战友! 在这一刻,不知多少人是明知死亡而继续前冲! “契丹啊……”观战台上。李膑也发出了颤抖的喉音。对面这个民族的勇士们是值得尊敬的对手!横扫大漠二百年,岂能无由哉! 数百骑兵翻滚着栽倒,或死在唐军的箭下,或死在战友的马蹄下! 上京城头,耶律德光两行眼泪忍不住垂了下来! 契丹腹心部的勇士从来不曾为一次冲锋就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天策唐军那边。鹰扬万骑在箭雨发射的后一瞬马上就翻身上马,十个都尉同时发出号令:“鹰扬破胡!冲!” 不是用拒马等着敌人的冲击,不是用盾牌来延缓敌人的马蹄,而是骑兵对骑兵,马战对马战! 不作躯壳,就是强碰强!硬碰硬! 两千丛的契丹骑兵,以锥形阵势,突入鹰扬万骑之中! 契丹的马刀,砍中了汉家的勇士,天策的横刀,刺入了胡虏的身体! 但这第一轮冲击,更多的是靠马的冲力,而不是人的臂力! 初月阵型的两尖,比中央内凹的同袍更早接触到敌人,左尖的数十马战长刀兵用大刀砍下几十颗契丹腹心部头颅的同时,右尖的数十马战长枪兵也用长枪将数十契丹腹心部挑得肚破肠穿! 在两马对驰之际,根本就没有取巧的空间,只是看得精准,一枪一刀就是生死立决! 但中央部位,形势却是不妙,一个汉军校尉将长枪向前纵放,靠着敌人自身的冲力,一枪就挑翻了迎面而来的契丹,但同时被拽剌铎括一斧横扫,枪断,跟着手臂折断,再跟着整个人被砸飞得离鞍,在半空中就死了!整个过程不到半秒钟! 他的手下如同疯了一般围困过来,换来的却是巨大斧头的一阵横扫! 与拽剌铎括一起形成皮丛的腹心部将士,也都个个具有百夫不当之用!一个个的皮丛翻滚过来,进击剿杀,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杀光了前进道路上的二十五个骑兵! 第一层最中央的一个点,被突破了! “破!破!破!破!” 这是嘶吼,也是报捷! 上京城头,耶律德光望见之后,下令擂鼓! 鼓声传遍整个战场,腹心部万骑士气大振! 但与此同时,天策中军那支长长的槊又再次竖起! 杨易发出了命令! 一道烟花冲天而起,石坚的龙骧铁铠,郭漳的五千骑射同时出发! “钝其锋芒,折其两翼!” 腹心部锋芒正盛,而大唐的两支预备部队,已向其两翼进发!(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唐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唐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唐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唐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